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2.现行德国选举法规定了"百分之五门槛"规则,即政党必须在全国得票率超过5%。或赢得3个以上的选区席次,才可进入联邦议会。这一规则意在A.保证执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 B.对公民自由结社权作出限制C.保证议会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提高立法效率避免政治破碎3.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12年12月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加强,霸权主义将失去生存空间。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超越美国,但由于美国在军事、政治、科技和软实力上的优势,美国仍将是世界头号强国。这表明A.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盛行B.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错误C.美国对称霸全球已信心不足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4.下面是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单位:%)。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资本积累引起消费水平下降C.工业产值略有滑坡D.经济危机导致产品严重滞销5.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A.历史发展的规律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学的功能6.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陈独秀在②创办了《青年杂志》C.共产党在③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国共两党在④实现了第二次合作7.20世纪20年代以来,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全国性高潮,毛泽东等人早年曾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所学内容由科技实业学科发展到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此外,他们还学习和研究世界革命的经验,以实现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任务。这表明A.民主和科学逐渐成为时代潮流 B.实业救国运动已经被人们抛弃C.五四浪潮激发了民族救亡意识 D.中共为旅法求学运动提供支持8.“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 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9.从春秋战国“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下图所示),反映出①汉字开始走向成熟②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③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趋势④从百家争鸣走向文化专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鹫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种两人均认为A.政体亟须调整 B.西方技艺为末 C.纲常政教为本 D.不能仅学技术11.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欧洲审美情趣的影响C.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 D.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12.“雅典人以完全独立的主体存在于城邦社会之中。他们在行动上是自由的,在思想上也是自由的,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们能够摆脱神学教条和权威的束缚,对国家大事,他们能以自己的理解作出独立的判断”。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A.个人的自由高于城邦利益 B.自由人的参政权完全平等C.理性精神推动城邦政治发展 D.参政方式问题导致权力滥用13.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国民收入17400亿元5.78倍48.6倍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4.鸦片战争后,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成为了生丝出口的主要地,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丝出口由江浙地区转向广州,并且在广州还出现了最早的近代机器缫丝工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对上海严格控制 B.广东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C.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政治局势影响经济的发展15.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 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 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16.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C.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17.如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商业危机的爆发 B.传统商路被断绝C.美洲被发现开发 D.商业革命的发生18.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 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19.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20.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21.公元前4世纪,德谟斯梯尼曾多次担任雅典重要官职,经常发表演说,在公民大会提出议案。他曾资助城邦购买粮食、修筑城垣,出资赎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担了5次舰船捐、2次宴会捐、2次合唱捐。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面临严重财政困难 B.金钱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D.政治人物重视公共利益22.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通过发放官俸和赏赐官军等方式流通于社会,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A.金融配套制度的不健全 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23.甲午战后,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竞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据此可知A.中国外交官不善于开展外交活动 B.日俄在东北问题上合谋坑害中国C.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D.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24.古代中国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现象出现于“科举制”时代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A.维护了分封制,有利于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了宗法制度C.避免分封制崩溃,维护统治秩序 D.加速了礼崩乐坏26.《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D.“上海五国机制”27.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 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28.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娃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A.罢行盐铁官营B.实施重农抑商C.抑末利重仁义D.注重勤俭节约29.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 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30.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C.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在革命来临之前,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也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坏政府”的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不同的文明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观念。由于中西方文明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材料一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因而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也比较模糊。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不见不散”等相当模糊说法。“掌灯”的时间和季节有关,和天气有关,和地理位置及生活习惯也有关,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但是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摘编自汪天文、王仕民《文化差异与时间观念的冲突》材料二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的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摘编自范雪梅《近代计时工具与生活节奏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出现的社会背景。33.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据《当代世界史》材料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从材料“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和“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中可知,在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中政治协商制充斥着不对等的力量对比,发展不平衡,故选A。北约政治协商制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在北约建立后不断发展、完善,故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既合作又斗争”的信息,故排除C。D显然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没有提到双方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2、D【解析】

“党必须在全国得票率超过5%。或赢得3个以上的选区席次,才可进入联邦议会”是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影响力不大的小政党充斥联邦议会的局面,从而避免政治破碎以提高立法效率,故选D;A、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无法体现,排除;该规则是对政党做出限制,并非针对公民,排除B。故选D。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并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超越美国,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A项错误;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大致符合事实,B项错误;C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4、A【解析】表格显示国内工业品消费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开展后,大量商品销往国外,导致图中下降趋势,故A项正确;国内消费水平并没有下降,故B项错误;工业产品质量材料中没有说明,故C项错误;此时英国没有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5、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历史具有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知历史发展趋势的功能,所以历史是一门不可获取的学问,强调的是历史学的功能,D正确;历史规律是对前半句的反映,A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循环论,B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进化论,C排除。6、C【解析】

图示中的③为南昌,中国共产党在此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答案为C项。②为南京,南京在《天津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不是在《南京条约》中,排除A项;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为南京,排除B项;④为广州,国共两党在此实现第一次合作,排除D项。7、C【解析】

“20世纪20年代以来”正是五四运动之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全国性高潮……实现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任务”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族救亡意识,故C正确;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排除A;“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研究增加并不是说实业救国运动被彻底抛弃,排除B;材料中没有说明派出国外的人员是中国共产党支持,排除D。故选C。8、B【解析】

苏联援建的项目多布局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资源的分布,有利于发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故选B;东北只是布局地区之一,没有体现中心地位,排除A;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该布局兼顾资源分布与国防安全,并不仅仅是协调经济发展,排除D。故选B。9、B【解析】

汉字多样化到形体的统一,反映了秦代建立统一帝国的内在要求,②④符合题意;①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成熟,排除;④文字的统一对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B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B【解析】

根据材料,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伤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所以两者都认为西方的技艺为末,B项正确;材料中的两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员,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维护传统,A项错误;材料中两者的“纲常政教”是不同的,C项错误;D项是郭嵩焘的观点,错误。故选B。11、C【解析】

唐宋时期瓷器的不同,体现了唐代的文化兼容并蓄而宋代孤芳排外,表现了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C正确;唐宋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未发生变革,A错误;唐宋瓷器的变化与欧洲审美情趣无关,B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唐宋瓷器风格不同,未体现技术的变化,D错误。故选C。12、C【解析】

雅典人能够以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说明雅典人的理性精神有利于推动城邦政治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雅典人的理性精神,没有体现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和权力滥用的问题,排除AD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雅典城邦当时的史实,排除。故选C。13、B【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来看,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教1978、1949年都有大幅度地增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只通过数据不能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民经济的高度繁荣状态,排除;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14、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江浙地区的生丝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B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选项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出现,不是产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排除。故选D。15、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苏联虽然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却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说明美苏对峙,但都采取了克制的理性态度,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选C;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排除A;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确立,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占优势,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6、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17、D【解析】

图表信息反映了地中海贸易的衰落,这是由于欧亚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业革命的发生,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商业危机的爆发和传统商路被断绝都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前,而图表所示的16世纪初已经开通了欧亚新航路,排除A、B;美洲的发现和开发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与图表现象无关,排除C。故选D。18、B【解析】

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说明不同地区之间有经济文化交流,B正确;古埃及和希腊、中国和拜占庭之间不存在殖民主义、军事征服以及宗教扩展,排除A、C、D。1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曲线信息显示建国初期,伴随“一五”计划的开展城市人口缓慢增长;1960年前后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达到第一次高峰,这是由于工业大跃进运动造成的;1965年城市人口增幅跌入谷底,但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国家总体安定没有陷入动乱;1975年,城市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这是由于政策调整所致,所以②③两项说法错误,①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答案选D。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20、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可知随着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妇女的装束也随之变化,故排除A、D两项,选择C项;自古以来,妇女一直是劳动者,故B项的表述错误。21、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谟斯梯尼作为政治人物积极承担社会义务,重视公共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积极承担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说明雅典财政困难,A选项错误;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当时雅典频繁发动战争的内容,C选项错误。故选D。22、A【解析】

由材料“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可知,当时明朝的货币管理比较混乱,这说明当时金融配套制度不健全,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市场秩序的混乱,没有提及海外贸易,排除B;材料说的是全国的状况,并未就具体的地方进行差异化描述,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明朝商品经济并未停滞,D项说法错误,排除。23、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实行“联俄制日”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却加强了俄国在远东的力量,说明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C项正确;中国当时外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不是因为外交官的不善于外交活动,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体现日俄合谋坑害中国的问题,B项错误;“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是材料表象,而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D项错误。24、C【解析】

试题分析:“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体现了九品中正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体现了科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体现了察举制。故C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详解】2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会盟专门强调嫡长子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制度,B项正确;诸侯会盟和“国际公法”对家庭小事的关注,与维护周王共主的分封制不符,A项错误;诸侯会盟体现了分封制的崩溃,C项错误;强化嫡长子的家庭地位,不会加速礼崩乐坏,D项错误。2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万隆会议为切入点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此题只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亚非人民”就可轻易得出结论:万隆会议,因为其他几个选项中涉及到的国家都不止亚非国家的范围,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万隆会议27、B【解析】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赋税制度在不断调整变化,故B正确;赋税制度征收是否合理题干不能体现,排除A;C项“不受限制”说法不合史实,排除;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28、A【解析】

根据材料“文学认为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可知文学认为的解决措施是罢行盐铁官营,故答案为A选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重利而非重仁义,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勤俭节约,D选项排除。29、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黑旗军和义军自发反抗日军侵略,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的斗争,没有体现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日军伤亡很大与材料“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民抗击日军,没有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故D项错误。故选C。30、B【解析】

维新变法运动是清政府从制度层面的自我拯救,B正确。清政府自我拯救是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所以A错误。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C错误。护国运动护的是中华民国,是反对袁世凯复辟的运动,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等。(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些改革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使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也更加暴露了清政府的顽固性与腐朽性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可知,“大革命”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托克维尔认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20世纪初,清末的新政也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考生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分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考点: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力量与专制的较量·法国大革命32、(1)特点:时间观念随意模糊;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大多数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