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7/19/wKhkGWa5NZ2AKdx8AAIIdIahzrA198.jp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7/19/wKhkGWa5NZ2AKdx8AAIIdIahzrA1982.jp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7/19/wKhkGWa5NZ2AKdx8AAIIdIahzrA1983.jp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7/19/wKhkGWa5NZ2AKdx8AAIIdIahzrA1984.jp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7/19/wKhkGWa5NZ2AKdx8AAIIdIahzrA1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讲义
【古代诗歌体裁】
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
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古体诗的句数
无限制,用韵无定则,不拘平仄对偶;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
(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一、抓标题
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其蕴含的关键信息有:
①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诗歌内容的概括;③写作缘由或目的;④表明诗歌题材,暗
含诗歌表达技巧;⑤情感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对点训练】
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此为干谒诗(行卷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
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
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籍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
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二、看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
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
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
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
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对点训练】
通过学过的课文《示儿》《书愤》等诗歌,根据你了解的陆游的情况,填空。
陆游生活于始终主张,虽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报
第1页共9页
国无门、壮志难酬,但他矢志不渝。因此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
贼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懑。
答案:南宋危亡之际抗金抗金杀敌壮志难酬
【对点训练】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宇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读】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
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
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泰桧而
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三、抓意象
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产生离
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能创造出与其
特征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达,这就产生了含蓄
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1、送别类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
至于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第2页共9页
长亭:古代路旁建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
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酒:酒除了能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
2、思乡类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
的代名词。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它们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
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情境,不仅令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
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鹃鸟:象征意义是可怜、哀婉、纯洁、至诚、悲哀。杜鹃鸟又称布谷、子规,由于它发出
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因此子规的名字得源于此。杜鹃鸟多用来渲
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3、愁苦类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
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
鹏鹃鸟:鹦鸽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鹏鹃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容易勾起人们满腔的离愁别绪和对旅途艰险的联想。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墓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
诗词中它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黄昏、夕照:黄昏、夕照代表的是感伤的心情意绪。
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了诗人无边愁绪和郁闷心情。
4、抒怀类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
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
然地联系在一起。
梅花:古诗中梅花有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第3页共9页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进而歌
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
冰雪、草木:古诗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
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5、爱情类
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表达相思之情。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枝干合抱在一处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
在一起飞。两物在古代诗歌里比喻恩爱夫妻。
燕:(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⑵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中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6、战争类
投笔:《后汉书》记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
介子、张骞在边疆为国立功,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长城:《南史》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臣,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
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句话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戍守边境的将领。
羌笛:羌笛在唐代边塞诗中经常被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柳营: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抗匈奴的主将为周亚夫,他的细柳营军纪严明,连文帝及
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后,方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认为他治军有方。后多以柳营
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7、闲适类
五柳:五柳的出处即陶渊明文《五柳先生传》,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如的隐者。
东篱:古代诗歌中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第4页共9页
黄莺: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对点训练】
鹏鸽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吉为什么要描号杜鹃的啼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妇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
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对点训练】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草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思考:诗中的意象能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中意象柴扉、落晖、鹤巢、松树、草门、绿竹、红莲、渡头、采菱人
诗歌情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同时流露出落寞孤独之
感
四、析注释
常见的注释所包含和暗示的内容见下表:
注释作用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歌
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旨
介绍相关典故暗示诗歌和典故里相同或相反的思想感情
第5页共9页
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提供与“此诗歌作于
暗示主旨与作者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
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
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深层原因有关
注解
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对点训练】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茶:皇官。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官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河他:“闻
唐有第一人李樊,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樊,安肯来邪?”
填空
(1)注释①对“清禁”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诗意,暗示苏辙的注释②解释“武林”,
并点出本文写作时苏轼时知杭州,结合原诗可知,“沙漠回看清禁月”隐含着苏轼希望苏
辙,而“湖山应梦武林春”又希望苏辙
⑵注释③解释典故,帮助读懂、理解诗歌,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可知“莫道中朝第一人”
运用典故,表达了
答案:地位不要忘记国家不要忘记亲人对苏辙的担心
五、抓用典
古人作诗讲究用典,或借前人故事或引用(化用)前人语句等,既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增加内
容的丰富性,使表达更生动和含蓄,可收到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同时注意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之分,要结合全诗(词)分析作者的用意。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
第6页共9页
雨:指长满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
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问: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典故,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②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
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
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解析]这里是反用典。“镜湖”的典故是皇帝赐予归家的贺知章镜湖一角,是对贺知章归隐
的赞美,是皇帝的恩典。此词却反用其意,镜湖本来是闲人去的地方,不需要官家赐予。这
里就表现出不能去收复失地只能闲居的愤慨不平,“又何必官家赐与!”反用典故,充满了对
统治者的不屑、不满。
六、知结构
1.古诗词的一般结构层次
体裁解读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近体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主),第四句最重要
诗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第二联景物最有特点;后四句抒情(主),最后一联最重
(定
[注]要
式)
上片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
(阕)
词
下片
下片(阕):承接上片,表情达意抒情(主)
(阕)
2.“起承转合”章法
结构释义类别作用
一种是以情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
起(指绝句
即联句,紧承诗题,引出所感表达切入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首句、律诗
叙、所描之事、物一种是以景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
首联)
物描写切入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承(指绝句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承”不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
/
第二句、律接、反接和以类连比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对后面的
第7页共9页
诗颔联)“体物写志”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结构释义类别作用
转(指绝句由景及情、由
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能够有效避免诗
第三句、律物及人、由事
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歌的平铺直叙
诗颈联)及理
呼应标题、开头;
一种是以情感
是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卒章显志,点明主
合(指绝句表达切入
做“集中”的总结,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旨
第四句、律
情于景,等。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以景结情,韵味无
诗尾联)一种是以景物
凝聚之处穷,引发读者无限
描写切入
联想
【对点训练】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
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江村作用
法
首清江一曲抱村流,紧承诗题,描绘了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的画
起
联长夏江村事事幽面,渲染了安宁清幽的氛围
颔自去自来梁上燕,承接上文,进一步描述梁间燕子自在飞翔、水中白鸥双双戏
承
联相亲相近水中鸥水的景象
颈老妻画纸为棋局,转写家人:老伴在纸上画棋局,小儿子敲针做鱼钩。生活的画
转
联稚子敲针作钓钩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尾但有故人供禄米,微尾联议论,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呼
合
联躯此外更何求?应开篇,圆合首尾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分析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第8页共9页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答案]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
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
即怎样收束全诗,作者写了两层意思: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
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又是一层。
七、抓关键词
1.显性词语
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工程简易协议条款
- 机械设备进口物流代理协议
- 剧院改造贷款协议
- 广告牌运输与安装合同
- 服装物流服务协议模板
- 展览馆混凝土配送承包协议
- 国际体育用品居间协议
- 咖啡馆装修合作协议
- 爬升模板滑膜施工方案
- 便利店水电改造合同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国库集中支付培训班资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业务操作教学课件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
- 2023年上海青浦区区管企业统一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空气能热泵安装示意图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 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完美打印版】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