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工作_第1页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工作_第2页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工作_第3页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工作_第4页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华中师范大学付义朝【摘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中华》作为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实行惩处公开,增强中央政府惩治腐败的威慑力,坚持舆论导向,倡导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等措施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运动中来,为把中央苏区建设成最廉洁的政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时期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摘要】《红色中华》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党报 1931年12月11日创刊的《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初为周刊,49期后改为三日刊,149期起改为双日刊,发行量在初期仅为几千份,随着中央根据地的发展,发行量最多时达到4万多份,在当时中央苏区8万平方公里60多个县的区域内,每百人就拥有一份《红色中华》,其传播之广和影响之大,使其成为中央苏区内不可替代的主流媒体。《红色中华》在其发刊词中就明确说明创刊目的:“组织苏区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尽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指导各级苏维埃实际工作,纠正各级苏维埃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发扬自我批评精神;揭露帝国主义国民党及一切反动政治派别进攻革命欺骗工农的阴谋。”=1\*GB2⑴在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运动中,《红色中华》自始至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腐败现象的滋生繁衍有其思想根源,强化思想教育,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使勤政廉政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是消除这一根源的治本手段。苏区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拒腐防变的能力。1932年3月2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政府工作人要加紧学习》的第6号命令,强调指出: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政府制定的制度和法规,学习文化知识,尽快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文件的重要职责,在开展党内教育方面做出了宝贵的探索,形成了党报开展党内教育的鲜明特色。1、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前进动力。为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红色中华》刊发了大量的社论,引导苏区各级党组织普遍注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人类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使共产党员都懂得不能为自己谋私利,而应多为穷人谋利益;共产党员必须真心实意为革命事业、为群众利益而斗争,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红色中华》还刊发中央政府负责人的言论,对全党党员干部提出要求。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写的《反对浪费严惩贪污》一文指出:“这个时候,谁要浪费一文钱,都是罪恶。若是随意浪费,实际上就是破坏革命战争。至于吞没公款,营私舞弊等贪污行为,简直是反革命的行为,那非用革命的纪律制裁不可。贪污是苏维埃政权下,绝不准允有的事,如若发生呢,即是苏维埃政府羞耻。我们号召工农群众起来,帮助政府,来反对各级政府浪费政府的钱,驱逐各级政府中的贪污分子出苏维埃,对于一切浪费经济、特别是贪污分子,都要给以严重的惩办。”=2\*GB2⑵由于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和干部的灵魂不断得到净化,虽然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也有妻儿老小,也有个人利益,但是他们头脑中所想的,首先是革命的利益,是群众,是工作,而对个人的利益考虑甚少;每当个人利益与革命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都能自觉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革命事业,宁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2、开展法制教育。《红色中华》自创刊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发布党和政府的文告、训令、指示、文件,用以指导全苏区的工作。这其中,对于法令的宣传教育十分突出,并形成显著的特色。1932年上半年,刊登了如《关于战争动员与后方工作》的14号训令等大量文件,揭示了腐败行为的表现、危害,阐明了反腐败的意义,表达了中央政府反腐败的决心。1932年12月5日,发布了“关于检举苏维埃政府机关和地方武装中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问题”的训令,训令详细规定了各级工农检察部组织临时检举委员会的有关事项,明确了领导关系,确定了编制人数等=3\*GB2⑶。1933年12月15日,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反腐法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人员利用自己的地位贪污公款以图私利者,依下各项办理之:(1)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2)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 (3)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上2年以下的监禁;(4)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下的强迫劳动。凡犯上列各项之一者,除给规定的处罚外,还得没收其本人家产之全部或者一部,并追回其贪没之公款;凡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因玩忽职守而浪费公款致使国家受到损失者,依浪费程度,处以警告、撤消职务以至一个月以上3年以下的监禁。”=4\*GB2⑷为了帮助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红色中华》开辟了《法令的解释》等专栏,就相关问题回答读者的来信。1932年4月6日,《红色中华》刊登了谭震林对于军事裁判所组织条例和运用的18点疑问,同时逐一进行了解答。1932年4月13日,《红色中华》《法令的解释》专栏刊登了群众来信对劳动法及红军优待条例中有关条文理解的疑问,并以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进行了答复。此外,《红色中华》还坚持用大量篇幅刊登各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判决结论,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法制意识,从而知法守法。3、开展作风教育。作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更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面临“围剿”的严重威胁面前,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红色中华》辟有《红报》《黑报》《反贪污浪费》等专栏,《红报》专栏专门刊登苏维埃工作人员廉洁奉公,积极工作的先进事迹;《黑报》专栏专门批评那些消极怠工,立场不坚定的工作人员;《反贪污浪费专栏》专门披露贪污浪费事件,报道对有关人员的处理结果,这些措施对于伸张正义,抑制邪气,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此外,《红色中华》还开展治病救人式的帮扶教育,使那些犯错误的同志提高思想认识。《红色中华》第101期刊登红军某医院欧阳仪的自我批评,公开检讨自己“自私自利”,“贪污(重领)抚恤金15元,从慰问品中私取毛衣1件、牛乳2小瓶”,并表示要“与自己作不调和的斗争”,“纠正自己的错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管理员谢傅乐,采购食品时“私用了公家4块多钱拿去买表和吃东西”,经过思想斗争,他在《红色中华》第92期发表文章公开检讨“自己的贪污腐化的表现”,但碍于情面用的是“傅禄”的假名;后来又有人发表文章批评他这种“隐名匿姓”“敷衍遮盖”的做法。对于批评与事实不符,《红色中华》能够及时予以更正,还原事实真相。《红色中华》第134期刊登群众来信批评少共中央巡视员郑茂德,在雩都县巡视工作时偷骡子卖钱,回来就与那些少共中央局的某些同志大吃馆子,后经调查“完全不是事实”《红色中华》第135期刊发《重要更正》,实事求是地澄清事实,改正错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先进事迹,还是腐败现象,《红色中华》都一直坚持公开透明,指名道姓,不遮不掩,使之呈现在广大干部群众面前,从而在苏区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惩治腐败的社会环境。二、实行惩处公开,增强中央政府惩治腐败的威慑力倡廉必须与治腐有机结合起来。苏维埃中央政府一成立,就将反腐肃贪作为一项严重斗争任务列入议事日程,采用铁腕手段,对揭露出来的贪污腐败案件,予以坚决果断查处。与此同时,《红色中华》发挥机关报的优势,配合党和政府开展了广泛的惩处公开报道,通过公开曝光,从而有力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1、曝光大案要案,显示反腐决心。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不仅敢于揭露一般腐败现象,而且还勇于公开曝光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大案要案。实事证明,这不仅没有削弱苏区党和政府的形象,反而极大地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任。《红色中华》对于都事件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于都事件是共产党县级政权第一个集体腐败案。1934年,于都县县委书记刘洪清与城市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刘福元、城市党总支书记余当文、贫农团主任易林合伙与他人开酒店。后因亏损,刘福元等人又合伙贩卖食盐。因获得暴利,已调军区任职的前任县委书记李国盛、原区妇委书记曾发元等人也入股经营。在他们的影响下,于都党政干部经商、贪污挪用之风盛行。其中,作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的县苏维埃主席熊仙璧,强借公款经商,牟取私利;县委组织部部长高兴赞挪用保险金做私人生意;县互济会主任、县合作社主任等都以组织互济会或合作社名义入股经商;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刘仕祥勾结科员李其采等人造假账冒领动员费;少共县委书记腾琼、县政府总务长、县政府财政部副部长、城市区委书记、多个乡主席等贪污公款和群众的捐款或捐物。经法庭公开审理,刘仕祥、李其采、腾琼等五人被判处死刑;经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撤销了熊仙璧的县苏维埃主席职务,开除其执委委员职务,并由最高法院判处监禁一年,期满后剥夺公民权一年;撤销刘洪清的县委书记职务;其他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于都事件是一个集体腐败的窝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是隐而不报或是轻描淡写,还是以此为戒,公开曝光,加强警示教育,摆在了新生政权的面前。作为机关报,《红色中华》最终选择了后者,详细报道了案情及党和政府的处理情况,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撰写还撰写了《于都事件的教训》,向全中央苏区党政干部敲响反腐警钟。《红色中华》对大案要案的公开曝光,大快人心,既充分显示党和苏维埃政府反腐肃贪的决心,也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试图以身试法的贪污腐败分子。2、发布公告,定期公布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果。1932年2月14日,《红色中华》公布了在中央机关内查办“大案要案”的有关情况。1934年3月底,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团总结了中央机关反贪污斗争的成绩,《红色中华》进行了披露,“所检举的机关有中央总务厅、招待所,财政、劳动、土地部……被检举的分子,计会计与科长10个,管理科长及科员8个,总务处长3个……共查出贪污款项大洋二千零五十三元六角六分。”=5\*GB2⑸另外,在检察工作的专栏中,还陆续公布了形形色色的贪污腐化行为。3、通过发表署名文章,使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关注和了解检察工作。在1934年3月29日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上,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项英的调研文章《雩都的检举情况和经过》。此外,何叔衡、董必武等领导人也经常通过《红色中华》发表文章或“指示信”,不但指导了各级检察机关的工作,又使工农群众了解了检察机关在做什么。三、坚持舆论导向,倡导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我们的报纸是革命的报纸,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报纸,是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我们对于一切损害革命利益,损害苏维埃政权的官僚主义者,贪污腐化分子,浪费者,反革命异己分子,破坏国家生产的怠工工人等,必须给以最无情的揭发与打击,使他们在苏区工农劳苦群众的面前受到唾骂、耻笑与侮辱,使他们不能在苏维埃政权下继续生存下去,这样来改善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来教育广群众”,同时我们要“尽量的散步每一个新的经验,新的模范,赞扬在军事、政治、经济、劳动的各个战争上的英雄”=6\*GB2⑹。作为机关报,《红色中华》自始至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旗帜鲜明,一贯清清楚楚,没有半点的含糊。1、对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使之没有藏身之所。批评专栏是《红色中华》办报的一大特色,贯穿于报纸的全过程。《红色中华》专门开辟了“突击队”、“铁棍”、“警钟”“无产阶级的铁锤”“可耻的黑板”等专栏,专栏的题目就鲜明地表明了报纸的立场,这些专栏专门揭露反面典型,批评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在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中影响很大。这些批评报道有三个特点,一是长期坚持,贯穿始终。二是力度大,效果好。如《红色中华》第168期共有10个版,其中就有7个版涉及反对违法乱纪的斗争,给人以极强的震撼。三是批评一律平等,既批评机关团体,会昌县西岗区政府“打土豪捉来一个土豪婆(靖卫团总的媳)罚了大洋四十元,结果未交款;由一个委员拿去做了老婆,款也不罚了。每个月区政府开支在三百元以上,小密政府把打土豪没收来的东西,留给委员们享受”=7\*GB2⑺,也批评个人“石城县革命委员会的主席,最近他家由县城对河搬到城里来住,放了很多鞭炮,热闹得很,收了群众的很多贺礼,有送几个毫洋的,有的送一二块大洋的,据说收了不少的花边。有人诘问他,为什么收群众的贺礼和花边?主席的回答:‘这是他们自己愿意送我的,为什么不收?!’”=8\*GB2⑻;批评高层领导,中央财政部征发局的刘忠四,“贪污公家的鹿茸一包,高丽参二支,当归二支,以及多种物品”;中央互济总会财政部长谢开松,“手指上戴着公家金戒指二个”,“二千多元开支下落不明”,发动难民开采钨矿时,“要他们买鸡子猪肉给他吃”,侵吞“难民开矿的伙食费”,也批评一般党员干部,《红色中华》第136期揭露门岭县洞头区军事部长将没收土豪的款子“打了埋伏200多元”。第146期揭露会昌县高排区特派员钟阶廷“把没收地主的金耳环1对,竟敢和区苏主席分赃(各人1只)”2、不遗余力地宣传先进典型,倡导良好风气。苏区干部艰苦朴素、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方面,江西兴国县长冈乡和福建上杭县才溪乡的干部是典型,“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同样,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像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地解决了。”=9\*GB2⑼毛泽东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赠旗给他们,并奖给长冈乡两头耕牛,还亲笔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题写“模范兴国”四字,予以褒奖。《红色中华》对这些先进县区乡进行了重点报道,号召各地向他们学习。同时,《红色中华》还不遗余力地对党员干部的朴实作风、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等进行报道,“中央土地部分了田的同志,自带伙食来。首先由胡海同志打头报名写信回家送一月伙食,跟着有以下诸同志报名:王金龙半月,张义贤半月,李日帐半月,朱福连半月,朱良仁半月,郭舜全五天。其余到会的已分田的同志,因时间关系,决定向节省委员会随时报名”=10\*GB2⑽。全总执行局决定“家在苏区的工作人员带伙食办公”=11\*GB2⑾。本籍工作人员“自带伙食的节省运动,现已在各地普遍开展。江西省苏财政部,长汀水口河三都等区苏,中央劳动部土地部司法部内务部及反帝拥苏总盟,均有报告说这一运动正在开展”=12\*GB2⑿。通过弘扬这些先进典型,苏区干部作风蔚然一新,处处起模范作用,坚持做到“十带头”,即带头学习政治军事,带头参军参战,带头执行任务,带头慰劳捐献,带头节约粮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带头购买公债带头优待红军家属,带头集股办合作社。随着反贪污腐化、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开展,上至中央政府,下至乡苏维埃工作人员,实现了不脱产、不拿薪、自带伙食去办公,戴斗笠、穿草鞋、走乡串户的好风气。群众赞扬说:“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3、发挥机关报独特的组织功能,推动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13\*GB2⒀。《红色中华》在办报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除了积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进行宣传鼓动外,还积极地参与到中央政府的工作来,起着积极的组织领导作用。在苏区廉政建设运动中,《红色中华》不仅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而且还通过发倡议等形式参与组织了廉政建设。针对各级苏维埃政权中的贪污、浪费严重的事实,中央苏区在1932年春开展了反贪污浪费的节俭经济运动。为了深入开展这一运动,《红色中华》1933年12月向全苏区提出了六项节省规约倡议:(1)每天节省一个铜片;(2)不进馆子不吃小食(包括吃烟吃酒吃私菜);(3)节省办公费30%(主要在机关、团体中进行,节约办公用品如纸张、灯油、文具等);(4)普遍建立节省箱,一节省箱每月清算一次;(5)每个伙食单位建立一个菜园,力争自己种自己吃;(6)残酷地开展对一切浪费的官僚主义者的斗争。这一号召受到了广大干部的热烈响应,各地都纷纷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934年又发出“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的号召,提出九条措施,并着重指出“在节省运动中应进一步的开展反贪污与浪费的斗争”=14\*GB2⒁。为了将这些号召变成群众的行动,《红色中华》相继刊发了《节省经费与开展反浪费斗争》、《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等社论,号召节省每一粒米、每一个铜板去支持战争,提出从4月到7月这4个月节省经费80万元以充裕红军给养的要求。《红色中华》还开辟专栏报道各地工作进展情况。1934年3月20日《红色中华》以《中共中央机关外籍工作同志给本报节省运动号召的回答》为题,刊登了陈云、邓颖超等23人联名信“《红色中华》报编辑同志:我们是从白区来的,我们在苏区没有分田,但是我们为着革命战争,使我们能在持久战中取得彻底胜利,愿意:一、每天节省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饭,好打胜仗。二、今年公家不发我们热天衣服,把这些衣服给新战士穿。我们要求其他白区来的同志和在苏区分了田的同志,都同我们一起,来响应红色中华的节省号召签名人:左觉农、陆定一、余长生、邓颖超、博古、刘群先、陈云、毛泽覃、朱琪、覃伯益、林恺、郭香玉、刘自升、彭懦、廖昔篯、成仿吾、刘素珠、罗迈、阿金、潘汉年、赵婉媛、陈一新、贾拓夫。193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