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配套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配套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配套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配套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配套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壹素养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的重点难点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练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典故。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几位思想大家的思想,领悟课文中所说明的道理。文化传承与理解:识记文化常识。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

重点:分析归纳四个弟子的志向,掌握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难点: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领悟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

貳预习导学

写作背景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他提倡的伦理道德,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被采用。回鲁国后,他从事著述和讲学,相传有弟子3000人。他编订了《诗》《书》,修撰了《春秋》。作者介绍孔子的思想主张:主张礼治,反对法治。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脚。”

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者介绍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阳货》)他把恢复周礼看作是自己的历史史命。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2.关于《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揖录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宋儒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在行文中称孔子学生的字,那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而孔子招呼他们时,直呼其名,合乎师生对话礼仪,称呼中透出几分亲切。《论语》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题目解读

子路,姓仲,名由;曾哲,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文章记述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在一起各言其志的融洽场面。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

叁知识清单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介词,因为。乎:相当于“于”,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尔:你们。以:动词,认为。居:在平时、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则:作“辄”解,常常,总是,就。知:了解,知道。如:连词,假如,如果。或:代词,在这里指人。以:用,做。何以:以何,如何。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因此)(你们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讲解课文:子路(由):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夹在攻打接着治理等到正道,是非准则轻率匆忙的样子shèng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翻译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如:连词,或者。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如其:连词,至于。俟:等待。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诸侯会盟。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礼服。章甫: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愿为小相:希望成为赞礼人。小相:赞礼人。"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皙(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同说,陈述同“暮”已经于,在吹风唱歌kēng通“稀”,稀疏直起身子"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mù)春:农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暮"冠者: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童子:未加冠的少年(不到20岁)。浴:洗澡。乎:在;沂,水名,在今山东。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暮春时即可人浴。风:吹风,乘凉。名词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归:通馈,进食,送食。(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夫:指示代词,那。

已矣:罢了。让:谦让。邦:国家。此处指治理国家大事。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安:疑问代词,怎么。见:见得。之:指诸侯。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一、注音喟(

)然

舞雩(

师旅(

浴乎沂(

莫(

)春

比(

)及

曾皙(

千乘(

率(

)尔

摄(

)乎

饥馑(

侍(

)坐

铿(

)尔

小相(

哂(

)笑注音Kuìyúlǚsèyímù

bǐxīshèng(shuáishèjǐnshìkēngxiàngshěn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

希:通------

2.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

3.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通------1.希,通“稀”,稀疏

2.莫,通“暮”,暮春

3.与,通“欤”,语气词古今异义

如会同,端章甫

会同:古义---

今义1.古:诸侯相见

2.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重点实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

2.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

乎:

尔:3.毋吾以也

毋:

以:

4.居则曰

居:

5.不吾知也

知:

6.如或知尔

如:

或:7.则何以哉?

何以:

8.子路率尔而对曰

率:

尔:

而:9.摄乎大国之间:

摄,

乎:

10.加之以师旅

加:

以:11.因之以饥馑

因:

以:

12.由也为之

为:13.比及三年

比:

14.且知方也

且:

方:

15.夫子哂之

哂:

16.求!尔何如

尔:

何如:1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

如:

18.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

俟:19.非曰能之,愿学焉

能:

20.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1.侍:陪侍2.以:因为

乎:于----比

尔:你们3.毋:不要

以:认为4.居:闲居,平时

5.知:了解6.如:假如,如果

或:有人7.何以:做什么8.率:轻率

尔:形容词词尾

而:表修饰9.摄,夹、迫近

乎:于----在10.加:加到……上

以:拿,用11.因:接着

以:用,拿12.为:治理13.比:到

14.且:表递进,而且

方:道,准则15.哂:笑16.尔:你

何如:怎么样17.方:方圆

如:或者18.如:至于

俟:等待19.能:有能力做20.如:或者

2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为:

22.鼓瑟希,铿尔

希:

尔:23.舍瑟而作

舍:

而:

24.异乎三子者之撰

乎:

撰:

25.何伤乎?

何:

伤:

26.亦各言其志也:

亦:

其:

27.春服既成

既:

成:

28.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乎:29.风乎舞雩

风:

30.咏而归

咏:

31.吾与点也

与:

32.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

33.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夫:

言:

34.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35.夫子何哂由也

何:

3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为:

以:

让:37.唯求则非邦也与

唯:

则:3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安:

如:39.非诸侯而何

而:

何:

40.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

孰:21.为:担任22.希:稀疏

尔:拟声词词尾23.舍:放下

而:表顺承

作:起

24.乎:于----与,和

撰:才能,为政的才能

25.何:什么

伤:妨害26.亦:也

其:自己的

27.既:已经

成:定28.乎:于----在29.风:吹风30.咏:唱歌

31.与:赞成

32.后:落在后面33.夫:语气词

言:说的话

34.已:罢了35.何:为什么36.为:治理

以:用

让:谦让

37.唯:语气词

则:就38.安:怎么

如:或者39.而:又

何:什么40.小:小的事情,小相

孰:谁一词多义1.如

(1)如或知尔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3)如其礼乐

(4)沛公起如厕

2.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5)以侍君子

(6)为国以礼

3.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且知方也4.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5.为

(1)由也为之

(2)愿为小相焉

(3)赤也为之小一词多义6.知(1)居则曰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不知木兰是女郎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孰为汝多知乎

7.居(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4)居十日,扁鹊复见

(5)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6)囤积居奇

1.如:(1)假如

(2)或者

(3)至于(4)到,去2.以:(1)介词,因为

(2)动词,认为

(3)动词,做

(4)介词,用

(5)连词,

表目的,用来(6)介词,用3.方:(1)方圆

(2)道,是非准则

4.尔

:(1)代词,你们

(2)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5.为

:(1)管理,治理

(2)做(3)替6.知:(1)了解

(2)主持(3知道(4)zhì

通“智”

(5)见解,知识7.居(1)平日、平时(2)处于某种地方(3)居住(4)过了(5)坐(6)积蓄、储存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

)章甫,(

2.风乎舞雩: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

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1.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名作动,吹风

3.后,名作动,落后

4.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勇,形作名

6.撰,动作名,才能

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不吾知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5.摄乎大国之间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7.异乎三子者之撰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10.为国以礼

1.状语后置

2.宾语前置

3.宾语前置

4.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

6.状语后置

7.状语后置

8.状语后置

9.语前置

10.状语后置

重要语句翻译(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文:(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译文:(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译文:(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文:(6)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1)

译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

连下来,又有饥饿。

(2)

译文: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做什么

事情呢?”(3)译文: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4)译文: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5)译文: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6)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名句填空1.莫春者,___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以下名句皆出自《论语》,请填完整。(斜体为选做题)(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2)既来之,___________。(3)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_。

(4)过也,人皆见也;_____

,__________。(5)人而无信,__________。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7)往者不可谏,_________。

(8)____________,勿施于人。(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

(10)学而不厌__________。(1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不悱不发。(13)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4)言必行,__________。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补充(1)思而不学则殆(2)则安之(3)不患贫而患不安(4)更也,人皆仰之

(5)不知其可也(6)必先利其器(7)来者犹可追(8)己所不欲(9)匹夫不可夺志也(10)诲人不倦

(11)小人常戚戚(12)不愤不启(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4)行必果肆探究提升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孔子向学生问志。第二部分:写四个弟子对于孔子的问题作出的不同应答。第三部分: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加以评价。1、文章开篇孔子的讲话有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说了。”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论个人的志向。这反映出孔子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此孔子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从而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2、从冉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起子路言称的中等国家,冉有说的国家要小得多,他先说“方六七十”,后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3、公西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有以君子自居之嫌,他先谦虚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4、曾皙具有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