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5714-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_第1页
(高清版)GB∕T 5714-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_第2页
(高清版)GB∕T 5714-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_第3页
(高清版)GB∕T 5714-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_第4页
(高清版)GB∕T 5714-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海水色牢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59.080.01GB/T5714—2019代替GB/T5714—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5714—2019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5714—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与GB/T5714—1997相——增加引用了GB/T6682、GB/T13765、GB/T32598和GB/T32616,将GB250—1995、GB251—1995和GB/T6151—1997分别修改为GB/T250、GB/T251和GB/T6151—2016,将GB7564~7568—1987调整为GB/T7568.1~GB/T7568.6,将GB11404—1989调整为GB/T7568.7(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使用仪器评定试样变色和贴衬织物沾色的表述(见第3章);为正文(见4.1,1997年版的4.1); “氯化钠溶液宜现配现用”(见4.3,1997年版的4.3);——删除了醋酯或三醋酯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表1,1997年版的表1);——将4.5内容调整为4.5和4.6(见4.5和4.6,1997年版的4.5);——试样尺寸增加了允差(见第5章);——增加“根据试验装置的类型使组合试样呈水平或垂直放置”的要求;增加图1和图2(见6.2);——增加仪器评定每块试样的变色和每块贴衬织物的沾色的要求(见6.4);(见第7章);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05-E0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E02部分:耐海水本标准与ISO105-E02:201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50代替了ISO105-A02;●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51代替了ISO105-A03;●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151—2016代替了ISO105-A01:2010;●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了ISO3696;●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1代替了ISO105-F01;●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2代替了ISO105-F02;●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3代替了ISO105-F03;ⅡGB/T5714—2019●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4代替了ISO·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5代替了ISO7568.6代替了ISO·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68.7代替了ISO●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2598代替了ISO·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2616代替了ISO——表1中增加了麻纤维标准贴衬织物。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5714—1985、GB/T5714—1997。1GB/T5714—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ISO105-A02:1993,GB/T2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2008,ISO105-A03:1993,GB/T6151—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GB/T6151—2016,ISO105-A01:2010,MOD)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GB/T7568.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GB/T7568.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GB/T7568.2—2008,ISO105-F02:2009,NEQ)GB/T7568.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GB/T7568.3—2008,ISO105-F03:2001,MOD)GB/T7568.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F04:2001,MOD)GB/T7568.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丙烯腈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5—2002,ISO105-F05:2001,MOD)GB/T756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2000,MOD)GB/T756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7部分:多纤维(GB/T7568.7—2008,ISO105-F10:1989,MOD)GB/T137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325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贴衬织物沾色的仪器评级方法(GB/T32598—2016,GB/T326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GB/T32616—2016,ISO105-A05:1996,MOD)2GB/T5714—2019中,挤压去除过多的溶液并放置在试验装置的两块平板中间,使之承受规定压强。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开干燥。通过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4设备和材料4.1试验装置由一副不锈钢架和一块质量约为5kg且底部尺寸为60mm×115mm的重锤配套组成,并附有尺寸约60mm×115mm×1.5m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当尺寸为(40±2)mm×(100±2)mm的组合试样夹于板间时,可使组合试样受压强(12.5±0.9)kPa。试验装置应保证当试验过程中重锤被移走后,组合试样所受压强仍然保持不变。如果组合试样的尺寸不是(40±2)mm×(100±2)mm,重锤施加于试样的名义压强应为(12.5±0.9)kPa。也可以使用具有同等测试结果的其他设备。4.2烘箱温度保持在(37±2)℃。4.3氯化钠溶液由三级水配制的质量浓度为30g/L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为化学纯或以上,三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4.4贴衬织物(见GB/T6151)4.4.1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7568.7的规定。4.4.2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7568.1~GB/T7568.6、GB/T13765的规定。第一块应由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果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应由试样中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表1单纤维贴衬织物第一块第二块棉羊毛羊毛棉丝棉麻羊毛粘胶纤维羊毛聚酰胺纤维羊毛或棉聚酯纤维羊毛或棉聚丙烯腈纤维羊毛或棉4.4.3如果需要,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纤维织物)。3GB/T5714—2019符合GB/T250的规定。符合GB/T251的规定。符合GB/T32598和GB/T32616的规定。4.8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一套由11块组成。5试样a)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b)取(40±2)mm×(100±2)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2)mm×(100±2)mm单纤维贴衬织5.2对于纱线或散纤维,取纱线或散纤维的质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按下列方法之一制备a)夹于一块(40±2)mm×(100±2)mm多纤维贴衬织物(4.4.1)和一块(40±2)mm×6试验步骤6.1在室温下,将组合试样平放在平底容器内,注入氯化钠溶液(4.3)使之完全浸湿,浴比约为50:1。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中过多的溶液。将组合试样放置在两块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4.8)之间,使其承受名义压强(12.5±0.9)kPa,放入已预热到试验温度的试验装置(4.1)注:每台试验装置最多同时放置10块组合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间用一块板隔开。如果少于10块试样,仍使用6.2将夹持有组合试样的试验装置放入烘箱(4.2)中,在(37±2)℃下保持4h。根据试验装置的类型使组合试样呈水平(见图1)或垂直(见图2)放置。4GB/T5714—20196.3展开组合试样(如果需要,拆去除一短边外的所有缝合线)。将组合试样悬挂在不超过60℃空气6.4用灰色样卡(4.5和4.6)或仪器(4.7)评定每块试样的变色和每块贴衬织物的沾色。7测试报告a)本标准的编号;b)样品描述;c)使用灰卡或仪器评定的每块试样的变色级数;e)如果使用多纤维贴衬织物,使用灰卡或仪器评定的每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以及多纤f)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g)试样在烘箱中的放置状态(水平或垂直)。[1]ISO105-J01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PartJ01:Generalprinciplesformeas-urementofsurfacecolour[2]ISO105-J03Tex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