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02/wKhkGWa-1dSATbbyAAG3ylGFruo061.jpg)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02/wKhkGWa-1dSATbbyAAG3ylGFruo0612.jpg)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02/wKhkGWa-1dSATbbyAAG3ylGFruo0613.jpg)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02/wKhkGWa-1dSATbbyAAG3ylGFruo0614.jpg)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02/wKhkGWa-1dSATbbyAAG3ylGFruo0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I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题,6题,每题2分;5题,7~11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怅然(chàng)干涸(kū)爵士(jué)粘轻怕重B.蹒跚(pán)怂恿(sǒng)蜷伏(quán)刨根问底C.凫水(fú)伫立(zhù)狡黠(jié)大相径庭D.嗔怪(zhēn)称职(chèn)坍塌(tā)哄堂大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干涸(kū)——干涸(hé),粘轻怕重——拈轻怕重;C狡黠(jié)——狡黠(xiá);D.嗔怪(zhēn)——嗔怪(chēn),坍塌(tā)——坍塌(tān);故选B。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了我国粮食安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共和国勋章”。A.保障义无反顾丰厚授予B.保护忘乎所以丰富授予C.保障忘乎所以丰厚给予D.保护义无反顾丰富给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第一空:保障: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也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主要是对具象的人或物。这里保护的对象是“粮食安全”,是抽象的,用“保障”更恰当。第二空: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含褒义;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含贬义。这里形容袁隆平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钻研,用“义无反顾”更恰当。第三空:丰厚:指数量多、品种多,一般指东西贵重,包含深情厚谊;丰富:是指种类多或者数量大。这里形容袁隆平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最终获得了回报,用“丰厚”更恰当。第四空:授予:给予(勋章、学位、荣誉称号等);给予:意思是给,赠送,使别人得到。这里指的是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勋章,所以应该使用“授予”。故选A。3.下列文字是有关电动自行车使用的调查报告,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功能的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B)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C)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其中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D)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有误。重复。把“约”或“左右”去掉一个。故选C。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知难而退呢?B.我是什么时候去西藏支援教育事业的,我记不真切了,大概是四五十年前。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历史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属于完整引用,问号在引号前;“皇帝心里想”在中间,其后用逗号。故选C。5.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点题,写诗人舟行水上,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写诗人在岸上所见景色,此刻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C.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D.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了浓浓的故园之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分析。B.错误。颔联写景的观察立足点在船上,并非“在岸上所见景色”;故选B。阅读《文房四宝》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房四宝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⑥文房四宝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6.下列对文本的结构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总一分一总 B.总一分 C.递进式 D.分一总7.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A.下定义 B.分类别 C.打比方 D.引用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A.宣州所产“紫毫笔”,唐宋时期千金难求,“湖笔”成为文房四宝名品则是在明清之后。B.避乱徽州的奚超父子改进了制墨方法,制成徽墨,使之“丰肌腻理,光泽如漆”。C.宣纸“滑如春冰密如茧”,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D.歙砚与徽墨同产一地,歙砚细润如玉,扪之若婴儿之肌肤,被誉为“群砚之首”。【答案】6.A7.D8.D【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结构本文第①段交代文房四宝的起源、总括文房四宝的品类、别称等,为总写;第②—⑤段分别介绍了笔、墨、砚各自的特点,为分写。第⑥段总说对“文房四宝”的评价,由此可判断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分—总。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第③段通过引用《述在书法墓》中的内容说明了墨的出现很早,与前文相呼应,使前文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形象。所以第③段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为引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根据第⑤段“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可知,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并且扪之若婴儿之肌肤,选项描述有误。故选D。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意暇甚(从容,悠闲)B.恐前后受其敌(敌人)C.顾野有麦场(看,视)D.弛担持刀(解除,卸下)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投以骨B.一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斗争作了铺垫。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答案】9.B10.A11.D【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句意:害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胁迫。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类活用。A.句意:把骨头扔给它们。骨:名词,骨头。B.句意: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打洞。C.句意: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D.句意:打算钻洞进去从背后攻击屠户。隧:名词作动词,打洞,钻洞。BCD均为名词的活用,A无活用现象。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分析形象和表达方式。D.“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错,文章结尾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故选D。【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非常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非常困窘急迫,害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他看到野地里有个打麦场,麦场中堆积着柴火,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对手的。狼也太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第II卷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6)《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随君直到夜郎西③.三军可夺帅也④.铁马冰河入梦来⑤.不亦说乎⑥.夕阳西下⑦.断肠人在天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致、郎、说、涯”等字容易写错。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俱乘船避难俱:___________(2)王欲舍所携人舍:___________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15.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答案】13.①.一起②.舍弃,丢下14.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15.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一同乘船避难。俱:一起。(2)句意: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舍:舍弃,丢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既已,已经;纳,接纳;以,因为;急,指情况危急。【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后贼追至……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可知,在有人想要搭乘船的时候就担心会遇到麻烦;表现了华歆有远见,虑事周密;根据“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可知,在情况紧急时,华歆也没有想舍弃搭乘的人,认为既然选择帮助他,就应该帮助到底,所以依旧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表现了华歆有气度,能担责任,讲信用,信守诺言。【点睛】参考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完成下面小题。挂在冬雾下的春天①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②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③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④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⑤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①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⑥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⑦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⑧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⑨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⑩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⑪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有删改)[注释]①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16.请根据作者在第③段描写的浓雾和淡雾,分别概括出它们的特点。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1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第⑧~⑩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⑧段中拟声词“哒”“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滴掉落在草地上的声音,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B.第⑧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小草饱吸露珠时的喜悦和满足,深化文章,突出主题。C.第⑨段中的“沉闷”是因为冬雾使“我”压抑;“惊喜”是因为“我”从草尖上的绿,看到了“春的信息”。D.第⑩段中的“一树树”“一朵朵”写出了春将要到来的过程,读来有一种音韵美。E.第⑩段作者自比“小草”,写出自己走出“沉闷”“开始新一轮生长”的喜悦,也表达出对将至的春天的向往。19.文章结尾段阐述了怎样的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16.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17.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18.BC19.哲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用:点题、卒章显志,点明主旨。【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③段“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可知,浓雾恣意张扬,无拘无束,浩浩荡荡,醇厚;根据第③段“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可知,淡雾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1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一夜未睡”赋予了夜晚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把雾凇比做花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雾凇的晶莹剔透;联系第⑤段“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可知,流露出作者赞美与惊喜之情。【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B.第⑧段“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中,“舒展”“交头接耳”“笑声”本是人的动作,这里赋予了小草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本项“第⑧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有误;C.联系第⑦段“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可知,“沉闷”不是因为冬雾使“我”压抑,相反,冬雾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让“我”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给了“我”莫名的惊喜,本项“第⑨段中的‘沉闷’是因为冬雾使‘我’压抑”有误;故选BC。【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和段落的作用。联系第⑨段“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可知,作者在小草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与鲜活;联系第⑩段“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可知,作者由小草想到了自身,也是经历过寒冬后才获得生长;第⑪段“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寻找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表面是讲无论天气如何恶劣,相信春天一定会来的;实际上,“寒冬”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春天”象征着希望,意思是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存希望,一定会战胜困难,迎来希望,起到了卒章显志,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近年来,“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20.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定义:二维码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白相间的图形。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筛选信息。【材料一】【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1)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优势一:__________优势二:__________(2)如果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不可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答案】20.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21.①.优势一:存储的信息容量大;②.优势二:具有纠错功能③.材料三【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单句判断的形式,其格式多为“……是……”。题干中已经明确了二维码的基本属性“黑白相间的图形”,因此作答时只需找到二维码的本质特征即可。结合材料“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可知,二维码的特点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象”。将这些信息按题目给出的格式组合成一句连贯的话即:维码是一种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黑白相间的图形。【21题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信息提炼和概括。结合材料一可看出一维码数据容量大约20字符,数据密度是1,而二维码数据容量大约2000字符,数据密度是20-100,由此可知,“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存储的信息容量大;结合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可知,“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具有纠错功能。(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介绍的是二维码的原理,与应用无关,因此这里应填:材料三。(二)名著阅读(8分)22.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为《朝花夕拾》做荐读演讲,下面是讲演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鲁迅先生在《①________》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另一文《②_______》则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在书中有他与日本老师③________的交往,更有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④________,这些温馨的回忆真令人回味无穷。【答案】①.范爱农②.五猖会③.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④.阿长(长妈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把握。①空:《范爱农》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以及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和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因此这一空应填:《范爱农》;②空:《五猖会》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本来满心欢喜的要去看一场赛会的盛事,结果在这个时候被父亲叫去背诵,背诵不完就不准去看。好不容易背完的鲁迅,走在去看五猖会的路上,已经全没了之前的激动与兴奋。文中封建专制思想下的父亲不顾及儿童的思想,鲁迅对此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因此这一空应填:《五猖会》;③空:《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名是藤野严九郎。因此这一空应填: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④空:《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中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又有“切切察察”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作者对此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因此这一空应填:阿长(长妈妈)。23.阅读下列片段,按要求答题。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1)第①段中“妖精”指的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最后被收服成为__________________(2)请概括第②段的故事情节,并说说这两段加点人物有什么关系?【答案】23.①.红孩儿②.善财童子24.(孙悟空)一调芭蕉扇(回答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也可以给分)母子关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从“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等句分析,“妖精”是红孩儿。红孩儿妖性缠身,本性凶恶,曾伤害过很多生灵,还吃过不少人肉,喝过人血,他听说吃了唐僧的肉就能长寿,便想方设法掳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都不曾败过,但始终不是观音的对手,他被观音的净瓶之水克了三昧真火而降服,结果中了观音的诡计后困在莲花宝座上被许多刀子定住,身上还被戴上了好几个名叫金箍咒的锁命金环,最终被观音收服还做了门下弟子,被封为善财童子,从此跟随观音而去,最终修得正果。【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由“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可知,这人是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母子关系。根据选文②中“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可概括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走着走着,渐渐觉得热气袭人,难以忍受。此时正值秋天,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有座火焰山,方圆八百里内寸草不生。又从土地爷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孙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因上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与悟空结下了冤仇,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五万四千里外。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公主又用扇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设计质量疑难问题汇编(2024 版)
- 3《荷花》 【知识精研】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显不锈钢干燥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低压差稳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卡通奖状模板》课件
- 《建筑外立面设计》课件
- 《脑血管疾病》课件
- 商务秘书知识竞赛练习试题
- 污水厂运行维护与管理练习试题及答案
- 美容竞赛练习试卷附答案
- 井工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编制细则
- 高等数学课件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 设备使用手册(范例模板)
- 转让店铺定金合同范文
- 无人机驾驶员航空知识手册培训教材(多旋翼)
-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简易方程》集体备课
- (完整文本版)小学英语音标测试100题
- 医院电梯安全操作培训记录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