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劝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劝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劝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劝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教学设计一、学情与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选取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学习作者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劝学》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通过对《劝学》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荀子独具特色的说理风格,培养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时就有学习过文言知识,现已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基础知识,且在初中时也学习过一些说理性散文,对此类文章中的论证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但处于初升高衔接的高一学生对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各方面都有待提高。根据以上学情,先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内容,学生自主通读《劝学》,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预习《劝学》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相关材料,因此像字音、文言文通假字、特殊句式等会在课堂上过一遍,但不着重讲。在此,根据以上学情和教材设置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读文本的过程,掌握古文阅读与翻译技巧;理解《劝学》中的主要观点,掌握荀子关于学习的论述。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实践的过程,提升学生分析古文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掌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理解学习的深层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深层含义及论证过程。难点:将《劝学》的思想与个人学习实践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解读文本和背景知识。互动讨论法: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结合现代学习案例,深化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五、授课课时和授课对象总课时:2课时(每课45分钟)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六、教学准备《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荀子思想及时代背景资料。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七、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图片和译文。设计意图:通过值观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劝学》主题。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课前检测预习情况(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音)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扬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发表看法,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学派,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和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逐步培养起来的。只有懂得了礼,人的恶的本性才能最终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3)读准字音:虽有()槁暴()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说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知明而行无过:(3)君子生非异也:(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初步阅读(10分钟)教师活动:分段朗读《劝学》。(诵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3.读出情感(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文本,培养语感。师生互动:跟读,提问不理解的字词。教师活动:播放雅坤老师的朗诵视频。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文本,感受《劝学》的重读、轻读和语意的连贯。4.文本初步解读(20分钟)教师活动:解读题目,分段讲解《劝学》原文,找出重点词句解释。题解:劝学,劝;勉励、鼓励、劝勉;学:学习。勉励人们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育高尚的品德。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朗读,尝试翻译。(1)口译下列句子,并说出句式类型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于)+宾语(名词、形容词)=状语后置句(介宾结构短语)】重点字:而、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锲而舍之()蟹六跪而二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圣心备焉()入虎穴焉得虎子()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也”表判断句】重点字:假、绝因求假暂归()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中心语(爪牙)+之+后置定语(利、强)=定语后置句】【“……也”=判断句】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可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东西)”“没有……用来”“没有办法,不能”】延申: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舞剑译文:君王与沛公饮酒,在军帐中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娱乐的,(我)请求用剑来表演舞蹈设计意图:初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言文重点词句和特殊句式,学会文言文翻译技巧。5.深入分析文本(10分钟)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直中绳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第一方面提高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提高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意义改善自己改善自己第二方面跂而望第二方面跂而望登高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正面设喻学习方法和态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面设喻学习方法和态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累积累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面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面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面设喻反面设喻对比专心蚓无爪牙之利…对比专心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见解。设计意图:加深对核心观点的理解。6.小结(5分钟)教师活动:总结本课重点,布置思考题。本课重点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思考题:利用手头资料,课后讨论荀子的性恶论跟“学不可以已”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引导课后复习,为下一节新课做铺垫。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回顾上节内容,提问学生对“学不可以已”的理解。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巩固记忆,过渡到新知识。二、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活动:讲解荀子“性本恶,善伪”等观点。《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应该由人自己承当,“天”也同样不可以干预人事。“伪(为)”与“虑”与“学”与“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终强调的部分。荀子著《劝学》、《修身》诸篇,并以此作为《荀子》全书的开始,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荀子的思想:宇宙观: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人性观: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而恶害”,而要使人向善,就必须靠后天人工的节制和教育。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认识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政治观: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师生互动:讨论“性本恶”与“学不可以已”的关系。设计意图:拓宽思维,深化理解。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活动:分享古今中外的学习案例。1.拜妻为师——张曜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他去世后,皇帝谥他为“勤果”。2.是“军神”,更是“勤学不厌的模范”——刘少奇刘少奇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把学习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在大家庭里排行老九,左邻右舍都称呼他“刘九书柜”。在早年求学期间,刘少奇一直把学习抓得很紧。曾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萧劲光回忆说:“到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后,少奇同志当时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从苏联回国后,刘少奇便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尽管长期斗争在风雨如晦的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连天的烽火前线,对于读书学习他一刻也不放松,他有句名言:“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1939年底,正值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次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去看望刘少奇,当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他进屋一看,刘少奇正在微弱的烛光下专心致志地读书,顺眼望去,“书页上画了好些红的蓝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1942年,刘少奇奉调从苏北回延安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长途跋涉,越过日伪100多道封锁线,途中还参加了数次大的反“扫荡”战斗,就是在这样极其危险的敌后环境下,刘少奇硬是把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系统地学了一遍。新中国成立后,尽管身兼数职,工作更加繁忙,但他对自己的学习仍然抓得很紧。据他的秘书吴振英、刘振德回忆,他的书架上摆满了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此外还有《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即便是病休期间,刘少奇也不放松学习读书。有一次,刘少奇因病到杭州休假,他觉得这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于是在从北京动身时,就把厚厚的几本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塞进了行李包。刘少奇对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没什么兴趣,整天在屋里埋头攻读。刘少奇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时他坐着读书,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动也不动,进入一种陶醉、忘我的境界。休假结束时,几大本的《中国通史简编》也读完了。以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来读书,是刘少奇终身坚持的一种生活状态。3.被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高尔基高尔基出生于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家庭贫寒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