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4/3A/wKhkFma_ekeAVu2xAAHyX9pRzqQ789.jpg)
![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4/3A/wKhkFma_ekeAVu2xAAHyX9pRzqQ7892.jpg)
![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4/3A/wKhkFma_ekeAVu2xAAHyX9pRzqQ7893.jpg)
![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4/3A/wKhkFma_ekeAVu2xAAHyX9pRzqQ7894.jpg)
![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4/3A/wKhkFma_ekeAVu2xAAHyX9pRzqQ7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选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丝绸,棉布,武夷山的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这些都在更靠海滨的地方出现了加工店。这一发展趋势说明()A.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渐渐加快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C.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加D.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2.唐代的官府手工业类型分为中心政府在京师直营手工业、建筑及公共工程手工业、地方政府经营手工业、中心政府在地方经营的手工业。除了这四种手工业,还有军事手工业和一些分散而又特殊的官府手工作坊。这反映出唐代官营手工业()A.技术水平最高B.管理体系比较完善C.垄断全国市场D.生产分工细致严密3.推动图1所示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图1A.君主专制的加强B.南北贸易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土地制度的变革4.1836年2月,英国鸦片贩子马地臣在《不列颠对华贸易史上的若干主要事务》中指责中国说,“这个特殊民族的政策是自己以及一切他们所占有的东西隐藏在神奇莫测之中为的是独自享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材料言论指责的是()A.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的鸦片走私泛滥C.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5.康熙帝南巡时,江南士子进献《耕织图》。在此图基础上,康熙帝命人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赋七言绝句并撰写序文。这表明清朝统治者()A.重视江南绘画艺术B.坚持以农为本理念C.推行民族融合政策D.标榜自身诗词天赋6.表1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铁器清单。表1地点铁器清单河南辉县固围村179件,其中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65件,其中镢6件,锄1件,铲1件,镰1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80件,其中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而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这说明()A.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B.北方地区已经全面推广铁犁牛耕的技术C.北方冶炼技术超过南方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峻7.以下两幅地图用于探讨性学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隋朝大运输河
元朝大运输河①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②都贯穿南北成为交通动脉③都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④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沟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有人评议重农抑商政策说:自秦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并由此基本政策衍化出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心和意识,形成一个包括意识、观念、思想和政策在内的有机整体,始终持续到鸦片斗争前后才起先走向破产。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A.抑制了商业的发展B.导致鸦片斗争的爆发C.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9.明初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很快衰落。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民窑烧造,官府赐予酬劳)民窑快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这反映了明代()A.手工业分工细,管理手段新B.官窑产品占据了市场C.民营制瓷业渐渐占主导地位D.区域性分工更加明确10.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出现两种模式,一曰“买扑”,一曰“钞引”。“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在暴利性的盐业出现“钞引”,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肯定数量的钱物换取凭证,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材料表明宋代()A.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C.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D.官商勾结现象日益严峻11.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文中提到的两种瓷器产地分别位于下图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西汉时期,出土的随葬品中青铜礼器渐渐削减,陶礼器增多。到东汉时期陶礼器削减,豪强地主墓葬中好用类冥器模型大量出现,如仓、井、灶、猪圈、鸡舍、磨房、建筑模型等。这从侧面反映出()A.东汉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发展B.东汉时期礼乐制度的彻底崩坏C.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全面衰落D.两汉时期百姓生活的安乐富足13.明代营建紫禁城所用巨木大多出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政府征用民夫数十万,通过江河、运输河等渠道,运输里程长达数千里。由此可推知,当时()A.专制主义中心集权达到顶峰B.全国经济的重心在南方C.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日益成熟D.北方生态环境得到爱护14.春秋时期,管仲劝齐桓公穿绨(丝织品)衣而使齐人效仿,并使人从盛产绨的鲁梁高价买入。鲁梁之民因而不事农耕争相织绨。其后,管仲又劝齐桓公禁止齐人穿绨衣,并断绝与鲁梁的贸易,致使鲁梁有绨而无粮被迫臣服于齐。这说明春秋时期()A.商战成为诸侯争霸手段B.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C.重农抑商思想渐渐兴起D.各诸侯国激励商业发展15.“宋代城市革命”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改变,工商业行会应运而生。《都城纪胜》记载:“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据此可知,工商业行会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抑商政策的废止B.商品经济的旺盛C.工商业竞争激烈D.工商官营的确立16.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律法主要内容《田律》刚好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心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特别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处等《仓律》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法律体系特别完备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17.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特别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沟通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8.《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中期,官方所设管理金银铜铁的盐冶场务共270余所,而唐代只有168所,北宋矿冶生产实力提高了几十倍。这一改变出现的缘由可能是()A.灌钢法在北宋时期技术走向成熟B.北宋放宽了对民间开矿的限制C.北宋普遍运用煤炭作为矿冶燃料D.水排冶铁技术在北宋起先出现19.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清明上河图》中的骆驼商队
两宋时期的榷场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A.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C.商帮推动了城市的旺盛D.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20.下表为明代不同时期大明宝钞(政府发行的纸币)购买力的统计概况时间永乐五年(1407)宣德初宣德七年(1432)正统九年(1444)购买力米一石值钞三十贯米一石值钞五十贯钞一贯兑铜钱五文米一石值钞一百贯(注:贯为古代计量单位,一千文铜钱为一贯。)据此可知当时()A.人地冲突突出导致粮食供应惊慌B.政府重农抑商诱发经济危机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政府的财政与税收亟需调整21.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22.下图是发掘于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砖,此图可以说明当时()A.集体耕作制出现新形态B.农耕中畜力已取代了人力C.农业生产运用耦犁技术D.出现可限制耕土深浅的犁23.视察下表,其数据改变反映出明朝()宋朝和明朝城市发展状况表宋朝明朝府级城市30140州级城市254193县级城市12341138合计15181471A.城市商品经济活跃B.重视府级城市建设C.城市扩张步伐加快D.注意城市均衡发展24.表2记述出处三十一年,……米石千六百。《史记·秦始皇本纪》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汉书·食货志》(汉高祖)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读表2,这反映出()A.秦朝苛政严峻破坏社会生产B.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C.商人逐利是市场失序的根源D.盐铁官营政策渐渐失效二、材料阅读(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交换物品的场所被称作“市”,通常设在人们常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特地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驾驭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打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旺盛,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摘编自章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化,并指出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3分)材料二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据《左传》记载,奚仲担当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运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做“传”,用马速递传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时创立了漕运,秦始皇折服百越时开凿灵梁,便利军粮漕运。由于大运输河的开凿,隋朝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有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河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期,设京义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输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运到海河,运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探讨(1840-1949)》(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主动作用。(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2分)共治政体宋仁宗:“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共治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谅官见政体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杜范(宰相)?:“凡废置子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市民社会市民发达的酒楼茶坊、繁华的夜市、喧闹的瓦含勾栏是服务于广阔市民的社会大众场所。城市中的商贩与人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实早市者又开店矣”;瓦舍则是“士庶放荡不羁之所”。
纸币理论李流谦:“欲其(纸币)价常赢而无亏损之患,唯使常用于官而不滞纸币于私,则可矣”,“此乃流通纸币之妙”。张开(时总领四川财政)?:“凡民钱(纸币)当入官者,并听用引折纳,官支出亦如之。民私用引为市,于一千并五百上许从便增高其直,惟不得减削。法既流通,民以为便。”——摘选改编白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明初,由于战乱、灾荒和繁赋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问题日益严峻的重要诱因。明代的自然灾难特别频繁,百姓背井离乡,严峻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国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逼国家统治的重要力气,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由各户真实具体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终报送户部。因为册子以黄纸作为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过割,一概影射减除余粮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特长死,人口迁发化外。”凭借刑罚巨大的威慑力,户籍黄册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节选自《明代户籍法律制度与社会流淌》(1)据材料概括明朝初期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户籍黄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推行的影响。(9分)
答案解析参考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CBABA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ABCCCDD题号21222324答案CCBB1.【答案】C【解析】在海滨地区出现相关行业的加工店,明显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即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加,故选C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解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加,不涉及区域经济差异的淡化,解除B项;材料强调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未体现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解除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的官营手工业体系浩大,既有中心直管,也有地方经营,既有政府管理,也有军队管理,管理体系比较完善,故选B项;没有相关数据,我们得不出唐代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最高”的结论,解除A项;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在市场流通,不能说“垄断全国市场”,解除C项;材料强调唐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不涉及生产分工细致严密,解除D项。3.【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曲线信息可知,北宋以后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根本改变,之后南方占总人才比重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影响主要因素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故选C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与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根本改变无关,解除A项;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商业相关学问可知,此时我国南北贸易发展快速,与“南方人才占主导”无关,解除B项;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农业相关学问可知,此时我国为土地私有制,并未出现土地制度的变革,解除D项。4.【答案】C【解析】“为的是独自字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结合时间1836年得出材料言论指责的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故选C项;“为的是独自字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表明指责的是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解除A项;材料的内容是指责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走私泛滥无关,解除B项;1936年的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是对外开放政策,解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康熙帝命人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赋七言绝句并撰写序文”说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故选B项;材料“另绘耕图、织图”说明继承是绘画内容不是江南绘画艺术,解除A项;材料“耕织”属于农业不是民族融合,解除C项;材料“绘耕图、织图”说明重视农业不是诗词,解除D项。6.【答案】A【解析】材料中犁、镢、锄、铲、镰、镐等均属于铁农具,它们的普遍出现以及“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说明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故选A项;材料仅提及三个地区,无法看出“全面推广”,且材料仅提及“铁犁”并未提及“牛耕”,解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南方的铁器出土状况,无法将北方与南方进行对比,解除C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夫则越来越多地丢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不符合题意,解除D项。7.【答案】B【解析】隋朝大运输河和京杭大运输河对南北经济和文化沟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来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①错误;隋朝大运输河和元朝大运输河都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都是贯穿南北的交通动脉,故②正确;大运输河的修凿都须要征发大量民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人民赋税繁重、徭役频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故③正确;隋朝大运输河和元朝大运输河都是贯穿南北的交通动脉,加强了南北交通,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沟通,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依据“并由此基本政策衍化出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心和意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它的长期推行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与闭关锁国政策亲密相关,解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心和意识,不利于商业发展,解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轻商传统,导致商人将资金买田置地,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解除D项。9.【答案】C【解析】依据“但官窑管理腐败,很快衰落”“民窑快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可知,明代景德镇的官窑渐渐衰落,民窑的数量快速发展,并且规模大于官窑,并代替官窑为政府烧造瓷器,这反映了明代民营制瓷业渐渐占主导地位,故选C项;题干并没有反映明代制瓷业的分工和管理手段,解除A项;官窑产品主要消费对象时皇帝、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并不面对市场,解除B项;题干只反映了明朝景德镇官窑和民窑的发展改变,不能体现区域性分工,解除D项。10.【答案】B【解析】依据“‘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以及在暴利性的盐业上允许一些商人依据政府的要求进行销售可知,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做出了调整,适当放松了专营政策,故选B项;依据题干中“钞引”的概念可知,宋代只是调整了专卖政策的管理模式,对盐的销售照旧受到政府的限制,传统的盐铁专卖政策并没有放弃,解除A项;材料表明只有获得政府凭证的商人可以到指定地点售盐,不能说明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府对商人的引导,而不是官商勾结现象,解除D项。11.【答案】B【解析】邢瓷的窑址位于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与内丘县一带,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因产在邢州而得名,是华夏白瓷的鼻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故①正确;②为邛窑,位于今日的四川省,彩绘瓷的发源地,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建了陶瓷省油灯而著名全国,起先于东晋时期,盛于唐,衰于南宋,断烧于元代,是古代青瓷的重要产地,故②错误;③为江西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并打破“南青北白”的格局,故③错误;越瓷的窑址位于浙江上虞一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胜利,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据材料“仓、井、灶、猪圈、鸡舍、磨房、建筑模型等”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墓葬中的冥器模型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器具一应俱全,间接反映了其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发展,故选A项;材料仅提及东汉时期“陶礼器削减”,这并不能说明礼乐制度的彻底崩坏,解除B项;据所学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学问可知,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全面发展而非衰落,解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豪强地主的墓葬,无法反映一般百姓生活,解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明代营建紫禁城所用巨木大多出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政府征用民夫数十万,通过江河、运输河等渠道,运输里程长达数千里”,可知明代时南北交通相对发达,便利了长途贸易,故选C项;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记着专制主义中心集权达到了顶峰,解除A项;材料说的紫禁城修建的巨木运输,与经济重心关系不大,解除B项;出产巨木的省份中包括山西,并不能说明北方生态环境得到爱护,解除D项。14.【答案】A【解析】管仲派人高价从鲁梁购买绨,当鲁梁人纷纷放弃农业都去织绨时,管仲又断绝与鲁梁的贸易,致使有绨而无粮的鲁梁被迫臣服于齐,这表明在春秋争霸时,管仲通过商战,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争霸的目的,故选A项;工商食官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项;重农抑商思想在商鞅变法时兴起,解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两个国家,解除D项。15.【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改变,工商业行会应运而生”并结合所学可知,工商业行会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故选B项;抑商政策没有被废,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竞争问题,解除C项;工商官营是周代确立的,而不是宋代,解除D项。1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心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评比耕牛”、“对不同身份的人的口粮都做了明确规定”等信息可知当时秦朝政府设置各种法律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管理,经济管理法制化,故选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肯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主旨“秦朝的律法”不符,解除A项;材料仅有经济管理的法律,未涉及其它法律,因此不能说明“法律体系完备”,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管理,并非“户籍管理”,解除D项。1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特别密集”,而且东南西北绵延至几十里形成市镇网络,有利于各地区商品经济的沟通与发展,故选C项;材料“江南市镇的分布特别密集”主要体现市镇密集而没有体现长途贩运,解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记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涉及,解除B项;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不会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解除D项。18.【答案】C【解析】由材料“北宋中期,官方所设管理金银铜铁的盐冶场务共270余所,而唐代只有168所,北宋矿冶生产实力提高了几十倍”可知北宋运用煤炭作为矿冶燃料,极大的提高了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故选C项;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冶金生产实力的提高,不能得出政府放宽民间开矿的结论,解除B项;水排冶铁技术东汉时期起先出现,解除D项。19.【答案】D【解析】“《清明上河图》中的骆驼商队”是宋代开封城对外沟通的证明,“两宋时期的榷场”反映了边疆贸易的发展,“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呈现了对外贸易的旺盛,这些都是宋代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的体现,故选D项;宋代照旧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革,解除A项;仅从对外贸易的发展无法看出国家经济集权,且材料并未提及其他时期,“日益加强”的说法也无从体现,解除B项;商帮产生于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20.【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明代纸币对铜钱急剧贬值可推知明代财政出现问题,为解决财政问题需调整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粮食供应,解除A项;纸币贬值等于经济危机,解除B项;纸币购买力改变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解除C项。21.【答案】C【解析】“是故身率妻子”“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所涉及人员皆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说明东汉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选C项;“戮力耕桑”“耘于前”“立春东耕”皆未出现铁犁牛耕,材料与农具运用范围无关,解除A项;三则史料所反映的是汉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未涉及精耕细作生产模式,解除B项;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已经形成,时间不符,解除D项。22.【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汉代运用一人扶犁并驶二牛的耕作方法,即二牛耦耕的耦犁技术,故选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是否为集体耕作制,解除A项;材料中只能体现运用畜力,而不能说“取代”,解除B项;唐代曲辕犁能限制耕土深浅,解除D项。2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表格呈现了宋明两个时期府级城市、州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的数量,对比可以得出宋朝时期府级城市只有30个,而明朝府级城市有140;而州级城市和县级城市,明朝的数量都少于宋朝,所以明朝时期府级城市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行政级别城市发展状况,未涉及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解除A项;依据材料,明朝时期也只有府级城市数量大量增加,而州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略微削减,不能体现城市扩张步伐加快,解除C项;表格仅仅反映了宋明时期城市数量发展的改变,未涉及城市的地域分布,所以体现不了城市均衡发展,解除D项。24.【答案】B【解析】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一石米一千六百钱,汉初,一石米五千钱,到“(汉高祖)令民铸钱”时,一石米一万钱,表明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秦朝的苛政的影响,解除A项;不法商人屯居奇积使物价上涨不是根本缘由,根本缘由是战乱导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解除C项;盐铁官营政策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措施,解除D项。二、材料阅读25.【答案】(1)发展演化:商代已出现商人,商业贸易区域广泛;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秦汉时期,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城市经济旺盛,商品交易突破时空限制,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帮,商品经济旺盛。(10分)主要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政策;交通运输等。(3分)(2)基本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以运输公粮和军需物资为主;政府主导,设特地机构管理;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管理呈现专业化趋势;水陆并用。(每点2分,共8分)主动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沟通与发展;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为后世物流业的发展供应了借鉴。(每点2分,共4分)【解析】(1)第一小问发展演化,我们首先可以从材料一中找出五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即商代、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隋唐到两宋时期及元明清时期,然后依据材料一“商朝就已经出现了……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可知商代已出现商人,商业贸易区域广泛;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材料一得出“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依据秦汉时期的材料一可知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依据隋唐到两宋的材料得出城市经济旺盛,商品交易突破时空限制,并出现纸币;依据元明清时期材料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商帮形成”可知商品经济旺盛,出现地域性商帮。其次小问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学问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和自然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得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政策;交通运输等。(2)第一小问基本特点,依据材料二“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七年级下册章节复习讲义: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20211105005934
- 皮肤的基本知识
- 痛风治疗方法
- 各种各样的形说课
- 白蛋白紫杉醇用药护理
- 10 清平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电商平台与水杨酸产品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报告
-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画线条和填色》教学设计
- 2024版市政工程承包合同签约流程规范指南2篇
- 立春气象与健康
- 卵圆孔未闭病因介绍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试题及解答参考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学习地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