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5/1E/wKhkGWa6u8aANPLGAAJJQZNpbw8138.jpg)
![8.1.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5/1E/wKhkGWa6u8aANPLGAAJJQZNpbw81382.jpg)
![8.1.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5/1E/wKhkGWa6u8aANPLGAAJJQZNpbw81383.jpg)
![8.1.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5/1E/wKhkGWa6u8aANPLGAAJJQZNpbw81384.jpg)
![8.1.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5/1E/wKhkGWa6u8aANPLGAAJJQZNpbw81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系列测试《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检测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煤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可得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C.推广使用煤液化和气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答案】A【详解】A.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A正确;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会燃烧,要想将煤干馏,需隔绝空气加强热,B错误;C.煤的液化和气化,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C错误;D.煤的气化主要是煤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水煤气,C(s)+H2O(g)CO(g)+H2(g),D错误;故答案为:A。2.宋朝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此物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石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由多种烷烃、烯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对石油进行裂解,可以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的分馏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所得到的馏分均为混合物D.石油燃烧时“烟甚浓”是因为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了炭黑【答案】D【详解】A.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和少量的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不含烯烃,故A错误;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B错误;C.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的分馏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所得到的馏分均为混合物,故C错误;D.石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是炭黑,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煤的干馏、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C.石油没有固定熔沸点,但分馏产物有固定的熔沸点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答案】A【详解】A.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含有烯烃,所以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煤的干馏、气化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石油没有固定熔沸点,其分馏产物仍旧是混合物,即也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错误;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故D错误;故答案为:A。4.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经济效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煤中含苯、甲苯、二甲苯C.煤的气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D.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a的沸点最高【答案】C【详解】A.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煤中不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这些是煤经过干馏生成的产物,B错误;C.煤气化生成CO、H2等物质,CO和H2燃烧高效、清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C正确;D.从图中可知,a、b、c中a最先分馏出来,c最后分馏出来,因此熔沸点a<b<c,D错误;故答案选C。5.某同学对煤进行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B.向b装置的水层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c装置可验证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D.e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答案】C【分析】煤干馏得到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等,据此分析;【详解】A.煤的干馏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项正确;B.煤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焦炉煤气(CO、)、粗氨水、煤焦油等,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项正确;C.焦炉中的乙烯等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C项错误;D.焦炉气中含CO、H2等还原性气体,CO、H2均能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D项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石油、煤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B.石油裂化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化汽油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通过干馏后分馏的方式可以分离提纯D.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属于可再生能源【答案】A【详解】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A项正确;B.石油裂化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化汽油中含不饱和烃,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裂化汽油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B项错误;C.煤中不含苯和甲苯,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H、O、N、S等元素,通过煤的干馏获得煤焦油,煤焦油经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C项错误;D.天然气、石油、煤都属于化石能源,属于非再生能源,D项错误;答案选A。7.熟悉又陌生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曾在课上与你擦肩而过,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分别滴入溴的溶液中鉴别两种汽油B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C将甲烷通入溴水中并光照验证甲烷的取代反应D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酸性溶液,溶液褪色净化甲烷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裂化汽油中含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直馏汽油不含不饱和烃,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B.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碘单质会与碱反应,不会与淀粉发生显色,无法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C.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卤素需为气态,故将甲烷通入溴水中并光照,无法验证甲烷的取代反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D.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乙烯但是混入了新杂质CO2,无法净化甲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故答案选A。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分解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Ⅱ中逸出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石蜡油分解生成的气体中只有烯烃C.十八烷完全分解为乙烷和最多乙烯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8D.装置Ⅰ中硫酸铝和碎瓷片都是催化剂【答案】B【分析】装置I中发生石蜡油的分解实验,装置II中用冰水冷凝产物,装置III中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还原性烯烃的存在。【详解】A.装置II中逸出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烯烃将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石蜡油发生的是裂解反应,所以分解生成的气体中既有烯烃,又有烷烃,B不正确;C.十八烷完全分解为乙烷和最多乙烯时,按每两个碳原子作为一组,将碳碳单键打断,共可断为9截,其中8截为乙烯,一截为乙烷,乙烷与乙烯物质的量之比为1:8,C正确;D.装置Ⅰ中硫酸铝和碎瓷片都是催化剂,D正确。故选B。9.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新增石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成就了几代大庆人“大庆底下找大庆”的梦想。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经分馏获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都是纯净物B.石油经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原料C.运输原油的钢管被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蚀属于化学腐蚀D.石油的催化重整是将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可获得芳香烃【答案】A【详解】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为C5~C11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故A错误;B.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故B正确;C.因原油不导电,则没有形成原电池反应,钢管被含硫化合物腐蚀,生成硫化物,属于化学腐蚀,故C正确;D.石油可通过结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A。10.下列烷烃含量越高,汽油品质越好的是()A.CH3(CH2)6CH3B.CH3CH(CH3)CH2CH2CH3C.(CH3)2CHCH2C(CH3)3D.CH3(CH2)14CH3【答案】C【详解】汽油所含分子支链多的链烃、芳香烃、环烷烃的比例越高,它的抗爆震性越好;所含直链烃分子越多,抗爆震性越差。A.CH3(CH2)6CH3中没有支链;B.CH3CH(CH3)CH2CH2CH3含有一个支链;C.(CH3)2CHCH2C(CH3)3含有三个支链;D.CH3(CH2)14CH3中没有支链;答案故选C。二、填空题1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1)图1中所进行的实验可称为(填“煤的干馏”、“煤的气化”或“煤的液化”)。(2)图1所示实验结束后,再设计实验证明水层中含有氨,选用的试剂为,现象为。(3)图1所示实验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成分之一是乙烯,如图展示了乙烯的部分用途:
①乙烯的电子式为;聚乙烯的化学式为;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i的反应类型为。③制备环氧乙烷主要有两种途径:途径1:
途径2:
途径2与途径1相比,其优势在于,这一优势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④乳酸可与铁反应制备一种药物,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4)海底蕴藏的甲烷水合物晶体又称为“可燃冰”,甲烷分子处于由多个水分子组成的笼中,如图2所示。某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两个被水分子容纳,则该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5)石油成分复杂,使用前需要在炼油厂进行精炼,其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操作过程为(填“操作1”或“操作2”)。【答案】(1)煤的干馏(2)酚酞或紫色石蕊试液滴加酚酞变红或紫色石蕊变蓝(3)
羟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4)(5)操作2【详解】(1)通过图1得到的产物有煤焦油、可燃性气体得到图1中所进行的实验可称为煤的干馏;故答案为:煤的干馏。(2)图1所示实验结束后,再设计实验证明水层中含有氨,氨气溶于水先碱性,因此选用的试剂为酚酞或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为滴加酚酞变红或紫色石蕊变蓝;故答案为:酚酞或紫色石蕊试液;滴加酚酞变红或紫色石蕊变蓝。(3)①乙烯是碳碳双键,碳氢单键,其电子式为
;聚乙烯的化学式为;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升恒乙醇,则A(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
;;羟基。②反应i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ii的前后结构简式得到反应ii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③途径2与途径1相比,途径2反应物全部生成生成物,其优势在于原子利用率,这一优势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故答案为:途径2。④根据乳酸可与铁反应则得到乳酸亚铁和氢气,则其中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4)根据题意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两个被水分子容纳,则总共有48个水分子,则该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5)根据题意分析得到操作1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操作2是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则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操作过程为操作2;故答案为:操作2。石油经分增、裂化、裂解可以获得、、、、(丙烯)等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的裂解反应是:ⅰ.
ⅱ.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660℃时,取1mol通入2L恒容密闭容中发生反应ⅰ、ⅱ,经过30min达到平衡,的物质的分数为。12.达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精确到0.1)。13.与裂解的反应均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14.研究发现裂解生成的比例远高于,其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2.70%23.5%13.吸热随温度升高,CH3CH2CH2CH3与的转化率都增大14.CH3CH2CH2CH3碳链更长更易断裂且断一个碳碳键即可生成乙烯【解析】12.由图可知,660℃时CH3CH2CH2CH3的平衡转化率为70%;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反应1分子CH3CH2CH2CH3时,生成两分子的气体,即体积增大两倍,平衡时反应的CH3CH2CH2CH3的物质的量为1mol×70%=0.7mol,剩余CH3CH2CH2CH30.3mol,则此时总物质的量为0.7mol×2+0.3mol=1.7mol,生成C2H6的物质的量为1.7mol×=0.3mol,则生成C2H4的物质的量也是0.3mol,可知CH4的物质的量=(0.7mol×20.3×2)×0.5=0.4mol,C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0%=23.5%;13.由图知,随温度升高,CH3CH2CH2CH3与的转化率都增大,说明它们的裂解反应是吸热反应;14.由于CH3CH2CH2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运营的KPI设定与评估
- 电力工程进度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直播营销趋势与策略实践操作
- 员工技术保密协议书范本
- 商业地产交易正规合同
- 外贸独家代理合同风险防范
- 车位交易合同转让协议
- 物联网和大数据下的智慧化财务管理新方向
- 知识产权贸易中的版权问题解析
- 电车维修专业人员技能提升课程-深入探讨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 《腹膜透析》ppt课件
- 甲醇催化剂说明书
- 北京课改版(2021年春修订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汽车标准法规(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