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这不仅是朝代的更迭,也是一种文明的交替,自此,礼乐文化、宗亲文化代替了巫鬼文化、祭祀文化。据此可知A.中华文明缺乏连续性 B.周代文明更具进步性C.周代政治抛弃神权色调 D.礼乐文化推动社会进步2.周武王克商后,周人视故土为本位的意识剧烈,将洛阳称作“东国洛”。周成王迁宅于洛阳后,洛阳地区被周人明确为“天下之中”的“中国”,不再属于“东国”范围。这一变更A.消退了诸侯割据的隐患B.体现了集权体制的确立C.反映了关中经济的衰落D.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3.游士本是奔跑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政治主见的特殊阶层。但西汉武帝后,游士之游从汉初时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结伴交游,观赏自然景观的巡游活动。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社会阶层流淌的加速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中心集权的逐步强化 D.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4.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主动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贵族权力的强化 B.人才流淌的频繁C.官僚政治的确立 D.宗法秩序的松动5.据《墨子》记载,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楚庄王“鲜冠组缨,缝衣博袍,以治其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B.文化发展的多元化C.服饰等级特征明显D.治国理念的统一性6.汉代政府很重视农神祭拜,祭拜的对象包括神农炎帝、后稷、土地神、蚕神、谷神、雨师和风伯等。朝廷也在各地广立社稷和灵星祠,以官方规制的祭祀形式,对民间神灵信仰内容和祭祀形式予以规范和指导。汉代政府高度重视祭拜农神,意在A.宣扬天人感应迷信思想 B.强化民间以农为本意识C.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借助农神复原农业生产7.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快速发展。南北政权都实行了很多措施加强儒学,特殊是北方,运用儒学“以夏变夷”,用中原制度改造北魏鲜卑族政权。这说明当时A.佛道成为主流思想 B.儒家信仰得以重新建立C.“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 D.儒学仍是官方正统思想8.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农夫起义不断,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到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这表明,北魏A.监察体制成熟 B.汉化程度较高C.重视地方治理 D.官员考核严谨9.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行企及。这从本质上说明A.社会阶层已经固化 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 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10.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更反映出当时A.土地集中痼疾难返 B.自耕农经营占主导C.流民问题日趋严峻 D.以均田制限制兼并11.唐代中心重视向以老者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政绩是否属实;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干脆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可以“诣阙”恳求官员留任。这些举措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B.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有效解决了中心与地方的冲突12.依据表2能够推断出表2有关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记述记述出处唐武德年间,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全唐文》唐贞观十一年,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唐太宗诏集》武则每天授二年(691年),颁布《释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全唐文》唐开元年间,颁布《禁创建寺观诏》:“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建。”“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全唐文》A.武则天时佛教成为主流文化 B.佛道正统地位之争最为激烈C.唐始终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中枢政治力影响文化的发展13.宋史专家邓小楠先生指出,宋代“祖宗之法”的基本原则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稳定至上是宋代政治的核心目标。宋代政治在实践中最能体现其基本原则的举措是A.中心机构进行职能化分工 B.对士人和官员以怀柔为主C.通过科举大规模选拔官员 D.全面推行“内轻外重"政策14.如图为北宋赋税结构示意图,反映出北宋时期A.小农经济的发展受阻 B.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更C.农夫负担渐渐减轻 D.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15.南宋永嘉学派学者叶适驳斥“仁人正谊(义)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主见“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义利合一”。这反映永嘉学派A.维护程朱理学的义利理论B.以务实看法改造传统思想C.是资本主义萌芽下的产物D.其观点蕴含人文主义思想16.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中,葬具多用石棺,陪葬品中仿照皮囊的鸡冠壶数量众多,还常伴有成套的武器及完备的马具。中晚期契丹贵族墓中,葬具多用木椁,鸡冠壶被黄釉瓷器和景德镇影青瓷等取代,马具简化,武器消逝,仿木建筑和斗拱壁画增多。出现这一变更的缘由是A.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B.游牧生活的消亡C.契丹贵族生活奢侈 D.南北文化的交融17.“关扑”是一种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是宋代一种全民热衷的博彩行为,小到衣物玩偶,大到车马宅院,出售时都搞“关扑”。由此可知宋代A.市井生活丰富多彩 B.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C.商业活动的消遣化 D.市场需求影响经营方式18.明末到清嘉庆年间,江南松江府经过几次政区重组,县愈分愈小,愈分愈多,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这反映了A.社会经济的发展B.基层治理的低效C.百姓税负的沉重D.城乡差距的缩小19.史载,明朝嘉靖时徽州佥事林希元总结救灾有六急:“垂死贫民急鱣粥,疾病贫民急医药,病起贫民急汤米,既死贫民急募瘗,遗弃小儿急收养,轻重系囚急宽恤。”该总结说明当时的救灾A.效果显著 B.针对性强 C.管理规范 D.覆盖面广20.明末清初,上海县城隍庙地区形成了“以节引客”的传统习俗,如“城隍神出巡,远近商贩云集,摊点林立,官民参加,百戏杂呈”,很多原本赶庙会的“行商”渐渐“沉积”下来,成为“坐商”,形成了一个旺盛的商业区。这反映出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B.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C.民俗文化推动商业发展D.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融合21.明万历之前,南京民间“机户”一般就几张织机,全城民营织机仅千余张,工匠不足千人,这一局面从万历九年(1581年)起先变更,到清乾嘉年间,全城拥有数百张织机的“机户”比比皆是,织机数“十万余计”工匠数以万计。这一变更得益于A.税收和户籍制度的变革 B.工商皆本观念的普及C.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D.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22.勘合是明朝行政中广泛采纳的一种纸质凭证或文书。1383年,明政府命礼部规定:凡贡使至中国,必先验证勘合之真伪,无勘合或运用假勘合者拒绝入贡并捉拿法办。勘合文册A.扩大了明朝外交范围 B.使海禁政策名存实亡C.规范了明代朝贡贸易 D.促进明代外交近代化23.雍正十年敕谕负责科举的礼部:“制科以‘四书’文取士,所以视士子实学,且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也。”意思是他认为只有朱注为标准四书文才是检验士子真才实学的依据,故而加以提倡。雍正此举A.进一步禁锢士子思想学术 B.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C.进一步提高礼部官员权力 D.推动了儒学重新焕发朝气24.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更A.促使特地工商业市镇出现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旺盛C.变更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 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管子·治国》指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他主见对陷入逆境的弱势群体供应干脆救助,一种是以借贷方式供应生产救济,还有一种是以无偿方式供应生活救助。管仲主见国家建设储备粮库,蓄积肯定数量的粮食等物资,一旦民众遇到饥荒,可以刚好供应足够的资源予以赈济救助。平抑物价是管仲提出的一种具有爱护性质的扶贫举措,主见政府利用财政力气和价格手段调整供求、平衡物价,特殊是在灾荒时候,政府要通过平抑粮食价格以保障灾民生活。政府在粮价便宜时买进粮食,增加粮食储备,防止富商大贾借机盘剥百姓;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益来增加收入、抚恤贫困。管仲的扶贫思想是对先秦社会救助思想的总结,对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楚子轩《管子扶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消退肯定贫困、实现共同富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经过长期的探究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20世纪80年头中期以前,扶贫主要是用给钱、给物等传统救济方式。这种方式虽可救急,但不能实现真正脱贫。于是,开发式扶贫取而代之,成为扶贫的一项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把发展作为脱贫的根本途径,注意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不仅要使人摆脱贫困,还要使人提高发展实力,融入社会。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扶贫战略,都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时制宜。新中国成立初期,扶贫对象主要是农村无法维生者。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对象渐渐从肯定贫困人口向低收入人口覆盖。在目标瞄准上,先是贫困区域,后是贫困县,再到贫困村,再到户到人。扶贫任务从解决农村温饱转为巩固温饱,再到脱贫致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教化扶贫、新型乡村旅游扶贫等等,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有力推动了农夫脱贫,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意义。——摘编自郝志景《新中国70年的扶贫工作:历史演化、基本特征和前景展望》(1)依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扶贫思想,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1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其历史意义(13分)26.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唐宋学问分子的休闲文化唐朝宋朝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旧是休闲的肯定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加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休戚相关,参加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观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壺、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合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许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化看唐宋休闲文化变更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学问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化进行合理说明。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南宋初建,“大河之南,连亘数十州之地,城覆民屠,不行胜计”,其不耕之田,千里相望,流移之民,非朝夕可还。高宗被金军追击,又遇叛将乱民之变,只能组织军队反抗。绍兴三年,军费开支与中心行政费用每年至少达到七千余万缗,而各州郡又往往将上供钱物擅自“便宜截用”,在皇帝行宫旁边甚至要派尚书户部的主要官员去调发军食。为此,高宗推行了经总制钱、月桩钱等措施。经总制钱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增税收,二是将原来属于地方财政的收入收归中心。世忠驻军建康(今南京),宰相吕颐浩等令江东漕臣每月桩积钱士万缗起发供军。后来浙江、湖南等路都有月桩钱。南宋罢兵后,月桩钱接着保留,只是略做削减而已。——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宋高宗财政改革的背景(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宋高宗财政改革的作用(7分)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BDCDBBDCDA11121314151617181920ADADBDCABC21222324ACAB非选择题25.【答案】(1)思想:扶贫与国家稳定亲密相关:强调政府的责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背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斗争频繁,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铁农具牛耕的运用,提高了生产力: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解放。(2)特征:政府主导: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贫方式与策略:脱贫与致富相结合。意义: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有: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才智。【详解】(1)思想:依据“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得出扶贫与国家稳定亲密相关;依据“一种是以借贷方式供应生产救济,还有一种是以无偿方式供应生活救助。管仲主见国家建设储备粮库,蓄积肯定数量的粮食等物资”得出强调政府的责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管仲生活在春秋时期,所以相关背景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斗争频繁,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铁农具牛耕的运用,提高了生产力: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解放。(2)特征:依据“消退肯定贫困、实现共同富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得出政府主导;依据“开发式扶贫取而代之,成为扶贫的一项基本方针”得出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依据“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扶贫战略,都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时制宜”得出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贫方式与策略;依据“扶贫任务从解决农村温饱转为巩固温饱,再到脱贫致富”得出脱贫与致富相结合。意义:依据“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有力推动了农夫脱贫,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有;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才智。26.【答案】从唐朝方面作答角度1:唐朝政治稳定,疆域宽阔,国家大一统;科举制兴起,贵族政治的色调深厚;经济旺盛;文化开放多元;民族交融。角度2:休闲文化具有激情活力、尚武、开放、恢弘、社会上层参加、自发外放等特点。从宋朝方面作答:角度1: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民族政权并立;科举制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角度2:休闲文化尚文、静娴雅致、社会阶层参加广泛、内敛。休闲文化的演化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体现唐宋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风尚和人文旨趣。【详解】解决本题首先须要理解休闲文化的概念,然后结合时代特征对休闲文化理解。休闲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凹凸的标记,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看法。关于唐朝的休闲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华大学《素描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色彩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中国传统绘画技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工程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实验利用物体浮力来探究饱和溶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方法力场分析》课件
-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反思》课件
- 行业干货!水工金属结构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集中度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讲座》课件
- 2024垃圾处理公司与城市的垃圾处理合同
- 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细则解读 办园管理部分解读课件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班级班级建设方案
- 5数据库设计文档
- 2024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露天矿山)试题题库
- 2024年高考真题文综(新课标卷)
- 2024年山东省日照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上海市高中生研究性课题报告
- 施工方案安全交底
- 2024年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考试题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