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112题)_第1页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112题)_第2页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112题)_第3页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112题)_第4页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112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1(共4套)(共112题)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内在的包括四个方面:稳定物价,稳定汇率,经济发展,充分就业。2、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货币趋紧,派生货币减少。央行卖出债券,相当于回笼货币,货币供应量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贷款成本降低,派生存款能力上升,货币供应量上升。3、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增加,为维持利润.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4、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充分就业是指()。A、自愿失业B、非自愿失业C、摩擦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货币政策目标是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不在失业范围之内。5、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并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被称为()。A、货币政策工具B、货币政策中介目标C、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央行救市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经济。6、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如()就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A、窗口指导B、优惠利率C、再贴现政策D、基础货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就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A、窗口指导B、优惠利率C、再贴现政策D、基础货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工具和间接工具。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窗口指导、道义劝告。8、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称()。A、内部时滞B、外部时滞C、认识时滞D、决策时滞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属于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是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9、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贷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再贴现政策标准答案: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的办法,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直接信用控制标准答案: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道义劝告标准答案: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交流等,影响其贷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贯彻中央银行政策,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道义劝告既能影响信用总量,又有助于调整信用的构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通货膨胀目标制标准答案: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当局预测通胀的未来走向,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通胀目标(区)相比较,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4、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标准答案: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一是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二是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三是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些?我国现行的目标是什么?标准答案: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试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标准答案: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的活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提高或降低,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倍数,以达到调节社会信用规模和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在货币乘数机制作用下,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成倍增加。相反,若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则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抑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若此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已全部贷出,则会迫使商业银行迅速收回已贷出的部分款项或已作出的部分投资,在货币乘数机制作用下,市场货币供应量成倍减少。例如,如果经济处于衰退状况,中央银行则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成倍扩张信用及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试述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制。标准答案: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的行为。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基础货币,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当金融市场上游资泛滥,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以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公开市场操作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购买有价证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这就刺激银行增加贷款,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反之,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货币供给量减少。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对有价证的购买还会提高有价证券的价格,降低利率水平;对有价证券的卖出,则会引起有价证券价格的下降和利率上升。因此,中央银行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还能影响利率结构,进而影响对利率敏感性不同的贷款和投资,实现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试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标准答案:①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较强;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②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时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19、试述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标准答案:①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②这些政策目标,有的可以兼容协调,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充分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有助于充分就业;但其他各个目标之间则更多地表现为矛盾与冲突。③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即物价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④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从长期来看具有一致性,从短期来看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政府多倾向于利用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⑤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同时实现。⑥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经济增长率高可能会带来国际收支的逆差。⑦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通常认为具有一致性,经济增长率越高越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试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标准答案: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贷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由于对经济具有极大冲击力,因而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比较慎重。在世界范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呈现降低趋势。③再贴现政策具有影响货币供给量、调整信贷结构、政策告示和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最主要的就是再贴现规模不能完全被中央银行所控制。④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可以灵活地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逆转性,可迅速地执行,它是中央银行日常性调节较为理想的工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判断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1、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是政策性银行。()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都是中国人民银行。22、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主动权。()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仅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可以影响利率。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时,一方面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另一方面,会使市场利率下降。()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行动时滞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应该是认识时滞。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第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凯恩斯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A、利率B、货币供给量C、通货膨胀率D、存款准备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凯恩斯很注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2、货币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A、利率B、货币供给量C、通货膨胀率D、存款准备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主义不认为利率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反他们认为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3、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中间目标的是()。A、适度货币供给量B、适度利率水平C、适度的经济增长D、适度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比较可发现A、B、D三项均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故此,正确答案是C。4、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最终目标的是()。A、适度的失业率B、适度利率水平C、适度的经济增长D、适度的通货膨胀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适度利率水平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5、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包括()。A、物价稳定B、国际收支平衡C、经济增长D、收入分配平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收入分配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6、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A、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C、内外均衡、经济增长D、人民币币值稳定、经济增长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故此,D为正确答案。7、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彼此间都是相矛盾的B、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彼此间都是相统一的C、除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外,其他各项最终目标间都是相矛盾的D、除了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外,其他各项最终目标间都是相统一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一个国家要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就会上升。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率下降,必须承受较高的失业率。所以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相矛盾,B和D都是错误的。经济增长使得消费增加、投资增加,从而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增加,所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相统一的,A错误。8、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不包括()。A、可测性B、可控性C、相关性D、灵活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包括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9、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点在于灵活性,而缺陷在于干扰因素复杂B、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C、央行可以同时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D、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点在于相关性较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利率属于价格指标,货币供应量属于总量指标。通常,总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不能相互协调,一定条件下存在冲突。当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要保持利率稳定,则央行必然要根据“相机抉择”原理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解,从而货币供应量难以稳定。同理,当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则必然使得利率随着货币需求波动而波动。故此,C的表述错误。10、因具备调控力度大、效果好、灵活性大等优点,而成为各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最常用的手段是()。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收入政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根据政策的优点判断出该政策类型。1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A、稳定物价B、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均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970年后,各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成为经济上的普遍问题,各国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中的增长。”12、中介目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是指中介目标具备()。A、相容性B、可控性C、相关性D、准确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中介目标的特性。13、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1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确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效果。当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时,如果商业银行或者公众购买了这些有价证券的话,那么他们就需要利用现金或者银行存款来支付购买款,当公众或者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支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的时候,市场上可以用来扩张的基础货币量就会收缩,因此整个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就会较少,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从紧。从而答案为B选项。15、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A、信贷配给B、消费信用控制C、公开市场业务D、窗口指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信贷配给、道义劝告、窗口指导。所以,C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6、在货币政策工具中,窗口指导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窗口指导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7、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操作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开市场操作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8、2007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上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这里的“存款准备金”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存款准备金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中国也经常使用,特别是最近几年的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有力的调整了宏观经济。19、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消费信用控制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消费信用控制是一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主要是通过调节居民的消费结构以达到调整货币供给的目的。20、在货币政策工具中,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一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1、在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动产市场信用控制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不动产市场信用控制是一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2、在货币政策工具中,信贷配给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贷配给是一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3、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A、再贴现率B、公开市场业务C、不动产信用控制D、存款准备金率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动产控制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所以选择C。24、()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A、消费信贷控制B、存款准备金C、公开市场业务D、道义劝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公开市场操作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最常用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是一种被动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相对较少。25、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政策调控效果最猛烈的工具()。A、公开市场操作B、存款准备金率C、再贴现率D、利率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二、名词解释(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6、货币政策标准答案: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财政政策标准答案: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再贴现政策标准答案:再贴现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所谓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9、论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涵及各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标准答案:货币政策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期望达到的政策实施效果。从世界各国情况看,货币政策目标大致包括下述四项内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相互统一的,有些又是相互矛盾的。(1)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即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衰退,则失业增加。(2)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关系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说明。该曲线表明:要控制失业率,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的增加则会引起物价水平上涨;要稳定物价,就需要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就会导致失业率提高。所以,二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比较复杂。由于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上涨。所以,从经济机制上看,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也有关于二者并不矛盾的理论和实践。比如,一些学者认为,适度物价上涨能够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的关系也是较为复杂。在经常项目中,经济增长通常会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而引起国内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以及提出对一部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这样会使一国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使贸易收支恶化。而在资本项目中,由于一国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国内社会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引进外资,外国资金的注入可能会使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能保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一定是相统一的。二者究竟是统一还是矛盾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大小。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强调一个或两个目标,其他目标可能会向反方向发展,就是说,要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能要牺牲其他目标。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例如当前许多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目标。随着经济形势、政治局面的变化,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会有变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论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标准答案: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设定的可观测的调整指标。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具有两项功能:一是衡量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二是为中央银行提供可追踪、可观测的指标,便于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货币政策。通常,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标准有:(1)可测性。这一指标能否被方便地检测和统计。(2)可控性。这一指标应该是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直接处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用范围之内。(3)相关性。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高度相关。中央银行能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与最终日标的偏差情况,以便调整货币政策工具达到预定的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不能同时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标准答案:中介目标又称为中间目标、中间变量等,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达到,必须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达到其最终的目标,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四个:一是可测性,二是可控性,三是相关性,四是抗干扰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效果指标,利率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中央银行在确定中介目标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是难以同时满足的。例如,当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时,随着产出增减或物价变化,公众的货币需求会发生变化,在货币供给量前提下,利率必然会发生变动。当选用利率目标时,若货币需求变动,要保持利率稳定,中央必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货币的供给量。所以,不能同时确定货币供给目标和利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类型?标准答案: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其中,①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③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行为。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相反,当金融市场上游资泛滥时,中央银行就会卖出有价证券,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中央银行就是这样通过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活动,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信贷配给、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第3套一、选择题(本题共23题,每题1.0分,共23分。)1、关于存款准备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存款准备金富有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B、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都产生显著的影响,以致使得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C、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最猛烈,不宜作为经常性的货币政策调节工具D、通常,在经济繁荣阶段,具有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繁荣阶段,一般具有通胀压力,社会流动性过剩等特征,中央银行通常会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资金,以实现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故此,D项说法错误。2、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相机抉择式的交易行为属于()。A、再贴现率B、公开市场操作C、存款准备金率D、窗口指导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机抉择的交易行为就是逆经济风向行驶,当经济萧条时,采用买入债券,释放流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当经济过热时,采用卖出债券,回收流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所以是相机抉择式的交易行为。3、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抛售政府债券,他的意图是()。A、减少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B、减少货币供给C、提高利息率水平D、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扩大货币供给量,以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目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抛售政府债券的行为属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其政策意图是回笼货币,减少货币政策供给。这是因为,当银行购买央行的政府债券,同时银行的可贷资金便下降。央行在市场抛售政府债券或票据的行为,多发生在经济过热和社会流动性过剩的经济阶段。故此,B选项为正确答案。4、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依赖于()。A、市场发达程度B、金融工具创新程度C、金融深化程度D、金融自由化程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与其他投资者一样,都是在市场中完成债券、票据等资产和货币资产的转换。金融市场便成为央行进行货币投放和货币回收的平台。所以,公开市场操作依赖于市场发达程度。5、关于公开市场业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优点B、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温和性优点C、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相机抉择”特点D、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交易的原则是盈利性、政策性和流动性的统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等价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此,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包括盈利性。其实,央行的一切行为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D项说法错误。6、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特殊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属于()。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D、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考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题干即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7、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货币供给增加应该是宽松型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回购国债,降低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所以A、B、D三项都是引起货币供给减少的,因此选C。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A、放松B、紧缩C、不变D、不一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有价债券,货币供给增加,是宽松的货币政策。9、中央银行间接信用指导的方法有()。A、信用配额B、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C、窗口指导D、直接干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的各个选项中,信用配额、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直接干预都是央行直接对商业银行施加影响的方法,而窗口指导是央行利用其权威性,通过行政指令来要求商业银行控制对具体行业、具体项目贷款规模、贷款利率等的控制,属于较为间接的信用指导。10、提高房地产货款的首付比率,属于货币政策工具中的()。A、直接信用控制B、间接信用指导C、选择性控制工具D、一般性控制工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和种类。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可以经常使用而且效果明显的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信贷配给、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本题中,提高房地产贷款的首付比率属于不动产信用控制,因而是选择性政策工具。11、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工具主要是()。A、大额可转让存款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工具主要是政府债券和国库券。12、中国人民银行买入外汇,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变化是()。A、国外资产增加、政府存款增加B、国外资产增加、国外负债增加C、国外资产增加、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D、国外资产增加、货币发行增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国人民银行买入外汇,外汇是国外资产,所以国外资产增加,买入外汇可以是向商业银行买入或直接向公众买入,不论哪种方式,都会使得货币增加。13、从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称作()。A、外部时滞B、内部时滞C、操作时滞D、决策时滞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时滞的类型和定义,从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称为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内部时滞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14、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新政策的出台并加以实施所需要的时间,称作()。A、外部时滞B、市场时滞C、决策时滞D、行动时滞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考查货币政策时滞的类型和定义。内部时滞包括:①认识时滞,指从经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这种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信息收集的程度、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能力。②行动时滞,指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新政策的出台并加以实施所需要的时间。这种时滞取决于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15、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而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未加以考虑,仍按以往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货币供给,则导致()。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名义货币供给增加D、名义货币供给减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考查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关系。当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社会商品总价值一定时,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流动速度进行货币供给,则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故此,B选项正确。16、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减缓,而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未加以考虑,仍按以往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货币供给,则导致()。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名义货币供给增加D、名义货币供给减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考查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关系。17、中央银行从采取措施到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时间被称为()。A、内部时滞B、认识时滞C、行政时滞D、外部时滞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货币政策的时滞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认识时滞,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种为决策时滞,即从央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行动所需的时间,上述两种通称为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第三种为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即从央行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所以答案为选项D。18、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B、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C、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D、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此时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投资增加,带动总需求的增加。19、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利率和收入的函数,则当收入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收入增加,会增加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总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提高。20、根据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尽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加政府预算盈余C、实现充分就业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零通胀的充分就业。21、当政府为克服经济衰退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出现挤出效应时,可以配合使用以消除挤出效应的政策手段是()。A、增加货币供给B、减少货币供给C、增加收入税D、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政府为克服经济衰退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出现挤出效应时,会出现因利率提高而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现象,此时配合的货币政策应旨在降低利率。故采用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达到这一效果。22、在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应该应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A、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B、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C、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D、松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经济过热,为抑制通胀压力,需采取紧的财政政策;需求过旺国内供给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从而进口增加,本币有贬值压力,需采取紧的货币政策。23、下列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操作的是()。A、发行央行票据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正回购操作D、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现券卖断操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放大了货币乘数,使得货币通过存款创造大幅扩张,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发行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正回购操作、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现券卖断操作都是央行减少流动性、收回货币的措施,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二、名词解释(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4、存款准备金政策标准答案: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公开市场操作标准答案: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所谓广义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所谓狭义公开市场,是指主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量大,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量的目的。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时滞标准答案: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货币政策的时滞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认识时滞,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种为决策时滞,即从央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真正行动所需的时间。第三种为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即从央行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7、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标准答案:(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的各种措施的变动,作用于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最终影响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所坚持的基本货币理论不同,各经济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2)凯恩斯关于货币变动影响经济变量的分析主要是以利率为核心而展开的。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当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则会引起市场利率水平下降。根据利率与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利率下降,又导致投资增加,进而引起总需求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到供过于求得状况,导致人们增加消费或金融资产投资,减少货币存量,这样进而导致利率下降,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消费需求拉升,从而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4)从上述内容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中间变量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变量是利率,而货币主义认为是货币供给量。②作用模式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间接的,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是直接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试评述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标准答案: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共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及货币政策规范。(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维持物价的稳定,其余的目标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则一概听任市场的“内在稳定力量”去解决。(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3)货币政策工具。弗里德曼等人力主公开市场业务,他反对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并将公开市场业务视为唯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理由是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他两种政策工具所没有的优点。(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5)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经济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的时滞较长而且易发生变化,另外就是经济预测技术水平低。货币主义者认为这些问题难以克服。一般来讲,固定货币规则的运用要大大优于相机的货币政策,他们相信即使在中央银行意识到其稳定经济的主要责任,并对其行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固定货币规则也是最优的。(6)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内容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最重要的是其货币政策主张即“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规范。货币主义极力反对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提出应推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不致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排除利息、信贷流量、超额准备金等因素,以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作为唯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为了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应尽量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避免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要使失业和经济增长分别保持在“自然失业率”和适度增长率上,就要控制货币供给量,保持一个稳定的货币增长速度,将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与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现代货币主义“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主张,是基于以下两点提出的:其一,他们相信经济本身存在自动调节功能,在没有中央银行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行动情况下,产出可以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理论上,经济会表现出一种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随着时间变化,它可以自动消除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这一机制源于工资和价格水平有伸缩性。其二,他们认为用来操纵社会总需求的相机努力不起作用,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他们还认为这种相机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稳定产出和就业,并可能导致很严重的通货膨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1)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lag),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货币政策的时滞有三种:第一种为认识时滞(recognitionlag),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种为决策时滞(decisionlag),即从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上述两种统称为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insidelag),第三种为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outsidelag),即从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内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一般比较短促,也易于解决。只要中央银行对经济活动的动态能随时、准确的掌握,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可以减少内在时滞。而外在时滞所需时间较长,货币当局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后,不会立即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它需影响中间目标变量的变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到社会各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影响到经济总目标,这需要时间。但究竟这种时滞有多长时间,以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力度如何,西方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一派认为,这一时滞相当长,约两年左右而且变幻无常;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时滞不过为6个月而已。(2)合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指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并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这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只要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一切必要信息,他们将意识到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认为这是发生通货膨胀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增大使企业不愿扩展经营,或人们为了使自己在未来的通货膨胀中免受损失,提前抢购商品。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显然,公众对金融当局采取政策的预期及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3)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以上因素外,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其他外来或体制因素的影响,如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总要持续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经济条件发生某些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政治压力足够时,就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或影响其效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标准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③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2)联系: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③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1、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包括四点:抗干扰性、可测性、相关性、可控性。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政策)模拟试卷第4套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反比关系。2、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窗口指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但这要求有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我国相对比较弱。3、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要缴纳的准备金减少.可贷资金增加。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一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央行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商业银行或者居民购买,相应的流通中的现金或者银行存款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政策收紧。5、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A、汇率B、超额准备金C、利率D、基础货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汇率不是中介指标,超额存款准备和基础货币是近期中介指标,远期中介指标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6、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政策D、存款准备金政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存款准备金率作用强烈且后果不可估,所以一般不常使用。7、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存款准备率B、减少税收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有价证券D、扩大政府公共投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效果最强烈的货币政策工具。8、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全过程,包括()。A、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B、操作时滞和决策时滞C、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D、市场时滞和操作时滞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内部时滞是货币当局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的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9、充分就业标准答案: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一般认为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就是充分就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标准答案: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优惠利率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公开市场政策标准答案: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根据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不同,公开市场业务可分为被动的公开市场业务和主动的公开市场业务两种模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信用配额标准答案: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为避免信用过度扩张,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进行合理分配,以限制其信贷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窗口指导标准答案: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以及货币政策的要求等,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和贷款规模进行指导,如在金融紧缩期内设置贷款额增加的上限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4、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有哪些?标准答案: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应等基本内容。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有:①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②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③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⑤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标准答案: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的、对整体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等。除了上述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外,中央银行还可根据本国的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其中,既有直接的信用控制,也有间接的信用控制。直接的信用控制工具包括信贷配给、流动性比率、利率上限等;间接的信用控制包括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知识点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