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块存储架构_第1页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_第2页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_第3页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_第4页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云原生块存储架构第一部分云原生块存储架构概览 2第二部分数据持久性机制探索 5第三部分弹性可扩展性保障措施 7第四部分高可用性与容错设计 10第五部分性能优化与故障恢复 13第六部分安全与隔离机制解析 15第七部分与Kubernetes的集成 17第八部分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9

第一部分云原生块存储架构概览关键词关键要点云原生块存储的演进

1.传统块存储架构的局限性:集中式存储、扩展性差、弹性不足。

2.云原生块存储的兴起:分布式架构、软件定义存储(SDS)、弹性扩展。

3.云原生块存储的优势:高可用性、弹性扩展性、按需部署、成本优化。

云原生块存储技术栈

1.容器和编排:Kubernetes、Docker等技术,实现块存储的容器化和编排管理。

2.软件定义网络(SDN):Flannel、Calico等技术,提供网络连接和管理。

3.分布式文件系统:Ceph、GlusterFS等技术,提供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管理。

云原生块存储的架构模式

1.单节点架构:适用于小型部署和工作负载,存储和计算资源位于同一节点。

2.双节点架构: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将存储和计算资源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

3.多节点架构: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和高性能工作负载,通过集群化实现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云原生块存储的性能优化

1.数据分层:使用SSD和HDD等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实现数据访问的性能优化。

2.缓存:利用Redis、Memcached等缓存技术,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3.预取:预测用户数据访问模式,提前加载数据到缓存或内存中。

云原生块存储的用例

1.容器化应用:为Kubernetes等容器化应用提供高性能块存储服务。

2.数据库:为MySQL、MongoDB等数据库提供可靠、低延迟的存储。

3.大数据分析:为Hadoop、Spark等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扩展性良好的块存储服务。

云原生块存储的趋势和展望

1.NVMeoverFabrics(NVMe-oF):通过网络传输NVMe协议,实现更高速、更低延迟的块存储访问。

2.多云互联:支持在不同云平台之间无缝迁移块存储资源。

3.AI和机器学习:利用AI技术优化块存储性能和管理。云原生块存储架构概览

概述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是为云计算环境设计的块存储系统,提供高性能、可扩展和弹性的存储解决方案。它针对云环境的独特要求进行了优化,如动态扩展、按需供应和多租户。

架构组件

一个典型的云原生块存储架构由以下主要组件组成:

*存储节点:存储数据的物理服务器。

*控制器:负责管理存储节点和卷的生命周期。

*管理平面:用户界面和API,用于管理存储系统。

*数据平面:用于传输数据和管理存储池的组件。

*存储池:存储卷的逻辑容器。

*卷:用户可访问的逻辑存储单元。

关键特性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具有以下关键特性:

*动态扩展:根据需要自动增加或减少存储容量,无需停机。

*按需供应:根据需要创建和销毁卷,实现按需付费模型。

*高性能:使用固态硬盘(SSD)和NVMe等技术,提供低延迟、高吞吐量。

*可扩展性:随着应用程序需求的增长,轻松扩展存储容量和性能。

*多租户:在单个存储系统上隔离多个用户的数据,确保安全性和数据隔离。

*自动化:使用自动化工具和流程简化存储管理任务。

*弹性:在出现故障时提供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机制。

实现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通常使用各种技术来实现其特性,包括:

*软件定义存储(SDS):将存储软件和硬件解耦,实现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在多个存储节点上,提高可用性和性能。

*副本:创建数据的多个副本,提供数据保护和冗余。

*快照:创建卷的只读副本,用于备份和恢复。

*容器:使用容器技术封装存储组件,实现隔离和可移植性。

应用场景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广泛应用于云计算中的各种场景,包括:

*云原生应用程序: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满足容器化和微服务应用程序的需求。

*数据库:支持高负载和关键任务数据库,需要高性能和低延迟。

*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存储虚拟桌面,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和协作。

*大数据分析:处理和存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需要可扩展且高吞吐量的存储。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存储和管理用于训练和推理的庞大数据集。第二部分数据持久性机制探索关键词关键要点【持久卷(PV)与持久卷声明(PVC)】

1.持久卷(PV)是一类由存储插件提供支持的持久存储卷,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2.持久卷声明(PVC)是一类由用户创建的持久存储请求,用于向持久卷提出容量和访问模式的要求。

3.PV和PVC相辅相成,通过抽象数据持久性层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存储管理。

【快照机制】

数据持久性机制探索

云原生块存储系统中的数据持久性至关重要,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不会丢失。有几种数据持久性机制可用,每种机制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块存储

块存储是最常用的数据持久性机制。块存储将数据存储在块设备上,例如硬盘或固态硬盘。块设备被逻辑地划分为块,每个块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数据按块写入块设备,并按需读取。

块存储的优点包括:

*高性能:块存储提供高性能,因为它直接访问块设备。

*可扩展性:块存储可以轻松扩展,以容纳更多数据。

*可靠性:块存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为它使用冗余技术来保护数据免受故障影响。

块存储的缺点包括:

*成本:块存储比其他数据持久性机制更昂贵。

*复杂性:块存储管理可能很复杂,因为它需要配置和维护存储阵列。

#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为对象的机制。对象由数据、元数据和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组成。对象存储在对象存储服务器上管理,该服务器负责存储和检索对象。

对象存储的优点包括:

*低成本:对象存储比块存储更便宜。

*可扩展性:对象存储可以轻松扩展,以容纳更多数据。

*耐久性:对象存储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因为它使用冗余技术来保护数据免受故障影响。

对象存储的缺点包括:

*性能:对象存储的性能不如块存储。

*复杂性:对象存储管理可能很复杂,因为它需要配置和维护对象存储服务器。

#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为文件的机制。文件由数据和元数据组成。文件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管理,该文件系统负责存储和检索文件。

文件存储的优点包括:

*易用性:文件存储易于使用,因为它使用与传统文件系统相同的概念。

*可移植性:文件可以在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轻松移植。

*成本:文件存储比块存储更便宜。

文件存储的缺点包括:

*性能:文件存储的性能不如块存储。

*可扩展性:文件存储扩展起来可能很困难。

*可靠性:文件存储的可靠性不如块存储,因为它不使用冗余技术来保护数据免受故障影响。

#数据持久性机制的选择

选择数据持久性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应用程序要求:应用程序对性能、容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成本:数据持久性机制的成本。

*复杂性:数据持久性机制的管理复杂性。

对于需要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应用程序,块存储是最佳选择。对于需要成本和可扩展性的应用程序,对象存储是最佳选择。对于需要易用性和可移植性的应用程序,文件存储是最佳选择。第三部分弹性可扩展性保障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节点动态扩缩容

1.部署自动化:使用KubernetesStatefulSet或DaemonSet等机制,实现节点的自动部署和管理,根据需求动态扩容或缩容。

2.数据一致性保障:采用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如Raft或Zab),确保在节点扩缩容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3.存储空间重平衡:利用分布式存储机制,实现数据块在节点间的自动迁移,保证存储空间的合理分配和负载均衡。

性能水平横向扩展

1.SSD缓存加速:在节点中部署SSD缓存,作为数据读写的热层,有效提升IO性能和降低延迟,满足高性能场景的需求。

2.NVMe/RDMA加速:采用NVMe或RDMA技术,改善存储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效率,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存储性能。

3.并行数据处理:通过并行处理技术,同时调用多个存储节点进行数据读写,提高吞吐量和缩短响应时间,满足大数据处理和高密度虚拟化等场景的要求。

数据可靠性冗余保障

1.多副本机制:采用副本机制,将数据块存储到多个存储节点上,当一个节点故障或数据损坏时,可从其他副本恢复数据,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2.纠删码(EC):使用纠删码技术,将数据块编码后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在一定数量的节点故障时,仍可恢复原始数据,提升存储空间利用率和数据保护能力。

3.快照和克隆技术:支持快照和克隆操作,快速创建数据副本,实现数据备份和快速恢复,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保护需求。弹性可扩展性保障措施

1.自动伸缩

*根据工作负载需求自动调整存储容量,确保弹性扩展。

*触发器可以基于预定义的指标(如I/O吞吐量、空间利用率),触发自动扩展或缩容。

*服务于突发工作负载或季节性需求,避免资源过度配置或服务中断。

2.分布式架构

*将存储数据分布在多个服务器或集群上,提供水平扩展能力。

*允许轻松添加或删除节点,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确保故障容错,在节点故障的情况下维持数据可用性。

3.数据分片

*将数据对象划分为较小的块,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

*优化并行访问,提高吞吐量和性能。

*支持大规模数据扩展,避免单点故障。

4.弹性数据复制

*数据在多个节点之间复制,提供冗余和故障恢复。

*复制技术包括同步复制、异步复制和多活复制。

*确保数据在节点故障或中断期间的高可用性和一致性。

5.多阶段提交

*跨多个存储节点协调数据写入,确保事务原子性和一致性。

*根据应用负载和性能要求,配置适当的提交阶段。

*提升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6.服务发现

*动态发现和注册存储节点,简化集群管理。

*客户端可以透明地访问存储服务,无需手动配置。

*确保服务可用性和弹性,即使在节点添加或删除后。

7.容器化

*将存储服务打包到容器中,实现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允许在不同环境和平台上轻松部署和管理存储。

*便于持续集成和交付,加速存储服务的创新和更新。

8.监控和告警

*实时监控存储服务性能和可用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设置告警阈值,在关键指标偏离正常范围时触发通知。

*主动识别和解决问题,避免服务中断和数据丢失。

9.自动修复

*自动检测和恢复节点故障或数据损坏,确保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故障转移机制可将数据迁移到可用节点,最大程度减少服务中断时间。

*简化故障管理,降低管理员的工作量。

10.弹性容量管理

*优化存储容量利用率,防止过度配置或资源不足。

*自动回收未使用的容量,释放资源并降低成本。

*通过容量预测和计划,确保存储系统在高峰期满足需求。第四部分高可用性与容错设计关键词关键要点高可用性(HA)架构

1.多副本机制:通过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存储数据副本,确保数据冗余,即使一个节点故障,数据仍然可用。

2.故障检测和隔离:通过心跳机制持续监控节点健康状态,并在检测到故障时自动将故障节点与集群隔离,防止数据损坏。

3.弹性扩展:通过自动化管理,可以在需要时轻松添加或移除节点,满足可变的工作负载需求,并确保高可用性。

容错设计

1.数据一致性保证:通过采用副本一致性协议,确保副本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2.故障恢复机制:设计灵活的故障恢复机制,允许在节点故障后自动恢复数据访问,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中断时间。

3.多级容错:采用多级容错机制,包括冗余节点、多副本机制和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增强系统的整体容错能力。高可用性与容错设计

在云原生块存储架构中,高可用性(HA)和容错性对于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应用程序连续性至关重要。为了实现高可用性,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方面:

冗余

*数据冗余:将数据复制到多个存储节点,以在发生故障时提供数据备份。这可以通过RAID(冗余阵列廉价磁盘)或分布式副本实现。

*组件冗余:冗余关键组件,如控制器、网络设备和存储媒体,以确保在发生单个组件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故障检测和隔离

*健康检查:定期监视系统组件的健康状况,并迅速检测故障。

*故障隔离:将故障组件与系统其他部分隔离,以防止故障蔓延。这可以通过故障域或可用性域实现。

自动故障转移

*主动-被动故障转移:在主存储节点发生故障时,将数据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

*主动-主动故障转移:同时使用多个活动存储节点,并持续将数据复制到所有节点。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无缝地接管负载。

弹性

*弹性扩容和缩容:根据工作负载需求自动调整存储容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零数据丢失恢复: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确保从备份中恢复数据,而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容错性

помислетезадругиезици

*数据完整性:通过数据校验和纠错码(ECC)等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被损坏。

*一致性:确保在更新过程中数据保持一致,即使发生故障。这可以通过复制协议或日志结构化文件系统(LFS)来实现。

*隔离:防止不同的应用程序或租户访问或修改彼此的数据。这可以通过存储卷或文件系统级别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或多租户实现。

灾难恢复

*异地容灾:将数据复制到远程地理位置,以在发生整个站点故障时提供数据恢复。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数据到云端或本地,以提供长期的数据保护。

*故障转移演练:定期进行故障转移演练,以验证容灾计划并确保系统在发生实际故障时能够按预期运行。

实施这些高可用性和容错机制对于确保云原生块存储架构能够提供可靠、弹性和可用的数据服务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保护数据免受各种类型的故障影响,并确保应用程序能够连续运行,即使发生了重大中断。第五部分性能优化与故障恢复关键词关键要点【高性能持久化存储】

1.利用NVMe-oF等高速协议和硬件卸载技术,提供低延迟、高吞吐量访问。

2.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数据分片和并行处理,提升整体性能。

3.支持持久化内存(PMEM)或内存级存储(SCM),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故障恢复和高可用性】

性能优化与故障恢复

性能优化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通常采用基于NVMe的闪存,为高性能I/O操作提供支持。为了优化性能,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将多个物理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卷,以提高I/O带宽和数据冗余。

*条带化:将数据跨多个磁盘分布,以提高并行性并优化读/写速度。

*缓存:使用高速缓存来临时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从而减少磁盘I/O操作的延迟。

*预取:预测可能需要的块并将其预先加载到缓存中,从而进一步减少延迟。

*SSD优化:针对NVMeSSD设备定制文件系统和I/O栈,以充分利用其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特性。

故障恢复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还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故障恢复机制,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

*数据复制:将数据镜像或复制到多个存储节点,以提供数据冗余并防止单点故障。

*快照:定期创建数据的快照,以便在发生数据丢失时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Raid恢复:在RAID卷发生故障时使用预先分配的备用磁盘来重建数据,确保数据可用性。

*故障转移:将存储服务动态故障转移到备用节点,以避免服务中断。

*自愈:使用自动化机制监测和恢复存储故障,如自动发现故障磁盘并将其替换。

其他故障恢复考虑因素

除了上述技术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以增强故障恢复能力:

*容错:存储架构应设计为能够在单个组件或节点发生故障时继续运行。

*隔离:故障应限制在受影响的组件或节点,不会波及其他部分。

*可测试性:定期进行故障注入测试以验证故障恢复机制的有效性。

*监控和警报:实时监控存储系统并生成警报,以便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响应。

通过实施这些性能优化和故障恢复技术,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低延迟的存储服务,满足云原生应用程序的苛刻要求。第六部分安全与隔离机制解析关键词关键要点【访问控制机制】:

1.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允许管理员根据用户角色分配特定的访问权限,控制对卷的读写访问。

2.细粒度卷访问控制:支持根据特定用户或团队授予对卷的访问权限,增强安全性并满足合规需求。

3.安全传输:采用加密通信通道(如TLS/SSL)保护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卷加密机制】:

安全与隔离机制解析

在云原生块存储架构中,确保数据安全和资源隔离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些目标,采用了多项安全与隔离机制:

1.身份验证和授权

*认证:通过验证用户或服务的身份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授权:授予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或服务对特定资源和操作的访问权限。

*多因素认证(MFA):通过要求多个凭证来提高安全性,例如密码和一次性密码(OTP)。

2.数据加密

*静态加密:对存储时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动态加密: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窃听和篡改。

*密钥管理:安全地管理加密密钥,确保只有授权方才能访问数据。

3.快照隔离

*数据分卷快照:创建数据分卷的只读快照,供备份和恢复使用。

*即时快照:允许即时创建快照,提供数据保护并支持应用程序一致性恢复。

*快照克隆:允许从快照中创建新的数据分卷,提供灵活性和快速部署。

4.资源隔离

*存储池隔离:将数据分卷分配到不同的存储池,提供资源隔离和性能优化。

*存储域隔离:将不同用户的存储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存储域,实现多租户隔离。

*数据分卷隔离:确保数据分卷彼此隔离,防止数据泄露和资源争用。

5.访问控制

*角色和权限:定义用户和服务的角色,并授予他们适当的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ACL):指定特定用户或服务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决定访问权限。

6.审计和日志记录

*审计日志:记录所有敏感操作和用户活动,以便进行审计和故障排除。

*日志分析:分析日志以检测异常活动并提高安全性。

*警报和通知:配置警报和通知,在发生可疑事件时进行提醒。

7.安全协议

*SSL/TLS:加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防止数据窃听和篡改。

*iSCSI:一种基于IP的块存储协议,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NFS:一种网络文件系统协议,提供文件级数据访问。

8.云平台集成

*身份服务:与云平台的身份服务(例如AWSIAM)集成,简化身份验证和授权。

*密钥管理服务:与云平台的密钥管理服务(例如AWSKMS)集成,安全地管理加密密钥。

*监控和警报服务:与云平台的监控和警报服务(例如AWSCloudWatch)集成,提供全面的安全性和可视性。

通过实施这些安全与隔离机制,云原生块存储架构确保了敏感数据和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和泄露,同时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云原生应用程序的需求。第七部分与Kubernetes的集成与Kubernetes的集成

云原生块存储服务与Kubernetes的无缝集成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管理员和开发人员利用Kubernetes的强大功能来管理和编排存储资源。这种集成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持久卷(PV)和持久卷声明(PVC)

持久卷(PV)代表存储资源,而持久卷声明(PVC)表示Kubernetes集群中对存储资源的需求。通过将PVC绑定到Pod,Kubernetes可以自动将存储资源挂载到Pod的文件系统中,从而允许应用程序访问存储数据。

存储类(SC)

存储类(SC)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定义存储资源的配置属性,例如存储类型、性能要求和可用性级别。当创建PVC时,用户可以指定要使用的SC。Kubernetes将根据提供的SC创建与之匹配的PV。

动态卷供应

动态卷供应特性允许Kubernetes自动创建和管理存储卷。当Pod创建并请求存储时,Kubernetes会检查是否有可用的PV满足PVC中指定的请求。如果没有可用的PV,Kubernetes将创建新的PV并将其绑定到Pod。

快照

快照是存储卷在特定时间点的只读副本。Kubernetes允许用户为PV创建快照,从而提供数据保护和恢复机制。当快照创建完成后,它可以被用来创建新的PV,从而允许用户轻松地克隆或恢复数据。

克隆

克隆特性允许用户创建存储卷的完整副本。这对于创建应用程序副本或快速创建具有相同数据的多个卷非常有用。Kubernetes允许用户通过创建PVC并将其指定为现有PV的克隆来创建克隆。

其他集成方式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集成云原生块存储服务与Kubernetes。这些方法包括:

*存储接口(CSI):CSI是一种标准接口,允许云原生存储提供商与Kubernetes集成。

*FlexVolume:FlexVolume是一个Kubernetes插件系统,允许用户添加自定义存储卷类型。

*社区提供的Helm图表:一些云原生块存储提供商提供了Helm图表,可以轻松地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和配置存储服务。

通过这些集成方法,Kubernetes用户可以轻松地管理和编排存储资源,充分利用云原生块存储服务的优势。这允许开发人员专注于应用程序开发,同时简化存储操作和管理任务。第八部分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云原生块存储与容器生态的深度融合

1.容器化应用的快速兴起,对块存储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云原生块存储将与容器编排系统紧密集成,提供无缝的数据管理和存储编排能力。

3.基于容器的存储管理工具和自动化流程将得到广泛应用,简化存储管理和降低运维负担。

主题名称: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驱动的块存储优化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原生块存储architecture也在不断演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未来,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智能化和自动化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被用于优化存储性能、容量管理和数据保护。自动化功能将简化块存储管理任务,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

2.容器化和编排

容器化和编排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容器将提供隔离和可移植性,从而简化存储服务部署和管理。编排系统将使管理员能够协调和调度多个存储容器,实现弹性、可扩展和高可用的存储服务。

3.云原生文件和对象存储整合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与云原生文件和对象存储整合。这种整合将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允许用户在各种工作负载和用例中无缝地管理和访问数据。

4.端到端数据保护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提供端到端数据保护,包括快照、复制、备份和恢复。这些功能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用户免受数据丢失和损坏。

5.软件定义存储(SDS)

软件定义存储(SDS)原则将继续应用于云原生块存储架构。SDS将存储软件与硬件解耦,使管理员能够独立于底层硬件管理存储资源。这将提高存储服务的可扩展性、灵活性性和成本效益。

6.NVMeoverFabrics(NVMe-oF)

NVMeoverFabrics(NVMe-oF)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将NVMe协议扩展到远程存储设备。NVMe-oF将提供极低的延迟和高吞吐量,从而满足高性能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的需求。

7.多云和混合云支持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支持多云和混合云环境。这种支持将使企业在不同的云平台和本地部署之间无缝地管理和访问数据,实现更好的灵活性、弹性和灾难恢复。

8.绿色和可持续性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性。存储服务将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足迹和提高环境友好性。

9.性能优化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不断优化性能,以满足现代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的苛刻要求。新的技术和算法将用于提高I/O吞吐量、减少延迟和优化数据访问模式。

10.安全性增强

云原生块存储架构将继续加强安全性,以保护数据免受网络威胁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加密、身份验证和访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