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解析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解析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解析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解析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中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图画象形字符号化汉字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1、我国汉字起源于什么?2、中国汉字何时形成完整体系?简述此后我国汉字演变脉络和趋势。起源: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脉络:趋势:由繁到简中国的书法艺术3、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吗?楷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发展:由隶书衍生,始于东汉,魏晋得到完善,盛于唐代。魏晋楷书唐代楷书汉代楷书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极具实用。★草书发展——由隶书衍生,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审美价值高名家——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行书发展——由隶书衍生,源于两汉之际,经魏晋的黄金期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特点——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名家代表——(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等。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鹳鱼石斧图》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3、秦汉时期:门类丰富,东汉《夫妇饮宴图》4、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此时绘画特点主要有:①绘画理论的总结②“以形写神”③文人画出现。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5、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绘画的高峰期。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等6、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宋徽宗·赵佶《竹雀图》宫廷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1、文人画的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以画写意)。2、代表作:清郑板桥《墨兰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等3、兴盛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需求增强;专制统治加强,文人学士政治上不受重视、思想上受到钳制,借此表达情感。

郑板桥其人其事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探究一:中国画(又称国画)的特点、类别特点:国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同西方相比,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类别:(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绘画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绘画技法——工笔画、写意画(工笔画:讲求工整细致,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如宫廷画等)绘画材料——宣纸画、绢帛画、壁画、木板(刻)画、画像石、画像砖、铁板画等。绘画者——宫廷画、文人画、民俗画(民间艺人创作,形式有风俗画、生肖画、年画等)三、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国戏曲(原始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的“优伶”)发展期:宋金成熟期:元代繁荣期:明清萌芽期:先秦形成期:唐代中后期(“宋代南戏”)(元杂剧)(明代昆曲,清朝京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优伶

唐代华清宫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戏曲。梨园唐玄宗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

历史原因: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戏形成: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奠定基础)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成熟标志)b、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c、民国以来,成全国最大剧种、进世界戏剧之林。四、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d)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京剧表演特点轻巧识记:京剧的产生发展乾嘉奠基道光形成同光成熟民国闻名南剧京化布置作业:1、读背第三单元书本2、做38讲“课时练”及单元提升(十二)探究二: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探究二: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4)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