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meGalleryPowerTemplateAddYourCompanySlogan环境科学概论13地理科学班这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课程计划1-10周:每周2学时,共20学时,讲授为主11-17周:每周4学时,共28学时,讲授+讨论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评分方法: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2015年两会热点
环境治理问题是2015年两会的热点之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天津港爆炸事故遇难人数升至162人身份全部确认2015-09-0621:16:00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视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50813.mp4屏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问题。
环境治理问题的哲学依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终极归宿在于人类应在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适当的实践活动。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概述一、基本概念二、环境的类型三、环境的特性一、基本概念1、环境2、环境要素3、环境质量4、环境容量5、环境污染基本概念环境: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基本概念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人们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环境科学通常指的环境要素是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岩石、生物、阳光和土壤等。基本概念环境质量:是指环境要素所处的状态,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通常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基本概念环境容量:
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可通过人为方式进行调节。基本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环境,引起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现象。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时间性:指污染物的排放量或污染因子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2)空间性:是指污染物或污染因子进入环境后,在空间上分布的不一致性。3)复杂性:是指污染物数量的多样性及同种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毒理效应的差异性。4)综合性:是指环境中有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人体或生物影响的多样性。
二、环境的类型1、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环境的类型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人群空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2、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环境,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环境的类型——按成因分类然环自水土壤岩石境大
气聚落环境生物文化环境人生产环境
工交通环境环境三、环境的特性1、整体性2、区域性3、综合性4、有限性5、稳定性6、滞后性环境的特性1、整体性是指环境是一个通过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因此,环境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其他因素。启示: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只有人类携手共进,才能保护地球家园。环境的特性2、区域性是指由于空间位置不同,自然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出现地域上的分异性而造成的环境在地域上的差异。提示:人类干预是环境具有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的特性3、综合性是指任何一个环境问题的产生都是各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解决环境问题则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共同参与,综合解决。环境的特性4、有限性是指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启示:改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的特性5、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只有干扰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逐渐得以恢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启示:人类活动必须在环境的承受力范围内。环境的特性6、滞后性是指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其变化或产生的后果往往具有滞后性,难以预测。如日本的水俣病。第二节环境问题一、概念与分类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三、环境问题的实质四、环境问题的特点与启示一、概念与分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现象。分类:根据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三类。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一阶段:人类发展初期特点:以采集和狩猎的方式获得食物,生活完全依赖自然。生活方式简单,只是利用自然而无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环境问题:过度采集和狩猎引起的局部地区物种减少。解决方法:迁移,使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得以恢复。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二阶段: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浪潮时期特点:人类学会了驯化动植物,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发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过伐过牧、反复弃耕,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等。(例古代三大文明的兴衰:古巴比伦文明、哈巴拉文明和玛雅文明)环境问题:土地破坏严重,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等。解决方法:?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三阶段: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二次浪潮时期特点: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环境问题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和核污染等等。世界上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解决方法?世界上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落衫叽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落衫叽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的爱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四阶段: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次浪潮时期特点: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以电子工程、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的第三次浪潮时期,即信息社会阶段。一方面新的技术有利于解决第二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呈现四大特点1)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等;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如热带雨林面积缩小、草场退化、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3)突发性的环境事件频繁出现。如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毒物泄漏、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莱茵河污染事件、天津港大爆炸事件(2015年8月12日)等。4)许多因素的环境影响难以预测。如转基因产品解决方法?三、环境问题的实质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环境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四、环境问题的特点与启示1、特点全球化综合化高技术化政治化和社会化2、启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经济发展要考虑到环境的制约作用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第三节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三、环境科学的分科一、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1、环境科学的概念2、环境科学的萌芽3、环境科学的产生4、环境科学的发展1、环境科学的概念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2、环境科学的萌芽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家就已开始考虑对自然的态度,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为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2)1661年,英国人丁.伊林写了《驱逐烟气》一书献给了英王查理二世,书中指出了空气污染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治烟尘的措施。3)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环境科学的产生19世纪以来,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及一些工程技术学科开始涉及到环境问题。1847年,德国的植物学家弗腊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论述了人类活动影响到植物界和气候的变化。1859年出版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1864年美国学者马什的《人和自然》一书,从全球观点出发,论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拉第尔的《人类地理学》一书,探讨了地理环境对种族分布、人口分布、密度与迁移,以及人类部落的形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1879年,英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3、环境科学的产生20世纪初期,已开始采用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至今仍在广泛实用。1911年美国学者塞普尔的《地理环境之影响》一书出版。1915年日本学者山极胜三郎用实验证明了煤焦油可引发皮肤癌,自此,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至今已成为环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中期,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要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都来参与环境问题的研究,揭示环境问题的实质,并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途径,这些就是环境科学产生的背景。3、环境科学的产生当今公认的第一部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1962年美国波士顿出版。书中用生态学的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雷切尔.卡逊4、环境科学的发展
1)从单学科研究到分支学科体系的形成环境监测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2)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整体化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科学中的多学科合作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师节活动方案2025年
- 2025年五一劳动节各活动促销策划方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演讲稿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扩展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成语选词填空练习
-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周考生物试题一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毕业班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东北联盟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与量化投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0年石榴养生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招投标综合实训心得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MicroLED显示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2024完美版
- 手榴弹投掷实施教案
-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 2024年四川农信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中国螺旋埋弧焊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03月江苏南通市如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