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ouseholdandsimilarpurposesdrinkingwa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30306—2024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4 6 97检验规则 附录A(规范性)可追溯性试验部件清单 附录B(规范性)测试用水配制方法 附录C(规范性)净化效率试验装置 附录D(资料性)加标液配制 附录E(规范性)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F(规范性)净水产水率试验方法 附录G(规范性)阻垢抑垢滤芯阻垢率试验方法 附录H(规范性)离子交换滤芯软化效率试验方法 附录I(规范性)可追溯性试验方法 Ⅲ本文件代替GB/T30306—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内芯》,与GB/T30306—2013相a)更改了范围的适用界限(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e)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6章,2013年版的第6章);V1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本文件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饮用水处理滤芯的生产、检验和销售。其他产品有水处理功能的滤芯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5121.27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7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5121.2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所有部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853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1721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20103—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GB/T12496.1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GB/T12496.8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GB/T12496.10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GB/T19466.1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19466.3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GB/T24127塑料抗藻性能试验方法2(TG)ofpolymers—Part1:Generalprinciples]3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η45水处理技术名称过滤反渗透(膜)滤芯(RO)纳滤(膜)滤芯(NF)超滤(膜)滤芯(UF)微滤(膜)滤芯(MF)聚丙烯滤芯(PP)陶瓷滤芯(CF)吸附活性炭滤芯(ACF)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树脂(IE)电渗析电渗析滤芯(EF)电再生离子交换膜滤芯(EMF)矿化矿化滤芯(MIF)其他复合滤芯(CPF)阻垢抑垢滤芯(ASF)铜锌合金滤芯(KDF)其他(Q)(K);6示例:UF-I-X-2000-802表示为:额定总净水量为2000示例:UF-NI-3000-1011表示为:总净水量为3000L,非一体式设计序号为1011的超滤膜滤芯。a)环境温度:4℃~40℃;7饮用水处理滤芯静水压力测试循环压力测试a外径<203mm3倍最大工作压力或2.07MPa从0MPa~1.04MPa或最大工作压力下,循环100000次或制造商明示次数b外径≥203mm1.5倍最大工作压力或1.04MPa从0MPa~1.04MPa或最大工作压力下,循环100000次或制造商明示次数b注:非一体式饮用水处理滤芯不进行测试。a如果表中列出可选择的压力值或循环次数,测试应以较高的压力或循环次数进行。b制造商明示循环的次数应不低于100000次。序号检测项目要求a1双酚A增加量≤0.012邻苯二甲酸酯类b增加量≤0.013其他指标不应超过GB5749或国内外相关标准限值1/10a增加量为浸泡后水污染物浓度扣除对照水污染物本底值后的量。b邻苯二甲酸酯类包含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CAS号:85-68-7)、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CAS号:84-74-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CAS号:84-66-2)、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CAS号:117-81-7)、邻苯二甲酸二甲酯(CAS号:131-11-3)。a)抗菌率不低于90%;b)防霉等级为0级或1级。GB/T30306—2024受限定物质缩写要求(同类材质的质量分数)铅Pb≤0.1%镉汞Hg≤0.1%六价铬Cr(VI)≤0.1%多溴联苯PBBs≤0.1%多溴联苯醚PBDEs≤0.1%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0.1%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0.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1%领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0.1%b)总硬度(以CaCO₃计)的去除率不小于90%;c)电导率的去除率不小于85%。b)总硬度(以CaCO₃计)的去除率大于或等于40%;c)电导率的去除率小于90%且大于或等于35%;d)硫酸盐(以SO²-计)去除率不小于90%。89b)环境相对湿度:45%~75%;测量仪器参数温度计准确度士1.0℃电流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电压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量筒准确度不低于10mL计时器准确度±1s压力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6级GB/T30306—20242——泵;(2001)的规定进行样品采集和配制,试验按GB/T5750(所有部分)规定的方法进行6.4.2饮用水处理滤芯中与水接触材料及零件按GB/T17219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的规定进行样品预处理及毒理学评价,试验按GB/T5750(所有部分)规定6.4.3一体式滤芯整体卫生安全明示指标试验,制造商可根据一体式滤芯种类、材质明示增测的指标——再注入纯水于室温(23±3)℃保存(24±1)h,采集浸泡液。6.5选择性功能试验净化效率按照以下方法计算。a)净化效率按公式(1)计算:C₀———流入样本平均浓度或流入样本几何平均数,单位为毫克每升或散射浊度单位或MPN每100毫升或CFU每100毫升或PFU每毫升(mg/L或NTU或MPN/100mL或CFU/Ca——流出样本平均浓度或流出样本几何平均数,单位为毫克每升或散射浊度单位或MPN每100毫升或CFU每100毫升或PFU每毫升(mg/L或NTU或MPN/100mL或CFU/b)饮用水处理滤芯的净化效率为5次取样测试的净化效率中的最小值。c)报出净化能力数据结果时,反渗透(膜)滤芯和纳滤(膜)滤芯应包含工作压力、初始流量(净水流量、废水流量)和额定总净水量等信息;其他滤芯微生物净化效率试验按以下规定。微生物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见表6。表6微生物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流入样本几何平均数及其他要求污染物总大肠菌群(1.0×10³~9.0×10³)MPN/100mL或CFU/100mL噬菌体a10⁵PFU/mL~10⁶PFU/mL7.0±0.5表6微生物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续)流入样本几何平均数及其他要求水温a报告中注明实际的总大肠菌群量和噬菌体量。按照附录C所示试验装置的供水系统中通入符合表6相应要求的加标液(配制过程参照附录D),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在达到滤芯额定总净水量的0%、25%、50%、75%、100%时,分别在流入样本取样点和流出样本取样点进行取样。样液的采集、保存和测试应符合GB/T5750(所有部分)的要求或根据附录D给出的方法进行,GB/T5750(所有部分)中未做规定的参在流出样本取样点收集(300±2)s的净水,测出其出水量,每隔5min收集一次,共收集3次,取3次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净水流量的试验结果。金属净化效率试验按以下规定。金属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见表7。表7金属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砷0.05×(1±20%)mg/L钡3.5×(1±20%)mg/L镉0.025×(1±20%)mg/L铬(六价)0.25×(1±20%)mg/L铜5.0×(1±20%)mg/L汞0.005×(1±20%)mg/L硒0.05×(1±20%)mg/L铅0.05×(1±20%)mg/L铁1.5×(1±20%)mg/L锰0.5×(1±20%)mg/L锌5.0×(1±20%)mg/L6.5±0.5水温b)测试方法:按照附录C所示试验装置的供水系统中通入符合表7要求的加标液(配制过程参照附录D),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在达到滤芯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25%、50%、75%、无机物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见表8。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氟化物5.0×(1±20%)mg/L硝酸盐氮50.0×(1±20%)mg/LpH7.0±0.5水温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苯0.05×(1±20%)mg/L甲苯3.5×(1±20%)mg/L四氯化碳0.010×(1±20%)mg/L三氯甲烷0.30×(1±20%)mg/L硫化氢苯酚0.010×(1±20%)mg/L7.0±0.5水温GB/T30306—2024b)测试方法:按照附录C所示试验装置的供水系统中通入符合表9相应要求的加标液(配制过程参照附录D),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在达到滤芯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25%、50%、75%、100%时,分别在流入样本取样点和流出样本取样点进行取样。样液的采集、保存和测试应符合GB/T5750(所有部分)的要求,GB/T5750(所有部分)中未做规定的参照国内外其他相关标准进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净水流量的试验结果。浑浊度净化效率试验按以下规定。浑浊度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见表10。表10浑浊度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流入样本平均浑浊度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浑浊度25×(1±20%)NTU7.0±0.5水温b)测试方法:按照附录C所示试验装置的供水系统中通入符合表10相应要求的加标液(配制过程参照附录D),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对于膜元件在达到滤芯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L,稳定运行5min。分别在流入样本取样点和流出样本取样点进行取样;其他滤芯在达到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25%、50%、75%、100%时,分别在流入样本取样点和流出样本取样点进行取样。样液消毒剂(余氯)净化效率试验按以下规定。游离氯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见表11。表11游离氯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游离氯2.0×(1±20%)mg/L7.5±0.5水温GB/T30306—2024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总有机碳(TOC)25×(1±20%)mg/L7.0±0.5水温表13农药净化效率试验加标液要求项目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乐果0.40×(1±20%)mg/L莠去津0.01×(1±20%)mg/L甲萘威0.25×(1±20%)mg/L甲基对硫磷0.10×(1±20%)mg/L敌敌畏0.005×(1±20%)mg/L马拉硫磷1.25×(1±20%)mg/L毒死蜱0.15×(1±20%)mg/L呋喃丹0.035×(1±20%)mg/L滴滴涕0.005×(1±20%)mg/L六六六(总量)0.025×(1±20%)mg/L七氯0.002×(1±20%)mg/L7.0±0.5水温流入样本平均质量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四环素0.10(1±20%)mg/L土霉素0.5(1±20%)mg/L强力霉素3(1±20%)mg/L金霉素0.50(1±20%)mg/LpH7.0±0.5水温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在达到滤芯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25%、流入样本平均浓度及其他要求污染物其他指标进水水样浓度应符合GB57497.0±0.5水温注:GB5749中未做规定的,注明限值来源。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水压力下通入加标液进行测试。在达到滤芯标称额定总净水量的0%、25%、反渗透(膜)滤芯去除率试验与净水产水率试验按照附录F规定的方法同时进行。取5次去除率20表16出厂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ABC1外观√2标志视检√3包装视检√表17型式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不合格分类ABC1外观√2结构√3卫生安全√4选择性功能√5环保要求√6特殊使用性能要求√7可溯源性√8标志视检√9包装视检√项目为选择性功能项目,制造商根据产品明示情况进行选择性功能项目的检验,且制造商可根据自身的控制需要或按供需双方需求确定选择性功能项目的型式检验周期。21表18抽样方案判别水平抽样方案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A类RQL=30B类RQL=65C类RQL=100AcAcAcI一次n=3011223GB/T30306—202423(规范性)表A.1可追溯性试验部件清单名称部件聚丙烯滤芯外壳(适用时)、聚丙烯滤棒活性炭滤芯活性炭、黏结剂、端盖、无纺布陶瓷滤芯陶瓷微滤(膜)滤芯微滤膜丝、密封圈、灌封胶、外壳(适用时)超滤(膜)滤芯超滤膜丝、密封圈、灌封胶、外壳(适用时)纳滤(膜)滤芯膜片、纯水流导布、原水导流网、外壳(适用时)反渗透膜滤芯膜片、纯水流导布、原水导流网、外壳(适用时)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外壳(适用时)阻垢抑垢滤芯阻垢材料、外壳(适用时)矿化滤芯矿化材料、外壳(适用时)铜锌合金(KDF)滤芯KDF滤料、外壳(适用时)电渗析滤芯离子交换膜、外壳(适用时)电再生离子交换膜滤芯电再生离子交换膜、外壳(适用时)微滤膜元件微滤膜丝、灌封胶、外壳(适用时)复合滤芯依据其主要水处理材料确定其他滤芯依据其主要水处理材料确定24B.1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相当纯度。B.2用纯水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加标配制(以配制100L试验用水为例)。a)分别称取25.1g二水合氯化钙(CaCl₂·2H₂O)、21.05g七水合硫酸镁(MgSO₄·7H₂O)、7.90gc)量取5.2%的次氯酸钠(NaClO)原液5mL~10mL,用纯水稀释至1L,再量取100mL此稀释2526注3:电磁阀由适当的定时器控制。27 D.1微生物净化效率试验D.1.1细菌加标液配制注2:实验室依据国家相关安全使用试验微生物的规定,尽量选择非致病或低致病微生D.1.1.2菌种活化及试验用水b)将a)中获得的菌悬液与纯水按比例稀释,获得初始浓度为1.0×10³CFU/100mL(或MPN/100mL)9.0×10³CFU/100mL(或MPN/100mL)的菌悬液。菌落计数检测按照a)噬菌体:Phi-X174(ATCC13706-B1,NBRC103405);宿主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ATCC13706,NBRC13898)。b)将1mL浓度为10⁷PFU/mL~10⁸PFU/mL的噬菌体与3mL大肠杆菌悬浮液混合,静置28a)砷标准储备液[p(As)=0.1mg/mL]:称取0.1320g经105℃干燥2h的三氧化二砷(As₂O₃)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NaOH,p=40g/L)使之溶解,加5mL盐酸a)钡标准储备液[p(Ba)=1.00mg/mL]:称取0.1779g氯化钡(BaCl₂·2H₂O),用纯水定容至D.2.1.3镉a)镉标准储备液[p(Cd)=0.1mg/mL]:称取0.2039g氯化镉(CdCl₂·2.5H₂O),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mL。D.2.1.4铬(六价)a)铬(六价)标准溶液[p(Cr⁶+)=0.1mg/mL]:称取0.1414g经105℃~110℃烘至恒量的重b)铬(六价)加标液[p(Cr⁶+)=0.25mg/L]:取六价铬标准溶液2.50mL于1000mL容量瓶29a)汞标准储备液[p(Hg)=0.1mg/mL]:称取0.1354g经硅胶干燥器放置24h的氯化汞(HgCl₂),用纯水定容至1000mL。b)汞标准中间溶液[p(Hg)=1.0μg/mL]:吸取汞标准储备液10.00mL于1000mL容量瓶a)硒标准储备液[p(Se)=100.0水定容至1000mL。a)铁标准储备溶液[p(Fe)=1.0mg/mD.2.1.10锰a)锰标准储备溶液[p(Mn)=1.0mg/mL]:称取0.2291g无水氯化锰(MnCl₂,一级品),用纯水通过滴加6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或6mol/L的盐酸(HCl)溶液调节加标液的pH。D.3无机物净化效率试验D.3.1加标液的配制a)氟化物标准储备溶液[p(F-)=1000mg/L]:称取经105℃干燥2h的氟化钠(NaF)0.2210gb)氟化物加标液[p(F-)=5.0mg/L]:取5.00mL上述氟化物标准储备溶液用纯水稀释至D.3.1.2硝酸盐氮a)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溶液[p(NO₃-N)=1000mg/L]:称取6.0714g经105℃~110℃干燥1h的硝酸钠(NaNO₃)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b)硝酸盐氮加标液[p(NO₃-N)=50.0mg/L]:取50.00mL上述标准储备溶液稀释至1000mL。D.3.2pH的调节通过滴加6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或6mol/L的盐酸(HCl)溶液调节加标液的D.4有机物净化效率试验D.4.1加标液的配制D.4.1.1苯a)苯标准储备溶液[p(C₆H₆)=20μg/mL]:准确称取20.1mg苯(C₆H₆,>99.5%)置于b)苯加标液[p(C₆H₆)=0.05mg/L]:称取2.50mL苯标准储备溶液,用纯水稀释至1000mL。a)甲苯标准储备溶液[p(C₇H₈)=1.0mg/mL]:准确称取0.1005g甲苯(C₇H₈,>99.5%)置于b)甲苯加标液[p(甲苯)=3.5mg/L]:称取3.50mL甲苯标准储备溶液,用纯水稀释至D.4.1.3四氯化碳至1000mL。a)三氯甲烷标准储备溶液[p(CHCl₃)=1.0mg/mL]:准确称取0.1005g三氯甲烷(CHCl₃,a)苯酚标准储备溶液[p(C₆H₅OH)=0.01mg/mL]:溶解0.01g苯酚(C₆H₅OH)于1000mLb)苯酚加标液[p(C₆H₅OH)=0.010mg/L]:取1.00mL上述标准储备溶液用纯水稀释至D.5浑浊度净化效率试验D.5.1加标液的配制b)福尔马肼加标溶液(p=25NTU):吸取62.50mL福尔马肼标准混悬液于1000mL容量瓶D.6余氯净化效率试验a)余氯标准储备溶液[p(Cl₂)=2.0mg/mL]: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有效氯的次氯酸钠D.7总有机碳(TOC)净化效率试验D.7.1总有机碳(TOC)加标液的配制D.7.2pH的调节D.8.1加标液的配制a)乐果标准储备溶液[p(乐果)=100μg/mL]:准确称取100mg乐果(C₅H₁₂NO₃PS₂)置于D.8.1.2莠去津b)甲萘威加标溶液[p(甲萘威)=0.25mg/L]:吸取2.50mL甲萘威标准储备液于1000mL容D.8.1.5敌敌畏c)敌敌畏加标溶液[p(敌敌畏)=0.005mg/L]:吸取50mL敌敌畏中间液于1000mL容量瓶a)马拉硫磷标准储备液[p(马拉硫磷)=0.1mg/mL]:称取0.1g的马拉硫磷标准物质置于b)马拉硫磷加标溶液[p(马拉硫磷)=1.25mg/L]:吸取12.5mL马拉硫磷标准储备液于D.8.1.7毒死蜱D.8.1.9滴滴涕a)滴滴涕标准储备液[p(滴滴涕)=0.1mg/mL]:称取0.1g的DDT标准物质置于50mL烧杯b)七氯加标溶液[p(七氯)=0.002mg/L]:吸取0.02mL七氯标准储备液于1000mL容量瓶D.9抗生素净化效率试验D.9.1盐酸四环素b)盐酸四环素加标溶液[p(盐酸四环素)=0.10mg/L]:D.9.2盐酸土霉素b)盐酸土霉素加标溶液[p(盐酸土霉素)=0.5mg/L]:吸取5.0mL盐酸土霉素标准储备液于D.9.3盐酸强力霉素GB/T30306—2024要求限值的5倍。(规范性)E.1概述本附录提供了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主要通过菌悬液与滤芯接触E.2试验方法a)对于可制成一定面积的抗菌部件,按照GB2155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b)对于形状不规则且可测试面积不满足E.2a)所要求的抗菌部件,按照E.4的方法进行试验c)对于具有抗菌功能的模块(组件),按照E.5的方法进行试验。E.3试验菌种和设备E.3.1试验菌种试验使用大肠埃希氏菌8099(Escherichiacoli)。管理中心提供并在报告中标明试验用菌种名称及分类号。E.3.2培养条件符合GB21551.2的相关要求。E.3.3试验菌种的活化和菌液的制备将标准试验菌株接种于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37±1)℃条件下培养(24±1)h后,在5℃~10℃下保藏(不应超过1个月),作为斜面保藏菌。将斜面保藏菌转接到平板固体培养基上,在(37±1)℃条件下培养(24±1)h,每天转接1次,不超过2周。试验时应采用3代~5代且24h内转接的新鲜细菌培养物。用接种环从新鲜培养物上刮1环~2环新鲜细菌,加入适量0.03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并依次做10倍梯度稀释液,选择菌液浓度10³CFU/mL~10⁴CFU/mL的稀释液作为试验用菌液。E.3.4试验设备冷藏箱:5℃~10℃;干燥箱:0℃~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端医用耗材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梁原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 怎制作系统操作指引
- 企业管理责任与担当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5 圆综合训练 (2)及答案
- 护士护理工作礼仪培训
-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
- 2025年轻水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甘肃省武山一中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证券经纪代理与营业部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高三励志班会主题高考冲刺主题班会
- 无锡旅游景点攻略惠山古镇
- JGJT411-2017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邮寄快递丢失索赔起诉状范本
- 艺术导论(公共艺术通识课)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阿氏圆问题课件
- 【课件】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课件)
-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课件
- 标准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