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阳台对话”(1973年,美苏首脑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②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③维新变法思想兴起④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D.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3.1916年初,陈独秀撰文说:“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希望中国的青年人能够像法兰西革命那样,成为“强有力之国民,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旨在A.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C.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立无产阶级政党4.日军针对某次战役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石太路(石家庄到太原)破坏极为严重,规模之大无法形容,敌人采用爆炸、焚烧、破坏等方法,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性设备,予以彻底摧毁。在进行破坏时,隐蔽伪装得极为巧妙。”下列对此次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亲自指挥作战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日的典范③日军在华东的交通网络遭到严重破坏④敌后抗战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军事压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主要结果是A.封建等级制形成 B.等级君主制形成C.君主专制形成 D.民主制度形成6.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A.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B.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策C.宜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D.体现了西欧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7.明末清初史学家张承泽的《春明梦余录·都察院》记载,“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闻奏,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滥及不称职,举者同罪”。这一规定A.有利于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 B.旨在遏制吏治败坏的局面C.防止了监察制度成为党争工具 D.说明了监察制度趋于完善8.在学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时,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段资料:“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从这段资料中历史人物的名字来看,你所获得的历史信息最正确的是A.我国自古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土地私有制已普遍建立C.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 D.孔子的学生都是农民出身9.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从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系帝国统治的需要 B.巩固共和国统治的需要C.外来移民的需要 D.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10.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卿世禄制11.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十的日记中写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命大学士琦善往广东查办,乃逆夷性同犬羊,贪求无厌。”这说明A.英吉利人自大骄横 B.曾国藩尚存“天朝上国”思想C.英吉利人十分贪婪 D.曾国藩对英吉利十分了解12.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13.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实际是用“以夷制夷”的好办法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认为“协议关税”是通过关税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来减少中外通商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在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14.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5.右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16.以下是《武乡六个村土改后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表》富裕中农中农贫农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人口比例(%)0.73.688.494.82.91.6土地比例(%)0.94.288.894.89.01.0人均土地(亩)5.374.94.324.14.372.6据表格可知,土地改革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提高了人均土地占有量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地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17.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写就的史学著作是A.《史记》 B.《汉书》C.《资治通鉴》 D.《四库全书》18.苏格拉底说:“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对于自己有错误的认识便会遭受许多祸害。至于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灾祸之中。”下列选项对苏格拉底幸福观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既要自由也要自律 B.重视人的价值和打破神的权威C.倡导幸福从知识中来 D.追求理性而完全否定感官幸福19.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版的许多书籍有关于苏联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他们想知道更多攸关生活的问题,像是薪水与住家环境等”;“当我们回家时,却没有电可用,也没有水”;“集体农庄农户减少,人们失去了对土地的兴趣”。这最能说明A.苏联的改革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B.集体农庄推动了苏联的城市化进程C.苏联经济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借鉴20.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1815-1918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21.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此言论的主旨是A.着力揭露国民党独裁的本质 B.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C.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 D.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22.1906年,詹天佑在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夫人的信中写到:“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铁路工程。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这说明A.清政府尚未认识到铁路对国家的重要性 B.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修建铁路的经济条件C.帝国主义国家彻底放弃对中国路权的争夺 D.詹天佑将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一身23.列宁在1899年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这一观点A.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B.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C.预示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D.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24.法国1793年宪法规定国民议会的会议应当是公开的,允许民众旁听,导致实践中旁听者通过鼓掌或呐喊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允许群众举着武器在议会大厅内列队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主权在民的原则得到有效执行 B.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备受推崇C.代议制民主保障广大民众利益 D.君主立宪制政体在渐进中完善25.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创造的部分“全国第一”情况。材料反映了深圳A.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点 B.是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方向标C.开发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D.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6.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的成立C.《欧洲联盟条约》签订D.欧元诞生27.以图载史是历史学的传统方法。如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现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D.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28.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29.下表为1965年—1992年高收入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能够用来说明国家类别1965年GDP占全球比重1970年GDP占全球比重1992年GDP占全球比重高收入国家70.53%74.99%79.41%不发达国家8.14%8.08%4.25%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B.两极格局的瓦解C.全球经济重心转移 D.经济区域化倾向30.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现代主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二战后,英国国内有关欧盟(欧共体)的辩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一体化对其主权的威胁和破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法、德等国组成具有超国家集权性质、以政治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欧共体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被迫作出反应,于1960年与丹麦、挪威等七国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该联盈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它体现了英国根深蒂固的一体化理念。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其始终是欧共体内一个难于合作的伙伴,甚至愈益变得孤立和边缘化。——摘编自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材料二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脱欧公投所凸显的经济、社会和地区之间的分裂不仅需要长时间去弥合,甚至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脱欧也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反弹,改变内部的立场平衡并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脱欧的冲击效应是长期的,尤其时欧盟未来一体化发展,以及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摘编自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对欧盟(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2)有学者说“欧盟目标与性质的双重性,与英国一体化理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3)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君)开塞耕战……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2)材料中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33.材料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病死于喀剌城。顺治帝福临于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亲政。此后,顺治在波澜起伏、纷繁驳杂的十年亲政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顺治亲政后,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削夺大臣的权势,实施集权制。在任用朝廷官员方面,顺治改变了多尔衮时期对汉官猜疑、压制的态度,非常注意笼络与依靠汉族官员,启用了很多有才能的汉人为官。同时大刀阔斧地整顿了吏治。此外,顺治又命兵部整顿驿政,以保障驿路畅通;实行恤刑条例,安定民心;始行武举殿试,为朝廷选拔文武全才;制订行军律例,以整顿军纪;等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制订与推行,充分体现出顺治的政治才干,使他成为清朝开国时期一位刻意求治、很有作为的年轻皇帝。顺治十年(1653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承认了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摘编自彭钟麟《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顺治帝改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顺治帝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中美苏两国首脑在1973年进行亲切交谈,结合当时冷战的背景可知这一时期双方关系开始趋向缓和,B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A排除;冷战格局的终结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美苏之间的关系,与多极化世界无关,D排除。故选B。2、B【解析】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因此④错误;图中显示科学类明显上升,翻译的科学类和人文类逐渐增多,说明学习西方称为社会思潮。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出现导致学习西方思潮增多,选择B正确。3、A【解析】
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6年初(即新文化运动前期)指出,当时中国政治“唯有党派运动,未有国民运动”,希望中国能像法国一样“有强有力的国民”,参与社会改造,推动“国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这样说的目的在于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揭露封建纲常伦理的危害,B选项错误;1916年,陈独秀强调“国民的强有力”、参与社会运动,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社会、国家改造的意义,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无关,D选项错误。4、A【解析】
中共领导下,以石太路为中心,对交通运输线进行破袭战的战役是百团大战,这一战役是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在敌后战场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军事压力,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日的典范,是太原会战而非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使日军在华北而非华东的交通网络遭到严重破坏,②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5、C【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统一性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两者的结合促成了君主专制的形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进行6、D【解析】
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独立与苏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相互交流和接触,这体现了欧洲经济复兴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愿望,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A错误;法国是战后初期冷战政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C错误。7、A【解析】
监察御史在履职过程中出现违法乱纪现象,不仅要追求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举荐者责任的规定,有利于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A项正确;材料针对的是监察御史,不是整个国家的吏治,B项错误;监察制度是皇权的工具,无法“防止”其成为党争的工具,C项错误;对监察官员的举荐实行追责的规定,无法说明监察制度趋于完善,D项错误。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学生的名、字中带有“耕”、“牛”等,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牛耕,C选项正确;人名中带“牛”、“耕”与抑商政策无关,并且战国时期方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选项错误;“牛”、“耕”等在名字中出现,不能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普遍确立,B选项错误;孔子两名学生名字中有“牛”、“耕”,不能说明他们是农民,更不能说明孔子的学生都是农民,D选项错误。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的原因是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的结果,为了维护共和国的需要,故本题选择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特点10、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大子”、“小子”、“主次、嫡庶之分”等,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了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1、B【解析】
从材料“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命大学士琦善往广东查办,乃逆夷性同犬羊,贪求无厌”,曾国藩对清朝和英国人的称谓来看,尚且存在着“天朝上国”思想。B正确;材料所述是曾国藩记叙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AC排除;依据所学可知,当时曾国藩尚未真正了解英国,D排除。故选B。12、A【解析】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可知,诸侯国数量、战争爆发的频率和次数都在减少,没有战争的年份也逐年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平发展不是时代主流,B项错误;材料没有富国强兵和战争规模扩大的信息,CD项错误。13、D【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和“协议关税”对中国有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条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缺乏近代外交观念的表现,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逐步卷入世界市场无关,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故C错误。14、D【解析】
材料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生丝出口数量大幅增长,这说明中国逐渐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与外商企业大量涌入无关,A错误。洋务工业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843-1858年,时间不符,故B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15、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产量变化由1870年的80万吨到1900年的2000万吨,说明产量大幅度提高。石油工业的发展为内燃机的创制提供了适用的燃料,新的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带动了石油的生产。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16、C【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947年土地改革后,从1948年到1950年可以看出成为富裕中农和中农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而贫农的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土地改革后人民的收入提高,表明土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选C;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3年开始,不符合题意,A错误;表中数据不能体现人均土地占有量提高,B错误;农村经济结构是农村中各主要经济成分或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材料中无从体现,D错误。17、A【解析】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这一体例,选项A正确;《汉书》中没有世家,而且以志代书,选项B排除;选项C是编年体史书,排除;选项D是大型丛书,不是史学著作,排除。18、C【解析】
根据材料“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灾祸之中”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即幸福从知识中来,C正确;A是康德观点,排除;B项是文艺复兴的主张,排除;D表述绝对,而且与苏格拉底幸福观无关,排除。19、D【解析】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版了许多关于苏联民众生活状况的书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故D正确;“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集体农庄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苏联经济的农轻重比例,故C错误。20、A【解析】
材料信息是,1815-1918年,德国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而全面迈入“现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双重革命”的过程是,一方面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代议制度;另一方面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这不符合“双重革命”的信息,故B错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只是“双重革命”的部分内容,故C错误;1918年--1919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基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没有产生社会主义革命,故D表述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信息。21、C【解析】
材料中“它”指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一直主张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和平建国,响应民众呼吁,争取政治主动,因此毛泽东的言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诚意,C项正确;此时正在重庆和谈,国民党一党专政的面目还未暴露,排除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取得胜利,此时任务是改组国民政府,而非改组国民党,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22、D【解析】
根据题干“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可知,詹天佑将修建京张铁路工程的成败视为个人与国家的荣辱共存,故D项正确;题干未反映清政府对京张铁路工程修建的态度,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京张铁路工程修建的条件问题,排除B项;帝国主义通过抢夺路权意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故并不放弃对中国路权的争夺,排除C项。故选D。23、C【解析】
材料中列宁指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材料未体现,排除。24、A【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举着武器……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等处可以看出在实践中公民的权力得到执行,故A项说法正确;材料中体现了较为充分的民主权力,而不是保守的主张,故B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近代法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所以代议制保障资产阶级利益,故C项说法错误;当时的法国属于民主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25、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经济成就可得出,深圳在新时期起到了经济改革的方向标的作用。B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之前并未开设试验点,A排除;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的,而20世纪80年代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C排除;深圳创造的第一不能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排除。故选B。26、C【解析】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所以被称为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欧盟的成立是在1993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元诞生于1999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欧洲联盟条约》签订于1992年。27、A【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军军官学校”“北伐战争”均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28、C【解析】
材料“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体现的是政府对民众医疗的救助,C正确;宋朝时期的地方政府权力较小,A排除;《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排除;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D排除。故选C。29、A【解析】
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不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种类型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A正确;B与题无关,排除;全球经济重心依然在发达国家,排除C;材料未反映出经济区域化,排除D。3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符合“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它强调人的个性,要求追求现世的幸福,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B选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它鼓励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C选项错误;现代主义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荒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D选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变化:对立(对抗)----入欧-----脱欧。实质: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2)欧盟:追求经济、政治一体化;具有政府合作与超国家集权的双重性质;欧盟的成立标志着其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单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及欧元区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排刀式数控车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波长阿贝折射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前簧吊身支架总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防照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防火板自动切边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三辊行星轧管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幼儿园综合活动《袋鼠跳跳》教案
- 2025年空气滤清器滤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丝包装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恩施2025年湖北恩施州宣恩县事业单位选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智能化系统内网、外网及设备网系统拓扑图-可编辑课件
-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 (正式版)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附答案(满分必刷)
- 2024年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政企业务部门培训
- 2024年高考历史:全3册核心知识梳理和大事年表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 4.《昆虫备忘录》 课件
- 非标设备方案
- 教师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