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_第1页
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_第2页
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_第3页
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_第4页
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小车实验原理

篇一:物理实验报告3(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级班学生:时间:

篇二: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篇三:初中物理重点实验

初中物理重点实验

一、力和运动:

1、温度计测温度。

【实验目的】:用温度计测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寒暑计,实验温度计,体温计),

烧杯等

【实验步骤】:(1)选取适当的温度计(量程、分度值)

(2)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3)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靠边,不

靠底)

(4)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液柱稳定后)

(5)取出温度计(体温计)

(6)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数(视线与液柱面相平)

【实验记录】:温度+单位

2、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被测物。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

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至指

针指在

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祛码或移动

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祛码质量+游码示数(111物=«1

祛+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3、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

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

测量方向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

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直尺、秒表

【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

运行的时间长,如图所

示;

2、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直尺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

金属片的

长度,即通过的路程;

3、用秒表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

时间;

4、再将小车从A运动到B时,测出路程和时间;

5、将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处,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

述测量

数据的竖直填入表中;

6、根据测出的S、T,用S=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SK

S2、S3的

平均速度.

5、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摩擦力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

【实验器材】: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木板3块、木块、

祛码。

【实验步骤】:把木块放在不同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

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

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

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

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注意】:改进实验

6、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表面粗糙程度一致的木板,楔形坡

面、棉布等

【实验步骤】:使小车在坡面同一高度处下滑,分别通过

铺棉布的的木板和去掉

棉布木板,观察小车在表面粗糙程度不一样的木板上滑行

的距离,记录并总结。

【实验结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越远,推理如果

接触面对小车没有阻力

的情况下,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远动。

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

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O

【实验器材】:钩码、小车、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

滑轮、支架等。

【实验步骤】:1.如图乙,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

托盘里放钩码。这样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用力

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观察小车在什么情况下

持运动状态不变。

2.用手按住小车,改变两端钩码数量,使两个拉力大小

不等。

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3.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让两个力的方

向相同,

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4.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让小车扭转一

个角度,

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5.用手按住小车,让两端钩码数量相等,再让拉力方向

相反,

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松手,观察小车能不能保持静止。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大小相等(等大);

②方向相反(反向);

③同一直线(共线);④同一物体(同物)

【注意】:该实验中的小车在水平方向还要受到摩擦阻力,

使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到的力实际是三个。如果阻力比两个拉力小得多,可以忽

略的话,可以近似认为

小车水平方向只受到两个拉力。这就要求桌面尽可能光

滑;小车的轮子滚动自如;

选取质量较大的钩码,使两个拉力尽量大些,以削弱摩擦

阻力的影响。所用的两

个托盘也要相同

实验装置改进:也可以用一张方形卡片纸(注意重量轻些

的好)代替小车作

为受力物体,卡纸的两个对角分别用线穿过并栓牢,线的

另两端绕过铁架台上的

滑轮并挂上钩码。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下图是其中

的两个步骤,

8、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目的】: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有关

【实验器材】:凳子、海绵、硅码2个

【实验步骤1:(1)将海绵铺在桌子上,将木桌正方放使

桌脚

与海绵接触,记下桌脚陷入海绵的深度;

(2)然后在桌上添加钩码,发现桌子明显下弦.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

(3)将海绵铺在桌子上,将木桌正方放使桌脚与海绵接触

桌上添加2个钩码,记下记下桌脚陷入海绵的深度hl;

(4)然后将木桌反过来使桌面与海绵接触,在桌上添加2

钩码,记下记下桌脚陷入海绵的深度h2.比较发现hl大

于h2,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压力越大,

作用效果越明显;在正

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反

之成立。

9、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

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

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

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

液体,

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

管液面高

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

类)

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

①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

管压强

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

盒在不同

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10、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

力计的示数Flo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I。图19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F1-F2o)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LF2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

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

重力浮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

受等于的大小

1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

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

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方

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

位置

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

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助力、助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

拉杠杆,

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

向和

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x

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

动力和阻

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

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1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处理实验数据,

并根据

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钩码、滑轮组、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

计、刻

度尺。

【实验步骤】:1.用所给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滑轮组。

2.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方,记录下所挂钩码的重力,用

弹簧测

力计竖直拉住绳子自由端。

3.将刻度尺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分别记录下钩码和绳

子自由端的起始位置。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