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第九单元第54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答案第54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标要求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4.活动:(1)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2)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考情分析1.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23·海南·T192022·江苏·T102022·天津·T42022·辽宁·T112022·江苏·T172022·河北·T122021·湖南·T42021·海南·T3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023·全国乙·T312022·海南·T52022·河北·T182021·辽宁·T112020·全国Ⅱ·T38考点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①基础:负反馈调节。②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少,食物网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二者联系①相反关系: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注意:冻原、沙漠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比较低。提醒(1)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3个易混点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物网复杂程度相似,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③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判断正误(1)人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对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2022·天津,4)(√)(2)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2022·海南,5)(×)提示这种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3)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2021·海南,3)(√)(4)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022·江苏,10)(√)(5)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2022·江苏,17)(√)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马尾松人工纯林稳定性如何?并尝试分析原因。提示马尾松人工纯林稳定性低。马尾松人工纯林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2)马尾松的针阔混交林中,为什么不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这又说明了什么?提示混交林中,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进而限制了松毛虫的扩张和蔓延。这说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3)当马尾松的受害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无法有效抑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这说明了什么?提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据图分析松毛虫爆发有什么特点,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尝试从营养结构角度分析。提示松毛虫爆发有周期性特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比如松毛虫爆发后,马尾松数量下降,鸟类等天敌增多,从而造成松毛虫食物不足,被鸟类捕食的量增多,因此松毛虫的数量会下降,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考向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2024·南昌高三模拟)生态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列有关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食物网复杂程度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需要较短时间C.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等特征D.封山育林,合理开发利用,缩短食物链长度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C解析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食物网复杂程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进而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热带雨林物种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故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需要很长时间,B错误;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的特征,C正确;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呈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缩短食物链长度并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2.(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食草动物进入早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图中点a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点a的纵坐标值,B错误。考点二设计和制作生态缸1.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在设计时,还需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2.实验流程3.生态缸实验设计要求及分析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要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选择的动物不宜过多,个体不宜过大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防止生产量小于消耗量提醒(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由于生态缸较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其稳定性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考向二设计和制作生态缸3.某同学用苔藓、金鱼藻、铁线蕨、蚯蚓、鼠妇、蜗牛等生物和一些石块、泥土设计制作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缸,以下对其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加入该生态缸的成分较丰富,但按生态系统成分可概括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虽然该生态缸处于密封状态,但维持缸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稳定仍需依赖外界环境C.维持生态缸的稳定性,应当设计保证缸中植物同化的能量与小动物和分解者所同化的能量相当D.生态缸放置到阳光直射的位置有利于维持其稳定性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为了维持生态缸的稳定性,应当设计保证缸中植物同化的能量多于小动物和分解者所同化的能量,这样可以保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生态缸中的生物处于生长状态,C错误;生态缸应放置到散射光充足的地方,保证生产者对光照的需求,这样有利于维持其稳定性,而不应该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会导致生态缸中的温度过高,影响生物的生长,D错误。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其中“1”表示有,“0”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生态瓶编号生态系统组成光照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甲111101乙011101丙111100丁111111A.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丙瓶高B.乙瓶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将维持恒定C.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D.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答案B解析丁瓶有泥沙(提供分解者)、小鱼,丙瓶中无泥沙、小鱼,丁瓶物种比较丰富,抵抗力稳定性强于丙,A正确;乙瓶中无光照,缺少能量来源,故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无法维持恒定,B错误;丙瓶中无泥沙,缺少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故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C正确;丁瓶比甲瓶多了消费者小鱼,消耗氧气,故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D正确。1.(选择性必修2P7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2023·全国乙,31节选)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请从负反馈调节的角度分析,森林中害虫种群数量没有不断增加的原因是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3.(选择性必修2P7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4.(选择性必修2P7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5.(2020·全国Ⅱ,38节选)在植树造林时,一般认为,全部种植一种植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与混合种植方式所构建的生态系统相比,按照种植一种植物方式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低。抵抗力稳定性的含义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或不受损害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6.(选择性必修2P76)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答案C解析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B正确;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就是减少了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变简单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下降,C错误。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答案C解析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不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捕食者数量增加,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使捕食者因食物缺少而减少,捕食者数量减少,被捕食者又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因此,“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B正确;“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控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C错误;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正确。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答案B解析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地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植物和藻类都是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它们竞争的是无机盐和阳光等,B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是避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被打破,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打破,C正确;废水流入厌氧池前,浓度太高,为避免微生物过度失水死亡,需要加水稀释处理,D正确。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藻类固定的太阳能与污水中的有机物B.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C.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eq\o\al(+,4)等无机盐离子D.图示过程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污水中的有机物,然而河流中的生产者除了藻类还有水草等其他植物,A错误;由图可知,该河流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到污染前水平,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6.(2024·天津河东区高三模拟)边缘效应是指发生在两个或更多栖息地的交错区,因环境条件不同,引起边界的种群或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边缘区的群落结构一般较内部更复杂,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边缘区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较内部生态系统更高,恢复力稳定性则相反B.森林的边缘效应会改变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和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C.海陆潮间带的群落交错区既有相邻两个群落的共有物种也有其特有物种D.若捕食者和寄生虫在边缘区更加活跃,可能导致边缘区某些物种更易被攻击答案B解析由于边缘区的群落结构一般较内部更复杂,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边缘区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较内部生态系统更高,恢复力稳定性则相反,A正确;森林的边缘效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的种间关系,但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不会被改变,只能从被捕食者到捕食者,B错误;海陆潮间带的群落交错区环境介于海陆之间,环境更复杂,既有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也有其特有物种,C正确;捕食者和寄生虫在生态系统的边缘更加活跃,导致边缘某些物种更容易被天敌即捕食者或寄生虫攻击,D正确。7.延庆区的野鸭湖是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是指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种类及数量恒定不变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C.减少鸟类天敌的数量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D.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与抗干扰能力呈负相关答案B解析减少鸟类天敌的数量,可能导致鸟类大量繁殖,数量增多,从而导致其食物减少,不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与抗干扰能力呈正相关,D错误。8.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遇到森林大火时,发生在林冠上的林冠火可以迅速毁灭地上全部动植物群落,而地面火发生在地面上,可以快速烧掉地面的枯枝落叶层。优势种为阔叶林木的某生态系统,在经历一次地面火后,其面貌改变,松柏的平均株高明显提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地面火因快速烧掉地面的枯枝落叶层,所以有利于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再生和稳定性B.地面火过后的森林,幸存的阔叶林木的优势种地位被针叶林木所代替C.枯枝落叶被烧尽后,能加快碳的循环D.地面火过后的面貌改变是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够所致答案D解析地面火过后的面貌改变是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体现,D错误。9.(2024·郴州高三期末)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B.不同生态系统b→c的幅度不同,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C.不同生态系统c→d的时间不同,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答案C解析S1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不同生态系统b→c的幅度不同,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B正确;不同生态系统c→d的时间不同,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不同,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D正确。10.(2023·安徽安庆一中高三质检)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和突然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其转换过程可用如图“球-杯模型”解释,小球位于“山顶”代表稳态转换的临界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小球到达临界点前又重新回到谷底,说明此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稳态转换C.生态系统由稳态1转变为稳态2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变简单D.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由稳态1转变为稳态2后,营养结构不一定变简单,也可能变复杂,C错误;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D正确。11.(2024·邢台高三调研)生态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态缸应采用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C.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有利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D.尽可能多地增加缸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缸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生态缸属于微型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12.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保持原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很强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改变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因为环境条件恶劣,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B正确;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变弱,C错误;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13.(2023·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某公园内一条河的河床建有如图所示的人工湿地,在该人工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蓝等水生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工湿地内的所有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B.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湿地中的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仍能够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称为抵抗力稳定性D.在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位置,选择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A解析人工湿地内的所有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14.(2024·重庆育才中学高三模拟)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举办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在月球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在月球上发出嫩芽,这是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片植物绿叶。科普试验所用的载荷罐是一个密封的罐体,内有棉花、油菜、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热控和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载荷罐相当于一个生态缸,维持其正常运行需要输入光B.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酵母菌属于消费者C.罐内的生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D.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若让食物网变复杂,可能增加其稳定性答案B解析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酵母菌是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果蝇属于消费者,B错误。二、非选择题15.(2024·汕头高三统考)玉米蚜虫是危害玉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蚜虫体内寄生蜂种类多,可分为初级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幼虫取食蚜虫组织导致蚜虫死亡)和重寄生蜂(可从初级寄生蜂体内获取营养)。为探讨玉米—大蒜间作模式对玉米蚜虫的控害能力,科研人员选取两块面积相当的农田分别进行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蒜间作,期间水肥管理相同。对两块农田的玉米蚜虫数量及其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种植方式玉米蚜虫数量寄生蜂数量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种类数(种)比例(%)种类数(种)比例(%)玉米单作2621530268.301031.70玉米—大蒜间作872422375.101024.90(1)采用__________调查农田中玉米蚜虫的种群数量,调查时应做到____________,以减小实验误差。(2)玉米—大蒜间作能显著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玉米-大蒜间作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该种植方式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发生蚜虫灾害的可能性更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米的生长周期约为一季。玉米收成后,大蒜逐渐成熟,对光能的需求明显减少,致使土地的光能利用率降低。为解决此问题,同时尽可能恢复土壤的氮肥力,请你综合已学知识,为农户设计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2)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让生态系统的组分变多,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3)小玉米—大蒜间作下,重寄生蜂数量占比减少,对初级寄生蜂的危害降低,因此有更多的初级寄生蜂来杀死蚜虫(4)收成玉米后马上种植豆科作物(或在大蒜成熟期套种豆科植物)(5)物质和能量解析(1)蚜虫活动力小,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减小实验误差。(2)玉米—大蒜间作合理利用了空间资源,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玉米—大蒜间作让生态系统的组分变多,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玉米—大蒜间作下,重寄生蜂数量占比减少,对初级寄生蜂的危害降低,因此有更多的初级寄生蜂来杀死蚜虫,所以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发生蚜虫灾害的可能性更小。(4)收成玉米后马上种植豆科作物(或在大蒜成熟期套种豆科植物),可恢复土壤的氮肥力。第55课时人与环境课标要求1.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考情分析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023·湖北·T72022·辽宁·T22020·海南·T9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023·海南·T192023·江苏·T42023·湖北·T192023·广东·T212022·河北·T222022·广东·T12022·湖北·T22022·辽宁·T132022·海南·T192022·北京·T152021·海南·T32021·江苏·T92021·湖南·T163.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实例2023·北京·T112023·北京·T182023·湖南·T132022·江苏·T122021·湖北·T222021·北京·T152021·辽宁·T112020·全国Ⅱ·T38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1)生态足迹(2)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①人口增长必定会加大对生存空间、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态足迹总量增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减少生态足迹:节水节能、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回收再利用等。②人口增长过快会压缩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生态承载力总量)降低,最终使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速大于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增速,出现生态赤字,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来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提醒水体富营养化分析:(1)根本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中N、P元素超标;(2)藻类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体下层植物的光照受影响,且这些生物死亡由需氧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3)水中鱼类等水生动物缺氧死亡,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形成水华或赤潮。3.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应对措施(1)特点:具有全球性。(2)影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3)措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4)我国应对措施: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②对于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判断正误(1)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2)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小(×)提示牛所处的营养级比蔬菜高,依据能量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硫增多(√)(4)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提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N、P元素超标导致的。(5)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导致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土地退化和荒漠化(√)考向一人口增长、生态足迹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2023·湖北,7)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缓解了碳排放C.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答案B解析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促进CO2的吸收以及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A正确;水生消费者利用有机碳,其遗体、粪便会被分解者利用,不会缓解碳排放,B错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酶的活性升高,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加剧,C正确;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确。2.(2020·海南,9)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B.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答案B解析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淡水富营养化有关,B错误。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概述及价值提醒(1)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物种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根本的表现;(3)物种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宏观表现。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提醒(1)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使生物多样性丧失。(2)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3)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但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判断正误(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020·山东,10)(×)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2)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2021·海南,3)(×)提示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红树林的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3)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2021·江苏,9)(√)(4)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2021·河北,12)(√)(5)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2021·湖北,14)(×)提示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使熊猫汇集,多个种群集合成为一个,熊猫的种群数下降。(6)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2021·辽宁,15)(×)提示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7)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2021·河北,18)(×)提示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易地保护。考向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3.(2021·广东,3)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4.(2022·湖北,2)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答案B解析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错误;长江保护应在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地方经济发展,C错误;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错误。考点三生态工程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提醒(1)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循环原理。(2)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自生原理。(3)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原理。(4)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原理。3.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4.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①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②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2)原因剖析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不单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3)解决思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需要生态工程发挥作用。(4)发展前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判断正误(1)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2022·江苏,12)(√)(2)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循环原理(2020·江苏,24)(√)(3)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在不同位置上选择不同的植物,遵循了协调原理(2021·辽宁,11)(√)(4)某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2021·辽宁,19)(×)提示保护灰鹤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禁止人类活动。(5)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也是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是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此模式形成了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生产链条。模式图如下,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分析桑基鱼塘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有哪些?并说明理由?提示①桑基鱼塘有效选择了桑树、蚕、鱼、甘蔗等生物组分,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可提高系统的生产力,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②桑基鱼塘将植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充分利用,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矿质离子或无机盐,被植物循环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③桑基鱼塘中,选择的甘蔗、桑树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并且投放鱼苗的数量考虑了环境容纳量,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④通过饲养家畜、池塘养鱼、桑叶养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2)如何优化桑基鱼塘循环模式,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提示可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增加水稻、猪等生物种类,增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3)当桑叶价格高,卖桑叶比卖鱼更划算时,你会给当地农民提出什么建议?理由是什么?提示将蚕沙用作桑树的肥料,而不是喂鱼。生态工程建设除了要考虑生态学、工程学原理,还需要关注经济学原理(经济和社会的实际状况)。考向三生态工程原理及实例5.(2021·江苏,15改编)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江苏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该系统中的分解者之一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答案C解析由图观察可知,赤松茸接种在栽培基料上,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6.(2023·湖南,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且几乎每个复杂的生态工程建设都以整体观为指导,所以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B正确;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C正确;综合运用自生、协调、循环、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仅运用自生原理很难达到,D错误。1.(选择性必修2P8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2.(选择性必修2P8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3.(选择性必修2P90)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4.(2023·海南,19节选)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2022·河北,22节选)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直接价值。6.(2023·湖北,19节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或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回答一点即可)。7.(选择性必修2P99节选)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8.(选择性必修2P101节选)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9.(2020·全国Ⅱ,38节选)“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其做法是收集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再施用到农田中。施用有机肥料的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答出3点即可)。10.(2020·全国Ⅱ,38节选)在污水净化过程中,除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外,若要利用生物来回收污水中的铜、镉等金属元素,请提供一个方案:种植能吸收这些金属元素的水生植物,再从植物中回收金属。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出行、使用低能耗电器能减小生态足迹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C.“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D.农牧业生产中缩短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答案B解析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B错误;“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C正确;农牧业生产中缩短食物链,会减少能量的损耗,从而减小生态足迹,D正确。2.(2023·江苏,4)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天然林由于成分复杂,群落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其抵抗力稳定性也有一定限度,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天然林的生长,A错误;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减缓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但不能消除温室效应,B错误;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起调节作用的间接价值,D错误。3.(2024·重庆高三联考)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捕获和储存大量有机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称为海岸带“蓝碳”。迄今为止,在我国红树林湿地记录到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红树林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B.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C.海岸带“蓝碳”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海岸带“蓝碳”的储量答案A解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4.(2022·北京,15)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不应包括()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答案D解析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可以为濒危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保护濒危植物,A不符合题意;将濒危植物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可以保护濒危植物,B不符合题意;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C不符合题意;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不是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D符合题意。5.(2022·辽宁,13)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物种数量415263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答案A解析植物园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其中的鸟类不是易地保护迁来的,A错误。6.(2023·北京,11)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A.放养多种禽畜 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 D.修筑混凝土护坡答案C解析矿区生态修复首先要复绿,而复绿的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土壤微生物、土壤小动物和植物根系都具有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因此取周边地表土覆盖,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C符合题意。7.(2021·湖南,16改编)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答案C解析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动物栖息地减少,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C错误。8.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首先要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其次再去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答案C解析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A错误;若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间正常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错误;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除有利于植物生长外,还应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及美观性,D错误。9.(2023·泉州高三三模)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根据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从而产生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该设计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是()A.自生B.循环C.协调D.整体答案A解析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求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A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0.(2023·广东,21)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天然红树林秋茄(乔木)-老鼠簕(灌木)群落仅存32hm2。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现已营造以无瓣海桑为主的人工红树林600hm2,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如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群落高度(m)植物种类(种)树冠层郁闭度(%)林下互花米草密度(株/m2)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林下秋茄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无瓣海桑群落(3年)3.23703000无瓣海桑群落(8年)11.038015100无瓣海桑群落(16年)12.5290000秋茄-老鼠簕群落(>50年)5.74900019回答下列问题:(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栖息和繁殖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和控制互花米草的双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3)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生长速度快,5年能大量开花结果,现已适应华南滨海湿地。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4)淇澳岛红树林现为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纯林。为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生态工程自生原理并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提出合理的无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议:。答案(1)次生演替间接(2)无瓣海桑生长速度快,比互花米草高,在竞争中占优势(3)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种类逐渐减少,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可能会被本地物种替代,所以不会成为新的入侵植物(4)适当控制引进树种的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增加物种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1)由题意可知,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则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次生演替。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这是红树林在生态系统方面的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无瓣海桑是速生乔木,种植后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与互花米草在阳光等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种类逐渐减少,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则无瓣海桑的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可能会被本地物种所替代,所以不会成为新的入侵植物。(4)通过适当控制引进树种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增加物种种类,使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防止新的物种的入侵。11.牡蛎是一种重要的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材料购销合同模板
- 酒店客房设施设备培训
- 给水管道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
- 健康管理机构压力性损伤监测制度
-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试题(往年题考)
- 新进厂职工安全培训试题答案研优卷
- 建筑设备工程教案
- 安全标准化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网校专用】
- 公司级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 写字楼消防安全管理方案
- 荔枝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版学校、幼儿园消毒ppt
- (完整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2--Shopping.ppt.课件
- 德州寺北35千伏输变电工程节地评价报告
- 珠宝导购礼仪
- GA∕T 1780-2021 多道心理测试实验室建设规范
- 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 年产08万吨发泡聚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设计
- sup25改性改性目标配合比(玄武岩)
- 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参照表
-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