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转”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

物、爷”等8个生字,会写“食物、身边、为什么”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谜面:

课件出示:

身穿皮袄黄又黄,咆哮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打一动物)

乍看像狼不是狼,三角脸儿身瘦长。性情狡猾疑心重,毛色棕黄尾巴长。

(打一动物)

2.学生猜出谜底,课件出示这两个动物的图片。

教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教师领读课题。

提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Mjid)在这里应读jii,为什

么这样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

二、聆听诵读,走进文本。

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一边听,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三、朗读课文,认读字词。

(一)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

2.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趟、神、猪、纳、闷、受、骗、

①自由读,学生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翘

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特别注意多音字“转、

闷”。如,“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i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

动,读“zhudm”。“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

流通时,读“m©n”。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⑤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

为真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爪子”的“子”是轻声。

③齐读。

④抢读词语卡片。

(二)再读课文,读好关键“人物”的对话。

1.自由读,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示范读,把狐狸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把老虎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3.分角色读,教师评议。

4.指名读,分自然段读。

5.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归类指导书写。

(1)“物、就、神、活、猪”是5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神”字是示字

旁。学生第一次写到带有“本”的字。与《大禹治水》中写过的带有衣字旁的

“被”做比较,发现偏旁书写上的异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但“木”比

“家”少了一撇。

(2)“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

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3)“爪”是独体字,笔顺是撇、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撇是竖撇,第

三笔是竖。

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师生评议。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

寓意。

一、齐读课题,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误的地方。齐读词语。

2.齐读课题:狐假虎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狐”指

的是什么?“虎”指的是什么?(分别贴上狐狸和虎的图片)

3.回顾课文内容:课文讲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

中百兽的故事。(板书:吓跑百兽)

一开始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词语,落实本课词语书写的要求。引导学生对

课文内容的回顾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老虎的威风。

1.观察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1)自由读,齐读。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指导: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窜”说明狐狸很害怕老虎,想匆

忙逃走,但是还是逃不出老虎的手掌心。“扑、逮”说明老虎很厉害、很威风。

(3)指名读,读出狐狸看见老虎时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害怕到极点的样

子,从而感受老虎的威风。

三、学习第2〜6自然段,感受狐狸的狡猾。

1.轻声读第2〜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

该怎么读?

2.课件出示第一处:

课件出示: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联系上下文,体会狐狸的处境: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

危在旦夕。

(2)引导学生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的动作,想象此时狐狸会想些什么。

(3)指导学生理解“扯着嗓子”:声音音量放大或提高,并把每个字拉长。

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

(4)范读、指名读、齐读。

3.课件出示第二处:

课件出示:

“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1)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是在用“老天爷”吓唬老虎。

(2)指导朗读:重读“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

词语。

(3)想象狐狸的神情、动作,自由读。

(4)指名表演读,教师评议。

4.课件出示第三处:

课件出示: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指导读:联系“摇了摇尾巴",猜测狐狸的心理,读出狐狸得意的语

气。

(2)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5.引导学生再找出老虎说的话,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1)指导读:想象老虎此时的心情,既要读出老虎的威严,又要有诧异、

吃惊的样子。

(2)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6.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朗读体会老虎的心理。

课件出示: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7.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

四、学习第7〜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默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写出了狐狸、老虎和百兽的表情?

(板书: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百兽:纳闷吓得)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

小鹿,通过表演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纳

闷”“撒腿就跑”等词语的意思。

4.结合表演,体会老虎、狐狸和百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课件出示:

狐狸是()老虎的()把百兽吓跑的。

(1)明确:“假”的读音和意思。

(2)文中哪句话解释了“狐假虎威”的意思?(第9自然段中“狐狸是借

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3)齐读第9自然段。

小结:故事中,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

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其实啊,百兽是看见

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五、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1.指名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狐假虎威”现在常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学

了这个故事,我们要懂得,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更

不要借着别人的威风欺负弱小的。

六、布置作业

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阅读其他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21狐假虎威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仗势欺人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俩”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第”等8个生字,

会写“开始、过来、仔细、生气、公平”5个词语。

2.拓展积累“开始、起始、始终”等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

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并板书“奶酪”,正音。“奶酪”是指用牛、羊

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2.板书“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个字的笔顺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书写,提示要点:右边的“乃”,要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3.在“奶酪”前加上“分”,并提问:谁分奶酪呢?

4.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1)提问:狐狸分奶酪的结果会怎样呢?

(2)课件出示: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

没少吃一口。”

(3)引导理解“公平”的意思。

(4)相机指导“公”的书写,通过组词引导学生明确与“工”的区别。

5.狐狸到底是怎么分奶酪的呢?这是一只公平的狐狸吗?让我们一起进入

课文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好字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以及长句的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相机纠正和帮助有困难

的同学)

3.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指名读,师生点评。

课件出示:

酪、捡、俩、始、拌、帮、匀、嚷、瞧、便、乘h整

提示:“捡、拌、便”是前鼻音,“帮”是后鼻音,“始”是翘舌音,“让、

剩、整”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俩”读“1管”,不读"liing”o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3)给生字组词,出示词语一:指名读,请生领读。

课件出示:

开始起始始终

帮忙帮助帮手

方便便利轻便

工整整体完整

(4)出示词语二:自由读,齐读。

课件出示:

开始、过来、仔细、生气、公平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1)教师范读:“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

(2)学生自主尝试读: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3)自由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直言感受。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预设:①我觉得这两只熊也太傻了,竟然会让一只狐狸来分奶酪。②我觉

得狐狸很狡猾,其实它早就计划好了。③我觉得这只狐狸分得很不公平,两只

小熊挺可怜的,最后谁也没吃上奶酪。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始、吵、仔、咬”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播放书写动画,学生

观察,教师提示:

2.学写“急”,注意“EI”略扁,“心”宽而扁。联系“您、想”,写好

心字底。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2—11段

一、引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用“一一”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熊兄弟说的话。

2、学习第一段,了解“高兴极了、拌嘴”的意思

3、根据学习单,小组合作读2—11段,交流问题:

⑴狐狸帮熊兄弟分了几次奶酪?

⑵狐狸怎样给熊兄弟分奶酪?

⑶最后分奶酪的结果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品读第一次分奶酪,分角色朗读

⑴师生合作读对话

⑵了解“笑了笑、嚷”的意思

⑶指名读

⑷同桌练读

2、品读第二次分奶酪,分角色朗读

⑴指名读

⑵理解“仔细”的意思

⑶师生分角色读

3、狐狸将奶酪吃光后,与熊兄弟的对话。

指名读;了解“笑着”的意思;

4、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理解“公平”)

四、拓展训练

1、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2、带上头饰,请同学表演

五、指导“第、公”的书写

六、作业

1、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读记课后词语

3、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半块大半块小嚷

半块小半块大又嚷

吃光生气

(互相礼让)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筝、鼠、折”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生字,会

写“纸船、松果、纸条”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并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学习默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课文1-6段

一、情景创设,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上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

呢?(课件出示松鼠图和小熊图)

2.瞧,他们是活泼可爱的松鼠和憨态可掬的小熊,让我们亲切地跟他们打

个招呼吧!

(注意“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3.课件播放松鼠折纸船、小熊扎风筝的视频。

指导学生读词,正音:“折、纸、船、扎、筝”是翘舌音,“风筝”的“筝”

读轻声。

4.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朗读并理解词语,教师评议。

课件出示:

山顶山脚小溪松果草莓

幸福折纸船扎风筝受不了

乐坏了漂哇漂飘哇飘吵架

对比理解,把‘‘漂哇漂”“飘哇飘”放到句子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

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轻声读这些句子,你又发现了什么?(明确:“漂哇漂”是说物体在水面

上漂,“飘哇飘”是说物体随风飘。)

三、再读课文,学习第1至6自然段。

过渡:纸船漂哇漂,风筝飘哇飘,让两个小动物成了好朋友。请同学们默

读第1自然段,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在哪儿。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山顶”和“山脚”两个词语,想一想,哪是山顶?哪是山脚?

请将词语贴在黑板上的合适位置。

(2)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住在山脚下,它们虽然离

得很远,可是却成了最好的朋友!那它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

看看吧!

2.学习第2、4自然段,感受美好的举动。

课件出示:

军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表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斗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A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1)分男女生读。比一比,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明确:第一组的第

二个句子,多了'‘漂哇漂",就写出了纸船从山顶漂到山脚的路途的弯弯曲曲,

说明了漫长的“漂”的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拓展练习:请学生也来学着说一说,表达出兔子跳得不容易和乌龟爬

得很辛苦。

课件出示:

①小兔子跳到了山那边。

②乌龟爬到了终点。

指名说,课件出示:

①小兔子跳哇跳,跳到了山那边。

②乌龟爬呀爬,爬到了终点。

3.学习第3、5自然段,感受喜悦的心情。

过渡:小熊收到了纸船,松鼠收到了风筝,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默读第3、

5自然段,说说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情。

(1)课件出示: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2)“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开心极了、高兴极了、高兴得不得了……)

(3)指名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表演“乐坏了”的语气、表情。教师

评议。

(4)创设一问一答的情境,引导学生说话。

师:小熊,小熊,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生:因为我收到了松鼠折的纸船,收到了香香的松果,收到了松鼠的祝福,

感觉很幸福。(不唯一)

师:松鼠,松鼠,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生:因为我收到了小熊扎的风筝,收到了甜甜的草莓,收到了小熊的祝福,

感觉很幸福。(不唯一)

4.齐读第1至6自然段,感受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小结:真好,纸船和风

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那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看看吧!

四、复习交流,书写指导。

1.读词语,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记住加点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

松鼠抓住树枝哭了幸福

明确:“鼠”可以看图猜读;“抓、枝”可以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

“哭、幸”可以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读。

2.书写指导。

学写“折、张、祝、抓、但”5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强调这几个字都是左窄

右宽,注意“祝"的左边是",不要写成“家”;“抓”的关键在于右边

的“爪”,不要写成“瓜”。

学写“扎”字。教师范写,强调要点。

2.学写“哭”字。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哭”的下边是“犬”,不要写

成“大”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7-11段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纸船、松果、纸条、难过、但是、屋顶、和好”7个词语,同桌互

相检查,纠正错误。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说一说。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纸船沿着小溪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到松鼠家门口。纸船、风筝上的礼物和祝福语让小熊、松鼠乐坏

了。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

二、默读课文,学习课文第7至11自然段。

1.学习第7至9自然段,感受难过的心理。

过渡: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漂哇漂,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

美丽的风筝飘哇飘,给松鼠送去深深的祝福。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

小事吵架了。从那天起,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教师摘下风筝图)

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教师摘下纸船图)

(1)指名读第7至9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

(2)引导学生想象松鼠和小熊的心理活动。如,小熊想:小松鼠,你好吗?

我还想和你做朋友。小松鼠想:小熊,你能原谅我吗?我不想失去你这个朋

友……

2.学习第10、11自然段,感受友谊的力量。

过渡:他们吵架了,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

回事呢?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

指导学生朗读:①“再也受不了啦”,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

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②“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

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2)齐读第11自然段。

①理解“哭”的含义:这是激动的泪水、兴奋的泪水、快乐的泪水、幸福

的泪水。

②“美丽的风筝”中“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

喜。

小结: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教师贴上纸船图和风筝

图)松鼠和小熊和好如初了。

三、练习说话,拓展升华。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

1.课件出示问题一:

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

小熊看到这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示例:小熊看到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2.课件出示问题二:

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示例: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②和朋友

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小结:我们要学会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当朋友

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宽容、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布置作业

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阅读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23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

折纸船送松果

松鼠3皿皿延X小

扎<

,折放风筝送草莓吵

口,卜1风

(纸架

木船

尸:口受不了知我见纸船

屋顶上和好树枝上

放纸船放风筝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助、抽、使”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秧、苗”等8个生字,

会写“田野、事情、风车”等12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

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教学重点:

1.能自主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通过学习,积累“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

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古诗《风》,随机板书“风”。

课件出示:

李矫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揭示课题,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样子。

3.过渡:风娃娃觉得自己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板书:

帮助)那你们想知道他到底做了哪些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弄个明白

吧!

古诗导入,帮助学生积累。教师抓住“帮助”这个中心词,激发孩子的好

奇心,吸引学生去探究文本,于是,良好的学习状态由此开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自己猜读。

2.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3.归类识字。

(1)课件出示:

助、抽、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

①学生领读,教师指正,交流方法。

②特别注意:“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使

劲”的“劲”是前鼻音。

③方法小结: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如“哗”;与熟字做比较,如

“位一拉”“青一责”。

(2)课件出示:

哗啦哗啦嗨哟嗨哟

①齐读。

②明确:这是两个拟声词。教师再出示其他拟声词,让学生猜这是什么东

西发出的声音。

(3)课件出示:

一(架)大风车一(艘)大船

一(个)广场

①填写课文中这几个词组的量词,并读一读。②拓展词语:一架(飞机、

钢琴)一个(苹果、花盆)

(4)课件出示:

积累带“风”字的词语:

寒风凉风暖风

狂风台风暴风

和风细雨风和日丽

风平浪静风调雨顺

①学生领读,教师指正。

②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风娃娃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地方:田野、河边和广场。事情:吹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吹跑

衣服、吹断小树……

2.思考:如果将这几件事情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

明确:“吹动风车”和“吹动大船”是一类,理由是风娃娃确实帮助了别

人;后面三件事是一类,理由是风娃娃其实帮了倒忙。

四、学写生字,规范指导。

学写“车、得、秧、苗”4个字。其中,教师强调“车”的书写笔顺:横、

撇折、横、竖。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同桌互评,教师评议。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学习『6段

一、品读第1〜4自然段,感受风娃娃的“喜悦”。

(一)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风娃娃准备去帮助人啦,让我们跟随风娃娃一同到田野去看看吧!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句一: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

流着。

①风娃娃看到了什么?(大风车慢慢地转动,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②理解“断断续续”。教师通过倒水演示。

(2)过渡:如果你是风娃娃,你会怎样做?风娃娃是如何做的呢?

课件出示句二:

他深深地吸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请学生说说风娃娃是怎么做的。

②观察插图,看看风娃娃的表情和动作,说说他是怎么吹的。随机讲解“使

劲”。

③指导朗读,读出风娃娃的“使劲”。

(3)过渡:风娃娃使劲一吹,风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秧苗和风娃娃都高

兴起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句三: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3.写法小结。

(1)明确:本段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儿)看见(什么情况),风娃娃

(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顺序写的。

(2)学生口述故事内容,教师点评。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带着小秧苗的感谢,风娃娃又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

朗读第3自然段,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

结合学生的回答,点拨引导:

1.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纤夫、纤绳、船帆”。

2.借助音频、视频让学生初步理解“号子”,通过“嗨哟,嗨哟”的声音,

引导学生体会纤夫拉船时的艰难和费力。

3.按照第2自然段的小结,讲述第3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风娃娃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风娃娃对着船帆

用力吹了口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风娃娃很高兴。

(三)表格小结。课件出示:

事情地方帮助前怎么帮助帮助后

风车慢慢地

吹0使劲向风车吹风车转得飞快,

转动,水断断续

动风车去。秧苗喝足了水。

续地流着。

吹活大船走得很船飞快地跑了起

用力吹了口气。

动大船边慢很慢。来,船工表示感谢。

二、品读第5〜6自然段,感受风娃娃的“伤心”。

过渡:接下来,风娃娃来到了广场。他在这里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叙述表格中的内容。

课件出示:

事情地方帮助前怎么帮助帮助后

吹跑风筝

吹跑衣服

吹断小树

2.指名学生叙述,教师指导。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理解“无影无踪”的意思。

4.齐读第5、6自然段。

三、对比感悟,复述故事。

1.风娃娃做了这么多糟糕的事,怪不得一一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

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同样是帮助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课件出示:

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1)齐读这句话。

(2)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有没有碰到好心办成坏事的情况。

3.结合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再复述故事。

四、学写生字,规范指导。

学写“汗、场、伤、路”4个左右结构的字。它们都是左窄右宽,重点注意

“路”横撇笔画穿插到足字旁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同桌互评,教师评议。

五、布置作业

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好事:吹风筝吹帆船

坏事:吹跑风筝吹跑衣服吹断小树

做事要考虑对别人是否有用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蚕"10个生字,正确认

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

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

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通过师生合作等方式,引导发现成

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

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并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学习拟声词并能结合语境准确地运用拟声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1.了解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熟读积累。

2.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狐狸图、小熊图、松鼠图。(配运动员入场音乐)

2.同学们,动物王国要开运动会啦!瞧,狡猾的狐狸、憨厚的小熊、可爱

的小松鼠都来了。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吗?那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

们吧!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后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

基础。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名称。随机出示

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

2.引导学生读一读这10个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

3.学生自由练读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边读边思考:如果我们要给这些

动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给它们分类呢?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4.四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词语卡片。小组成员相互讨论。

5.分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活动方式、饮食习惯、腿脚的数量、

生活的环境等来进行分类。

课件出示:

哺乳动物:狼、猩猩、羚羊。

昆虫:蚯蚓、蝴蝶、蚕。

水生动物:海龟、螃蟹。

鸟类:白鹤、鸽子。

6.齐读这些词语。

7.课件出示生字:

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蚕

(1)指名读,教师点评。

(2)交流识字方法,如:同部首归类法记忆。“狼”和“猩”都是反犬旁;

“鹤”和“鸽”都是鸟字旁;“蚯、蚓、螃、蟹、蚕”这五个字的部首都是“虫”。

三、字词句运用。

1.课件播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听一听,并说一说这是什

么声音。

明确:为了用语言文字表示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古人造出了各种模拟声音

的词语,这些词语就叫作拟声词。

2.课件出示拟声词:

叭驰吱呀叮当嘟嘟嘟哗啦哗啦叽叽喳喳

(1)自由读一读,指名读,教师纠正。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拟声词都是表示什么声音的词语。

(3)思考:这些拟声词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些词大都是由左右结构的形声字组成的,左边的口字旁提示这个

字的字义,右边的部件表示这个字的字音。因此当我们看到拟声词的时候,就

可以根据右边的部件来猜一猜这个字的读音。如,“叮”右半边的“丁”就是

这个字的读音。

(4)齐读这些拟声词。

(5)拓展此类相同特点的拟声词。如,嗨哟嗨哟、哎呀、呼呼、啮嘀、啾

啾等。

3.拟声词的运用。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再读一读句子。

(2)拓展积累。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①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

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②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③“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领、群、船、朗”四个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并仔细观察这

四个汉字,说一说它们的结构特点,想一想这些生字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2.明确: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书写时,

要往“中线靠”。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