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必修2第2单元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5/07/wKhkFma-8GuAMAjfAAF3NuTTVa4533.jpg)
![《张衡传》必修2第2单元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5/07/wKhkFma-8GuAMAjfAAF3NuTTVa45332.jpg)
![《张衡传》必修2第2单元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5/07/wKhkFma-8GuAMAjfAAF3NuTTVa45333.jpg)
![《张衡传》必修2第2单元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5/07/wKhkFma-8GuAMAjfAAF3NuTTVa45334.jpg)
![《张衡传》必修2第2单元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5/07/wKhkFma-8GuAMAjfAAF3NuTTVa453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衡传范晔复习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掌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梳理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稳重,态度冷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公车特征拜郎中累召不应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再迁为太史令再转复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召见,召聘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升迁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张衡传》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官职专名:孝廉、尚书、官署名称:公府、公车、相关词语:举、辟、召/
除、拜
/
就、应、视事、下车、乞骸骨/出、迁、徙、转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擢:提升官职,如“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补充: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十年乃成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连词,于是副词,才副词,就看介词因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例析连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②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依靠,凭借,依据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善战者因其时而利导之。(《赤壁之战》)(4)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经由,通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作介词①表示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廉蔺列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②表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始得西山宴游记》)用作连词遵循,沿袭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用作动词①机会、机缘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②原因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用作名词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③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句子翻译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入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种经书,熟悉六种学问和技能。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三公的官署召请,(他)也不去应召。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⑥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句子翻译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5章 创业机会发掘与团队组建
- 2025至2031年中国无纸记录调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布艺相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下肢假肢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锈板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SIPA机电子控制》课件
- 《高财综合练习题》课件
- 《中国艺术》课件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 《水稻纹枯病》课件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铁路运费计算方法
- 《小脑梗死护理查房》
- 免疫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某风电场设备材料设备清单
- —桥梁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终)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红】四川大学信纸抬头logo
- 塔吊操作人员四证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