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4700字】_第1页
【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4700字】_第2页
【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4700字】_第3页
【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4700字】_第4页
【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47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目录TOC\o"1-2"\h\u25796基于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究-A市为例 17205中文摘要 13007关键词: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A市 1255811A市经济转型背景 2281312A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 2169472.1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3126952.2科技投入比较欠缺 355352.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4116113A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5192903.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推进转型相关政策 5285963.2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5158233.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现代创新型企业 6162463.4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接替产业发展 624142参考文献 7中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资源,也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资源型城市是一种以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支柱产业的特殊城市类型,既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资源依赖型城市A市为研究对象,对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A市经济转型的背景,分析了A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困境,最后提出A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A市1A市经济转型背景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首次界定的资源型城市共262个。其中,山西省所辖的11个地级市中,除了省会太原市,其余10个市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A、晋城、临汾、运城都被界定为资源型城市,还包括孝义市、古交市等县级市。山西省是煤炭大省,煤炭资源是一次性消费化石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根据国外对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资源型城市由于受资源储量的限制,往往遵循着“资源枯竭-效益递减-环境问题递增-产业后期转型”的基本规律。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迫在眉睫。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就勉励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近年来,通过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持续推动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和“六新”突破,山西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其中涌现出一众标杆市县区:工业强县阳曲县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型项目,实现从传统主导到多点支撑的结构性转变;山西综改示范区,五年夯基蓄能,做好全省开发区的龙头、标杆;吕梁市兴县,昔日“革命红”,如今“产业红”;等等。近日,A市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察激励。自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A已连续五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A市作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太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近年来,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2021年A市生产总值达到2311亿元,位居山西省第二位,自2009年起连续十三年位居山西省经济总量第二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001元,超过山西省全省平均水平。2A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A是一个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曾是一个传统产业占到工业总量80%以上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与山西其它资源型城市一样,曾经的A,也面临着整个山西的共性问题:2.1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以及能源需求的波动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一直在探索转型的出路,但是纵观转型过程,产业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期。2010年之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导致山西经济不景气,GDP值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居全国未位,并且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政府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但是在2010年,山西省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占到60.1%,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没有改变依赖煤炭的重工业经济。第二阶段是综改试验区的建设期。《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于2012年获批.山西资源型经济在政策指引下开始全面转型。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9.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44.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从经济发展体制上,多数地区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障碍。第三阶段从2017年至今,是综改示范区的建设期。在这个时期,山西经济稳中向好,落后产能得到提高,能源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由于山西省长期作为国家煤炭能源重要生产基地,各类经济长期向煤炭资源发展倾斜,导致政府干预过重,人才资源、科技要素等流失严重,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还需很长时间。2.2科技投入比较欠缺从资金投入来看,2020年山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211.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从整体来看,全国R&D经费投入超过干亿元的省(市)有8个,其中广东省为3479.9亿元,山西省位于落后水平。并且经费大多用于与煤炭相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56.2亿元,用于新兴产业的投入相对较少;从人才培养来看,2021年山西省高考本科过线率仅为37%,在全国位于末位水平。并且,山西省高水平的高校相对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山西省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教育质量,也间接影响未来省内企业人才的供应。从人才引进来看,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些人才引进的政策,吸引高精尖技术人才来山西发展。但由于山西省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位于较低水平,并且山西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发展形成的传统传帮带的思想以及人才对煤炭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以及福利待遇等问题,对资源经济转型需要的人才吸引力差,人才严重短缺。2.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目前,A市经济的总体增长和增幅虽然较高,但实际上增长动力和增长点已不存在,而且增长缓慢,这种增长方式总体上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A市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主导产业的扩张集群;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分布,强化了区域产业的高度集中。虽然A市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形势良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进展缓慢,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特别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2016-2021年A市的经济总量分别为1269.2亿元、1477.5亿元、1645.6亿元、1652.1亿元、1711.6亿元、2311亿元,这几年总量的增长率分别是4.6%、7.0%、7.4%、6.5%、5.1%和11.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总量虽然继续增长,但增速已经放缓,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案例。近年来,面对产业结构专一,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破坏等问题,A在产业转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一是煤炭产业。A煤炭资源丰富,产量居全省第二位。主要企业有潞安矿业集团、山西襄矿集团、山西通洲煤焦集团、山西沁新能源集团、A羊头岭煤业、A雄山煤炭、长子盛元煤业、山西七一煤化、山西大平煤业、山西三元煤业、山西霍尔辛赫煤业等。二是煤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是A的支柱产业,包括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粗苯等。主要企业有山西潞安化工、山西潞安焦化、山西路宝集团、山西天脊煤化工、南耀集团晋苑焦化、山西瑞恒化工、襄垣县恒祥焦化、沁源县兴茂煤化、山西尔安焦化等。三是钢铁产业。A既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为发展钢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龙头企业首钢A钢铁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建设的第一个钢铁企业。其它钢铁企业还有A兴宝钢铁、黎城太行钢铁、金烨钢铁集团等。四是电力产业。电力产业也是A的支柱产业,主要企业有潞安五阳热电、路安余吾热电、潞安容海发电、山西A发电、山西漳山发电、山西潞光发电、山西赵庄鑫光发电、武乡西山发电、山西鲁晋王曲发电等。近年来,A除了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之外,还大力培育半导体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企业有中科潞安紫外光电、山西潞安太阳能、山西日盛达新能源、山西中德集团、A霍家工业、山西振东制药、山西康宝生物制品等。但在经济发展转型中,任需不断努力。3A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3.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推进转型相关政策在A市资源依赖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协调各方力量,并借鉴其他城市转型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提出符合自己城市的切实可行的转型措施,统筹推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向当地相关企业发放改造补贴等政策手段,使企业有利可图,在短期内提高企业进行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推动地区资源依赖型产业向绿色化发展的中长期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的转型风险和转型成本,形成产业转型长效机制。各地方政府也要不断完善本地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地方非依赖性产业的发展,降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同时对市内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较差的城市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政府拨款提高当地的教育、医疗和铁路、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和交通便利性,以推动城市经济转型。3.2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资源依赖型城市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科研投入较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资源依赖型城市的财政收入大都来自于地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政府要将部分收入用于改善当地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人才引进资金及配套设施的采购、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资金以及对符合发展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补贴支持的费用等。不同方面的投入需要政府部门在财政支出制度设计上的整体考虑,要将财政资金优先用于区域创新环境改善以提高地区技术水平。3.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现代创新型企业首先,通过帮助相关企业与市内外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引进、应用先进的专利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定期支持一定数量的科技企业建设创新试点,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城市其他企业创新。其次,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大力扶持当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通过及时向企业解读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通过认定的企业发放奖补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申报。还可以通过加快地区科技资源整合,建设和升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促进新技术的研究。随着资源依赖型城市科技型企业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可以鼓励有申报资格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以此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协调,实现技术进步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促进产品升级和的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3.4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接替产业发展就业问题是关乎民生根本、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资源依赖型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逐渐衰退,资源依赖型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失业率增加、失业人口再就业困难等发展困境,需要政府部门调整思路,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方案。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再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资源依赖型城市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更多的就业本领,具备再就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同时可以与企业需求对接,组织再就业人员的专项招聘会,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健全下岗再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政府部门要增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弹性,通过设立再就业补偿基金等方式减少城市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差距,加大再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保障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城市转型过程的稳定。参考文献[1]李亚东.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