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PAGE12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考试时间:90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同构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2.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日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起先形成
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商朝初期“中心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3.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士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改变的主要趋势()A.从天下共主到中心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加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4.《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胜利,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官。”这表明战国时期()A.社会流淌性加快
B.好用人才得到重用C.官僚政治已出现
D.兼并斗争作用明显5.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非常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退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织”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心对地方的经济限制6.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部的抗拒。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一方面必需“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需敬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A.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C.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7.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应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A.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8.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须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9.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见()A.传承了先秦教化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10.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心)官”;宋代有一条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的高官员选拔()A.强调对中心政令的听从
B.留意出身和门第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
D.留意基层实践阅历11.有学者探讨发觉,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一,主要满意城市交通须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状况始终持续到明清。这种改变反映了()A.手工业发展使商业旺盛B.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加C.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12.依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干脆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一些富有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
B.留意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D.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13.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14.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15.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当,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相互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16.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A.追求气概恢宏,浪漫神奇 B.体现了日益通俗化的趋势C.留意铺陈排比,追求神韵 D.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须要17.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18.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A.苏轼关切百姓疾苦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C.宋代的市井生活D.尊刘贬曹观念深化民心19.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隐私举荐,或由吏部举荐,经皇帝批准运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20.“举凡商人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无不在明代商贾小说的表现范围之中,商人已经成了商贾小说的主角。”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商人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业经济的旺盛C.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D.市民阶层的扩大21.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篆》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B.自然经济起先逐步解体C.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D.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22.据明末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23.明朝《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愈严而寇愈盛。”以下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已经是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B.海禁肯定程度上导致逼商为寇的后果C.对外开放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定要求D.海禁是明代政府反侵略的自然反应24.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帮助皇帝对浩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增加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促进了内延机构外延化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依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纳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斗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改变: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须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许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缘由及其影响。(12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近代学者关于缓解人口压力的主见,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旺盛。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依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滿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襄渝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延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实行有效方法督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更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起先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9分)
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CCBA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CABBCDB题号21222324答案CABC材料题25.【答案】(1)缘由: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惊慌;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冲突加剧。(2)主见: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汲取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见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供应了借鉴;有肯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见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行行;严复的主见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相识到人口因素的主动面。26.【答案】观点一:“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旺盛。论述: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割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肯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扶梯安装-施工方案
- 健身房预售活动方案
- 初级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 2024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夏季高温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方案
-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方案
- 异形(异型)拱桥系杆拱桥施工监控方案
-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站方案
- 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方案
- 国开电大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4答
-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课件制定旅游计划(教学课件)
- 冬季六防工作方案
- GA/T 911-2019信息安全技术日志分析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FZ/T 93048.1-2021针刺机用针第1部分:刺针
- 平板闸阀说明书
- CMDB构建与应用课件
-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护理查房-课件
- 黑龙江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卷
- 《行政能力测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