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知识精要】一、常见的盐1.盐的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2.几种常见的盐:名称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NaClNa2CO3NaHCO3CaCO3俗称(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苏打小苏打大理石主要成分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味咸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白色固体,可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与AgNO3反应NaCl+AgNO3==AgCl↓+NaNO3①水溶液呈碱性②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③与可溶性碱反应:(工业制碱)Ca(OH)2+Na2CO3=CaCO3↓+2NaOH①水溶液呈碱性②与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②加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①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高温===CaO+CO2用途①调味品②医疗上配置生理盐水③农业上选种④作除雪剂⑤制取化工产品的原料①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②发酵粉的成分之一①发酵粉主要成分②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建筑材料补钙剂重点提醒:①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盐都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②碳酸根离子(CO32-)或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检验:取样—加适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a.可溶性的碳酸盐能与含Ca2+或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此类反应一般不用来鉴别CO32-,因为Ca2+或Ba2+与其他一些离子(如Sb.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除含有CO32-(或HCO3二、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特征:双交换,价不变4.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归纳如下表:复分解反应类型满足条件举例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满足的条件生成物满足的条件酸+金属氧化物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uO+H2SO4=CuSO4+H2O酸+碱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HCl+NaOH=NaCl+H2O酸+盐盐+酸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2CO3+2HCl=2NaCl+H2O+CO2↑碱+盐盐+碱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a(OH)2+Na2CO3=CaCO3↓+2NaOH盐+盐盐+盐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Cl+AgNO3=AgCl↓+NaNO3要注意,碱+酸性氧化物→盐+水,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

5.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①酸全溶②碱:除了钾钙钠钡铵溶于水外,其他均难溶于水。③盐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氯化物中除去银、亚汞;硫酸盐中除去钡、铅都可溶;若问碳酸、磷酸其它盐,钾钠铵外都不溶三、盐的化学性质1.可溶性盐溶液的颜色大多数盐是白色固体,水溶液为无色。常见的有颜色的盐有:①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Cl3、Fe(NO3)3、Fe2(SO4)3等。②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NO3)2、FeSO4等。③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Cl2、Cu(NO3)2、CuSO4等。④紫红色溶液:MnO的溶液。如KMnO4。2.不同种类的盐其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对于其共性总结如下表所示:类型反应条件举例酸+盐→新酸+新盐反应物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等,盐是碳酸盐可不溶,其余的盐要求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aCO3+2HCl=CaCl2+H2O+CO2↑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碱+盐→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2SO4+BaCl2=BaSO4↓+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反应物中盐要溶于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Fe+CuSO4=FeSO4+CuCu+2AgNO3=2Ag+Cu(NO3)2Mg+FeSO4=Fe+MgSO4四、常考优先反应规则1.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2.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3.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4.当酸与两种盐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5.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五、离子共存①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H+、NH、Cu2+、Fe3+、Fe2+、Mg2+等。②与H+不能共存的离子:OH-、CO32--、③与CO不能共存的离子:H+、Ca2+、Ba2+等。④与Cl-不能共存的离子:Ag+⑤与SO不能共存的离子:Ba2+、Pb2+。粗盐提纯1.实验仪器2.原理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3.操作步骤一般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4.实验成功的关键(1)称量时:托盘天平使用时要调平衡,读数要准确;取药品要规范,不撒落。(2)溶解时:搅拌要匀速,不能过快,防止有液体溅出。(3)过滤时:要规范装置和操作,做到“一贴二低三靠”。(4)蒸发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5)转移时:要全部转移进行准确称量。5.误差分析(1)产率偏低原因:转移食盐不彻底、过滤时滤纸上沾有食盐、烧杯内壁残留溶液、蒸发时溶液溅出(2)产率偏高原因:蒸发时未完全蒸干。【题典精讲】【例题1】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用食盐作调味剂D.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D【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用小苏打烘焙糕点,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B正确;C.食盐具有咸味,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生活中常用食盐作调味剂,故C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水垢不反应,因此不能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D不正确。故选D。【例题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分类对应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火碱——碱B.碳酸氢钠——苏打——酸C.碳酸钠——纯碱——碱D.氧化钙——生石灰——盐【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属于碱,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A正确;B.碳酸氢钠属于盐,俗称是小苏打,故B错误;C.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盐,故C错误;D.氧化钙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例题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C2H5OH B.KMnO4 C.FeCl3 D.CuSO4【答案】A【解析】A.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KMnO4)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是紫红色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溶于水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因此溶液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D.硫酸铜()溶于水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因此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例题4】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B.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答案】C【解析】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作调味剂,选项正确;B.氯化钠中有氯元素和钠元素,可用于生产氯气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C.海水中除了有水和氯化钠以外还含有其他的盐,例如氯化镁、氯化钾等,故蒸发海水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选项错误;D、氯化钠可用于调味品和腌制食品,选项正确。故选C【例题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苦泉"的溶质之——CuSO4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答案】D【解析】A.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制取可知,"苦泉"中有溶质CuSO4,故A叙述正确;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可知该过程通过蒸发浓缩制得晶体,属于蒸发溶剂结晶的过程,故B叙述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C叙述正确;D.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制取,不用氢氧化钠,故D叙述错误。故选D。【例题6】“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在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熟石灰B.碳酸钾C.乙醇D.烧碱【答案】B【解析】A.熟石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C.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故选B。【例题7】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答案】B【解析】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NaH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例题8】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D.该粉末中一定只含有碳酸根离子【答案】B【解析】白色粉末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A错误;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是碱性的,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并且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有的盐溶液呈碱性,碱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盐溶液呈碱性,他们可以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含有两种离子,故D错误。故选B【例题11】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所用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证明碳酸盐(CO32﹣检验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若有气泡生成,并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故选:D。【例题1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热稳定性好。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0g,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剩余固体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gC.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2CO3质量比为21∶29D.反应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盐酸质量相同【答案】D【解析】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2NaHCO3eq\o\ac(\s\up6(△),\o(==,===))Na2CO3+H2O+CO2↑固体减少的质量1681061844168-106=62xy10g-6.9g=3.1gQUOTE168x=623.1g=44y168x=8.4g、y=2.2g。A、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剩余固体6.9g,所以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故A错误;B、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2g,故B错误;C、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2CO3质量比=8.4g∶1.6g=21∶4,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2NaHCO3eq\o\ac(\s\up6(△),\o(==,===))Na2CO3+H2O+CO2↑可知,反应前后的固体中的钠元素都转化成了氯化钠,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盐酸质量相同,故D正确。故选D。【例题13】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2NaOH+CO2===Na2CO3+H2OB.Ba(NO3)2+Na2CO3===BaCO3↓+2NaNO3C.H2O+3NO2===2HNO3+NOD.CO+CuO≜Cu+CO【答案】B【解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但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C错误;B.反应物属于两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化合物,且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D.两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例题14】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水=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答案】C【解析】A.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正确。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溅出。不正确。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中的水是42mL,质量为:1g/cm3×42mL=42g,砝码质量是5g,溶质质量分数为:5g42g+5g×100%=10.6%,所以按照②③①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时,溶质质量不变,当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增大时,质量分数减小,所以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有影响。不正确。【例题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答案】D【解析】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也可能是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还可能是碱溶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A错误;B.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故B错误;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还有可能有沉淀或气体,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例题16】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其中操作③的作用是()A.只除Ca2+ B.只除Mg2+ C.除Ca2+和Mg2+ D.除Ca2+和Ba2+【答案】D【解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NaOH溶液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能除去镁离子;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BaCl2溶液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能除去硫酸根离子;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能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能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④过滤,能除去产生的沉淀;⑤加适量的盐酸,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即可。故操作③的作用是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故选D。【例题17】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同组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的是()A.Ca(NO3)2、BaCl2、AgNO3B.MgCl2、KOH、NaClC.K2CO3、CuSO4、KClD.CuSO4、Ba(OH)2、Cu(NO3)2【答案】D【解析】A、这三种物质之间交换成分只能形成氯化银一种沉淀,错误;

B、这三种物质之间交换成分只能形成氢氧化镁一种沉淀,错误;

C、这三种物质之间交换成分能形成碳酸铜一种沉淀,错误;D、这三种物质之间交换成分能形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正确;故选D【例题18】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l、Na2CO3、K2SO4B.KNO3、Ba(OH)2、NaClC.KCl、AgNO3、HNO3D.NaOH、FeCl3、(NH4)2SO4【答案】B【解析】A.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反应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B.三者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B正确;C.有白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D.有红褐色沉淀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故D错误;故选B【例题19】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1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答案】C【解析】A.加入试剂a的顺序不能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这是因为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即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这是因为盐酸易挥发,随着蒸发氯化氢会挥发出去,该选项说法正确;D.操作b的名称为蒸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例题20】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滴加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Ca(OH)2溶液,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a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C.整个过程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2种D.d﹣e段有气泡产生【答案】AC【解析】氢氧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0~c段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加,并且b点处发生了转折,0~b段表示氢氧化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c段表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点时,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沉淀是碳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c~d段沉淀质量不变,此时发生的反应是加入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d点后沉淀质量减少,此时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碳酸钡发生反应,直至沉淀反应完,据此分析。A.根据分析可知,a点时有沉淀生成,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a点后还有沉淀生成,说明溶质中还含有碳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c~d段沉淀质量不变,此时发生的反应是加入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如e点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钡溶质超过2种,故选项说法错误;D.d点后沉淀质量减少,此时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碳酸钡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例题2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B.C.D.【答案】C【解析】A、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能达到碳酸氢钙的分解温度,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钙才开始分解,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容器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固体﹣﹣碳酸钙,该选项正确;B、因为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正确;C、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碳酸钙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不正确;D、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正确。故选:C。【例题22】实验创新是化学素养之一,如图是小峰设计的有关盐的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下列是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结论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关闭K2,打开K1,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关闭K1、K2,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打开K2,丙中无明显现象 C.该实验说明可以利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盐中是否有CO32﹣ D.由该实验可知盐可以与某些酸和某些盐反应【答案】B【解析】A.关闭K2,打开K1,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能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B.关闭K1、K2,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乙中压强增大;一段时间后打开K2,乙中的溶液进入丙中,氯化钙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丙中溶液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故该实验说明可以利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盐中是否有CO32﹣,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钙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盐酸属于酸,氯化钙、硝酸银属于盐,则由该实验可知,盐可以与某些酸和某些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例题23】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Na2CO3+Ca(OH)2===CaCO3↓+2NaOH②Na2CO3+H2SO4===Na2SO4+CO2↑+H2O③Na2SO4+Ba(NO3)2===BaSO4↓+2NaNO3④CaCO3+2HCl===CaCl2+CO2↑+H2O⑤CaO+2HNO3===Ca(NO3)2+H2O⑥CaCl2+2AgNO3===2AgCl↓+Ca(NO3)2【解析】略【例题24】工业上以稀硫酸、氧化铁、铜粉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流程如下:已知:①;②Fe2+易被氧化成Fe3+(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溶液II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红褐色沉淀加热时,生成Fe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答案】过滤CuSO4、FeSO42Fe(OH)3eq\o\ac(\s\up6(△),\o(==,===))Fe2O3+3H2O氧化铁【解析】(1)操作①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是过滤。(2)加入铜粉,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通入热空气,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溶液II中溶质的成分是硫酸铁和硫酸铜。(3)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加热时,生成Fe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eq\o\ac(\s\up6(△),\o(==,===))Fe2O3+3H2O(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氧化铁,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需消耗氧化铁,氢氧化铁加热有氧化铁生成。【例题25】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碳酸钠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1)试管①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为继续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又对甲、乙烧杯内的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如图三所示实验,通过分析完成下列问题:图三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推断,图一中试管②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②小组同学把沉淀M、N混合后置于烧杯丙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烧杯丙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反应结束后废液缸内上层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溶液变红色(2)Na2CO3+Ca(OH)2=CaCO3↓+2NaOH(3)①NaCl和HCl②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Ca(NO3)2和NaNO3【解析】(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因此试管①中溶液变红色。(2)试管③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3)图一中试管②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肯定存在氯化钠。烧杯乙中物质一定有碳酸钙沉淀、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经过滤后向滤液A中加入烧杯甲中的溶液,得到无色溶液B,说明溶液B中不含碳酸钠、氢氧化钠,由此可推测出试管②中含有盐酸,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继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得到沉淀N(氯化银)和滤液C。把沉淀M(碳酸钙)和N(氯化银)混合后置于烧杯丙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产生气泡,氯化银不溶于稀盐酸,故观察到的现象为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把烧杯丙反应后的混合物(含有氯化钙、氯化银和盐酸)与滤液C(含硝酸银和硝酸钠等)全部倒入废液缸中,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产生沉淀,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Ca(NO3)2和NaNO3。【考点训练】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B.明矾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答案】B【解析】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够吸附中的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但是不具有杀菌作用,错误;C.NaHCO3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正确;D.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纯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可油污,正确。故选B。2.据报道,常州警方在凌家塘配送中心查获一起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加工肉制品的案件.亚硝酸钠是一种()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答案】C【解析】亚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3.如图所示,相邻两物质反应都能生成硫酸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盐是硫酸钠B.乙盐是氯化钡C.溶解性:甲盐>硫酸钡D.都是复分解反应【答案】CD【解析】甲能与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甲盐不是硫酸钠,应为钡盐,A错误;乙盐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乙盐不是氯化钡,应为硫酸盐,B错误;甲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甲盐是可溶性盐,硫酸钡难溶于水,C正确;四个反应均为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D正确。故选CD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其化学式为()A.Na2CO3 B.NaHCO3 C.NaOH D.NaCl【答案】A【解析】NaHCO3俗称小苏打,NaOH化学式是:Na2CO3。故选A。5.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答案】B【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可用盐酸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X一定是碳酸溶液B.Y一定是稀盐酸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A.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后面,不能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氨置换出来,所以银和稀盐酸不能反应;B.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锌的后面,不能把锌从硫酸锌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和硫酸锌溶液不能反应;C.硝酸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所以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不能反应;D.硫酸和氯化钡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硫酸和氯化钡溶液能反应。故选D7.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 C.过滤 D.蒸发【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A正确;B.进行溶解操作时,应该在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故选B。8.下列物之间的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O→Cu→CuOB.Ca(OH)2→H2O→Ca(OH)2C.O2→Fe3O4→O2D.Fe→FeCl2→Fe【答案】C【解析】A.氧化铜可以与一氧化碳、碳、氢气等还原剂反应生成铜,铜和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铜;B.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水,水可以与氧化钙反应得到氢氧化钙;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四氧化三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氧气;D.铁可以与盐酸、氯化铜等物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可以与锌等金属反应生成铁。故选C9.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⑥④⑦⑤ B.②①⑥③④⑦⑤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③④⑤⑦【答案】A【解析】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⑥④⑦⑤;故选A1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KCl、Ba(NO3)2B.K2CO3、Ba(OH)2、KOH、稀HNO3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D.CaCl2、AgNO3、Mg(NO3)2、NaCl【答案】B【解析】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其中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稀HNO3,与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OH)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OH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CO3溶液与稀HCl、稀HN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与CaCl2、NaCl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11.玲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可能含有了Na2CO3,她设计的下列实验能对此猜测提供有力实证的是()A.滴加适量CuSO4溶液 B.滴加酚酞试液 C.滴加足量稀盐酸 D.滴加石蕊试液【答案】C【解析】A.滴加硫酸铜溶液时,由于硫酸铜能够与NaOH和Na2CO3都反应且都生成蓝色沉淀,CuSO4+Na2CO3=CuCO3↓+Na2SO4,CuSO4+2NaOH=Na2SO4+Cu(OH)2↓,所以无法证明。故错误。B.滴加酚酞。由于NaOH和Na2CO3溶液都显碱性,所以酚酞遇之都变为红色。无法证明。故错误。C.滴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而与Na2CO3则生成气体,HCl+NaOH=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能够证明。故正确。D.滴加石蕊试液。由于NaOH和Na2CO3的溶液都显碱性,所以都能够使石蕊变红蓝色,无法证明。故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只用稀盐酸就可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只用酚酞就可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不需要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答案】B【解析】分别滴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是铁,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可以鉴别,A正确。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中性、酸性,分别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无色、无色、无色,再分别将NaCl、Na2SO4、稀盐酸滴加至红色溶液中,能使红色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法鉴别NaCl、Na2SO4,B错误。NaOH、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分别使水温度升高、降低,氯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C正确。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其中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与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D正确。故选B13.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若A是稀硫酸,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如H2SO4+BaCl2=BaSO4↓+2HCl,A错误;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可能是酸和金属氧化物,B正确;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C错误;如2NaOH+CO2=Na2CO3+H2O,A、B、C、D都是化合物,但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D错误。故选B14.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AN2(O2)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收集气体BCaCl2(CaCO3)加足量水,振荡后过滤,蒸发结晶CNaCl(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DZnCl2(CuCl2)配成溶液,加入过量的锌,过滤,蒸发结晶【答案】A【解析】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A错误;氯化钙能溶于水,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加足量水,振荡后过滤,除去碳酸钙,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B正确;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C正确;配成溶液,加入过量锌,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过滤,除去铜和过量的锌,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锌,D正确。1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g时,溶液中有三种离子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g时,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析】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和CO2,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0~a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H+、Cl﹣、Ca2+、Na+四种离子,故A错;B.继续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开始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a~c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两种溶质,故B正确;C.滴加Na2CO3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由原来的HCl和CaCl2转变为NaCl和CaCl2,HCl和NaCl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CaCl2质量不变,比较HCl和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大,故C错。D.继续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开始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a~c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两种溶质,溶液呈中性,故D错。故选B1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答案】D【解析】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反应就能大量共存,能反应就不能共存。A中HCl与Ca(OH)2能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共存,A不符合;B中K2CO3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B不符合;C中BaCl2和Cu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共存,C不符合;D中KNO3、NaOH、Na2CO3三种物质间均不能发生反应,能共存,D符合。故选D17.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1)F物质的俗称是____,B物质分类属于____。(填“酸”或“碱”或“盐”)(2)A生成C的反应中能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3)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答案】(1)

纯碱或苏打

酸(2)放出(3)

复分解【解析】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可推出A为氧化钙,D是温室气体之一,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可推出F为碳酸钠,E能与F相互转化,可推出E为氢氧化钠,A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E,可推出C为氢氧化钙,F能转化为D,B能转化为D,B能与A、C反应,可推出B为酸,如稀盐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1)由分析可知,F为碳酸钠,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由分析可知,B物质属于酸;(2)A生成C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3)C和F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8.小明想探究家中厨房用某种洗涤剂的成分,他将洗涤剂的粉末带到学校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与实验:

【提出问题】洗涤剂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含有CO32-,猜想二:可能含有,猜想三:可能含有CO32-和OH-。

【进行实验】实验一: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色,说明洗涤剂的溶液显碱性。

实验二:取少量粉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证实洗涤剂中含有CO32-。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得知(1)该洗涤剂中含有Na2CO3、NaOH等;(2)Na2CO3溶液显碱性。

【小结反思】实验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验证】该洗涤剂中还含有NaOH。

可选试剂:A.BaCl2溶液B.Ba(OH)2溶液C.NaCl溶液D.稀盐酸E.石蕊溶液F.酚酞溶液

取少量粉末,加水配成溶液,加入稍过量的(选填字母,下同),产生了白色沉淀,再加几滴,溶液变为红色,证实洗涤剂中还含有NaOH。【实验结论】该洗涤剂中含有Na2CO3和NaOH。【答案】OH-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2HCl=2NaCl+CO2↑+H2OAF【解析】根据猜想三,可能含有CO32-和OH-,因此猜想二是可能含有OH-;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变蓝色,因此填蓝;证实洗涤剂中含有CO32-,而CO32-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中产生气体反应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19.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NO3-Cl-CO32-Ag溶不不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表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1)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____相比较。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杂质不与盐酸反应)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碳酸钠质量分数≥99.2%≥98.8%≥98.0%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___________。【答案】(1)

标准比色卡

b

、OH-或(2)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设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解得则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故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98.05%>98.0%,该样品为合格品;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

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解析】(1)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较;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过量试剂Y可以与碳酸根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且过量能够除去碳酸钠而不引入氯离子,不影响实验Ⅲ中对氯离子的检验,故:a、若为稀盐酸,虽然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引入了氯离子,不符合题意;b、若为稀硝酸,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Ⅲ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符合题意;c、若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d、若为氯化钙溶液,实验II中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由于溶液pH约为12大于7,则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有,故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2)①见答案;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碳酸显酸性;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碳酸受热易分解,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使溶液pH升高。【培优训练】1.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A.KNO3、KClB.CaCO3、CaCl2C.CuSO4、Na2SO4D.NH4NO3、CaO【答案】A【解析】A.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溶于水,且溶于水后都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用水鉴别,选项A符合题意;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能溶于水,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为无色溶液,可以利用水进行鉴别,选项C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液水吸热,氧化钙溶于水放热,通过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能进行鉴别,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B.C.D.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表示将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AC【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A正确;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错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C正确;将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D错误。3.碳酸钠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置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④,上层溶液为无色⑤。下列对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①中酚酞变红,因为碳酸钠是碱,②中有气泡冒出,因为产生有二氧化碳B.④中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说明碳酸钠过量C.④和⑤现象说明烧杯中盐酸一定不过量D.⑤中溶质含有酚酞、氯化钠和氯化钙【答案】C【解析】A.①中酚酞变红,因为碳酸钠显碱性,但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②中有气泡冒出,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①中含碳酸钠和酚酞;②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溶质可能是氯化钠,也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或氯化钠、氯化氢;③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也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置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应是碳酸钙,说明上层溶液中不含盐酸,因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上层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故碳酸钠不可能过量,不符合题意;C.④和⑤现象说明烧杯中盐酸一定不过量,因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不能共存,符合题意;D.由B可知,⑤中溶质一定不含碳酸钠,故②中稀盐酸过量,稀盐酸与①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③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可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溶质一定含有酚酞、氯化钠,可能氯化钙,不符合题意。故选C3.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B.Ⅰ、Ⅱ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C.Ⅰ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答案】C【解析】黄铜渣中含Zn、ZnO、Cu、CuO,四种物质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其他三种物质都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如下:Zn+H2SO4==ZnSO4+H2↑,有气泡产生;H2SO4+CuO==CuSO4+H2O,黑色粉末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ZnO+H2SO4==ZnSO4+H2O,固体消失。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步骤II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量的锌保证硫酸与硫酸铜反应完全。I、II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都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都需要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离。故选C4.有一包混有杂质的碳酸钾,其杂质可能是KNO3、BaCl2、KCl、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澄清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取13.8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只能确定没有CuSO4 B.样品中一定有KCl,可能有Na2CO3 C.样品的组成最多有3种情况 D.杂质的组成可能是Na2CO3、KCl、KNO3【答案】D【解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氯化钡和碳酸钠、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白色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取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澄清溶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钾和氯化钡不能共存,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另取13.8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K2CO3+2HCl=2K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138441064413.8g4.4g13.8g5.73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氯化钾,13.8g该混合物会生成4.4g的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也一定含有碳酸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钾,A.通过推导可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氯化钡,故A错误;B.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钾和碳酸钠,故B错误;C.样品的组成最多有碳酸钾、碳酸钠、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碳酸钠、氯化钾2种情况,故C错误;D.杂质的组成可能是Na2CO3、KCl、KNO3,故D正确。故选D。5.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

SO42-

K+CO32﹣

B.Mg2+

CI﹣OH﹣

Na2+C.Fe2+SO42﹣

H+Cl﹣

D.Na+Ba2+

NO3﹣SO42﹣【答案】C【解析】H+、CO2-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Mg2+、OH-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a2+、SO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6.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A.CuSO4NaCl B.Na2CO3NaCl C.CaCl2NaCl D.CuSO4CaCl2【答案】C【解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故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钾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氯化钙。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A错误。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氯化钙,B错误。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硫酸铜,C正确。D.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D错误。故选.C。7.若将氢氧化钡(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的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像的是()【答案】C【解析】因含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后,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硝酸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Mg2+开始生成Mg(OH)2沉淀,即第一段沉淀是BaSO4,此时由于是酸性环境,所以不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即该过程中镁离子没有减少;第二段斜率很大,此时Ba(OH)2和MgSO4反应生成沉淀BaSO4和Mg(OH)2两种沉淀,所以产生的沉淀较多;第三段斜率又变小,溶液中SO42-反应完全,只有显得偏多的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直至Ba(OH)2过量不再产生沉淀.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符合刚才的分析.故选C.8.能证明碳酸钙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A.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B.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C.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D.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答案】C【解析】A.CaCO3不与NaOH溶液反应,向CaCO3粉末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

B.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与CaCO3是否溶于水无关,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

C.由于石灰石固体与水接触面积小,即使能溶于水,片刻内溶解的量也很少,故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

D.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说明是碳酸钙粉末能溶于水,显碱性,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故选D9.下列各组物质需要借助其他试剂才可以鉴别的是()A.Na2CO3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B.CuSO4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C.Ca(OH)2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D.(NH4)2CO3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答案】C【解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钙;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C、Ca(OH)2溶液、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H4)2CO3溶液;与(NH4)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Ca(OH)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C。10.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SO42-、Cl—、NO3—,已知其中,Na+、SO42-、NO3—的个数比位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为()A.1:1:1B.1:4:2C.1:2:4D.1:3:2【答案】B【解析】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其中Na+、SO42-、NO3-的个数比为8:1:2,设溶液中Na+、SO42-、NO3-的个数分别为8n,n,2n,根据溶液中的阳离子带电的电荷量与阴离子所带电电荷量相等,故,Cl-个数=8n-2n-2n=4n个,由此可知Na2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n:4n:2n=1:4:2;

故选B.11.已知某混合液由HCl、K2CO3、H2SO4、CuCl2、NaCl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量与加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混合液中肯定没有K2CO3和HClB.沉淀完全时,消耗Ba(OH)268.4g

C.F点溶液中的溶质肯定只有一种D.F点和P点溶液中溶质肯定不止一种【答案】B【解析】P点前加入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显然混合液中不含H2SO4而含HCl,考虑K2CO3不能和HCl共存,所以肯定没有K2CO3。生成的沉淀为CuCl2和Ba(OH)2作用产生的氢氧化铜沉淀。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得PF段消耗17.1gBa(OH)2,沉淀完全时,消耗68.4gBa(OH)2。故选B10.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答案】D【解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OH-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OH-故选D

11.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0

【答案】CD【解析】分析反应的过程可知: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据此分析解答;A.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故A选项错误;

B.b点表示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NaCl一种溶质,故B选项错误;

C.c点的溶液中含有Na2CO3、NaCl两种溶质,由于Na2CO3显碱性,NaCl显中性,所以c的溶液的pH>7;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

Na2CO3~CO2↑Na2CO3~CaCO3↓

106

44106

100

y

2.2解得y=5.3g;z

5.0g解得z=5.3g;

所以x=(5.3g+5.3g)/10%=106.0g;故D选项正确;故选CD.12.氧化镁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建材等行业,工业上以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1)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3)“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说明氨水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4)“酸浸”时稀硫酸与镁矿石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5)“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过滤(2)SiO2(3)碱性(4)(5)分解反应【解析】(1)通过操作Ⅱ,固体和液体分离,则操作Ⅱ的名称为过滤。(2)酸浸过程中,碳酸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则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SiO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