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积累文言词语,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难点)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素养)学习目标《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古代小说:内容:记传闻、轶事,短篇为主。写法:直叙其事,不做夸饰。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志人笔记小说集。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象、精神面貌。注: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作品简介南朝宋文学家。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403—444)走近作者咏雪“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准字音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何所似sì
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nǐ柳絮xù
无奕yì咏雪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一读---通顺(正音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朗读课文,把握节奏咏雪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二读---流畅(猜意)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保留人名、地名、年代、物名等补补出省略的词语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删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调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加加上些词句,使句子更通顺,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①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④文义:文章的义理。儿女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子和女儿。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省略句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①俄而:不久,一会儿。②骤:急。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白雪纷纷何所似?是一个倒装句。“何所似”即“所似何”,像什么。何是疑问代词,什么的意思。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翻译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①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谢太傅)次兄谢据的长子。②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①未若:不如,不及。②因风:乘风。因:趁、乘。因古义:趁,乘。今义:因为,原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公大笑乐。(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①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指谢安(谢太傅)长兄谢奕,字无奕。②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判断句,“也”表判断。省略句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二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翻译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连连看谢太傅胡儿兄女左将军谢朗谢道韫王凝之谢安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三读---韵味(分析入境)
感知课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谢太傅、儿女家中(内集)讲论文义感知课文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温馨。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感知课文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观点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感知课文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观点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大有深意。感知课文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笑”,是笑兄子胡儿的回答;乐则是对兄女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感知课文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关于谢道韫1.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年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2.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关于谢道韫1.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年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2.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关于谢道韫3.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她虽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关于谢道韫4.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关于谢道韫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她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显示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不是人名,而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出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读准字音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与友期行xíngfǒu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一读---通顺(正音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朗读课文,把握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二读---流畅(猜意)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②期:约定。③行:出行。④日中:正午时分。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名词用作动词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①至:到。②舍:舍弃。③去:离开。④乃:才。⑤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⑥时年:这年。时:当时,那时。⑦门外:在门外⑧戏:玩耍。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名词作状语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翻译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①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②不:通假字,同“否”。③待:等待。④君:对别人的尊称。⑤去:离开。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就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①便:就。②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③相委:丢下我。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④去:离开。委古义:舍弃今义:委任;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不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客人听了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走了。”翻译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①君:对别人的尊称。②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③则:就。④信:信用。⑤礼: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①惭:惭愧。②引:拉,牵拉。③之:他,指元方。④顾:回头看。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引古义:拉,牵拉今义:领,引用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也没回。翻译文言文学习三读法第三读---韵味(分析入境)感知课文省略句(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君家君尊君尊君君君友感知课文谦辞与敬辞P31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校企联合实验室共建与运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纳人员远程办公聘用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沿海货运船舶船员劳动合同2篇
- 2025年度跨境电商业务民间借款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智慧城市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合同4篇
- 2025年度出租车租赁市场拓展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贷款合同(信用评分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知识差异盘点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 不锈钢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