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10/wKhkGWa-MOiAfBPiAAKY-tWESfg232.jpg)
![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10/wKhkGWa-MOiAfBPiAAKY-tWESfg2322.jpg)
![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10/wKhkGWa-MOiAfBPiAAKY-tWESfg2323.jpg)
![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10/wKhkGWa-MOiAfBPiAAKY-tWESfg2324.jpg)
![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7/10/wKhkGWa-MOiAfBPiAAKY-tWESfg2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银川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密押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苏联,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0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C.斯大林体制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2.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3.《韩非子》一书中有《解老》和《喻老》两篇文章,它们是对道家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这体现了A.道家和法家思想的一致性 B.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C.法家继承道家的治国理念 D.百家争鸣中思想融合的大趋势4.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5.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A.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 B.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C.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 D.有助营造科技文化环境6.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严重泛滥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7.在殷商时代,只有具有忠敬和诚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要对神灵讲诚信,不失信于神。春秋时期,主张变法改革的管仲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这一变化反映出A.诚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B.诚信赋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先秦文化具有宗法血缘特性 D.“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齐国萌发8.下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并配有标题“美国人领取救济——在‘世界最高生活水准’的广告牌下,美国人民排着长队领取救济。”该照片最早出自1937年2月美国《生活》杂志的新闻报道,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胡佛应对危机的效果十分有限B.美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巨大冲击D.教材对该材料的处理存在不妥9.1963年,美国公民米兰达因罪被州法院判刑,当事律师以“执法部门在讯问嫌疑人之前,未告知嫌疑人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违背宪法第五修正案为由,上诉至联邦法院。1966年联邦法院认定米兰达供词无效,推翻了州法院判决,并责令重审。该案例说明美国A.司法体制僵化法官墨守成规 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C.联邦法院对宪法拥有解释权 D.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10.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11.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的大事年表:与上述大事年表中序号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史实,正确的一组是A.宣政院、雍正帝、1860年 B.澎湖巡检司、康熙帝、1895年C.安西都护府、乾隆帝、1894年 D.行省、顺治、1901年12.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提出:“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通过援助、贸易、旅行、新闻事业、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我们的奖金和技术”,去提高东欧国家和人民生活水平,积极关怀他们,而不是漠不关心。其主要目的是A.同苏联进行全面争夺 B.扩展马歇尔计划C.缓和冷战紧张局势 D.摆脱越战的泥潭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营利所得起征点为2000元,报酬所得起征点为月入30元。条例颁布后,引起各地商会的讨论。1937年1月,上海律师公会成立所得税暂行条例研究委员会,一面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减免,一面表示,“本公会拥护良税,素不后人”。1937年1月1日,营利事业及存款利息所得税全面开征。1943年1月,政府又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1943年2月,国民政府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根据财政部统计,国库收入中所得税由1937年占比4.15%上升到1940年占比16.34%。所得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摘编自《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作用。14.(20分)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未,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材料二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材料三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的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说明受苏联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经济改革推行艰难,故D正确;根据“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可知,苏联国家机器干预力度大,并非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排除A;B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实质上就是改革斯大林体制,C错误。2、D【解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两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3、D【解析】
据所学可知,《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作,其内容中对道家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说明了其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借鉴,D正确;A违背史实;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不能判断“法家继承道家的治国理念”,C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韩非子》一书中有……对道家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考查的是诸子百家之间的关系,即相互责难,相互借鉴。4、C【解析】
材料中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外交成果,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而且不但走向了国际舞台,还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可供参阅的基本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更是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这些显示了中国外交的务实自信风采。故答案为C项。A项,不结盟外交是现代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格中的“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不属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但是日内瓦会议是苏、美、英、法、中世界五大国参加的会议,其中有殖民主义国家,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的结论,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5、D【解析】
材料涉及唐、宋科举制考试内容变化,对于社会各种人才的培养促进作用。宋代在医学、算学方面更加重视内部考试,这样的选拔方式体现了专业内部竞争,有助于科技人才培养,D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尤其未提及把用人权从地方收到中央,排除A;选官途径一般指,科举、恩荫等方式,是学校外的选拔,但是材料中强调的是学校内的选拔,排除B;材料未提及文、武用人比例及官职高低等数据,不能体现以文治国理念,而且医学、算学属于技术人才,排除C。6、D【解析】
材料信息“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体现了明清政府对纺织业的限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纺织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冲击了传统经济,故D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明清重农抑商思想依然是主导;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指的是宏观调控,不符合明清史实,故B错误;材料信息和闭关锁国无关,故C错误。7、B【解析】
殷商时期,“只有具有忠敬和诚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春秋时期,“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这一变化强化了诚信的作用,这反映出诚信被赋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故B正确;材料信息未强调儒家文化,故A错误;宗法血缘特性不符合管仲的看法,故C错误;天人团结一致不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故D错误。8、D【解析】
美国难民领取救济并没有体现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因此无法说明胡佛应对危机的效果十分有限,故排除A项;根据“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可知图中难民领取救济是由于遭受了洪灾,并不能说明是美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故排除B项;经济危机确实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冲击,但图片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即难民领取救济是由于遭受洪灾,而不是由于经济危机,所以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将“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的图片放在讲述经济危机的内容中说明教材对该材料的处理存在不妥,故选D项。9、C【解析】
因米兰达未被告知嫌疑人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执法部门这一行为违背了宪法规定,因此联邦法院推翻了州法院的判决,由此可见联邦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对宪法有解释权,C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审判结果取决于证据是否充分而非对法律的解释,排除B;米兰达案例体现了审判注重程序,排除D。10、B【解析】
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批判孔子……帝王专制、思想专制、伦理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儒家思想当中的封建专制的内容,来达到文化启蒙和觉醒的目的,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故A排除;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仍然是为了思想启蒙,故C排除;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并非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故D排除。11、B【解析】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84年康熙帝设立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占领,故答案为B项。元朝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今新疆等地,排除C项;1885年建省,是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12、A【解析】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处于不利地位。肯尼迪上台后调整全球战略,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削弱东欧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扩大其霸权,称霸世界的目的,故选A;马歇尔计划排斥东欧国家,排除B;C项中“缓和”不正确,排除;美国摆脱越战,应该是在尼克松时期,排除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以立法方式推进;逐步扩大征税范围;向社会公布并讨论;适时调整起征点和税率。(2)作用:推动了税收体制的近代化;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战时经济发展,为抗战提供了财政支持;提高了社会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强化了国家意识。【解析】
(1)根据“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引起各地商会的讨论。……政府又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1943年2月,国民政府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可知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特点是以立法的方式推进,向社会公布并讨论,逐步扩大了征税的范围,适时调整了起征点和税率。(2)根据“国库收入中所得税由1937年占比4.15%上升到1940年占比16.34%。所得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民政府的所得税改革推动了税收体制的近代化,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抗战提供了财政支持;提高了社会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强化了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充电桩充电设备生产许可证申请与审批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3
- 2024 年度中国汽车行业争议解决报告
- 2025年度小时工维修养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代理与服务合同
- 2025年心电遥测监护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英语-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
- 2025年沥青试验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度走读生户外活动安全责任承诺协议范本
- 2025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同样本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课件
- 马蹄焰玻璃窑炉设计技术培训-课件
- 2023年主治医师(中级)-眼科学(中级)代码:334考试历年真题集锦附答案
- 种植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测试文档-可能-歌词1
- 金和物业公司简介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考试英语真题
- 项目部岗位廉洁风险情景教育案例
- 小学英语-What a dream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数据分析系统Hive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