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1.(2分)(教材P35图改编)如图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要使正在发声的铜锣停止发声,应该用手按住铜锣使它___________。振动停止振动2.(4分)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人说话是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是靠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是由管内的_____________、笛膜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声带振动琴弦空气柱声音的传播3.(4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__。(2)假如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________________。(3)我们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探究结论,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法,又叫理想实验法。变小变大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4.(2分)周末,冬梦跟着爸爸在池塘边钓鱼,当看见鱼要上钩时,冬梦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结果鱼被叫声吓跑了,这是通过______和____传播声音的。空气水声速回音5.(4分)下表为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v/(m·s-1)介质v/(m·s-1)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分析表中的信息,可以推断:(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一般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3)声速还受到_____________的影响。不同固体气体介质温度6.(2分)(教材P38信息窗改编)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使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反射回声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理解有误7.(2分)在敲响大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原因是()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大钟的回声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是空气仍在振动C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8.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B.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D.月球上航天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C9.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由快到慢的介质顺序是()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C.钢管、水、空气

D.钢管、空气、水C10.(双选)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D.把两个圆纸盒用棉线做成一个“土”可以实现10m内的对话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1.(洛阳期中)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这是因为橡皮筋在____,同时我们也能听到拨动橡皮筋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传播进入人耳的。12.歌曲《黄河大合唱》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振动空气空气马的声带水13.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效果好,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14.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声音间隔需要大于0.1s。小红想感受回声,她对着一堵墙大喊,那么她跟墙壁之间的距离至少为____m;如果她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34m时,要经过____s之后才能听到回声。(此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固体快170.2三、实验探究题(7分)15.(教材P39图改编)小周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音叉。(1)当小周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我们将看到小球_______(填“会”或“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