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_第1页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_第2页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摘要】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的引导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它是带领整个课堂节奏的关键。对学生来说,问题就像一个个方向牌,指引着他们思考的方向,最终到达知识的彼岸。对教师来说,问题是一把教学利剑,能帮助教师破解一个个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探讨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从几个方面来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引导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出发,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而调用知识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一个个的问题就像一个个现实情境一样,当学生遇到时,便会融入情境,代入自己的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模拟出新的解决策略,完成一次创造性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式也叫做问题型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学生由自己的思考而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思考,但这并不是要学生生硬地按部就班,而是有自主思考的前进。用问题引导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矛盾,与自身经验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的矛盾,以此来打破原有的平衡专题,激发学习的欲望,达到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目的。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好问题引导法,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问题引导注重“阶梯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引导法,要注重“阶梯原则”。所谓“阶梯原则”就是问题的设置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浅到深,有阶梯性的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境界新高度。把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降低难度,但不破坏问题的完整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不至于看到题目就退缩了。在拆分大问题变小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学习情况来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不太大,宁可多“爬”几个阶梯,也不要“一步登天”,要有阶梯性和有序性,让学生有逐步深入最后解决问题的“喜悦感”。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时,有关对数函数与幂函数运算,有这样一个题:求7的值。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可以拆分成以下几个问题:

1.这里涉及到什么运算,用什么公式;

2.如何进行对数函数的恒等变换;

3.为使幂函数的底和对数函数的底是相同的,并且是非1整数,应该选什么数呢?选7还是选,为什么?

4.用7=()-1进行变形,对数函数前面的负号该如何处理?

二、问题引导注重“发散原则”

问题引导法的“发散原则”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模板化或者是标准化的,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变化,应该是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的,在保持问题的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地揭示更多的不同知识,强调方法。从这点来看,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知识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发散思考,从而领悟中心问题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散原则”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加强新的知识,使知识实现迁移。经常进行发散性和开发性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反应灵敏度和变通性会更加强,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联想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时,有关三棱锥的知识,有这样一个例题:说说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五心”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非常开放的题目,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

1.当三条侧棱与底面的线面角都一样时;

2.当三条侧棱长度都一样时;

3.当三棱锥所有棱长度都一样时;

4.当顶点与底面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一样时;

5.当三条侧棱是相互垂直时;

6.当三个侧面在底面上的投影面积都一样时;

上述的问题,难度有所不同,题目之间有相互联系也有区别,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给学生“一浪接一浪”的体验,使他们充满了挑战的激情,学习主动性被大大提高。

三、问题引导注重“现实原则”

问题引导的“现实原则”是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不能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式的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应该是知识丰富的,充分体现数学的规律性和现实指导性,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与生活工作有紧密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不仅仅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文化。根据生活和工作来设置问题,提出实际问题,会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增加数学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时,有关“映射与函数的关系”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映射与函数的关系”。

例题1.在四边形的围墙ABCD上,有一只小猫P沿着围墙在跑,路线为BCDA,设小猫运动过程中的路程是x,则函数S=f(x)的图像为下图所示,关于函数的结论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

1.围墙是平行四边形;

2.围墙是等腰梯形且AB∥CD;

3.设围墙AD边中点为E时,△ABE的面积为10;

4.设10≤x≤14,则有S=f(x)=56-4x。

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全对,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很有兴趣去探究其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联系了多个数学知识点,包括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关系,教学效果良好。

总的来说,问题引导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加强研发,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