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绦虫蚴病地方标准_第1页
DB54T-绦虫蚴病地方标准_第2页
DB54T-绦虫蚴病地方标准_第3页
DB54T-绦虫蚴病地方标准_第4页
DB54T-绦虫蚴病地方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11.220FORMTEXTB41FORMTEXTDBFORMTEXT54DBFORMTEXT××/TFORMTEXT××××—FORMTEXT××××FORMTEXTFORMTEXT绦虫蚴病防治技术规程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发布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实施FORMTEXT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T××××—××××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临床诊断 15实验室诊断 26防治措施 27人员防护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假绦虫蚴包囊 5附录B(资料性附录)绦虫蚴包囊 6附录C(规范性附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附录D(规范性附录)PCR检测 8附录E(规范性附录)绦虫蚴病药物治疗及使用规定 9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文件起草人:赵霞玲、夏晨阳、石斌、单曲拉姆、唐文强、刘增强。绦虫蚴病防治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羊绦虫蚴病的防治技术规范,包括诊断、预防及防治。本文件适用于牛、羊绦虫蚴病的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013包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664包虫病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术语和定义绦虫蚴病绦虫蚴病是由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畜(或人体)而引起的一类蠕虫病,是绦虫成长到中绦期时使中间宿主发生的疾病。脑包虫病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牛、羊脑和脊髓内引起的疾病。棘球蚴病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级宿主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是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偶见于牛及其他野生反刍动物的肝浆膜、大网膜﹑肠系膜及其他器官中。临床诊断流行特点终末宿主主要是犬、狼、狐狸等;中间宿主主要是牛、羊等哺乳动物,人也是易感宿主。该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虫卵随感染犬粪便排出,借助空气尘埃传播,中间宿主食入虫卵被感染。临床症状脑包虫病患病牛羊:寄生于脑内时,呈现神经症状,因虫体寄生部位不同,可出现头偏向一侧的转圈运动,对侧视觉障碍。棘球蚴患病牛羊: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脱毛、当大量寄生于肝脏时,腹右侧膨大,触诊表现疼痛。细颈囊尾蚴患病牛羊:机体消瘦,被毛逆立失去光泽,眼结膜及皮肤的颜色逐渐变淡,出现黄疸。病理变化脑包虫病患病牛羊:头骨萎缩、变薄,脑压迫性坏死、充血,颅腔积液。棘球蚴患病牛羊:肝、肺肿大,有包囊组织;包囊内充满液体,可见生发囊与原头蚴。细颈囊尾蚴患病牛羊:肝浆膜、肠系膜、大网膜上有虫体泡囊,严重者在肺和胸腔处有虫体。临床结果判定绵羊、山羊、牦牛等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并有上述流行病学史时可判定为绦虫蚴病疑似病例。在剖检或病理学检查时发现被检组织器官中触诊有包囊,剖开有囊壁、囊液或原头蚴,即可确诊为绦虫蚴病例。假绦虫蚴包囊形态学见附录A,绦虫蚴包囊见附录B。实验室诊断家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犬粪抗原水平及牛羊等中间宿主动物血清抗体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法具体操作程序见附录C。PCR诊断采用PCR方法更加准确的鉴定是否存在绦虫蚴的感染。PCR诊断具体操作程序见附录D。实验室结果判定符合5.1结果阳性者判为疑似患病动物;符合5.2结果阳性者判定为患病动物。防治措施犬只防治绦虫蚴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避免动物的感染。因绦虫蚴病的感染源主要来自犬,从消除感染源着手采取预防措施,只要消灭犬体内绦虫,绦虫蚴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犬只驱虫犬只按5mg~10mg/kg的剂量一次性口服吡喹酮,每4~6周驱虫一次。投药前犬禁食1天,然后将吡喹酮夹在食物中进行投喂,确认犬吞服后进行犬只驱虫登记。犬只驱虫后粪便的处理收集犬只驱虫后5天内的粪便,采用深埋、焚烧或10%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环境。严格犬只数量管理犬只管理机构应加强犬只的管理和登记,实行拴养、圈养制度,应及时扑杀阳性犬,严格管控犬只数量。免疫疫苗选择主要是免疫羊棘球蚴疫苗。疫苗的保存、运输在2~8℃下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忌剧烈摇荡。疫苗稀释后,不能当日用完,可在-20℃冻存,只能冻融1次,不可反复冻融使用。免疫程序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mL;免疫程序的制定应以羊群棘球蚴病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妊娠母羊可以进行免疫,以使羔羊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未用本疫苗免疫过的羊,常间隔4周进行加强免疫;免疫过的母羊所产羔羊应在16周龄进行首次免疫,20周龄进行2次免疫;未免疫过的母羊所产羔羊应在8周龄进行首次免疫,12周龄进行强化免疫;免疫过的羊每12个月加强免疫1次。免疫要求体弱或患病羊禁用,疫苗注射当日早晨应禁饲。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确保药瓶无破损、真空包装完整,瓶签上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日期、检验号码等清楚。疫苗使用前应置于22℃~25℃环境2h,使用时充分摇匀,保持匀质。疫苗启封后,24h内用完。免疫质量控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接种过程,发现漏免羊要及时补免,对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羊要及时强化免疫。做好免疫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羊品种、年龄、疫苗的来源、批次、接种时间等。免疫效力的评价羊群在同批次疫苗接种前和免疫后3周,分别静脉采血3mL-5mL分离血清,检测羊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屠宰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牛、羊进行屠宰检疫和产品检验。不得出售病变脏器,以及将病变脏器随意丢弃,以免犬科动物采食。不得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只进入屠宰场。对病变脏器、污染物应进行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治疗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定期预防性驱虫,要选择对优势虫种均有效的药物。休药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对未规定休药期的药物,休药期不应少于28d,具有治疗方法见附录E。手术治疗脑包虫可以采样手术摘除,当脑包虫位于头部前方表层时可实施外科手术摘除。其他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和投喂量,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圈舍、场地、车辆每月用3.75%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全面的杀虫灭卵,防止犬粪污染。人员防护应穿防护服、长筒靴子,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开展绦虫蚴病相关防控工作。使用过的防护服、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采用高温或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护目镜、靴子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或者高温进行杀虫灭卵。

(资料性附录)

假绦虫蚴包囊假绦虫蚴包囊

(资料性附录)

绦虫蚴包囊棘球蚴病牦牛肺脏棘球蚴病藏羊肝脏细颈囊尾蚴绦虫蚴包囊

(规范性附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原针对脑包虫、棘球蚴、细颈囊尾蚴进行检测,不同的病原采用不同的包被板,其余操作方法一致。待检样品适用于检测动物的血清及犬粪样品。样品须新鲜、无污染及未变质。操作方法犬粪样品处理:新鲜采集的犬粪样品,于-80℃或液氮冷冻7d,以灭活虫卵。室温解冻,取1g犬粪样品加入1mL工作浓度的稀释液,混匀形成悬浊液,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备用。制备的样品可在2~8℃保存7天,长期保存则应储存于-20℃。血液样品处理:将采血管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使血清析出。4℃3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建议将血清分装多份,-20℃或-8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加样:按顺序依次加入待检样品、2孔阴性对照和2孔阳性对照,100µL/孔,覆封板膜后,置37℃孵育30min。洗涤:无菌PBST洗涤5次。一抗结合:100µL/孔加入工作浓度的单抗液,覆封板膜后,置37℃孵育30min。洗涤:无菌PBST洗涤5次。。二抗结合:100µL/孔加入工作浓度的酶标抗体,覆封板膜后,置37℃孵育30min。洗涤:无菌PBST洗涤5次。显色:每孔加入100μLTMB显色液,避光显色15min。终止:50µL/孔加入终止液。读数:酶标仪10min内测定4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结果判断同时满足:阳性对照OD450nm平均值≥0.60,且阳性对照OD450nm平均值>阴性对照,OD450nm平均值×2.1,方可进行判定。当阴性对照不足0.15时按0.15计算。阳性判定:样品OD450nm值>阴性对照OD450nm平均值×2.1。阴性判定:样品OD450nm值≤阴性对照OD450nm平均值×2.1。

(规范性附录)

PCR检测试剂电泳缓冲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2×PCRMix、DL2000DNAMarker、Ts-GelRed、琼脂糖等。操作方法可疑包囊采集采集中间宿主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绦虫蚴可疑包囊病灶作为待检样本,取其整个包囊或者病灶组直接至于-20℃冷冻保存。基因组DNA提取按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从样品中提取基因组。PCR操作方法参照文献中提及的绦虫蚴检测参考所涉及的虫种鉴定检测引物(见表1)。引物信息虫种基因名称引物序列5´-3´退火温度/℃产物大小/bp脑包虫CobGGGTATGGCTTTGTATTATGGTAGTT58526ATCACTCAGGCTTAATACTAACAGGAG棘球蚴COX1GTTTAGGGGCTGGTGTTGGT55546CCGTCTTCACATCCAACCCA细颈囊尾蚴nad4GTCTATTACTCGTTTTCTAAACAG551254AATCTCAACCAGACACATAAGTG扩增体系(50μL):2×TaqPCRMasterMix25μL,上下游引物各2μL,模板4μL,ddH2O补齐为17μL,混匀后稍加离心。扩增条件:95℃预变性3min;95℃变性15s,退火温度退火15s,72℃延伸35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同时,以ddH2O代替模板DNA作为空白对照,进行PCR扩增。反应结束后,配制1%琼脂糖凝胶和1×TAE缓冲液,取5µL的PCR扩增产物在电泳仪中电泳。结果判定在同一块琼脂糖凝胶板上电泳后,当DNA分子质量标准、阴性及阳性对照同时成立时,被检样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