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辩证唯物主义202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对应《哲文》第1、2、3、4课)备考策略
近几年高考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主观试题多以中观或微观(小切口)考查为主,要求学生对哲学原理要掌握准确,回答问题时原理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微观考查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往往有一定的层次性,注意把握知识的深度,既要回答出原理(是什么)及依据(为什么),还要回答出方法论,还要结合材料进行整合。在复习本专题时,还要注意第三课内容与选择性必修三辩证思维知识的融合。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下列时政热点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共性+中国特色、本质要求:9个具体要求,党领导+坚持中特+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精神+共同富裕+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个必由之路”;“三个务必”;“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等等。《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前置准备知识)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来)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一般到个别《哲学与文化》全册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物质、规律、意识、运动、静止)(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实践、认识、真理)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一、唯物论提醒:(以下说法都是错误的)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②哲学就是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1.关于哲学的含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2.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代表观点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②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①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③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合理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局限性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共同性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及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D5、全面理解意识(多角度理解)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结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性质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客观存在,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7.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8.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1)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该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起就创办了3个课程群,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并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等实践体验课程。这些都体现了该校坚持唯物主义立场。②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该校正是因为树立了正确的意识,从而让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开设各类劳动教育课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二、
辩证法1.联系(1)联系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优化方法二、
辩证法2.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实质(2)发展的途径(3)发展的状态【联系】选必三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二、
辩证法3.矛盾观(1)矛盾的基本属性(2)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与特殊性(3)两点论与重点论(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比较两点论重点论含义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一点论均衡论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2023河北卷,8,3分)大海边,一叠一叠的浪拍打着海岸。每一叠后浪都在推动着自己前面的前浪,每一叠后浪的前行都有它身后的后浪在推动着。后浪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前浪,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如此往复,运动不息。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①前浪与后浪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绝对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③后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前浪④后浪代替前浪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2023重庆卷,12,3分)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系统的延伸和拓展②“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能根据因果规律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发展④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意识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2023广东卷,13,3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树汁液可制作大漆并创造漆器的国家。殷周时代,漆器用于礼乐、饮食、馈赠等,而最美的漆器则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殷周先人会用巧妙的手法虔诚地髹涂装饰祭祀之器来完成他们心中最美的礼仪。这表明①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的世界观②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2023山东卷,9,3分)中国茶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瑰宝。明代许次纾嗜花之品鉴,深谙茶理,他在《茶疏》中写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茶理体现了①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④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是因为(
)①承认矛盾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②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木任务④研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10月8日圆满落幕。
火炬“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吉祥物“江南忆”齐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会徽“潮涌”象征勇立潮头的奋进精神,奖牌“湖山”呼应西湖山水,彰显了典雅精致的江南美学与非遗文化;武术、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5个项目分别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地域特色,这些非奥项目丰富了杭州亚运会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文化多元之美;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数字火炬手、开幕式AR、互动3D双威亚,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双向奔赴。(2)有人认为,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竞技盛会,开展文化展示和交流有喧宾夺主之嫌。请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8分)①判断:该观点是片面(或错误)的。(1分)②解析为什么错: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分)(或:坚持两点论,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坚持重点论,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分)。其他情况:如果学生完整答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没有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亦可对其矛盾主次方面得分,其中两点论2分,重点论1分。代入-概念转换:体育竞技是亚运会的主要方面,文化交流是亚运会的次要方面(1分)。③正确的看法: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进行文化交流和展示并没有改变亚运会作为体育盛会的性质(2分),该观点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或开展文化展示和交流并没有喧宾夺主)(1分)。【2023江苏卷,20(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遗址是认识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建设古遗址公园是较好的选项。在某古遗址公园建设讨论会上,围绕保护利用中村民是否应该搬迁的问题,与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甲方:建设古遗址公园可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规划设计,村民房屋适当改造后可作为基础设施并提供必要服务,村民也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现村民及其房屋与古遗址公园的融合共生,村民不必搬迁。乙方:一处古遗址就是这个地区物质文化历史的数据库,是中华文明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对当地村民进行搬迁,该处古遗址将得到很好保护。(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甲方不赞成搬迁的理由。(10分)
古遗址是认识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建设古遗址公园是较好的选项。在某古遗址公园建设讨论会上,围绕保护利用中村民是否应该搬迁的问题,与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甲方:建设古遗址公园可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规划设计,村民房屋适当改造后可作为基础设施并提供必要服务,村民也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现村民及其房屋与古遗址公园的融合共生,村民不必搬迁。乙方:一处古遗址就是这个地区物质文化历史的数据库,是中华文明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对当地村民进行搬迁,该处古遗址将得到很好保护。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矛盾:村民房屋是否搬迁?部分是否会妨碍整体?→村民与古遗址的关系大致可以理解为:1.矛盾关系:遗址保护与村民活动破坏之间的矛盾;2.整体与部分关系:遗址公园是整体,村民房屋是部分。建设古遗址公园可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规划设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化目标,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村民房屋适当改造后可作为基础设施并提供必要服务,村民也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现村民及其房屋与古遗址公园的融合共生。→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三、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上升性反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
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的发展真理的特点无限性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正确认识1.认识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地位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
手段通过感觉器官借助抽象思维
对象现象本质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
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间接性和抽象性联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联系选必三】认识发展的历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2023·浙江6月选考)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2.实践①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比较理解侧重点点睛之词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计划”“方案”“规划”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社会各种因素的协作);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指的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水平)“合作”等横向因素—社会性;“历史条件”等纵向因素—历史性(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公里,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万里铁路线上,“最美铁路人”书写最美人生。由此可知()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②平凡岗位上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前挂后联:哲学模块关于实践的知识总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认识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社会历史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推动社会发展。(4)人生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023江苏卷,15,3分)动物实验一直是人类测试、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方法,过去两个世纪对猩猩、猴子等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的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实验会给动物带来痛苦。随着数据分析、细胞建模、类器官、器官芯片等技术的进步,对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考量不必再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材料说明①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唯一标准③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2023年6月,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蝴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演化的理论。对脉冲星的观测研究,有助于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一发现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④航天实验能够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3.真理的特点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种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对立联系相伴而行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有自已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其一,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是谬误,进人另一条件和范围,就可能转化为真理。其二,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从谬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就有可能克服错误,转化为真理。其三,在批判谬误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提醒
(1)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认为“有用即真理”等观点,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真理观。(2)不能认为真理水远都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2023·湖南高考)“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表明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②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③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④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2023·全国新课标卷)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为解决传统菌业生产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1983年,林占熺团队引进某原产于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经过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仓库租赁集装箱合同范本
- 专利权代理转让合同模板
- 客房 检查制度重要性(17篇)
- 在家的一天作文
- 2024年酶标记制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代物流配送技术》课件
- 《古典自然法学派》课件
- 初三古诗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语文课件】巨人的花园课件
- 按摩课件教学课件
- -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指南(ICH-Q7)学习与问答
- 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规划方案
-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完整
- 化工实训室文化墙
- PHQ-9抑郁症状量表
- 全新光伏工程居间协议2024版
- 产品召回制度
- 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导手册-最终版
- 分析法试题附有答案
- 浅谈不确定度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