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40568-2021 纳米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介观形状因子_第1页
GB∕ T 40568-2021 纳米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介观形状因子_第2页
GB∕ T 40568-2021 纳米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介观形状因子_第3页
GB∕ T 40568-2021 纳米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介观形状因子_第4页
GB∕ T 40568-2021 纳米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介观形状因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 Ⅱ 1 1 1 13.2缩略语 2 3 3 34.3SEM样品制备 3 3 3 3 4 5附录A(规范性)第3章、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中术语和定义的公式 6附录B(资料性)黏度测量法 附录C(资料性)动态光散射和去极化动态光散射 附录D(资料性)测量实例与检测报告 IGB/T40568—2021/ISO/TS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TS11888:2017《纳米技术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介观形状Ⅱ由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可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涂层等产业领域。在大多数情况下,用CVD制备的MWCNTs具有沿轴向随机分布的静态(持久)弯曲点。MWCNTs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该产品的单根MWCNTs(见ISO/TS80004-3)的介观本文件提供了确定统计量“静态弯曲持续长度(SBPL)”的方法。SBPL表示不因持久弯曲而变形的最大直线长度,它给出了MWCNTs的介观形状和尺寸之间的关系。若两根MWCNTs长度相同但于估计达到导电性(渗流极限)的MWCNTs-高分子基体的负载量,并有助于模拟MWCNTs-高分子复在开展与碳纳米管相关的工作前,建议先详细了解碳纳米管的处理、处置方1纳米技术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1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介观形状因子的表征方法。所采用的表征技术包括扫描本文件借鉴高分子物理中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来定义MWCNTs的介观形状因子。 图1MWCNTs2图1MWCNTs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形状(续)lL单根MWCNTs沿其轴向的总长度。端距end-to-enddistanceR单根MWCNTs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本征黏度intrinsicviscosity特性黏数用于描述单根MWCNTs对MWCNTs分散液黏度贡献的参数。34GB/T40568—2021/ISO/TS11888:20少于3张SEM图像;在20000×放大倍率下,拍摄不少于3张代表性高分辨SEM图像。方法1射喷铱1min。若无铱源,可选用金或铂。在10000×放大倍率下,拍摄不少于3张SEM图像;在20000×放大倍率下,拍摄不少于3张代表性高分辨SEM图像。对于方法2(见),宜采用本制从合成MWCNTs的SEM图像中,测量不少于100根MWCNTs的单根曲率半径,计算曲率半径将稀释后的MWCNTs/DMF分散液滴在碳膜上,在60℃下干燥24h。在10000×放大倍率下进行TEM成像,拍摄不少于3张1000000×至3000000×放大倍率的MWCNTs的TEM图像。选取不少于10根MWCNTs,沿其轴向至少选择3个不同位点,测量内径和外径,计算平均值。测量位点总数应不少于30个。56(规范性)A.1第3章中术语和定义的公式1《R²>=2lpL+2lp(e-L/lp—图A.1不同形状单根MWCNTs的SBPL弯曲比bendingratio弯曲比Do由静态弯曲点的数目和其沿MWCNTs轴向的分布决定。D。表述为公式(A.2)[4.5,6]:φ;=N:/N(每段i由N:个单元段组成);k=m+1,其中m为静态弯曲点的数目;7GB/T40568—2021/ISO/TS11式中:θ——第(i+1)段方向和第i段轴向之间的静态弯曲角。当第i段和第(i+1)段相邻时,0为90°;lo——段长,假设单根MWCNTs上的所有段等长。加权平均轮廓长度weightedaveragecontourlength赋予权重的轮廓长度的平均值。加权平均端距可结合公式(A.2)和公式(A.3)得到,用于估算附录B中的本征黏度。本征黏度intrinsicviscosity特性黏数用于描述单根MWCNTs对MWCNTs分散液黏度贡献的参数。f=[1+0.926△(D₀)¹2]-1A.2用于其他术语和定义的公式动态弯曲持续长度dynamicbendingpersistencelength不会由热量变化导致弯曲的最大直线长度。在将MWCNTs进行分散时,动态弯曲持续长度lp与所用溶剂的类型相关。lp可用Kratky-Porod公式(A.8)表达:<R²>=2lpL+2lp(e-L/lp—1)式中:(R²>——均方端距,即平方端距的平均值;L———轮廓长度,即单根MWCNTs沿其轴线的总长度。8表观持续长度apparentpersistencelength由动态光散射得到的单根MWCNTs持续长度的测量值。分散液中的单根MWCNTs受到热辐照时,整体尺寸和形状会发生改变。根据公式(A.9),表观持将单根MWCNTs看作分子,用表观分子量表示其分子质量。p——单根MWCNTs的石墨烯层的密度;D₁——单根MWCNTs的平均内径。加权平均表观分子量weightedaverageapparentmolecuN——单根MWCNTs的个数;N₁——具有表观分子量的MWCNTs个数;相对黏度relativeviscosityηr9比黏度specificviscosity分散液黏度与所用溶剂黏度之比减1。GB/T40568—2021/ISO/TS(资料性)MWCNTs分散液的本征黏度可由加权平均表观分子量Mw估算。如已知M和Lw,SBPL可由本征黏度的测量值进行估算。可用黏度计法对由5.1.2得到的用DMF清洗毛细管黏度计,重复洗3次。测量不含MWCNTs的纯DMF通过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用DMF将MWCNTs分散液(根据4.2制备)进行稀释至含量(质量分数)为0.001%~0.005%,将稀释后的MWCNTs分散液倒入毛细管黏度的浓度将比黏度进行分区,绘制MWCNTs的浓度-比率曲线。用MWCNTs浓度外推为0时的比率确如果已知Mw和加权平均端距,由MWCNTs的本征黏度可通过公式(A.5)、公式(A.6)和公(资料性)C.1概述由动态光散射(DLS)和去极化动态光散射(DDLS)可测量MWCNTs的平动扩散系数和转动扩散系数。扩散系数可用表观持续长度lap、MWCNTs的平均外径D。和加权平均轮廓长度Lw进行估算。可用光散射法对由5.1.2得到的SBPL进行确认。C.2由DLS测量得到介观形状因子用DLS和DDLS测量MWCNTs的平动和转动扩散行为。用功率约为100mW的二极管泵浦固用最小延迟时间为480ns的256通道数字自相关器计算散射光子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在30°~90°之间的几个不同散射角度测量自相关函数。采用对DLS消光比均为1:100000的偏当温度处于278K~393K之间时,DLS样品池的温度变化应控制在不大于1K。平动扩散系数和转动扩散系数可由电场自相关平均衰减率第一累积量P获得。当入射光和检测器均处于垂直位置时,n——分散液折射率;0,——散射角;MWCNTs的个数。测量电场自相关函数平均衰减率的第一累积量P。当入射光和检测器均垂直时,当入射光垂直而检测器水平时,P可表示为THy。平动扩散系数Dr和转动扩散系数Dr可用公FHv=q²Dr+6Dr用DLS测得的SBPL代表分散液中MWCNTs的平均形状。用方法1测量SBPL的流程如图D.1所示。比0.4D₀出用于估算SBPL的测量方法。轮廓长度和弯曲比可视情况自选。因为义,因此宜采用科学计数法对其进行表示,如A×10⁸,其中A和B是整数。表D.1介观形状因子检测报告样品1SBPL(方法1)SBPL(方法2)SBPL(方法3)7×10¹~12×10¹2×10²~3×10²7×10²~1×10³弯曲比在本附录中,将按照表D.1中介观形状因子利用公式(C.1)计算得到的本征黏度与实验测得的本征黏度进行了对比。由实验数据用公式(D.1)计算得到的本征黏度见图D.3。GB/T40568—2021/ISO/TS图D.3中的实线表示用公式(C.1)对表D.1中介观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测得的MWCNTs本征黏度与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第4章的方法是正确的。43图D.3MWCNTs分散液的比黏度和本征黏度由图D.4可见,MWCNTs分散液的平动扩散系数与用公式(C.3)通过介观形状因子计算得到的值本研究也说明MWCNTs的整体尺寸(端距)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归因于静态弯曲点处的热波动。忽略热波动效应,用DLS测量估算的MWCNTs平均尺寸与用SEM图像(中方法1)得到的尺寸一致,在图D.4的整个温度区间误差在20%以内。本结果验证了第4章中方法的有效性。图D.4MWCNTs分散液在不同温度时的平动扩散系数[3]ISO/TS80004-3Nanotechnologies—Vocabulary—Part3:Carbonnano-obj[4]LEEH.S.,YUNC.H.,KIMH.M.,LEEC.J.PersisNanotubeswithStaticBending.J.Phys.Chem.C.2007,1llpp.18882-18887[5]LEEH.S.,&YUNC.H.TranslationaNanotubeswithStaticBending.J.Phys.Chem.C.[6]LEEH.S.,YUNC.H.,KIMS.K.,CHOIJ.H.,LEEdimensionalMultiwallCarbonNanotubeNetworks.Appl.Phys.Lett.200,95p.134104[7]POLANDC.A.,DUFFINR.,KINLOCHI.,MAYNARDA.,WALLACESEATONA.CarbonNanotubesIntroducedintotheAbdominalCavityofMiceShowAsbesPathogenicityinaPilotStudy.N[8]POORTEMANM.,TRAIANIDISM.,BISTERG.,CAMBIERtionsnearthePercolationThreshold.J.Eur.Ceram.Soc.2009,29p.669tiesofCarbonNanotubeComposites.Acta[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