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

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

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

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

(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

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lkm=103m、

lm=1Odm=102cm=103mm=106|i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

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p,s(微秒)。

2)换算关系:lh=60min、lmin=60s、ls=103ms、

lms=103|iSo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

清分度值。

2)精确使用举措: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

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匀称值。

3)精确记录测量成效: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

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率是表示物体活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米/秒),常用单位:km/h(千米/小

时),换算关系:lm/s=3.6km/h

4、公式:v=s/t(速率=路程/时间),变形公式s=vt,

t=s/vo

5、直线活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

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率v=vl-v2;

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l+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

器(3)速度仪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尝试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尝试、收集证据、分析论

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率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举措: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

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率的变化情况。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

能传声。

2)分歧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率分歧,v固>丫液>丫气(丫氛

围=340m/s)。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

经——大脑。

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

5、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②金属探伤③测量距离

二、噪音与噪声

1、噪音

1)定义: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特性(3个)

①响度的定义:指声音的强弱。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

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②音调的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

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③音色的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

2、噪声

1)定义: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

3)危害: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

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4)防止举措:①、在声源处削弱;②、在传播过程当中

削弱;③、在人耳处削弱。

3、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

三、超声与次声

1、超声

1)定义: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超声。

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

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

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

2、次声

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

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

坏力强。

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

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

声源。

第四章多彩的光

1、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天然光源如:太阳、

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xlO8m/s。

(4)光在分歧介质中的传播速率分歧,v

氛围

O

二、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外表时,被物体外表反射回

去的现象。

1、基本概念:一点:入射点;二角:反射角、入射角;

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

A: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外表,其反射光束仍

然是平行的现象。

B: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物体表面,其反射光不再平

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的现象。

4、光路的可逆性: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5、面镜

1)平面镜:外表平整光滑的镜面。

①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②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

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对

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③应用:①、成像(穿衣镜)②、改变光路(潜望镜)。

2)球面镜

(一)凹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会集作用;②、应用:

太阳灶。

(二)凸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②、应用:

汽车后视镜。三、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1、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

明介质。

2、折射纪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

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

射角也减小。

3、光从氛围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水中时,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4、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的。

5、折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4、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

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

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

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五、科学探究

1、凸透镜(又叫集聚透镜):利用光的折射道理制成的

光学器件。对光有汇集感化。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

汇聚的点。

③光心(O):凸透镜的中心。

④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

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耽

误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纪律: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

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焦距与两倍焦

距之间。

②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

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

③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

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之外。

④当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⑤当物距小

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六、眼睛与视力的改正

1、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2、视力的改正

1)近视眼:①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②改正:利用凹

透镜来改正。

2)远视眼(老花眼):①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②改

正:利用凸透镜来改正

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道理:物镜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通俗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

成虚像。

3、千里镜:①结构:目镜、物镜。②成像道理:物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通俗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

成虚像。

4、照相机: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②成像

道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②成像原

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

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

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千克),常用单位t

(吨)、g(克)、mg(毫克)。

4、单位换算:lt=103Kg、lKg=103g、lg=103mgo

5、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6、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

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二、研究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

作台上。

2)归零,调平。

3)左物右码。

4)读数:物品质量=碳码质量+称量

标尺示数值。

5)取放磋码必须用镜子夹取。不克不及

超过量程。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

面。

三、物质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密度。用“P”表示。

2、密度的单位:kg/m3(千克/立方米)或g/cm3(克/立

方厘米)

3、密度的计算公式:p=m/V(密度=质量/体积)

4、记住水的密度:lxlO3kg/m。

5、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俗情况下物质分歧,

密度分歧;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但是物质

密度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变化如温度升高或下降时,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如:水的密度是

1.0x103千克/米3,水在100℃时的密度为0.958x103千克/米3,、

冰的密度是0.9x103千克/米3o热气球内的氛围被加热后,密

度小于周围氛围的密度到一定水平时,气球就可以升空。

6、正确理解密度、质量和和体积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的质量跟它们的体积成正比,

这就是说,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2)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当它们体积相同时,密

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在这种情况下,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3)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当它们的质量相同,密

度大的物体体积反而小,在这种情况下,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以上三个比例关系,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立的,这一点

要特别注意。

7、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

第六章熟习而陌生的力

一、力(F)

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感化。用

字母“F”表示。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感化的结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活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感化点是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影响力的感化结果。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标记:No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

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

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道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遭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越长。

4)使用方法

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

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

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书时,视线应与刻

度面板垂直。

四、重力(G)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用

字母“G”表示。

2、物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

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o重力的大

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地理位置有关。公式:G=mg[G:重力,

单位:牛顿(N);m: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表示质

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

下可取g=10N/kgo

3、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

G=mg

2)方向:竖直向下;

3)感化点(重心):各局部遭到的重力集中感化在一个

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②不规则物体的

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

进步物体稳定水平的举措:①增大支承面;②下降重心。

五、摩擦力

1、滑动磨擦力(f):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外表上滑动

时所遭到的阻碍物体相对活动的力。

2、影响磨擦力大小的身分

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磨擦和减小磨擦的举措

1)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

2)减小摩擦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

油、充气垫)。

第七章力与活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

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究竟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活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

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F=F1-F2

三、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

衡。

3、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4、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

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

5、活动和力的关系:

1)物体遭到不平衡的外力感化时,物体的活动状态改变。

2)物体遭到相互平衡的外力感化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活动状态。

6、平衡力与相互感化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分歧点:平衡力感化在一个物体上,可所以分歧性质的力;相

互感化力感化在分歧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7、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假如物体在不受任何力大概遭到平衡力感化时,则物体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活动。

2)假如物体遭到非平衡力的感化时,则物体的活动状态一

定会改变,如做变速活动、曲线活动等。

8、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

判断思维过程相反)

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活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

力大概遭到平衡力的感化。

2)当物体的活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遭到了非平衡力

的感化。四、滑动磨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

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O

第八章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

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f;(2)F不变,S-3)同时把

FT,S;o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缘故原由:是由于液体遭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

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分歧液体的压

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pgh,(p是液体密度,单位

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

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n.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

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

准大气压二760毫米汞柱=1.013x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下降,

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中央,

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中央,压强越大。

16.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

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通报。

第九章浮力

一、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

托力,物理学称这个托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道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

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3、公式:F浮=p液gV排

二、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2)盐水选种(3)潜水艇(4)热气球

第十章机械与人

、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定义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感化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感化线的距离。

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感化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也可

写成F2/F1=L1/L2。

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

分之一。

3、杠杆的种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比方:起子、

扳手、撬棍、钢刀等。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比方:镶子、

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

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

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二、滑轮及应用

1、定滑轮

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

的方向。

2、动滑轮

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

(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

3、滑轮组

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

2)道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

动力的方向。

3)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所用拉力为物重的几分之一。

F二G/n三、做功了吗

1、机械功

(1)功的开端概念:力感化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

感化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的乘积。

公式:功二力x距离,即W=Fs。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

符号为J。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

功的单位就是N-m,lJ=lN-mo

2、功的道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

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道

理。

四、做功的快慢

1、功率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功率

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P=W/to

3)功率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国际单位制中,功

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S,功率的单位就是J/s。J/S的专用

称号叫做瓦特,简称瓦,标记W。

1W=1J/S,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