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才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才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才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才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才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

(单元主题:魅力神话)

主备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解析:

1.人文主题:魅力神话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

神话中神奇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2.编排简析:本单元选编了4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

期补天》是中国神话,《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精卫填海》为文言文。

其中3篇是精读课文,1篇是略读课文。尽管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出现了《羿射九

日》的神话故事,但是,以神话故事专题单元的形式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因此,

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初步认识神话文体的特点,是本单

元学习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

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了解故事的起

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个承上启下的语文要素,涉

及复述和概括两项语文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从复述能力上说,它承载着从详

细复述(三年级下册“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向简要复述(四年级上册

“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过渡的任务;从概括能力上说,它又要为落

实四年级上册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四年级下

册的“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打基础、作铺垫,从而达成从“了解”

到“把握”再到“运用”的概括能力训练目标。如此定位,才能落实语文课程标

准提出的“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段要求。习作也围绕着“神话故事”来设

计,要求“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这个习作语文

要素是在三年级“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基础上的延续与提高。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都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梳

理总结,提炼阅读方法,助力迁移运用。”识字加油站”是关于认识花卉的内容。

“日积月累”编排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以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为

背景的古诗,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说对诗的理解,并加以背诵积累。“快乐读

书吧”的主题是“很久很久以前”,依然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关。安排阅读的

是中华传统神话故事炎帝尝百草以及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它与本单元的4篇神

话故事一起构成了“精读一略读一课外阅读”系列。阅读指导时既要调用学生已

有的神话故事阅读的经验和方法来感受人物形象,丰富阅读经验,还要注意阅读

后安排时间进行阅读感受、方法、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既检验阅读效果,又激发

阅读兴趣,强化阅读动力。本单元教学要站在整组单元的角度加以考虑,注重整

体性、系统性的设计安排,把单元语文要素贯穿在整个单元教学中,以确保语文

要素的真正落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精卫填海》。

3.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5.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过一天"展开想象,写

一个故事。

6.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誉写清楚。

7.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8.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国、卉”等10个生字。

9.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

10.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

11.朗读、背诵古诗《嫦娘》。

12.能产生阅读中国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

13.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

14.能感受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

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

女娴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

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

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2盘古开天地21.认识4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

课文会写27个词语。

13精卫填海2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精卫填海》。

14普罗米修斯2

3.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

15米女婿补天1

的主要内容。

4.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和-----过2L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

习作一天和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2.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誉写清楚。

交流平台2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国、卉”

识字加油站

等10个生字。

语文园地3.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

词句段运用

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

4.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

日积月累

事中神奇的地方。5.朗读、背诵古诗《嫦娘》。

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机动1.能产生阅读中国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的兴趣,了

解故事内容。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

3.能感受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

外阅读的成果。

五、单元教学方法或策略

1.引导学生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感到神奇的情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也

可让学生找出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话主人公的形

象;还可借助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添故事

的神奇色彩。

2.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神话是虚构的,并非真实的故事。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发

现神话中的人或事,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对此,教师可顺势点按:神话本

身就是虚构的故事,是超越经验的想象。还可通过设置“天地和世间万物究竟是

怎样形成的”“火真是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吗”等类似问题,适时链接相关传

说或科学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到:关于同一事物的神话不是唯一的,神话故事不等

同于科学事实。

3.不能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机械地处理成分段、概括段意

的教学。教学中可让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再细读课文提取出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最后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真实经历文本信息

的提炼过程。

4.本单元各部分之间关联性比较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如,“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可以穿插在具体的课文中进行教学,最后进行梳理、

归整;习作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知晓,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积累习作的素材。

12.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读准随文注音5个字,会写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优美词

句。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优美词

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听故事、初识"神奇":

1听.故事,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

一个故事,大家边听边想.这个故事什么内容让你觉得不可思议。(2)教

师绘声绘色地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或播放这个神话故事的录音。⑶学

生汇报交流。

2揭.课题,初识“神奇"。(1)过渡:这个故事的神奇不仅表现在内容上,

故事的题目也能看出来。(2)板书课题,引导发现题目中隐藏着的"神奇"。

⑶你还知道哪些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都很神奇的?简单介绍神话故事。

二、读故事,梳理"神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提示: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到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⑴检查反馈,认识生字。出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采用归类

认字写字的方法。一是字音归类:"劈、肢、躯、液”等都是形声字,声

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浊、丈、肢"是翘舌音"丈、隆"是后鼻音。二

是字形归类:"混沌""污浊"血液"滋润",都与水有关,重点指导"液"滋"

的书写。肢"理解"月"字旁字都与身体有关。三是意义归类:"咔嚓""隆

隆"都是表示声音,"隆"字中间一短横不可少。另外,"竭"丈"等字,可

以通过熟字"喝、渴""仗"或组词的方法来识记和书写•多音"倒",可用组

词或说句子的方法体会第三声和第四声用法的不同。"血"在课文中读第

四声,是第三声,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2)分自然段读通课文。提示:课文插图画了4个画面,分别表现的是课

文的哪些段落?检查学生图文对应情况。教师对难读的句子随机指导,特

别是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长句子多,要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梳理全文。

(1)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盘古开天地?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⑵梳理: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梳理。起因一宇宙作天黑地。经过一

盘古开天地、顶天立地。结果一一世界改天换地。说话:看着板书,把盘

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中国神话故事阅读。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悟故事,感受"神奇":

1.抓词句,理解神奇。

(1)自由读第2、第3、第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盘古的神刃无

比、神奇无限表达清楚具体的。

预设句子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

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把盘古普普通通的"坐"与"大鸡蛋”史无前例的

"裂"透"联系起来阅读,懂得课文是通过盘古的行为与宇宙的变化相结合

来写出故事的神奇、盘古的神勇。

预设句子2:"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

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

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导要点:a.自读发现这

两句话也是把盘古的行为和宇宙的变化结合着写的上.写变化的一句话

藏着好几个反义词和近义词。c抓住"轻"与"重""清"与"浊"、"上升"与吓

降”这三对反义词,理解天与地的变化情况。d.同样是这儿个反义词,如

果把"轻而清"与"重而浊”对换,可以吗?为什么?e抓住"缓缓"与"慢慢"

这一对近义词,体会天、地变化时间之久,过程之慢。读好这句话,体

会反义词、近义词表达的精妙。)

预设句子3:“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

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

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利用"随着""跟着"这两个词语,以及

"每天""一义"等,结合具体语境和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感受人物形象的神

奇,体会盘古的行为与宇宙的变化相结合对于表达人物形象的好处。

预设句子4"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

累得倒下了。"抓住人物语言,结合"终于"精疲力竭"等词,体会人物行

为背后的精神。

2.抓句式,学习语言。

⑴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

⑵默读思考,盘古的身休变成了什么?用笔团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再读发现:这段话有哪些语言表达上的秘密?变成"的句式,指导要

点:#整段话采取,总分结构的写法,分述部分运用变成—的句

式成并列关系b这个句式的前面部分写的是盘古的身体部位,后面写变

成字宙中的什么事物!盘古的身体部位与所变成的宇宙中的事物有着对

应关系;d讲迷宇宙中的事物时•都加上个修饰的词语。

⑷想象补白: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模仿这段话中的句式写

一写.。

⑸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讲故事,表达"神奇"

1.分层讲故事。

(1出示插图的第一个画面和关键词“宇宙混沌一片",指名讲故事的起因。

(2)出示插图的第二个画面和关键词"拿"劈""碎"、"轻而清"重而浊",讲盘

古开天辟地的过程。(3)出示插图的第三个画面和关键词“头顶天,脚踏

地"随着"跟着”等,同桌互讲盘古顶天立地的经过。

⑷出示插图的四个画面和关键句式讲述盘古倒下后世界的变化。

2完.整讲故事。

⑴自己或同桌看着画面整讲故事,注意用上课文中表现神奇的语句。

(2)指名完整讲故事,要特别评价是否用上了文中表现神奇的语句。

3.情趣盎然讲故事。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或视频,给它们配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件:

4B:»»♦***

M:

00:00M500:00市00:00•*

头账.注天hi?RXBd.

*«♦.UtMtt

钱抵大处#At.

AH*4-Jlit*

*3fH.

MMtf

吟鹭5

13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少",会写5个生字。

2利.用注释,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精卫身上体现出的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

志。进一步培养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

志和愿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少",会写5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利用注释,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课文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调动已知,解码神话文题

L谈话,回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⑴学生背诵《司马光》《守株待兔》。

(2)回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朗读:先读通顺,再读出节奏。

理解: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2.揭题,感知课题。

⑴板书“精卫",利用课文插图和注释,初识"精卫〃。

⑵板书"填海",读课题,发现课题就是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

⑶联系"盘古开天地",发现神话故事题目上的共同点。

二、迁移学法,理解故事内容

1.初读,读通读顺课文。提示: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

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⑴读准字词。

(2)读通文句。在原有生字词的基础上,补上其他文字,完整呈现整篇课

文的内容,学生尝试哪指名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常衔西山之木石,以理

于东海”一句。指导读通读顺。

⑶读好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1)一借注释,自主理解关键字词。提示:学生个人利用注释理解"炎

帝,,“少女〃"溺""故""埋"的意思。

(2)二借注释,合作理解难懂文句。难懂文句1:"游于东海,满而不返,

故为精卫。”提示:a.小组派代表说说这句话的意思;b,引导评价哪一组

的理解最正确,月-够正确:c说说什么地方不够正确,应该怎么改。难懂

文句:"常衔西山石,以埋于东海.”提示:a.在意思述说和评价反馈的基础

上,重点聚焦"以"和"于"的意思:b.鼓励一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

(3)三借注释.理解故事内容。提示:a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试着说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b.指名说说故事内容,肯定说得好的,指出

不足之处:c学生再次练习、试说。

三、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

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引导梳理并完成课后第一小题。

四、分类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观察归类,指导书写。(提醒注意“录”下面不是

“水”,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

2.重点指导“洲、存、社”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字,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

意志和愿望。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试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结合注释,发展复述能力

1.梳理故事脉络。

⑴课文中哪些语句直接写了“精卫填海"?

(2)课文的其他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师生共同梳理故事脉络:介绍女娃一化身精卫一精卫填海。

2.逐句分步讲述。

⑴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结合"炎帝""少女"的注释,学生用

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开头部分。

⑵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结合"溺"和"故"的注释,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化身精卫”的部分。

(3)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结合"理"的注释,学生用自己

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部分。

3.完整讲述故事。

⑴出示整篇课文,学生个人尝试着完整讲述。

⑵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⑶进行讲故事比赛,师生评价,纠正,补充。

二、熟读背诵,感受人物形象

L理解,感受神奇。

提示咱由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非常神奇?

预设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埋于东海。”

神奇之一:游泳之地。出示资料,介绍东海。一个小女孩竟然在东海游泳。

神奇之二:死而不灭。女娃死后,并没有消失得无影无踪,竟然化身为精

卫。

神奇之三:人鸟之变。一个是人,一个是鸟,本不相关,竟然发生联系。

神奇之四:衢石填海。东海之大,鸟儿之小,精卫竟然要靠一己之力将之

填塞。

2.品析,感悟形象。

提示:自由读课文,精卫的哪些行为让你很受感动?

预设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理于东海。”

①抓“衔”,借助课文插图,了解精卫如何用小嘴衔起树枝和石块,感

受其填海的艰辛。

②抓“理”,展开丰富想象,小小的树枝和石块如何能填塞大大的东海,

体会其填海之决心。

③抓“常”,设计想象练习,感受精卫是如何风雨无阻地天天填海的,

体会其填海的不懈坚持。

冒着炎热的夏日,精卫

迎着刺骨的寒冬,精卫

淋着冰冷的暴雨,精卫

顶着轰鸣的雷电,精卫

3.背通,内化语言

①提供关键字词,学生分句试背。

a.出示“炎帝”“少女”“女娃”,学生试背第一句。

b.出示“游”“溺”“衔”“理”等动词,以及“东海”“精卫”“西

山”“木石”等名词,学生试背第二句

C.反馈评价

②借助关犍字词,学生完整试背。

a.学生以上述关键字词为支架,试着完整背诵课文

b.评价交流,提醒易错地方。

③学生独立完成背诵。

教学课件:

9.也,■&.

00:00»:0000:00*

WTaaiM',曲赫.触柒**九

9心虹,骑力g

丈也尢别—反

娘夕丸加奴.坟籽*氟赤强财展攵梆?

小.眼于*条.

00:00

性技

赫心危.牌斓昧

血檎做奸士

icJUtfi.

00:0000:0000:00

14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惨、败”等13个生字,会写“悲、惨、兽”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梳理人物关系:

1.初识人物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修”,读好名字。出示普罗米修斯的图片

和文字资料,认识普罗米修斯。

(2)出示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名字及资料,读好名字,了解人物。

(3)介绍人物出处。并简要介绍古希腊神话。

2.梳理关系,练习概括。

⑴这几个天神分别做了什么?分别用一个句子或词语来概括。

(2)这几个天神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画

一个人物关系呢?画人物关系图来说明。

惩罚盗火搭救

宙斯——>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

敬佩T

赫准斯托斯

(3)展示人物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师生评价。

二、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初读检查,读通读顺。

提示: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准斯托斯、

赫拉克勒斯等行为表现的语句,注意读通读顺。

(1)检查反馈,认识生字。

①从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语句中,重点认读“锁在、遭受、屈服”等生字

词指导“锁”的书写;读准”火焰、忍受”的读音。

②从描写太阳车的语句中,读准“驰”。

③从描写宙断的语句中,重点认读气急败坏、、恶”等生字词,读准“时、

押到、鹫鹰、啄食、肝脏”的读音。

④从描写赫淮斯托斯的语句中,重点认读“敬佩”,指导“佩”的书写;

读准“饶恕”。

又⑤从描写赫拉克勒斯的语句中,重点认读“愤愤不平、锁链”,指导

“愤”的书写;读准“挽弓搭箭”。

⑥完整出示整篇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准读好。

(2)分自然段读通课文。

提示:把这些生字词放在课文中,还能读好吗?特别要读好课文中的几个

长句子。

2.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这篇课文围绕着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件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梳理:起因一一经过一一结果一

(3)引导学生用板书上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起

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2.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品词析句,关注表达

1.抓情节,品语言。

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哪些文字让你心有所动?

(1)预设句子:“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学生

圈画关键字词,做批注,谈体会。

出示改写的句子:“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遭受风吹雨淋,但他没

有屈服。”(比较两段话,说说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

(2)预设句子:”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永远没

有了尽头。”学生做阅读批注后交流阅读感受。

出示改写的句子:“宙斯又派了一只鹫鹰啄食他的肝脏。白天肝脏被吃

光了,晚上又长了起来。”(比较两段话,说说哪个好?)

2.抓言行,评人物。

(1)自由朗读课文,哪个人物让你欣赏或者憎恶?(划出相关句子,

感悟人物性格特征。阅读批注后交流阅读感悟。)

(2)讨论总结:课文重点内容主要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写出了

普罗米修斯的勇,宙斯的恶,赫淮斯托斯的善,赫拉克勒斯的义。

二、运用课文语言,讲故事

1.分层讲故事。

(1)运用课文语言,讲述故事的经过。(提示:利用人物关系图,抓

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讲述。)

(2)运用课文语言,讲述故事的起因。(提示:抓关键词“驱寒取暖”

“驱赶猛兽”等来讲述。)

2.完整讲故事。

(1)借助人物关系图,运用课文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2)指名完整讲述故事,师生评价,补充。

3.阅读“阅读链接”,讨论:关于火的来源,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有

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教学课件:

悯精西殍*4-X.HN£Ai找4州看,打蜡

A1MWWU1.rT-

ifA:««Mfe*>ru.mi.Mtn、AKU.WAR.UfTi.AAijtcfl«

*♦*.mtMMKW2H

漏L«MM:”i怙fl*涮件3

配棚tftHwt咐融打好柒a♦-

*“讯•lij♦祖3,

纲理嫦*钻分

娥dMM触妨*£-.M.SWti£A

1好AM:*fmK*轴.fttHM.研xibUtW.

«tt.Wine.«ur.M”.好什.i<HiWiH?iU-本人*jUWAU.♦/AtMWMHMMltW.

诙》MU触帆IE皿闪

■™»~一WWW.

100:003200:00,300:00,4Q0:00*500:00*600:00立

好魄~

烯*MMIM+JM*.”腌9m

阿,懦*3蚊M川&研

也-KMWMHIK夕叫.4-1

的*tH/*WaVS题眼:稣就破H〃依”"虺外嫌粒£

m.H烷炉初.«««»♦.,

•》ME2”求政M76M.M均峭线M*L皿制第m*TEW皿黑♦掰牖_________.

t8M«A**WI.Atwt.*

14MWUT-KKXM1.4加,一夭,籍触。Kii斓iHiUM*.『耕*氏1蝌MR.-♦IHWWtT,.

■/桌.制皿fltiMMt.fWWWM/WHUill.SNA.t

&■:H"*为人-区-M*勘友”"*一定)」

itx蚁.mw-tjtr.U-MU.M<H,«£T*ZM.iMiWTWL联:新"・灯”衬凯W科.®

iHtitHTo.M.♦yimtw♦M»<—iWAU嗜,id删机

Al:㈱婢触”抹M.UtM.

M.*twru.

00:0000:00

700:00*8叱Q0也900:00%10->11:*120。@*

句他世

献《瓶**麻itwi科.

旗政外t.门做”籁Ui,

4JUUcm:

小*

“斜»血LntiMu.士”

M.蚁.例册UtH.U-Hti.£'iuMl'AU

11M,秣“

Hlt«7U.游.”和献好♦rm肺婢xu«aiM

9*IFU*t«

命H.imTAA.2凝*1#淞,.

包伪”Mf

jMUT-XtlWiWM.H*

MM*MXU做也

麻tlliHJL

(Minn口..nnnn口一HIM口..nnnn,onnn,.-nnnn

15女蜗补天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8个生字,随文会读9个字。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故事神奇的想象,体会女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

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3.发挥丰富的想象,试着把女婿四处捡石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故事神奇的想象,体会女姻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

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发挥丰富的想象,试着把女期四处捡石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中设计

一、自读,了解故事内容

1.引入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学生联系神话故事的特点,谈对题目的看法。

(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出示导读提示一:自由读课文,一要注意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

几遍;二想想女婿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检查反馈一:认识生字,读好难读的句子。

②检查反馈二:了解故事内容,并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自悟,讲述故事内容

1.梳理过程,讲述补天起因。

(1)出示导读提示二: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概括梳理:

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得异常激烈。

②水神共工德,又差又,一头植断了天柱子周不山。

③天上露出大窟窿,地上裂开了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残害

人类。

④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3)用上课文中的语言,讲述故事起因。

2.抓连续词,讲述补天经过。

(1)出示导读提示三: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怎么写女婿补天的。

(2)自读自悟,感悟写法.

①自由畅谈这段话的神奇之处。

②交流讨论: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女补天的经过的?

经过顺序:四处捡石一一治炼补天斩腿撑天一一杀死黑龙一一烧灰堵缝

用词连接:用上了“先……随着…从此…接着…最后…”把补天过程写得具

体、有序。

(3)用上这些连接词和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女娟补天的经过。

(4)完整说说女娟补天这个故事。

三、自述,想象补白练说

1.出示导读提示四:课文第4自然段只用了一句话讲女姻四处捡石,你能发

挥丰富的想象,把这个过程说具体,说生动吗?

2.回顾天塌地陷和炼石补天这两部分内容是如何展开想象,并描写具体、生

动的。

3.讲前准备:你觉得在什么地方展开想象比较合适?

4.分步想象讲述,师生评价修正

(1)抓“各地”想象女婿去了哪些地方找石头?

⑵抓“捡来”想象女娟寻找石头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寻找的不易与

坚持。

(3)抓“五种颜色”想象各种石头的美丽。

5.完整讲述女姻四处捡石的故事。

四、拓展阅读:《女蜗补天》的原文记载。

板书设计:

教学课件:

崎附0银Effi癖弹元一f女播氏.ts±t*«*

*<A*Z-.扬支一机委

rw*■拘**,伶用中为人去

¥次暴示一:

J跑九M",r七升手不及埸T

■q+化,eat本领*科

白口说1丈,tA:

、魂,*»地松本统是她才•*海立热天

,*1|»伶HMLtikA,*<t£

章*读*,近对京*的也方多之心<:

万*,txjM:txa.i.a♦

艮,,般日峭就为大收承.*一牙硬扬成粒

如■&,*!是十隼TA?.嫁楞女炳卦天伪起身.统戏、或果.

土生若,4片小之正".

|0000》20000步300:00及400«>潘

京都去工布大希就N打冷弁£*乩

导读美示二:蹴此5T烽洋大T1W大T范ILfcTuC)

学曲示三:

水都兵工1ML,XiXtt,一关援*葬天叔子

反**文¥26总段.说说这&铎芬丁什幺本月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