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滚动检测卷(七)一、选择题1.(2024·河北衡水高三二调考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B解析c人体内氨基酸20种,b必需氨基酸8种,a非必需氨基酸12种,c=a+b且a>b,A不符合题意;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包括细胞膜的面积、b核膜面积以及各种具膜细胞器的面积,不符合c=a+b,B符合题意;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a内膜折叠形成嵴,内膜面积大于外膜b,a内膜、b外膜构成了线粒体的总膜面积c,即c=a+b且a>b,C不符合题意;c细胞内总含水量只有两种,a自由水和b结合水,c=a+b且a>b,D不符合题意。2.(2024·哈三中高三第一次调研)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过程均能产生少量ATPB.A表示丙酮酸,O2参加水的生成C.线粒体中含有催化①③过程的酶D.猛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B的过程有②和③答案B解析图中②④过程分别代表两种无氧呼吸的其次阶段,不能产生ATP,A错误;图中A表示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B正确;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线粒体中不含催化该过程的酶,C错误;过程②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其次阶段,而人体不存在该过程,B为CO2,因此猛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CO2的过程只有③,D错误。3.(2024·湖北四校联考)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更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须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来自太阳能,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为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时,其低于植物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4.(2024·湖北武汉二月调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面积为暗反应的酶供应了附着位点B.叶绿素能汲取红光,类胡萝卜素不能汲取红光C.光合色素汲取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D.O2的产生须要供应光照,(CH2O)的产生须要供应CO2答案A解析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A错误;叶绿素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汲取蓝紫光,不汲取红光,B正确;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汲取、传递和转换光能,汲取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C正确;光反应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光反应必需有光,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C3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D正确。5.(2024·山东师大附中第五次模拟)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更,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甲图中的核DNA数是乙图的2倍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更均可用图丙表示答案C解析甲、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组数也相同,均为2个染色体组,由于甲图含姐妹染色单体,图甲中DNA数为8个,图乙中DNA数为4个,故甲图含有的核DNA是乙图的二倍,A正确;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对应丙图BC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一个DNA,对应丙图DE段,B正确;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且与体细胞中相同,对应丁图的c时期,图丁a时期染色体数等于DNA数,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NA,可对应图丙的DE段,C错误;由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进行一次DNA复制和着丝点分裂,所以都可以用图丙中的曲线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更,D正确。6.(2024·河北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合考试)正常人16号染色体有4个A基因(基因型为eq\f(AA,AA)),均能独立编码正常肽链,a基因则编码异样肽链。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由2个上述肽链参加构成(异样肽链也能参加)。探讨表明,当体内缺少1~2个A基因时无明显贫血症状,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无A基因时,胎儿因无正常的血红蛋白造成胚胎致死。一对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夫妇婚后先后怀孕二胎,头胎胚胎致死,其次胎完全正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eq\f(AA,aa)B.这对夫妇的血红蛋白有2种类型C.血红蛋白结构异样时可造成红细胞裂开D.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eq\f(1,4)答案B解析因为这对夫妇无明显贫血症状,因此可能有2~3个A基因。又因为所生头胎胚胎致死eq\b\lc\(\rc\)(\a\vs4\al\co1(\f(aa,aa))),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eq\f(AA,aa),A正确;因为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两个A或a编码的肽链,因此,血红蛋白分子有三种:正常肽+正常肽、正常肽+异样肽及异样肽+异样肽,B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血红蛋白结构异样时,可造成红细胞裂开,造成溶血,C正确;因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eq\f(AA,aa),因此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eq\b\lc\(\rc\)(\a\vs4\al\co1(\f(AA,AA)))的概率为1/4,D正确。7.(20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限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影响。用结黑色种子植株(甲)、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试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试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D.试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答案D解析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A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是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乙、丙都是纯合子,B、C正确;试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D错误。8.(2024·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果蝇与突变型果蝇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说明的是()A.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片段发生缺失导致突变型,且含该X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B.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C.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D.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答案C解析若突变型是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片段发生缺失导致的,且含该X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雌雄个体数量比应为1∶1,且后代全为野生型,A错误;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全为野生型,B错误;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则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后代中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2∶1,雌果蝇∶雄果蝇=2∶1,C正确;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死亡,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中没有雄性,D错误。9.(2024·福建厦门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不肯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变更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突变和基因重组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萌发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可能长成茎秆粗大的植株答案C解析有些氨基酸由多个密码子确定,因此基因突变后氨基酸的种类不肯定变更,因此生物的性状不肯定变更,A正确;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但不能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萌发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可形成多倍体植株,其优点有茎秆粗大等,D正确。10.(2024·天津七校高三期末联考)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eq\o(→,\s\up10(①))F1eq\o(→,\s\up10(②))雄配子eq\o(→,\s\up10(③))幼苗eq\o(→,\s\up10(④))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④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过程③必需经过受精作用D.此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答案D解析过程①是杂交育种,其作用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④必需运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单倍体没有种子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过程③是采纳花药离体培育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没有经过受精作用,C错误;此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ddTT占1/4,D正确。11.(2024·郑州第一次质量检测)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加。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大量运用抗生素,会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B.抗生素使细菌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更C.抗生素运用过程中,细菌渐渐向抗药性增加的方向突变D.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答案A解析细菌种群会产生各种突变,其中有少数个体产生了反抗某种抗生素的突变,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在抗生素运用之前已经存在,在运用抗生素后,抗生素会杀死种群中大多数不具有抗性的个体,留下具有抗性的个体,留下来的这些个体接着繁殖,使种群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数量增多(即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从而提高了种群的抗药性,A正确,C、D错误;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12.(2024·福州市高三质量抽测)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干脆参加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汲取水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整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答案B解析激素只能调整细胞的生命活动,不干脆参加细胞内的代谢活动,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整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二者是拮抗作用,D错误。13.(2024·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期末)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探讨发觉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自身抗体破坏钙离子通道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削减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的受体可分布在胞体或树突膜上B.肌无力综合征可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C.若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则导致中毒动物肌无力D.分解乙酰胆碱产生的乙酰被突触小体汲取利用,说明神经递质能够重复利用答案A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可以由轴突传到胞体或树突等,故乙酰胆碱的受体可分布在胞体或树突膜上,A正确;肌无力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导致肌肉震颤不止,C错误;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并不是重复利用,D错误。14.(2024·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部分干脆作用于B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B是激素调整的方式,垂体产生的促激素作用于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细胞不受垂体细胞分泌物的调整,B错误;C是神经调整的过程中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模型,C正确;D是血糖平衡调整的曲线模型,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上升,胰岛素的含量应当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应当降低,血糖降低后,胰岛素的含量应当降低,胰高血糖素正好相反,D错误。15.(2024·湖南永州市第一次模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躲避开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急行为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长久C.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被HIV潜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躲避开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答案C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急行为,A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简洁发生变异,导致已经生产的疫苗难以长久,B正确;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C错误;被HIV潜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躲避开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正确。16.(2024·山西平遥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整作用的物质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C.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横放植物的茎进行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B解析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A错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B正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的生长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到抑制,C错误;横放植物的茎,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发生背地性的现象,该过程没有体现出两重性,D错误。17.(2024·江苏泰州市高三期末)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浸泡12h的绿豆种子,在相同且相宜条件下培育相同时间,结果如下表。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4-D溶液浓度/(mol·L-1)00.40.711.31.6平均芽长度/cm47111385平均根长度/cm68410.80.7A.自变量是2,4-D溶液,因变量是芽与根的平均长度B.0.4mol·L-1的2,4-D溶液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C.2,4-D溶液既能促进芽的生长,也能抑制芽的生长D.培育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肯定是1mol·L-1答案B解析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芽与根的平均长度,A错误;据图可知,浸泡在0.4mol·L-1的2,4-D溶液时平均根长度和平均芽长度分别是8cm、7cm,均比比照组长,此时促进芽与根的生长,B正确;依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的2,4-D溶液范围内都是促进芽的生长,C错误;培育无根豆芽即利于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据图可知,最适浓度应在1mol·L-1左右,详细浓度须要进一步试验确定,D错误。18.(2024·江西南昌第十中学高三期末)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耀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才能进行极性运输C.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均有特定生物活性,都要与特定受体结合后才能起作用D.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参加体液调整的信息物,在体内都是不定向运输答案C解析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须要呼吸作用供应能量,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在单侧光照耀下,生长素可进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耀无关,B错误;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均是信息分子,都具有特定生物活性,都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起作用,C正确;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细胞,是体液运输,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不属于体液运输,D错误。19.(2024·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高三调研)为探究生长调整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试验,试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比照组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B.比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C.本试验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图中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比照组,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试验要遵循比照原则,该试验的自变量是生长调整物质CFM的有无,因此比照组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A正确;试验过程除了自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外,其他的无关变量应当相宜且相同,因此比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放置应当与试验组相同,B错误;本试验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依据受体中的放射性多少进行说明,C正确;与比照组相比,若图中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比照组,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20.(2024·成都一诊)为了探讨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探讨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加入该物质,“-”表示不加该物质。A.去胚的缘由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答案D解析大麦种子的胚会产生赤霉素等物质,试验前对大麦种子去胚的目的是解除内源物质的干扰,A错误;放线菌素D是一种转录抑制剂,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是DNA启动子部位,并催化DNA转录生成RNA,B错误;分析1、2、3、4组,赤霉素和放线菌素对淀粉酶的生成量,一个为促进作用,一个为抑制作用,二者表现拮抗作用,C错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等,葡萄糖被氧化分说明放的能量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D正确。21.(2024·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期末)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整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以利于保存B.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苍老和脱落C.在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中,生长素类似物变更了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D.在做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试验时,无需设置蒸馏水比照组答案B解析赤霉素具有解除休眠的作用,而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A不符合题意;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苍老和脱落,B符合题意;在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中,利用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的特点,并未变更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C不符合题意;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试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试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须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比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D不符合题意。22.(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探讨发觉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吲哚乙酸。我国学者探讨了锌对番茄幼苗中色氨酸和吲哚乙酸含量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试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番茄幼苗细胞内色氨酸只能用于合成吲哚乙酸B.比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育在含有Zn的蒸馏水中C.试验组在加Zn前、加Zn后形成了自身比照D.该试验证明Zn是构成吲哚乙酸的元素答案C解析在番茄幼苗细胞内色氨酸能用于合成吲哚乙酸和蛋白质,A错误;比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育在含有Zn的完全培育液中,B错误;试验组在加Zn前、加Zn后形成了自身比照,C正确;该试验证明Zn能促进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的合成,不能证明Zn是构成吲哚乙酸的元素,D错误。23.(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在干旱条件下,探讨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的变更,得到下图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B.干旱处理的2~5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C.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生长素的影响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D.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加调整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答案C解析由图1可知,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A正确;由图2可知,干旱处理的2~5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干旱处理的5~6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表现上升,B正确;依据图中曲线变更的程度可知,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含量的影响,C错误;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都有所变更,说明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加调整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D正确。二、非选择题24.(2024·太原名校高三训练)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的提取液进行了三次试验:试验Ⅰ:每支试管限制在30℃条件下,按下表操作:试管编号ABCD设定pH3579振荡后加入马铃薯提取液1mL1mL1mL1mL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mL2mL试验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1)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试验中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验在30℃下进行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试验Ⅰ,分别测定试验Ⅰ、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更,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4)曲线A是试验________(填“Ⅰ”或“Ⅱ”)的结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2)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过氧化氢含量、产生气泡的数目)(3)30℃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较高(4)Ⅱ曲线A显示的过氧化氢剩余量较多,说明加入的马铃薯提取液较少(合理即可)(5)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肯定的,不会因浓度的不同而变更解析(1)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本试验的自变量是pH,因此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曲线表示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含量的变更,因此试验中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过氧化氢含量、产生气泡的数目)。(3)温度在本试验中属于无关变量,试验要求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相宜,故该试验在30℃下进行的缘由是30℃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4)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即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减半,则曲线A是试验Ⅱ的结果,理由是反应相同时间后曲线A显示的过氧化氢含量较多,说明加入的马铃薯提取液较少。(5)由于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肯定的,不会因浓度的不同而变更,因此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应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25.(2024·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考试)某生物爱好小组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试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他们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茎黄粒品系1和矮茎白粒品系2两种玉米(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白粒B对黄粒b为显性),已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回答:(1)探究的问题:限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请设计一组最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3)试验分析:①假如F2中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限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假如F2中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限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________________基因连锁。答案(2)①品系1和品系2杂交②F1个体进行自交(3)①高茎白粒∶高茎黄粒∶矮茎白粒∶矮茎黄粒=9∶3∶3∶1②高茎白粒∶高茎黄粒∶矮茎白粒=2∶1∶1A与b、a与B解析要推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常用方法为双杂合子进行自交或双杂合子进行测交。(2)据题干信息可知,稳定遗传的高茎黄粒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矮茎白粒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若要设计一组最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限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AaBb),让F1自交得F2,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白粒∶高茎黄粒∶矮茎白粒∶矮茎黄粒=9∶3∶3∶1,则限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白粒∶高茎黄粒∶矮茎白粒=2∶1∶1。26.(2024·广东肇庆中学高三月考)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简洁处于焦虑、惊慌的应激状态。下图表示人在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关系。请据图分析:(1)焦虑、惊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后,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产生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2)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通过①和②调整内分泌腺的分泌,请举例说明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细胞在________(器官)发育成熟;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分泌削减,使浆细胞产生的________削减,因而机体免疫实力下降。(4)激素分泌后会弥散在内环境中,但仅作用于靶细胞,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上说明白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生命活动。答案(1)效应器(2)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用流程图表示也可,或举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3)胸腺抗体(4)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突触后膜单向(或“从上一个神经元到下一个神经元”)(5)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解析(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焦虑、惊慌的信息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11第29课时动态电路分析课件
-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 初数论等教案(同余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 《蚂蚁》教学反思
- 电子组装线胶工招聘协议书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苗木种植承包合同
- 古玩市场土地租赁合同
- 外卖厨房炊事员聘用协议
- 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咨询合同
- 物 理第四章 第1节光沿直线传播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 2024年银行考试-反洗钱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大概念统摄下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钢结构件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三)试题及答案
-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净水设备维保合同模板
- 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月子中心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