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5200字(论文)】_第1页
【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5200字(论文)】_第2页
【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5200字(论文)】_第3页
【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5200字(论文)】_第4页
【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5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目录TOC\o"1-2"\h\u3661学前课堂互动工具对比分析研究完善综述 121606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 114047二、早期教育环境评价量表 220374三、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327069四、COLT量表 516468总结 56042参考文献 6最近几年,国际社会都在普遍的关注学前教育的质量,OECD国家等针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测,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文中曾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未来教育发展观念的中心就是提高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指出,要将保教结合起来,对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和幼儿园所选择的评估标准进行相应的完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估工具来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估,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带来直接影响的指标就是过程质量,而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过程质量评价。RobertC.Pianta(2007)是美国的心理学教授,其通过研究后得出,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学前课堂的互动,而不是受到教师学历等因素的印象;美国幼教协会关于幼儿园教育评价所制定的标准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要评价教师和儿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教师的行为。相关学者经过研究之后表明,课堂教学质量是预测儿童学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包含了学前课堂互动具有的社会性质,而且还包含了相应的教学性质。当前,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还是怎样才能对学前课堂互动进行有效的评估。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课堂评估编码系统简称为CLASS,罗伯特·皮安塔等人是美国的学者,这些学者为了让学前教育课堂拥有更好的质量,对学前教育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以师生互动的教育质量为基础,研究除了相关的评估方法。该工具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譬如情感支持;又如课堂组织;再如教学支持。而这三大领域所涉及到的纬度和行为指标分别为10个和42个。情感支持纬度包含了四个部分:譬如积极和消极氛围;又如教师敏感;再如对儿童的看法进行关注;课堂组织纬度和教育支持纬度分别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纬度不同,所代表的具体的行为指标也不一样,而这三大领域所涉及到的纬度和行为指标分别为10个和42个。从CLASS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纬度的评分都要借助7点评分标准来进行,而这个评分过程则需要经过专业的CLASS观察员来进行。7点评分标准的评分顺序为从高到低。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不能低于10分钟,又不能高于15分钟,而评分的过程则需要5分钟。评分水平主要分为三个,譬如较低水平,又如中等水平,再如高于水平,而这三类标准主要送数字1-7来表示,这也是相关人员经常使用的三等级范围评分。CLASS手册不仅对不同纬度下的详细指标进行了明确;而且还列举了一些师生互动的例子。当前社会,我国的专家学者比较认可该工具,但是从这种工具的文化适宜性来看,还没有有利的证据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该工具大都在教室环境中使用,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教师,而忽略了同样是互动主体的幼儿个体。二、早期教育环境评价量表早期环境评价量表简称为ECERS,西尔玛·哈姆斯(1980)等人经过研究后编制出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即幼儿早期教育质量测量工具。该工具主要对幼儿的课堂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质量进行观察,其也是一种观察工具。量表的完成需要七个指标,比如日常生活护理。又如夹具设备等,这七个指标的构成要素一共有37个。《中国早期教育环境评价量表》是中国化版本的ECERS-R,其经过我国学者的修订而完成。其具有的信度和效度已经在对学前课堂互动质量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被证实。该观察工具不仅能够对相关机构的结构质量进行全面的测评,而且也能够对过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测评。结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我国相关学者删除了原量表中原有的“项目结构”,同时将子量表添加到其中。最后确定的中国版本的ECERS-R主要包含了8个领域的内容:譬如空间和陈设;又如活动和语言推理等。换言之,该版本的ECERS-R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分量表、项目和指标,这三个部分的数量分别为8个、51个和177个。每一个子项目的评分标准都有四个:譬如1和3,其分别代表不合格和最小;又如5和7,分别代表的是良好和优秀。针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分操作之后,还要同样的方式对项目得分进行评分。从每个子量表的角度来看,其得分可以用多个不同具体指标得分的平均数来表示,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可以用来表示学生的综合评分,这一分值也就是儿童早期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整体质量。在评估学前课堂互动质量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测评工具的子量表7,该子量表主要有七个子项目共同组成:譬如代表室内一般活动导护的项目一;又如代表户外体育活动导护的项目二等。子项目不同,其代表的精细指标也不一样。精细指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监护;二是具有指导性的行为;而整个互动过程则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行为和情感互动。三、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针对的主要是师生言语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对语言的记录进行分析。该系统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譬如对课堂行为进行描述的编码系统;又如对编码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规定标准;再如矩阵表格,其主要是对研究中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详情如表1.表1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研发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自发言语互动进行编码。这种互动可以在现场课堂和磁带录音中观察到。在编码系统的作用下,观察着能够对学前课堂的互动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做出相应的改进。编码工作开始之前,观察者需要花费最低5分钟,最长15分钟的时间来对班级情况进行相应的观察,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然后以3s为一个节点,来评判学前课堂的互动质量,将最优代表性的互动行为通过编码的形式来进行编号。同时,还要评估下一个阶段的互动行为,观察的概率要保持在每分钟最低20次,最高25次,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稳定的速度。在这里要注意一下内容:即只能用一列数字来表示观察记录,为了是时间的原始数据能够保留下来,所有的记录数字都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在同一栏里进行记录,为了记录班级的组成,和班级中发生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旁注。当观察一段时间之后,观察者记录就会变成几列很长的数字。为了防止编码重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当课堂活动发生改变之后,相应的评分活动也应该立刻停止。譬如,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观察者需要借助一条线来将这个新活动记录下来,并将产生的时间记录下来。而当班级进行讨论的时候,就可以继续相应的编码。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要时刻注意课堂活动,并将与之相关的事实进行详细的记录。当观察结束之后,能够借助语言将每个活动周期讲述一遍。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在10×10的矩阵中呈现出来,这样方便观察者分析观察结果,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解释。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矩阵中记录的数量要大于等于400个,每个的时长不能低于20分钟,最后对这些记录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解释。并用同一个数字来表示序列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将所有的编码信息呈现在10×10的矩阵中。在对课堂社会情感氛围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具有明显效果的FIAS,其在不同矩阵中,来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等的教师行为进行比较,这种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即使观察者不在现场进行观察,也能够对课堂互动进行观察,对对进行的语言互动进行准确的判断。这类型的分析结果,能够为未来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反馈,而反馈的内容主要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二是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行为。这个系统适合任何人员使用。大部分的学者都非常认可FIAS,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在该系统中,课堂中的一些重要行为没有引起重视。其次,FIAS没有固定的内容,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管理中所展现的社会技能。再次,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描述的过程。虽然这一行为是整个活动的评价基础,单位如果为了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必须对其具有的价值和所选择的数据进行确定。最后,FIAS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而且使用过程比较复杂,制作10×10矩阵序列矩阵的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在收集原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在某种形式的自动化作用下才能够完成,针对该工具的研究还未完成。如果能够对制表的成本进行控制,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专业的观察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等。这种工具能够对各种应用问题进行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其隐藏的潜力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四、COLT量表COLT的全称为“CommunicativeOrientationofLanguageTeaching”,其含义是指,借助交际法对教学质量进行观察的量表,其是NinaSpada(1984)等人经过研究后提出,并于1995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就目前现有的课堂观察工具来看,该量表的设计是最全面的。COLT是由PartA和PartB两部分共同组成。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段时间之内,课堂上所开展的一切活动;而第二部分则是是对师生互动过程中具有的交际特征进行描述。前者的观察项一共有7个,譬如时间和活动;又如组织形式和学生状态等。不同的大观察项中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小观察项。而后者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譬如教师语言互动,又如学生语言互动。这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情况进行考察。教师交际互动量表主要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譬如交际特征;又如目标语等。而学生交际互动量表不仅包含了信息差等观察项;而且还包含了形式约束等。总结从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从全面的角度对学前课堂互动的质量进行了具体的评价,针对性更强,也更科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于2018年,简称《意见》。其指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保教结合到一起,对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和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进行相应的完善。该《意见》还指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估工具来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估。从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来看,虽然已经提高了学前课堂的关注程度,但是,与之相匹配的互动质量体系和相应的评价工具依然没有形成。当前,常用的工具主要有四个:譬如ECERS和FIAS,又如COLT和ECCOM。这四个工具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并在很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CLASS,其已经在芬兰和德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国外的许多国家都非常认可CLASS工具,该工具能够对学前互动质量等进行测查。而CLASS涉及到的三大领域作为预测因子,其能够对学前儿童语言等进行监测。譬如BridgetE.等人(2016)经过研究后指出,学前课堂互动质量对儿童的入学准备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从情感支持的角度来看,CLASS取得较高的分数的过程中,质量和儿童技能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如果从课堂的角度来看,课堂获得较高的分数时,质量和技能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随着CLASS在研究和实践中的日益普及,国内外都开始研究CLASS的心理测量特性,以及评估CLASS分数与各种学术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芬兰等国针对CLASS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将本土的文化作为研究的背景,胡碧颖等是我国澳门人,其也针对该工具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文化限制很可能会对CLASS所选择的维度和个维度指标所取得的得分有一定的影响。譬如Pakarinen等人(2010)经过研究后指出,因为对其有效性进行判别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因此为了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将代表消极氛围的维度进行排除,这就说明,该维度没有将芬兰学前教育互动的质量充分的表现出来。譬如,不同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得到的解释也不一样,而且在某些文化中,很可能不会对这些行为做出相应的解释。所以,我国的相关学者依然在对适应中国文化的CLASS进行探索,并从本土化的角度出发,对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我国学前课堂在互动方面具有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参考文献[1]单文鼎、袁爱玲:《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福建教育》2014年第4期,第28-32页。[2]李克建、胡碧颖:《国际视野中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兼谈我国托幼机构质量评价观的重构》,《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第15—20页。[3]刘颖、李晓敏:《OECD国家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第3-14页。[4]黄爽、霍力岩:《美国〈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期,第42-50页。[5]VeronicaOdiriAmatari,“TheInstructionalProcess:AReviewof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inaClassroomSett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SecondaryEducation,vol.5,no.3(2015),pp.43-39.[6]VeronicaOdiriAmatari,“TheInstructionalProcess:AReviewof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inaClassroomSett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SecondaryEducation,vol.5,no.3(2015),pp.43-39.[7]XinTang,EijaPakarinen,Marja-KristiinaLerkkanen,EveKikas,JoonaMuotka&Jari-ErikNurmi,“Validatingtheearlychildhoodclassroomobservationmeasureinfirstandthirdgradeclassrooms”,Scandinavian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vol.61,no.3(2016),pp.275-294.[8]Tang,X.,Pakarinen,E.,Lerkkanen,M.-K.,Kikas,E.,Muotka,J.,&Nurmi,J.-E.,“Validatingtheearlychildhoodclassroomobservationmeasureinfirstandthirdgradeclassrooms”,Scandinavian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vol.61,no.3(2017),pp.275-2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