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时 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2025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备考_第1页
必修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时 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2025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备考_第2页
必修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时 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2025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备考_第3页
必修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时 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2025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备考_第4页
必修3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时 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2025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备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二课时公正司法与全民守法课标要求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搜集材料,阐述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公正司法的内涵与表现①政治认同:认同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政策和措施。②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内涵和要求。③法治意识:坚定支持全面依法治国,树立法治意识。④公共参与: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2023广东,T92019北京,T31全民守法的内涵、要求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命题分析预测高考对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的考查较多,以选择题为主。2025年高考,可能会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在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方面的落实情况,或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为情境,考查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推进要求,并与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等进行模块内综合考查;亦有可能与选必修2中诉讼、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等进行跨模块综合考查。考点1公正司法1.公正司法的内涵(1)公正司法的含义和表现(2)地位: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拓展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司法公正包括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2.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要求具体阐释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①以事实为根据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认定案件事实。②以法律为准绳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要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提醒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独立。在三权分立的国家,“司法独立”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在行使司法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的司法机关显然不可能独立于权力机关,它只有相对独立性,就是在办理司法案件时,享有法定的独立审理和决断权,这显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具有本质区别。易错辨析1.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司法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辨析司法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不受任何干涉。(√)情境应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公正司法的必要性。参考答案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公正司法是维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树立公民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命题点1公正司法的内涵与表现1.[2024江西部分学校摸底考]2023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5件典型案例,涉及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业主权益保护、诚信经营、诚实信用、见义勇为、自甘风险等主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上述典型案例(A)①有利于以法治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彰显了在全社会捍卫公平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③体现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不断提高④表明司法机关坚持程序公正,推进公正司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典型案例涉及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主题,关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司法机关以法治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在全社会捍卫公平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①②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司法机关的行为,不反映行政机关依法行政,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司法程序公正,而是反映结果公正,④不符合题意。命题变式2.[2023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南四湖流域位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多头管”“交叉管”“无人管”现象并存,生态破坏严重。鉴于南四湖生态环境受损问题持续多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启动公益检察立案程序,副检察长担任办案组组长、主办检察官,以一体化办案方式办理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此举(C)①有利于守护绿水青山,保证公益诉讼常态化②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效能,为中国之治赋予新内涵③依托审判职能,助力生态环境保护④坚持了程序正当,推动流域环境协同共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启动公益检察立案程序,以一体化办案方式办理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这一举措坚持了程序正当,推动流域环境协同共治,有利于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效能,为中国之治赋予新内涵,②④正确。这一举措并不能保证公益诉讼常态化,①夸大了该举措的作用,不选。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职能,行使审判职能的是人民法院,③错误。命题点2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3.[2023广东]近年来,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这种做法(C)①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②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④旨在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这些做法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③正确。“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说明这些做法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但广东还没有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①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涉及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未强调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④不符合题意。命题变式4.[2024安徽皖江名校开学联考]近年来,浙江创新推出“共享法庭”,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以镇街、村居、产业园区的实体化场所为支点,由法官和基层干部共同参与,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共享法庭”的建设(C)①改变了浙江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职能②为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基层提供了平台③有利于推动人民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纠纷④有利于落实罪刑法定和疑罪从无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人民法院的司法职能并没有改变,①说法错误。共享法庭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表明“共享法庭”为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基层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推动人民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纠纷,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落实罪刑法定和疑罪从无的原则,④不符合题意。考点2全民守法1.全民守法的内涵与要求(1)含义: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2)目标: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要求①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依法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③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2.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观念)(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行动)(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道德)易错辨析1.推进全民守法,要树立人民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辨析推进全民守法,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2.只要推进全民守法,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辨析推进全民守法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但不能说一定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加以维护。(✕)辨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4.推进全民守法,要坚持把全民学法和用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辨析推进全民守法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情境应用“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凝练道出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道理。全民守法不能表现为被动地、恐惧式守法,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和遵守。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法治的种子就一定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法治信仰必将蔚然成风。有人说,“只要推动全民守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参考答案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①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弘扬法治精神,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②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命题点1全民守法的内涵、要求1.[2024福建泉州质检]2023年5月,全国组织开展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本次活动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重点学习关于产权保护、合同履行、维护市场秩序等相关内容,深刻把握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旨在(C)①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科学立法②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全民守法③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治社会建设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实现社会长治久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旨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全民守法,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治社会建设,②③正确。材料未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未涉及科学立法,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做好法治宣传工作,不涉及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④排除。命题变式2.[2024安徽皖江名校联考]刘某和张某为上下楼层关系。刘某因为张某家中小孩经常打闹,导致其无法休息,多次上门劝说无效,于是就在物业群对张某进行辱骂。张某以刘某所发视频为证据,起诉刘某侵犯名誉权而胜诉。此案启示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B)①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②公民应积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矛盾③国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④国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刘某和张某的纠纷是双方均没有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①符合题意。矛盾解决方式是多样的,并不是都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矛盾,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加大对违法行为惩戒力度,③不符合题意。张某对自己的孩子缺少约束,刘某在物业群辱骂张某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④符合题意。命题点2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3.[2023广东四校联考]在某市街道两侧,法治漫画和以案释法的法律小故事文化墙随处可见,形成了普法文化街、“一街一室一园”普法文化圈。这种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居民阐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做法,让人们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思维。开展全民普法有利于(D)①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消除社会主要矛盾②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建设法治社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开展全民普法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建设法治社会,②④符合题意。矛盾具有客观性,①中“消除社会主要矛盾”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全民普法,不涉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排除。命题变式4.[2024重庆巴南区诊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此需要(A)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全体公民有法可依③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调动公民守法的积极性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坚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加强普法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同时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调动公民守法的积极性,①③正确。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错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不相同,④错误。大题攻略9非选择题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考查1.[2022山东,8分]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②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③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④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解题过程审设问知识限定:政治与法治设问指向: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设问类型:措施类析材料信息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调用知识:①坚持党的领导。 信息②④: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和执法大队。调用知识:②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法。 信息③: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调用知识:③科学立法。 信息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富民产业。调用知识: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组答案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健全国家公园法律和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模式;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解答关于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非选择题,应首先考虑行为主体,并对应其要求。如:①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行政机关(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③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监督法律的执行落实;④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正司法;⑤公民→全民守法。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辖区居民张某妻子拨打110报警,称张某与王某发生口角,王某心中不服,于2022年8月10日来到张某小区门口从张某背后击打其头部,造成张某重伤昏迷。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第一时间对案发现场周边进行走访调查,并于次日下午将嫌疑人王某抓获。经审讯,王某对伤害张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后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在处理上述案件的过程中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①在此案件侦办过程中,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2分)同时,执法机关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②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分)③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可结合材料中张某妻子报警、民警抓获嫌疑人、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等信息,运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相关知识作答。用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2022年山东卷、湖南卷,2023年辽宁卷、湖北卷等都对这一热点进行了考查,能够引导考生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重大实践意义。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情境1“生态之治”彰显“中国之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情境2以法治力量守护湖州之美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近年来,湖州市通过一系列全国“首创”,筑牢法治屏障,守护绿水青山。★率先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先后出台多部生态领域地方性法规,构建起“1+N”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首创“生态警长”工作法,湖州公安利用数字化赋能,研发上线“生态卫士”掌上执法应用,及时将相关信息精准推送给属地生态警长;同时生态警长利用快手、抖音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活动;统筹全市护林员、巡山队、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巡护和监督。★设立全国首家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完善多跨协同工作体系,一体化推进执法监管工作,有效化解环资纠纷,合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1.结合情境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生态之治”中彰显的“中国之智”。参考答案①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生态之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生态之治”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完善法律体系、监督法律实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法治保障。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生态治理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彰显了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⑤“生态之治”要汇聚各方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结合情境2,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州是如何以法治力量守护湖州之美的。参考答案①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完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为美丽湖州建设提供法律依据。②行政机关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以科技力量提高执法效率,为美丽湖州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司法机关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助力齐抓共管系统治理,一体化推进执法监管工作,合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为美丽湖州建设保驾护航。④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湖州。 1.[2024广西南宁调研]2023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司法办案力度,深化办案实践,准确把握“可诉性”的司法要求,推动以“诉”的方式解决问题,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促进社会进步。本次发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旨在(C)①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规范办好诉讼案件,助力生态环境保护③丰富审判依据,促进人民法院严格执法④推动类案诉源治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要进一步加大司法办案力度……促进社会进步”,可见本次发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旨在规范办好诉讼案件,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类案诉源治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②④正确。题干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完善法律体系需要通过立法,①不选。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应公正司法,③错误。2.[2024广东联考]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可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C)①强化实践观点,主动行动以创造多样化联系②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③遵循生态规律,统筹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④重视理念先行,发挥意识的直接现实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要正确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遵循生态规律,统筹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②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联系,①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知识拓展1.比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区别主体立法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民地位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国家的防线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要求做到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联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障。(4)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备课题组1.[2024山东日照校际联考]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力推上网公开裁判文书,不断扩大裁判文书公开范围,让数以千万计的裁判文书上网,“晒”出公平正义。法院裁判文书网上“晒”(C)①保障了公民行使司法监督权,促进公平正义得到伸张②优化了社会法治环境,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信仰③拓展了司法公开途径,方便了人民依法行使审判权④规范了法院权力运行,能以程序公正促进结果公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公民没有司法监督权,①错误。法院裁判文书网上“晒”,保障了民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了“阳光司法”,优化了社会法治环境,对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工作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信仰,②符合题意。在我国,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③错误。裁判文书网上“晒”,可促使法官提升业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统一,④符合题意。2.[2024广东部分学校联考]近年来,某市检察院开辟农民工维权讨薪案件办理绿色通道,运用“支持起诉+检察调解”办案模式,助力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2023年以来,该院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6件6人,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5件,帮助78名农民工追回工资81万余元。这有利于(B)①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②贯彻执政为民理念,保护公民合法民事权利③整合多方司法力量,共享公共法律服务资源④凸显法律在社会纠纷化解机制中的权威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解析近年来某市检察院开辟农民工维权讨薪案件办理绿色通道,运用“支持起诉+检察调解”办案模式,助力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这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①正确。中国共产党贯彻执政为民理念,②错误。整合多方司法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该市检察院“运用‘支持起诉+检察调解’办案模式……追回工资81万余元”,这有利于凸显法律在社会纠纷化解机制中的权威地位,④正确。3.[2024河北名校期中联考]一枚国徽,一条横幅,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组成了一个简易又不失威严的巡回法庭,区人民法院、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居民群众等100余人围观旁听……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在社区公开审理的场景。巡回法庭进社区(D)①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②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③体现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为维护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④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巡回法庭进社区,在社区公开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推进法律宣传,同时这一法治实践活动也体现了人民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贡献司法力量,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党建引领,①排除。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而不是巡回法庭,②排除。4.[2024山东日照校际联考]排污费是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国家排放污染物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放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的一定费用。征收排污费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但是排污费在征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排污申报登记谎报、瞒报,执法刚性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D)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立法,不断健全环保法律体系②行政机关强化监管监察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惩治有关瞒报、漏报的违法行为④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提高环保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党领导立法,①错误。监察机关负责监察,行政机关坚持严格执法,②错误。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材料指出排污费在征收过程中存在企业排污申报登记谎报、漏报,执法刚性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惩治违法行为,全社会要增强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提高环保意识,③④符合题意。5.[2023江苏,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面对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扩大了地方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既要监督地方立法,又要促进地方立法。推进备案审查工作不仅可以对违背上位法的规定进行纠正,还可以支持地方开展地方立法探索,从而推动有关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案例1某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按时缴纳物业费等相关费用”是小区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的前提条件之一。A市居民对此提出审查建议,认为这与民法典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相抵触。接到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启动审查程序,并进行了回应:经过审查,以业主未按时缴纳物业费限制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缺乏上位法依据,不符合立法原意和法治精神,制定机关应对相关规定进行修改。案例2针对非机动车事故发生率、伤亡率高,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新情况,B市出台了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该市居民提出审查建议,认为条例中对于驾驶无号牌非机动车行为的处罚力度超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处罚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审查程序并作出结论:该规定是地方人大基于管理需要对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回应,既符合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又一定程度补足了法律规定的滞后。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什么既要维护法制统一,又要鼓励地方创造性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参考答案①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发挥法律应有的统一规范和约束作用。(3分)②增强治理的整体性,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3分)③科学立法,提升立法的质量,更加扎实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分)④根据国家治理需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3分)解析第一步,分析设问:第二步,根据分析设问得到的信息,将理论与材料结合,组织答案。具体分析如下:6.[2023北京,4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千米,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为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调研活动]☆查看皇史宬文物展示陈列和腾退修缮、钟鼓楼展览陈列、钟鼓楼周边环境整治、万宁桥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等情况,随行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赴正阳门、前门大街和永定门,视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听取市文物局、市文旅局、东城区和西城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汇报。[代表之声]代表1建议注重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代表2中轴线申遗工作复杂、难度大,建议注意协调好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周边居民个人利益的关系。代表3希望继续加强对中轴线申遗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了解中轴、体验中轴、热爱中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参考答案在充分协商中协调好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尊重公民特别是保护区域内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分)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通过给予相应的补偿或其他救济机制来保障个人利益。(2分)解析本题要求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首先要从源头上协调,通过充分协商协调好二者关系,尊重公民特别是保护区域内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利;其次要在过程中协调,当二者利益发生冲突时,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通过相应的补偿机制来保障个人利益。1.[2024辽宁名校联考]近年来,人民法院建成了支持全国四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体系,做到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并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查人找物难、信用惩戒难、财产变现难等执行领域难题的解决。人民法院此举有利于(B)①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②拓展诉讼服务种类,满足多元纠纷的需求③彰显网络科技优势,解决诉讼时空的困扰④确保司法公平正义,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做到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并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执行领域难题的解决,这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彰显网络科技优势,解决诉讼时空的困扰,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诉讼服务种类的拓展,②不符合题意。人民法院此举有利于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但④中“确保”一词说法绝对。2.[法律+政治/2024山西太原诊断]张某等人在未取得黄河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于禁采区内擅自开采砂土出售,被公安机关侦破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公开审理,以非法采矿罪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当庭达成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协议,并依法向社会公示。由本案可知(C)①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②我国司法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司法③保障环境资源安全需要国家机关间协同配合④依法向社会公示是为了彰显法治建设的温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张某等人在禁采区内擅自开采砂土出售,被公安机关侦破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公开审理,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当庭达成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协议,并依法向社会公示,这说明我国司法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司法,也说明保障环境资源安全需要国家机关间协同配合,②③符合题意。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①说法错误。本案中,依法向社会公示是为了保证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④说法不准确。3.[新知应用/2024海南期中]援法断罪是指判断罪行的有无、轻重及对罪行的处罚应当依照法律进行。周公曾言“用其义刑义杀,毋庸以次汝封”,提醒康叔(卫国国君)不要以国君身份干涉司法活动,反对决断刑罚时掺杂个人感情或徇私枉法,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给现代司法工作的启示是(B)①尊重和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②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③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司法结果公正④司法活动要杜绝道德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不要以国君身份干涉司法活动,反对决断刑罚时掺杂个人感情或徇私枉法,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给现代司法工作的启示是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司法结果公正,尊重和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①③正确。行政机关应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而材料强调的是给现代司法工作的启示,②不选。法治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④错误。4.近年来,人民法院推动法院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构建开放、动态的阳光司法机制。截至2022年9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2000余万场,访问量超5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访问量超900亿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司法公开,有利于(D)①创新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推动矛盾源头化解②提高司法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③推动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提升检察工作质效④贯彻人民司法为人民的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推动法院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构建开放、动态的阳光司法机制,这是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司法审判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监督司法行为,进而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工作质效,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开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不涉及创新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推动矛盾源头化解,①排除。深化司法公开与推动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无关,③排除。5.[2024豫北名校联考]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某镇开展以山林、土地和宅基地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和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向群众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普法宣传大礼包。普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A)①营造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守法②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③推进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④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和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有利于营造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守法,推进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①③符合题意。这次普法活动与公民的道德建设无关,②不符合题意。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宪法规定,早已确立,④排除。6.[2024江西南昌摸底考]近年来,部分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就在网上进行“微博审判”“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通过网络发表对案件的看法时应(C)①增强民主法治观念,有序参与公共事务②坚持司法程序公正,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③珍惜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尊重法院独立审判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材料中部分网民的做法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司法审判,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应该增强民主法治观念,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尊重法院独立审判原则,①④正确。题干设问的主体是公民,坚持司法程序公正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②不选。公民不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③不选。7.[跨模块考查/2023江苏连云港检测]在一场由球友自愿报名参加的羽毛球赛中,宋先生被周先生击出的羽毛球打伤右眼,几乎失明。宋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一审法院结合民法典关于“自甘风险”的相关规定,驳回了原告宋先生的诉求。对此分析合理的有(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①法院以民意为准绳推进公正司法,有效解决了民事纠纷②判决坚持法理情相结合,为文明执法积累了宝贵经验③判决遵循公平、自愿等基本原则,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④“自甘风险”原则合理分配风险责任,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一审法院结合民法典关于“自甘风险”的相关规定,驳回了原告宋先生的诉求,这一判决遵循公平、自愿等基本原则,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③正确。由民法典关于“自甘风险”的相关规定可知,“自甘风险”原则合理分配风险责任,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④正确。法院办案以法律为准绳,①说法错误。法院的判决属于司法活动,可以为公正司法积累经验,材料没有涉及文明执法,②不选。8.[2024江苏南京六校调研]我国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法治保障:及时制定涉及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交易、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的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通过审理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数据权属交易等互联网特性突出的司法案件,细化法律适用标准,促进裁判标准统一;制定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规则,细化电子数据证据规则,规范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程序。这表明,我国(A)①网络司法规则日益完善,促使网络司法有章可循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③不断加强网络立法建设,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④网络执法队伍不断壮大,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材料体现我国通过制定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细化法律适用标准,规范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程序等,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法治保障,这表明我国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网络司法规则,促使网络司法有章可循,推动了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材料中制定司法解释、促进裁判标准统一、规范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程序等,体现的是我国不断推进公正司法建设,而不是网络立法建设。✕④材料体现我国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法治保障,促进公正司法,没有体现网络执法队伍不断壮大。✕9.[法治意识/2024河南开学考]S市普法办联合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共同打造青少年普法数字约课平台,面向全市征集青少年普法课件微视频等素材,众多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入驻平台成为普法讲师。打造青少年普法数字约课平台意在(C)①实现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促进社会基层法治建设②扩大普法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③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提高其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④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捍卫法律的权威与尊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面向全市征集青少年普法课件微视频等素材,众多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入驻平台成为普法讲师。可见,打造青少年普法数字约课平台意在扩大普法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提高其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②③符合题意。打造青少年普法数字约课平台的目的与实现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无直接关系,①④不选。10.[角度创新/2024河南信阳阶段考]为更好地了解法治中国建设实际情况,某校法制小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以下资料。⟡L市依托《下班哒》节目,推出专栏《我是普法达人》,开启律师出题、市民答题互动模式,提高听众法治参与度。⟡S市法院通过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件设置模拟法庭,组织亲子共同参与普法课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有奖知识竞答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性。⟡A市公安局针对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高发地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线下反诈宣讲并有序推进“断卡行动”。假如你是这名小记者,准备写一篇报道,下列最适合作为报道标题的是(D)A.完善法律机制,增强法治意识B.多方联合发力,筑牢违法藩篱C.创新宣传方式,推进公正司法D.法治浸润民心,普法正当其时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各地进行普法宣传,促进全民守法,不涉及完善法律机制,也不涉及公正司法,A、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普法,没有强调筑牢违法藩篱,B排除。从L市、S市、A市的做法可以看出,三者都强调了普法,促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因此,“法治浸润民心,普法正当其时”是最合适的报道标题,D正确。11.[贴近生活实际/2024山西大同测试,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小电动车,大大民生事。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出行必备交通工具,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为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甚至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安全隐患潜藏在生产、销售、通行、充电等各个环节。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私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骑行者安全意识淡薄,不佩戴头盔,由擅闯红灯、逆向行驶、争道抢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上演,造成出行秩序混乱,同时停放、充电不规范引起的火灾事故也屡屡发生。基层执法常因执法依据不足、管理尺度不一等问题难以做到刚性监管、有效监管。为此,C市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立法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颁布了《C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市场监管部门依规监管相关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有效预防违规电动自行车流入市场,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交管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推动电动自行车合法合规有序上路。同时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宣传手段,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网络宣传,获得了市民们的称赞,让电动自行车真正跑在了“法治轨道”上。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C市是如何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让电动自行车真正跑在“法治轨道”上的。参考答案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分)②立法机关科学立法,立良善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监管等环节提供法律依据。(2分)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监管,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2分)④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相关主体增强自身法治观念,自觉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分)解析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C市是如何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让电动自行车真正跑在“法治轨道”上的,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等相关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具体分析如下:材料关键信息教材知识基层执法常因执法依据不足、管理尺度不一等问题难以做到刚性监管、有效监管。为此,C市从本地实际出发,颁布了《C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执法部门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市场监管部门依规监管相关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交管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加强监管。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电动自行车相关主体增强自身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阶段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1.[周年热点/2024辽宁重点高中期中联考]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待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2023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浦江经验”早已从浦江一地推广到全国各地。传承“浦江经验”(B)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造福的历史主动精神②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④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造福的历史主动精神,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①③符合题意。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④错误。2.[同圈党建合作模式/2024河南洛阳测试]嘉定、昆山、太仓三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产业相融。近年来,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三地以党建联建推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同城共享”的同圈党建合作模式,首批推出8个乡村共治项目,合力解决了生态廊道建设、浏河治理等治理难题。同圈党建合作(B)①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彰显了党的政治优势②为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保证③有利于突破行政壁垒,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④体现了党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益共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党建引领、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同城共享”的同圈党建合作模式,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彰显了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突破行政壁垒,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①③正确。坚持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②不选。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④说法错误。3.[2024广东中山七校联考]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这要求党员干部(A)①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理论素养②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科学执政能力③坚持实干笃行,增强履职尽责本领④深入调查研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理论素养,①正确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坚持实干笃行,增强履职尽责本领,③正确设问问的是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而提高科学执政能力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②不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而不是党员干部,④不选。4.[2024浙江百校调研]“村里的水泥路为什么还不修?”“隔壁厂子污染太严重,什么时候搬迁?”无论大事小情,用户都可以用手机随时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问题,领导干部可随时查阅,知晓民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超300万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回复办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也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知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途径。该举措(B)①打通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回应了群众诉求②实现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全覆盖,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③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提高了地方社会综合治理效能④践行了数字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无论大事小情,用户都可以用手机随时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问题,领导干部可随时查阅,知晓民意,这一举措打通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回应了群众诉求,践行了数字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①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各级政府通过“领导留言板”知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没有涉及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②不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不选。5.[2024黑龙江大庆阶段测]某校学生在某省人大新闻网中搜集到以下资料。★省人大常委会结合我省实际召开相关立法商议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条例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以良法促善治。★省人大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充分发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和专家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配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之外,对政府有关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上述这些举措理解正确的是(C)①人大扩大职权范围,不断提高自身监督的能力和水平②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③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是行使质询权的表现④召开立法商议会,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人大的职权范围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①错误。省人大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②正确。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③错误。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召开相关立法商议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④正确。6.[2024山西名校联考]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近年来,某区各级人大代表利用“随手拍”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垃圾分类、市政设施管养、共享单车管理、水环境治理、交通拥堵点疏解等领域的监督,推动近2000个问题得到解决,80%以上基本实现立即整改。“随手拍”的使用(C)①说明人大积极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②有利于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③体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④反映出我国人民拥有广泛的民主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材料中人大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高效解难题,这既有利于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故②③符合题意。城市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人大,①错误。“随手拍”的使用,体现的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未涉及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④排除。7.[2024天星原创]2023年8—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赴山西、内蒙古等6省(区)开展实地检查,委托北京、黑龙江等8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此次执法检查(B)①促进安全生产法全面有效实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②是全国人大领导地方人大,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具体措施③推动依法治安、依法保安,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制度保证④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各级人大,②错误。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能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安、依法保安,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而不是制度保证,③排除。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等内容,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法律宣传普及,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①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赴山西等6省(区)开展实地检查,委托北京等8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体现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④符合题意。8.[政协增设新界别/2024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2023年全国政协的34个界别中首次出现了“环境资源界”。从人员构成来看,85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人民政协以界别为依托,围绕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加强民主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聚众智、汇聚众力。“环境资源界”的增设(B)①有助于聚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人才,增强政协履职能力②扩大了人民政协的职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③有助于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智聚力④有助于政协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法定的,增设“环境资源界”不会扩大人民政协的职能,②不选。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政府才是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主体,④错误。9.[2024天星原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援疆省市累计选派干部教师3.2万人次,投入教育资金271亿元,实施教育援疆项目5671个,捐赠各类物资9亿元……这份教育援疆工作“成绩单”的背后,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大爱。积极开展教育援疆工作有助于(D)①推动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使新疆各少数民族享有更多文化教育权利③缩小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④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错误;各民族一律平等,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②中“使新疆各少数民族享有更多文化教育权利”说法错误。教育援疆活动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现文化共同繁荣,同时援疆活动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具体表现,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③④正确。10.[2023山东潍坊三模]近年来,北京市永顺镇积极探索构建“永顺幸福+”基层治理模式。在镇党委带领下,永顺镇实施“多网融合”,打通基层治理脉络,形成村居主导、网格员主责、居民参与、第三方考核、政府监督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家里说事儿”议事协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微治理”效能,高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推动诉求提质降量,为向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①探索精细化为民服务新模式会增强基层政府法治化水平②建立议事协商机制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径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可以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④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能调动群众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在镇党委带领下……打通基层治理脉络,形成……闭环管理模式说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可以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③正确通过“家里说事儿”议事协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微治理”效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议事协商机制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径,②正确该镇积极探索精细化为民服务新模式,有利于增强基层治理水平,但不会增强基层政府法治化水平,①错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题中措施并没有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④不选。11.[2023天星原创]2022年以来,将乐县民族宗教局积极开展“文化型、生态型、公益型”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引导宗教场所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场所,引领全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活动。由此可见,将乐县(C)①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顺应时代要求②推动宗教中国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④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规范宗教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将乐县民族宗教局引导宗教场所积极开展公益活动,积极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四进”活动,这表明将乐县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推动宗教中国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②③入选。材料并未涉及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④不选。12.[优秀传统文化/2023湖南郴州三模]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法文化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从“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治”。儒家法文化以“礼治”形态为发端,以“法治”形态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形态构成完备的体系。下列关于“礼法合治”说法正确的是(A)①依法治国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②“礼法合治”强调了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承袭中华传统文化④在司法活动中“法”和“礼”都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指出儒家法文化经历了三种形态,最后以“礼法合治”形态构成完备的体系,这意味着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依法治国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①②符合题意。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在司法活动中要坚持司法公正,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④说法错误。13.[贴近现实生活/2024天星原创]四川一辅警在洪灾抢险中托举营救女童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呼吁“这样的好警察应该马上转正”。公安机关回应称,辅警获记一等嘉奖并不意味着能马上转正,这只是一个奖励,“转正意味着转事业编,是需要考试的”。符合条件的辅警可参加面向辅警的定向招录事业编考试。公安机关的回应(B)①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②旨在打造阳光透明政务,推动实现“看得见的公正”③助力公安部门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队伍正规化建设④坚持了依法办事,做到了奖励英雄与尊重公平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辅警转正必须参加相关考试,与推动政务公开,促进公安部门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无关,②③排除。辅警舍己救人获记一等嘉奖不意味着能马上转正,转正需要考试,这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整个警务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体现了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奖励英雄与尊重公平的统一,①④入选。14.[角度创新/2024天星原创]近年来,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接连不断,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某班同学以“如何抵制网络暴力”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如下资料:◎相比传统的违法犯罪,网络暴力往往针对陌生人实施。◎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即时性令受害人取证困难,证据不足又将导致立案难、认定难,维权成本极高。◎网络暴力治理的法律依据较为零散,法律适用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解决以上问题,同学们的建议合理的是(D)①监察机关强化监督,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②人民法院公平公正行使审判权,形成有力法治震慑③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取证,协助提供有效法律救济④全国人大加强专门立法,构建反网络暴力法律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监测预警、举报救助等制度。监察机关的职责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不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①错误。②说法本身正确,但与解决资料反映的问题无直接关联,排除。针对“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即时性令受害人取证困难,证据不足又将导致立案难、认定难”的问题,公安机关要依法协助取证,协助提供有效法律救济,为网暴受害者维权提供便利,③正确。针对“网络暴力治理的法律依据较为零散,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