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58分子结构与性质
识整合
一、共价键
i.共价键的定义、本质与特征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3)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立体构型,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着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总数或
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
2.共价键的分类
分类依据类型
C键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兀键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
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
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
。键、兀键的区别
共价键O键兀键
电子云重叠方式头碰头肩并肩
类型S-S。键、s-po键、p-po键p-p兀键
电子云对称特征轴对称镜面对称
共价单键是。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是。键,另一个是兀
存在规律
键;共价三键由一个。键和两个兀键组成
注意:
(l)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键时,电子不是只在两核间运动,而是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较大。
(2)因s轨道是球形的,故s轨道和s轨道形成。键时,无方向性。两个s轨道只能形成◎键,不能形成
7C键。
(3)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键,但不能只形成兀键。
3.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它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键参数的关系
键能一I决定
。H的稳定性-)5占
键长—1决早陛►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4.等电子原理
①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粒子互称为等电子体。如N2与CO、03与SO2是等电
子体,但N2与C2H2不是等电子体。
②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例
如CO和N2的熔沸点、溶解性等都非常相近。
③常见的等电子体:与与、与、与、与
N2CO,C02N20,03NO;S02,CO:NO;SO3,PO:SO:C104,
Q|与B3N3H6(硼氮苯)等。
二、分子的立体结构
1.杂化轨道理论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②杂化过程
杂
I轨道重新组合I化
5轨轨道总数不变,角、
道卿舲侬陵化。
量相成键轨道数增加,形
类
近施竹^^;
、J
同
型
不
子
的
原
道
轨
③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目杂化轨道间夹角立体构型典例
sp2180°直线形BeCh
Sp2平面三角形
3120°BF3
sp3f四面体形
4109°28CH4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①含义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
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未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由于排斥力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远离以减小排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
构型。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排斥力越小。
②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成键电孤电子分子的立
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典例
子对数对数体构型
220直线形直线形BeCh
30三角形BF3
3三角形
21V形SnBr?
正四面体形
40CH4
4四面体三角锥形
31NH3
22V形H2O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
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1)当中心原子上无孤电子对时,二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时,二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⑴孤电子对
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2)配位键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H
如A-B,其中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提供空轨道的原子。如NH:可表示为]H-N-H1,
H
在NH: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
键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
①组成:以[Cu(NH3)4]SC)4为例
内界外界
(----A--、--*~.
[CU(NH,)4]SO4
/I、
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
(提供空轨道)(提供孤电子对)
②形成条件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0、广、Cl,CN-等。
易错警示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都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如A1与ChBe与C1等。
(2)一般情况下,◎键比兀键强度大,但有特殊情况,必要时须先进行键能计算,然后才能判断。
(3)判断共价键的极性可以根据两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为0形成非极性键,差值越大键
的极性越强,一般差值大于1.7时形成的是离子键。
(4)并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如s-s。键无论s轨道从哪个方向重叠都相同,因此这种共价键没
有方向性。
4.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的判断方法
分
子
1离
略去中心原当立
子
>的
上的孤电子身1
体
型
拗
(1)6键电子对数的确定
由分子式确定o键电子对数。例如,HiO的中心原子为0,O有2对。键电子对;NH3的中心原子为N,
N有3对◎键电子对。
(2)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确定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动)。式中“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价电子数等
2
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
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例如,S02的中心原子为S,S的价电子数为6(即S的最外层电
子数为6),则〃=6;与中心原子S结合的O的个数为2,则42;与中心原子结合的0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为2,贝!]0=2。所以,SCh的中心原子S上的孤电子对数='x(6-2x2)=l。
2
一些常见的分子、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和立体构型如下表。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键电价层电
分子或离子1立体构型
子对数aXb—(a-xh)子对数
2
CO2242202直线形
BeCh222102直线形
2221形
分SO263V
子SO3363203平面三角形
NH3353114三角锥形
H2O262124V形
444正四面体形
CH4(CC14)410
H3O+36-1=53114三角锥形
离co:34+2=63203平面三角形
so:46+2=84204正四面体形
CIO;37+1=83214三角锥形
5,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1)由杂化轨道数判断
杂化轨道用来形成o键和容纳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o键个数
代表物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CO20+2=2sp
2
CH2O0+3=3sp
CH40+4=4sp3
SO21+2=3sp2
NH31+3=4sp3
H2O2+2=4sp3
(2)根据杂化轨道的立体构型判断
①若杂化轨道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
②若杂化轨道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
③若杂化轨道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杂化。
(3)根据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判断
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09°28,,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20。,
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80°,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杂化。
(4)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结构相似进行推断,如CCh是直线形分子,CNS\NO;、N]与CO?是等电子体,
所以粒子构型均为直线形,中心原子均采用sp杂化。
6.分子立体构型、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分子分子立键的分子的
键角代表物(举例)
类型体构型极性极性
A(单原子分子)球形非极性稀有气体
180°直线形非极性非极性
A2H2、N2、。2、I?
AB180°直线形极性极性HF、HC1、NO
AB2180°直线形极性非极性CO2、CS2
AB2<180°V形极性极性H2O、SO2、NO2
正四
A460°非极性非极性P4
面体形
平面正
AB3120°极性非极性BF3、BCI3、SO3
三角形
三角
AB3<109°28,极性极性NH3、NCb、PCI3
锥形
正四面
。极性非极性、、
AB41092sCH4CC14SiF4
体形
AB3C、
键角四面
ABC3、极性极性CH3CI、CHCb、CH2CI2
不等体形
AB2C2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
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范德华力和氢键。
(3)强弱: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
(4)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
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大,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5)氢键
①形成: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该氢原子几乎为裸露的质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
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
②表示方法:A—H...B
说明:a.A、B为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为N、0、F三种元素的原子。b.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
同。
③特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④分类: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
⑤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对电离和溶解度等产生影响。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极性
类型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形成原因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
心重合的分子心不重合的分子
存在的共价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对称不对称
(2)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如果存在氢
键,则溶剂与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与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③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反应,将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如S02等.
(3)分子的手性
①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
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②手性分子: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③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或原子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
OH0
刀J'刈CH:)—CH—C—OH。
*
(4)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能显示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一OH,而一0H上的H原子在水分子的作用
()y
下能够变成H+而显示一定的酸性。如HNCh、H2s的结构式分别是、HO-S-()H
、o
()()
易错警示
(1)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为极性分子,但含有非极性共价键0—0键。
(2)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H』、CCh等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判断及比较方法
(1)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能显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一OH,—OH上的氢原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9
能电离出H+而显一定的酸性。如HNO3、H2s04的结构式分别是II—(1«H(一L()H。
XII
()()
(2)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规律及原因
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如果把含氧酸的通式写
成(HO)“,RO“,R相同时,"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强,一R—O—H中的氧原子的电子就会越向R偏移,在
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也就越强。如H2sCh可写成(HO)2SO,〃=1;H2so4可写成(HO)2so2,
”=2。所以H2s04的酸性强于H2sCh。同理,酸性:HNO3>HNO2,HC1O4>HC1O3>HC1O2>HC1Oo
点考
考向一共价键的类别、键参数
典例引领
典例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键长越长,键能越高,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A族(除H外)和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的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2.8kJ-mo「,即18g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x462.8kJ
【答案】B
【解析】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分子越不稳定,A错误;共价键一般形成于非金属元素之间,而第IA
族元素(H除外)均是活泼金属元素,第VHA族元素均是活泼非金属元素,二者易形成离子键,B正确:水分
子立体构型为V形,两个H—O键的键角约为105。,C错误;断裂2moiH—O键吸收2x462.8kJ能量,而
不是H2O分解成H2和02时消耗的能量,D错误。
变式拓展
1.(l)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
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3)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b键的数目为o
(4汨与0、N、S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一(填
化学式,写出两种)。
(5)石墨晶体中,层内C—C键的键长为142pm,而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pm。其原因是金刚
石中只存在C—C间的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间不仅存在—共价键,还有键。
【答案】(l)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
难以形成正键
(2)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小,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电子结构
(3)6NA或6x6.02x1023(4汨2。2、N2H4(5)。o兀(或大兀或p-pn)
【解析】(1)由于Ge原子半径大,Ge原子间形成的o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
重叠,难以形成兀健。
(2)碳的原子有4个价电子,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
(3)CH3CHO中单键为©键,双键中含有1个G键和1个n键,即ImolCH3CHO中含6mol0键。
(4)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有H2O2、N2H4。
(5)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之间只形成共价单键,全部为。键:在石墨层内的碳原子之间既有。键又有
兀键。
考向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其应用
典例引领
典例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CIO;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D.SiF4和S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D
【解析】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键,孤电子对数为0,为直线形分子;CIO;中C1原子形成3个
0键,孤电子对数为(7+1―(3X2)=],为三角锥形离子;SF6中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x2=12:SiF4分子
2
中Si原子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0,为sp3杂化,SO]中S原子形成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
(6+2);(3x2)=],为sp3杂化,D正确。
变式拓展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3键角为120。,SnBn键角大于120。
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b、NH3、PC1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答案】C
【解析】SO2是V形分子,A错误;Sn原子价电子是4,在SnBr2中两个价电子与Br形成共价键,还有
一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有排斥作用,使键角小于120。,B错误;P05是三角双锥形结构,D错误。
考向三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典例引领
典例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FU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答案】C
【解析】A.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不都是正四面体,例如氨气是三角锥形的。
B.甲烷分子碳原子的2s轨道和2P轨道通过sp?杂化,形成4个杂化轨道,和4个氢原子的1s轨道形成
4个C—H单键。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
轨道,它们的能量完全相同,是能量等同的轨道,正确。D.ABa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不都
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例如BF3中的B原子是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变式拓展
3.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
A.PCb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BCb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
C.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
D.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
【答案】D
5+3x1
【解析】PCb分子中P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F——3=l,为sp3杂化,三角锥形,A正
3+3x1
确;BC13分子中B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3=0,为sp2杂化,平面三角形,B正确;
4
CS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5—2=0,为sp杂化,直线形,C正确;H2s分子中,S
6+2x1
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2=2,为sp?杂化,V形,D错误。
命“三方法”判断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1)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
价层电子对数234
杂化类型spsp2sp3
⑵根据结构(简)式判断
在结构(简)式中,若c、N等原子形成单键时为sp3杂化、双键时为sp2杂化、三键时为sp杂化。
(3)根据等电子原理进行判断
如CO2是直线形分子,CNS-、N;与CO2是等电子体,所以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中心原子均采用sp
杂化。
考向四等电子原理应用
典例引领
典例4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C.+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
D.CH»和NH]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形
【答案】B
【解析】B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C项,H3O+和NH3是等电子体,根据氨气分子的立体
构型判断水合氢离子的立体构型;D项,CH4和NH:是等电子体,根据甲烷的立体构型判断锈根离子的立
体构型。
变式拓展
4.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1)N2O;
+
(2)H3O;
(3)03;
(4)NO;o
【答案】(1)直线形
(2)三角锥形
(3)V形
(4)平面三角形
【解析】根据等电子原理,N2O的等电子体为CO?,故N?O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同理,丛0+的等电子
体为NH3,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的等电子体为S02,立体构型为V形;NO;的等电子体为BF3,立
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上常见的等电子体汇总
微粒价电子总数立体构型
82、CNS->NO晨N]16e直线形
CO,、NO;>SO324e平面三角形
SO2、O3、NO218e-V形
so,、por32e~正四面体形
por.so*-、cio;26e~三角锥形
一直线形
co、N2lOe
CH4、NH;8e正四面体形
考向五配合物理论及其应用
典例引领
典例5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1C1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体是C「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尸+
C.内界和外界中C「的数目比是I:2
D.加入足量AgNCh溶液,所有C「均被完全沉淀
【答案】C
【解析】。,配体是-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3+配合物中配位离
[TiCl(H2O)5]CbH2Cl,H2O,Ti,
子C「不与Ag+反应,外界中的C「与Ag+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变式拓展
5.已知CoChmNH3可表示+3价Co的一种八面体配合物,若0.1mol配合物与足量AgNCh作用生成0.2mol
AgCl沉淀,则m、n的值是
A.m=4,n=2B.m=4,n=5
C.m=3,n=3D.m=5,n=3
【答案】D
【解析】CoCI„・mNH3可表示+3价Co的一种八面体配合物,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3,配合物
中外界离子在水溶液里能发生电离,内界原子不能发生电离,0」mol配合物与足量AgNCh作用生成0.2
molAgCl沉淀,知道1mol配合物电离出2molC「,即配离子显+2价,外界有两个C1,即
2+八面体配合物的配位数为即所以。
[CoCln-2mNH3],6,n-2+m=6,m=5,n=3
考向六微粒间作用力类型的判断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典例引领
典例6(1汨2。在乙爵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其原因是o
HCHO
(2)关于化合物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HCH
A.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有7个6键和1个兀键
D.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2-丁烯
(3)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l.lxlOQ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济,一能
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水杨酸)K(苯酚)(填“〉”或
其原因是O
(4)化合物NH3的沸点比化合物CH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o
(5)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o
0H
-<
/—、CHO的沸点H比O/\(:H()高,原因是__
【答案】(1)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2)BD
COO-
(3)<(>OH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4)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011
(5)0—H键〉氢键〉范德华力(二口]]()形成分子内氢键,而HOY^^CHO形成分子间氢键,
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
【解析】(2)题给化合物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A错误;'ey/是非极性键,C—H、0=0是极性键,
/\
0
B正确;该有机物的结构式为/C-H,◎键数目为9,兀键数目为3,C错误;该有机物与HzO能
?C=C
11/\
H-CH
形成分子间氢键,D正确。
C00"
(3)氧的电负性较大,则中形成分子内氢键,即O—H...0域一CO。-中双键氧与羟基氢之间形
成氢键),其大小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使其更难电离出H+,则水杨酸第二步电离常数小于苯酚的电
离常数。
(4)分子间氢键能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5)氢键弱于共价键而强于范德华力。前者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形成分子内氢键。
变式拓展
6.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z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
NH3-H2O的结构式为()
HH
—I
NHT艮HN
・*•-
—I
-(—)
A.co——
HHHH
HH
IrI
N
』N
♦♦■H-HHO
IHI—
HHH
H
【解析】根据。目里可知,的结构式为
NHrH2NH;+OH-NH.-H20H—N…H—()—Ho
H
范德华力、氢键及共价键的比较
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
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
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
概念
互作用力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的相互作用
用力
分类—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作用氢原子,氟、氮、氧原子(分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原子
微粒子内,分子间)
特征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有方向性、有饱和性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强度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比较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
影响对于A—H…B,A、B的电负
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成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进度控制与协调合同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公私合作转账借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补充协议范文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MV拍摄制作与艺人肖像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民政局离婚协议书修订版解读3篇
- 课题申报参考:民俗视域下江汉平原地区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合同4篇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社区食堂运营管理合同4篇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能质量与安全课件
- 医药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
-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管理方案及设计优化措施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金汇萤石开采有限公司三义号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小升初幼升小择校毕业升学儿童简历
- 资金支付审批单
- 第一单元(金融知识进课堂)课件
- 介入导管室护士述职报告(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