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形态》课件_第1页
《海底形态》课件_第2页
《海底形态》课件_第3页
《海底形态》课件_第4页
《海底形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底形态》课件据美联社2012年3月26日报道,曾执导过《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卖座大片的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已经驾驶深潜器,顺利下潜至世界上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人类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潜到这一深度是在52年之前,而且几乎没有看到周围景象。卡梅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目击地球最深处景象的探险者。尝试探究:海底地形主要有哪些类型?提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洋盆地、海沟和大洋中脊等。了解了解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海底地形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掌握掌握会阅读海底地形图。应用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简图。目标导航在下图中,填出各组成部分:一、海底地形分布规律(1)概念:是大陆向_____自然缓倾延伸的浅水地带,水深一般在____米以内。(2)宽度:从_______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3)特点:具有_______、坡度平缓等特点。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水深一般在__________米,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二、海底地形类型(一)大陆架与大陆坡1.大陆架2.海洋200低潮线深度浅200~4000(1)概念:是指大陆和海洋盆地之间呈_____分布的群岛,其分布以_______西部海域为多。(2)举例:阿留申群岛、________、日本群岛、_______、台湾岛及附近岛屿、菲律宾群岛等。(1)概念:是沿着岛弧和大陆海岸山脉外侧延伸的狭长的_________,剖面像“__”。(2)举例:世界最深的海沟——_________海沟。(二)岛弧与海沟1.岛弧2.海沟太平洋弧形千岛群岛琉球群岛V马里亚纳深海洼地岛弧、海沟的关系:_________。研究意义:是地球上_________最活跃的地带之一,多火山、地震。概念:指大洋范围内水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的洋区。特点:地形_____较小,地壳活动相对稳定。类型(1)地势平坦的洋盆,称_________。(2)地形略有起伏的洋盆,叫_________。定义:指大体沿各大洋的_____发育的巨大海底山系。特征:一般都比较_____,起伏较大。在洋中脊的峰顶,沿_____有狭窄的中央裂谷发育。3.4.(三)大洋盆地1.2.3.(四)洋中脊1.2.相伴而生构造运动4000~6000起伏深海平原海底丘陵中线陡峻轴向图示海底地形位置水深特点地形地貌(举例)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200米以内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我国的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海底地形的比较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的部分200米~4000米坡度大岛弧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地带,也称“岛链”或“弧形列岛”,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0米以上弧形分布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可超过6000米深度大马里亚纳海沟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4000米

~6000米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东太平洋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等洋中脊(海岭)大洋中心顶部在2000米至3000米之间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大西洋“S”形中脊,印度洋“入”字形中脊结论:海底地形如同陆地一样崎岖不平,但具有规律性,从大陆岸边到大洋中部,一般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和洋中脊。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2)A类海底地形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最深的地区是________(填字母),这类地形附近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海底地形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认真观察图中字母所在位置及其特征,很容易得出结论:A为大陆架,B为大陆坡,C为大洋盆地,D为岛弧,E为海沟。明确这些后,其他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答案

(1)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岛弧海沟(2)从低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水深在200米以内,深度浅、坡度平缓等(3)受水平挤压作用,陆地一侧的地壳隆起(4)E海沟是世界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所以多火山、地震。点拨:海底地形的判断要从位置、地形坡度、形态、深度等特征入手,而岛屿的形成要联系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来分析原因。下列岛屿位于洋中脊位置附近的有 (

)。A.英国的大不列颠岛

B.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C.中国的台湾岛

D.大西洋中的冰岛解析太平洋洋中脊偏向东侧,大西洋洋中脊呈“S”形分布,冰岛处于大西洋东北一支。答案

D点拨:由图2-2可知,海底地形形态各异。靠近大陆,即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坡度较为平缓,深度较浅。大陆架向外,坡度较大的部分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坡度陡峻。在大洋中部,有深海平原、大洋中脊、平顶山、海沟等,大洋中脊是沿大洋中线发育的巨大海底山系。深海平原是地势平坦的洋盆,海沟是沿岛弧和大陆海岸山脉外侧延伸的狭长的深海洼地。图表解读图2-2海底地形示意点拨:在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西部的岛弧最多,从图中可看出,这里的岛屿与海沟相伴而生、平行分布,岛弧分布在靠近大陆的一侧,而海沟分布在靠近洋盆的一侧。点拨:该图为海沟的横剖面图,形状像“V”字,且两侧不对称,图的左侧为靠近大陆坡的一侧,比较陡峭,右侧为靠近大洋底的一侧,坡度较平缓。点拨:图中的洋中脊大致呈“S”形,应是大西洋的洋中脊,其轴部有一条明显的裂谷带。图2-7西太平洋的岛弧和海沟图2-8海沟示意图2-9洋中脊点拨: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落实课标,在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的海底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后,由我们自主探究,从全球的范围上,总结归纳海底地貌的整体轮廓和特征。答案列表对比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活动点拨

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海沟洋盆洋中脊特点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深度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底狭长洼地,深度大大洋底的主体部分,面积广大一般位于大洋中部,绵延很长教材P20活动读下图,回答1~4题。一、单项选择题课堂巩固训练九州—帕劳海岭 (

)。

A.位于亚欧板块上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太平洋西部。答案

C1.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附近解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往往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答案

A2.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

)。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解析根据经纬度确定马荣火山位于菲律宾。答案

C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

)。A.1400千米

B.1200千米C.1000千米

D.800千米解析依据计算公式12°×111×cos13°,然后从答案中寻找与计算结果最接近的选项。答案

B3.4.读下图,回答第5题。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

)。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海盆B.海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海盆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海盆解析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看,海底地形可以分为明显的五个部分: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其中深陷的部分,我们称为海沟;隆起延伸很长的部分,称为海岭;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则为洋盆。答案

C5.二、综合题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底地形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在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___米,且坡度较________。(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海沟,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4)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人类活动使海洋变成陆地,即填海造陆。请你举两个例子。如________和________。(5)简述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对海岸带地貌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