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曲线问题解题策略(知识精讲)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1页
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曲线问题解题策略(知识精讲)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2页
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曲线问题解题策略(知识精讲)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3页
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曲线问题解题策略(知识精讲)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4页
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曲线问题解题策略(知识精讲)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专题2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及相关曲线问题(知识精讲)考点分析考点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也是初中生物阶段的重点和难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呼吸作用又分解了有机物。虽然这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可能发生在同一植物的体内,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是简单的“逆运算”。近几年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实验题或曲线图的形式出现,往往结合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本专题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分析和讲解,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一、植物的呼吸作用1.定义: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氧气→活细胞3.呼吸作用的场所:生物体的活细胞内。4.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5.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最大。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作用。

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取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旌,可延长储藏时间。二、植物的光合作用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CO2和H2O等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2.表达式:6CO2+6H2O→光3.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转化物质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4.光合作用的意义:(1)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2)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3)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①场所叶绿体细胞②条件(与光关系)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③气体变化吸收CO2放出O2吸入O2呼出CO2④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⑤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耗能量联系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A、由图可知,ab段植物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d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d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当超过d点时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出现消耗。因此,d时达到一天中有机物积累的最大值。D、在夏日中午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可见,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引起的,不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四、常见图像分析:用曲线图的形式来表达生物学知识是很常见的。如何做到准确地理解、分析曲线所表达的意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纵轴、横轴的含义:轴的含义是图形表达的基石,只看线而不看轴容易失分。

2.分析曲线的趋势以及与纵、横轴的关系:

①描述曲线(说明曲线):由横轴变量变化为起因,导致纵轴变量变化是结果。因此在描述时由横轴作为起点,终结到纵轴的结果。

②分析曲线:是在描述曲线的基础之上,加入中间环节原因。

3.分析关键点。起点、折点、交叉点、终点:

关键点的确定也有利于曲线的分析。分析了解各关键点的生物学意义。

4.“定一论二”:

图中显示多个变量,把多变量转化为单变量,多因素转变为单因素,确定不分析的变量,实行“定一论二”的方法,即确定一个变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使问题简易化,更易解答。

确定一个变量的方法有两种:

①是垂直横轴画辅助线,确定横轴变量,讨论辅助线与曲线交叉的点和纵轴的关系。

②是从同一曲线取两点,确定不同曲线的变量,讨论横轴变量与纵轴变量的关系。一、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B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处于动态衡)。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此点对应的M点为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AB段(不含A、B两点):此时光照较弱,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C段:此时光照较强,,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从外界吸收CO2。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为正值。AC段(不含B、C两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问1】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在光合作用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光照强度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之外的其它因素。A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D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CO2浓度、温度等。【问2】在什么光照强度下植物能正常生长?【答2】只有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即:在一昼夜中,白天的光照强度还要满足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晚上的呼吸消耗量,植物才能正常生长。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加快。

②A点:在此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叶片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

③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低CO2浓度。此点以后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也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④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向右移动。

分析: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由于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要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需要提高CO2浓度,故A点右移。三、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增加,超过一定的温度,光合作用强度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注:Ⅲ可表示呼吸作用强度;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Ⅱ表示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实际二氧化碳吸收量。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CO2、温度)越强(高),光合作用越旺盛。三、自然状态下一天光合作用的变化自然状态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供应充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和光照两个因素,其中典型的图像是: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变化曲线图(下图)。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如上图。a点:凌晨3时~4时,因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如下图。(1)有机物最少和最多的点:c点最少;e点最多。(2)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3)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一昼夜有机物的制造量多于消耗量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题型分类题型分类题型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甲图表示A、B两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甲图分析,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植物。(2)甲图a点表示的生理学含义是A植物的(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强度,若光照强度大于b点,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在C点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比较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A植物(填“多于”、“等于”或“少于”)B植物。(4)比较乙图中d、e两点,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比较e、f两点,限制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5)增施农家肥相较于化肥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原因是。【变式应用】适于在强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阳生植物,相反,适于在弱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阴生植物,如图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植物中,属于阴生植物的是.(2)当光照强度为X时,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当光照强度为V时,甲植物与乙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h光照、12h黑暗),甲植物需在光照强度大于(选填某个光照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生长.(3)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乙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小于甲植物,原因是.题型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典型例题】花生,原名“落花生”,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是我市广泛种植的一种油料作物。图一、二、三、四、五为花生植株及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物质,A、B、C表示结构,图三为种植花生一天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曲线图。图四为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五为在叶肉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作答:(1)花生植株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中95%的水分通过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2)“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时节气温转暖,降雨量增多,适合播种。早春播种花生时,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主要目的是。(3)图一中,花生闭花受粉并受精后,子房下部细胞迅速伸长形成子房柄,与其前端的子房合称果针。由果针顶端木质化的表皮细胞形成的“帽状物”保护进入土壤,进而发育成果实。(4)图二中,花生植株在结构C内进行光合作用。部分有机物通过叶脉、茎和果针中的结构B运输到果实。(5)大棚种植的花生,若温度降低,图三中的A点会向(填“上”或“下”)移。花生种植时要合理密植、可间作套种提高了图四中曲线(填“Ⅰ”或“Ⅱ”)生理过程的效率。当图五中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仅存⑤⑥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点是(用图中字母表示)。【变式应用】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果肉香甜富含水分,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1)西瓜秧苗在主蔓上会长出许多侧蔓,即发杈能力强。人们发现,若侧蔓太多,结出的果实总产量反而下降。请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2)基于上述原因,在西瓜栽培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侧蔓进行修剪。为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修剪方式保留1主蔓保留1主蔓1侧蔓保留1主蔓2侧蔓a实验结果总叶片数18363831单果重/kg7.38.89.68.4样地总产量/kg5840704076806720①丁组为对照组,表格中a处的处理方式应为。②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中保留1主蔓2侧蔓是产量最高的修剪方式。(3)大棚种植西瓜时,以下栽培措施能够提高西瓜产量的是(多选)。A.全天输入额外的二氧化碳B.夜晚输入额外的氧气C.合理密植D.夜晚开棚让棚内热气散去(4)为了探究一条侧蔓上西瓜叶片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①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哪些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②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填“能”“不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③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向右”或“不动”)。图乙中的曲线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题型3: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典型例题】小陈爱吃蓝莓,常去采摘,发现蓝莓夏季成熟,喜湿润;也发现蓝莓需尽早放冰箱冷藏才能保鲜。为了弄清其中的一些原因,他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如图a、b曲线。同时查阅资料得:蓝莓多年生灌木,根系分布浅,没有根毛,对肥的要求不高,太高反而会伤害它。(1)蓝莓喜湿润可能跟蓝莓的根吸水力弱有关,吸水力弱的原因是;(2)蓝莓对肥的要求不高,太高会伤害它的原因是;(3)分析图甲a或b曲线,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会逐步(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抑制了呼吸作用;(4)蓝莓尽早放冰箱保鲜的原因;(5)小陈想若是小范围的大棚种植,为提高蓝莓产量可以用制取CO2,充入大棚中,促进蓝莓的光合作用。【变式应用】蔬菜水果的保鲜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通常利用抑制其呼吸作用来延长保鲜时间。如图甲、乙是某农科所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CO2释放量与温度、O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甲、乙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如何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提出具体建议并说出理由。题型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典型例题】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对植物十分重要,图一中A、B、C为水稻叶片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晴朗夏季一天24小时内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图三为某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选填图中字母代号)生理过程的效率。(2)图一表示的生理过程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选填图中字母代号),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活细胞的结构中。(3)图二中植物体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曲线上的(选填图中字母代号)点。若天气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图二中进行图一C生理过程的时间段是段(用图中字母表示)。(4)图二中DE段下降的原因是(选填下列字母代号)。A.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夏季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暂时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C.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分不足D.水稻的部分叶片受阳光灼伤枯萎(5)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6)在图二中的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图三中正在发生的过程有(选填图三中的数字代号)。【变式应用】如图,A、B、C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1)图中C表示的生理活动是,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2)生理活动A可用式子表示为①+②有机物+③,其中a表示进行A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该条件是。(3)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除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外,也可适时喷施(填序号)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它也被称为“气肥”。(4)植物通过A生理活动吸收①释放③,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相对平衡。(5)下列各项中,对植物B生理活动没有直接影响的一项是A.有无光照B.环境中氧的含量C.环境的温度D.植物细胞含水量典型典型例题精练例1、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HT植株和CT植株消耗的CO2量相等 C.50℃时CT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例2、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O2)的减少量;然后黑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O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温度设置5℃10℃15℃20℃25℃30℃光照12小时CO2的减少量(mg)122130394542黑暗12小时CO2的增加量(mg)6912182736A.光照12小时后,10℃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21mgCO2 B.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O2减少30mg D.24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例3、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A. B. C. D.例4、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箔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箔,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选项遮光部位未遮光部位A不变蓝不变蓝B不变蓝变蓝C变蓝不变蓝D变蓝变蓝A.A B.B C.C D.D例5、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若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若装置B中换成煮熟的种子,则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D.若装置B中改用新鲜的豆苗,则该装置一定要放在光照环境下例6、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1)该实验的目的是。(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选填“能”或“不能”)。(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例7、生物兴趣小组在清风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过检索得知,此为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植物,推断依据是。(2)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细胞质不停地流动的意义是。(3)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你如何检测?。(4)晚上,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510152025303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1554232252119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5)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例8、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I.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实验分析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4中的(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例9、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C.5~35℃时蔬菜的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例10、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好氧细菌均匀分布。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好氧细菌的分布变成如图所示。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光束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例11、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例12、小科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基本稳定。②将盆栽绿色植物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内,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柱在位置A.将装置放在20℃环境中光照20min后,移动活塞位置,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柱仍维持在位置A。③若将该装置的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在20℃下放置1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柱仍维持在A处。在不考虑温度、大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交流与讨论】(1)若以每小时释放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则在有光的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mL/h。(2)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装置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那么影响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实验反思】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小科用塑料薄膜将花盆中的土壤密封,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小科改进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例13、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透明的玻璃钟罩、长势一致的同种绿色植物、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等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为:①将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②按图示摆放植物和溶液,放在阳光下4小时;③各取两装置中植物叶片,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④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观察叶片颜色变化。(1)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的目的;(2)步骤③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后脱色,酒精的颜色将变成;(3)取装置a中叶片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例1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在密闭温室种植草莓并绘制了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2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析图1,A~B段草莓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 B.分析图1,B点和D点草莓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 C.分析图1,在0~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12时左右 D.分析图2,夜间温度:20℃的草莓比夜间30℃的草莓消耗的有机物多例15、台州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利用率。(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在葡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填序号)。①KCI②CO(NH2)2③NH4HCO3(4)如图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课后专题练课后专题练练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温室栽培,一天中室内空气中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乙图表示是人一次平静吸和呼中,肺内与肺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 C.丙图表示菜豆种子开始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D.丁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液内血糖浓度的变化练2、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练3、如图是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氧气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氧气、水蒸气练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练5、如图为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水意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阳光充足的中午,①过程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多 B.②过程决定了水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①②过程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 D.①②过程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练6、近年来衢州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说法正确的是()A.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D.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练7、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硅元素需要量大,对钙元素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能力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练8、“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作为氮肥,硝酸铵钙在植物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B.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C.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练9、图甲是测定某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速率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小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图乙是把相关数据整理后绘成的曲线图(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不变,从0点整开始测量(此时液滴处于0刻度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一天中的点。(填字母)(2)若经过一昼夜玻璃管中液滴从刻度0移动到刻度5,则该植物体有机物总量如何变化。(3)现要测定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需要增设一个怎样的实验,并简述增设该实验的目的:。练10、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用配置的营养液无土栽培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应采取的措施是。(2)图是温室栽培甜瓜时使用不同钾浓度的营养液后甜瓜植株的生长状况。甜瓜后期生长过程中,应使用营养液。练1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图一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二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一中A点时植物的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图一中AB段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填序号)。(3)测定氧气释放速率——叶圆片上浮法(叶圆片制作方法: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实验原理:叶片内含有气体,放入水中,叶片上浮→抽气叶片下沉→实验装置:如图三所示(NaHCO3溶液能提供二氧化碳)实验分析:①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可通过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②为保持单一变量,中间盛水的玻璃柱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