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使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利用图表、数据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教学建议关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的教材分析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呈现出如下形态:
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是不可循环的因而也不可持续的。
虽然贫困导致某些种类的环境压力,但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种模式。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调。
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
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
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
美国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生产、高消费与人的异化也作过精彩的分析,他指出: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被工业官僚阶层和职业政治家所控制。
人们被社会影响所左右,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和尽可能多的消费,并把这作为自我目标。
一切活动都从属于经济目标,手段变成了目标。
人变成了物,成为自动机器:
一个个营养充足,穿戴讲究,但对自己人性的发展和人所承担的任务却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关注。
,应该使得人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拜新偶像国家、生产、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
应该说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是一种病态的、人类自身异化的现象,不克服这种异化,环境问题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明问题,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无论在技术、经济、宗教、伦理方面人类都必须面对一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诘,只有终结传统的弊端,诞生一种新文明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关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教学建议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提供人口、资源消耗等数据,引导学生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发达国家的过渡消费是对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根源,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才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当发达国家把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追求高层次的心理享受的时候,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饥饿、贫困、落后的怪圈中徘徊,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挣扎,为最基本的生存权而斗争。
在此基础上讨论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确立的发展观背后的经济根源,让学生理解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指标来衡量,而其中却没有考虑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人们无偿的使用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物,对利润追求的狂热已经使人类对自然的使用超出其能承受的范围,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系统、循环难以预估的变化,正渐渐在人类生活中显现,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变却相当缓慢,甚至还在延续危险的老路。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问题,而观念、现实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人们必须客观面对和承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人口压力的教材分析在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教材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教材首先分析了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的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全球人口总数大大增加。
二人口增加速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不均。
而考察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究其根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每个人消耗多少;二是多少人在消耗。
人口总量的剧增形成了对地球维持生命系统与日俱增的压力。
另一方面个人消费水平的增长比人口数量增加更深的影响和给环境带来压力。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人数每个人所用的资源单位数量资源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人口爆炸与消费水平空间提高的背景是十八世纪中叶以来的工业革命。
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化石燃料代替了人力、畜力,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丰富,医疗卫生水平的改进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人类对疾病的抗争。
世界人口数量空前增长。
即使消费水平保持不变,人口数量越多,消费总量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深刻。
而比人口数量增长更严峻的问题是消费水平的增加。
今天的人类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个人的消费水平两封建社会最奢侈的皇帝也望尘莫及。
持续增加的人口和消费需求使人类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不断增加,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索取的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输送的废弃物数量也超出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人类生存的整个系统正日益发生偏离应有的平稳状态,这就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
关于人口压力的教学建议对人口爆炸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提供相关的图标和数据,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理解人口压力对环境的深刻影响。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该图反映出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变化的特征是?在近50年来的变化特点?出现这样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是?在此基础上分别看世界各地区之间人口变化的特点,分析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图,该图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存在哪些共同趋势,又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变化的两个特点。
接下来提供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资源、空间需求、废弃物排放急剧增加的数据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差异的数据。
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得出人口压力不断增加是环境问题产生和加剧的根本原因。
关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教材分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认识或技术上的不足,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矿产)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可在生资源的滥用造成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退化,表现在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利用方面。
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比无知更危及环境的是由于后面提到的追求经济上的增长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向环境中肆意的排放废弃物。
在人们研究环境问题的早期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而引起的,倾向于仅从技术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如果仅限与此,通过有关环境知识的教育就可以帮助遏制环境问题的越演越烈,而事实并非如此,玛雅文明的衰落虽然说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使自己走向毁灭,但千百年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不但没有摆脱困境,反而根深切更广泛的体会到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
这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的,应当从多学科的、多维的视角予以研究。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资源滥用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挖掘,关注国内身边发生的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更多的思考环境问题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关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教学建议阅读教材提供的玛雅文明的衰落材料,提问分析玛雅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2500年后的今天是否有类似的现象?读图(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就该图表进行讨论:
这个图说明了什么?造成粮食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如果通过使用化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是否可以完全解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在此基础上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例如:
焦点访谈绿树成碳叹青山的报道),对生活中真实现状进行分析,材料说明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解决办法、对我们的启示、从自身出发应该做些什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绝对人口数对环境的压力,而且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1)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长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板书】一、人口压力【点拨】这里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人口压力产生的环境问题。
【投影1】《世界人口增长》图。
[导学]请同学们据图描述一下近20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板书】1.世界人口的增长【教师总结】该图明显地反映出1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呈加速增长。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之后,速度明显加快,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
人口总量的急剧增长,新增人口数量巨大,为满足新增人口对食物、能源、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变为耕地,而森林、湿地和草原大量消失,矿产资源也遭到掠夺式开采,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
【提问】世界人口总体上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其增长的速度放慢了,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点拨】这是一些国家(如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结果。
【过渡】刚才讲的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情况,那么具体到各个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有什么不同呢?【点拨】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
【概括】由此可见,二战后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增长过快而导致的。
【投影2】《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图。
【导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2.1950年(二战)以来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
【点拨】各大洲人口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北美、大洋洲;二战后各洲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亚洲、非洲、拉美、大洋洲、欧洲、北美。
【概括】二战后世界增长的人口主要都分布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板书】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投影】案例1非洲的粮食问题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
特别是1971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
近些年,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医乏,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严重。
【导学】请同学们阅读这一案例,分析亚非拉粮食医乏的原因。
【点拨】亚非拉粮食匾乏,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增,超出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导致的。
【板书】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点拨】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土地等,它们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很困难的,对于煤炭等非可再生的资源,其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增加,对其开采的过程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
因此对各种资源都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遗憾的是人类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
下面请看一下玛雅文明是如何消失的。
【导学】清同学们阅读教材,一起讨论玛雅文明衰落的根源。
【点拨】同学们可以由果及因去分析,这样便可得到正确的结论。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农业生产水平下降,食品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的。
农业生产下降是由于严重的土地侵蚀以及对土地只用不养,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造成的。
【板书】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投影2】案例2泰晤士河上的悲剧1878年的某个夏日,豪华的艾丽兰公主号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缓缓驶过,突然,船身猛烈震动起来,一艘莽撞的驳船撞上了它,游艇的右舷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很快沉了下去。
幸好,这艘豪华游艇上有很好的救生设备,落水者一般都套上了救生圈;而且,河两边泊着许多船,看到出事立即过来救人。
可见,救援是很成功的。
可是,第二天报纸的报道令读者简直不敢相信:
昨天泰晤士河上发生惨案,艾丽斯公主号沉没,死者达640人!怎么可能死这么多人呢?接下来的连续报道更令读者吃惊,原来,这些落水的游客不是被溺死的,而是中了污染河水的毒而丧命的!历史上,泰晤士何曾是一条能迷住游人的美丽的河流。
可到了19世纪,由于来自各工厂源源不断的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变得污浊不堪,成为一条死河。
其中有一段长达40/公里的河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鱼虾的踪迹。
到19世纪中期,污染达到顶点,才造成了上述悲剧。
【导学】让学生阅读上面的案例,并结合图8.8分析: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财富和产品数量之间有何关系,应如何看待它?图中两曲线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点拨]图中的两曲线间的内在关系是:
在自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英国的经济是不断增长的,表现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直线增长。
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只不过在1975年前环境尚未恶化,因此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经济的增长而提高。
1975年后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超过了其承受能力,环境质量日益降低,甚至危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的生活质量却在下降。
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绝对人口数对环境的压力,而且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1)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长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手段】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辅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导入新课在第一节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这节课主要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引出课题提出问题读图8.5柱状图思考:
该图反映出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变化的特征是?在近50年来的变化特点?出现这样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是?读图训练读图8.6思考: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存在哪些共同趋势,又有什么差异?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教师总结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
全球人口总数大量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均根据资料提问人口变化的特点对环境有什么影响?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讨论。
资料一: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人类的居住空间已经基本遍布全球。
1888年每人有300米300米的生存空间,但100年后每人的生存空间只有160米160米,是100年前的1/4。
资料二:
据统计100年中,工业额达产值增长100倍,如果人类维持100年前的生活水平,则可以满足比100年前多100倍的人口消费需求。
实际上,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倍多,而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
启发思考教师总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包含两方面:
人口总量增大对资源、空间需求增加消费水平成倍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由于人口变化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环境的压力在地域上也不平衡提问:
1、阅读玛雅文明的衰落思考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2、读图8.7,该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么?造成粮食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如果通过使用化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是否可以完全解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承转教师归纳:
无知或技术上的制约造成的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补充材料绿树成碳叹青山福建省泰宁县大布乡境内有一大片天然林,是当地重要的水土保林地。
这片林地保护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活。
但今年开春之后,这里却出现了严重的盗伐天然林烧制木炭的现象。
这些被盗伐的天然林木中不乏非常珍贵的乌冈栎和青冈栎。
国家三令五申要保护天然林资源,即使采伐也必须有所限制。
而福建省早在1998年就明文规定,禁止用乌冈栎、青冈栎烧制白炭。
对于这样严重的滥伐烧炭现象,泰宁县乡两级林业部门却都予以否认。
原来,想要在天然林里烧炭,只要和泰宁县林委签个协议,出钱买下一片山林就可以了。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放任下,大量的天然林被盗伐,有的炭窑老板已形成砍伐、烧炭、加工一条龙的规模经营。
提问:
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资源的滥用?启发思考补充材料资料三:
美国人口占世界4.7%,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35%,铝27%,铜、铅、锡占20%,其中大部分依靠进口。
印度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能源消耗占世界的2%。
1992年一个美国人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3个日本人、12个中国人、33个印度人、147个孟加拉人、422个埃塞俄比亚人所消耗的能量。
提问:
结合两个资料讨论:
如何看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有什么差别?造成大量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人类面对的环境困境?引起讨论教师归纳: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返回典型例题例题1.经济发展与______________要同步进行,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_____________的老路。
【解析】在发展生产时,我们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同时将环境治理考虑进去,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答案】环境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经济与环境治理关系的正确理解与知识迁移能力。
例题2.下列地理现象,哪些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A.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7.6级大地震B.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上海市地面下沉【解析】(1)台湾大地震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属于自然原因。
故A错。
(2)长江特大洪水主要与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有关,亦属自然原因引起。
故B错。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人们对黄河上游的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的,主要属于人为原因。
故C对。
(4)上海市地面下沉,主要是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漏斗区造成的。
故D对。
【答案】C、D【点评】要正确区分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同环境问题。
尤其要明确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例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人口的压力过大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搞农田水利建设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解析】(1)人口问题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故A是对的。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使水、土、生物、矿产等资源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因而环境质量也随之下降。
故B是对的。
(3)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故C不对。
(4)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从而在局部甚至全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故D对。
【答案】A、B、D【点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解决。
返回扩展资料如果地球失去森林森林和海洋是地球的两叶肺,亿万年来,它们不断吐故纳新,为地球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洁净的空气,滋养万物,哺育人类。
地球如果失去了森林这件外衣:
许多地区风速将增加60%-80%,亿万人将受难于风灾。
全球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淡水危机。
生物用碳减少70%,生物放氧减少67%。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地球体温上升。
陆地上生物产量的90%将消失,150万个生物种群将灭绝。
陆地上90%的动植物,因无森林蓄水而受地面干旱的威胁。
人类得不到木柴、建材及林副产品。
经济生活遇到巨大困难。
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太阳辐射增加,人类将无法生活。
森林去了,沙漠来了。
水土严重流失,洪水、泥石流、山体崩坍等灾难按区而至。
可见,失去森林就是失去人类自己。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压力B.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C.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D.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不断蔓延3.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会对周围居民区造成()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放射物污染4.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有: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阻止风暴潮肆虐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富营养化A.②⑥B.⑥⑦C.①③⑤D.④⑤⑧7.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8.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9.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透入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10.下列几项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工作中,我国已取得较明显成果的是()A.防止环境污染B.控制人口增长C.保护自然环境D.提高人口素质11.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是()A.使用塑料袋购物B.进行垃圾分类处理C.节约用水用电D.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12.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国家和地区是()A.西欧和中欧各国B.发展中国家C.北美和大洋洲各国D.发达国家13.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生物品种减少B.水体遭污染C.水土流失严重D.土壤盐碱化14.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减少B.重庆的酸雨C.菲律宾的火山爆发D.黄浦江水质变化15.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在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荷兰人围海造地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大量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16.在各类环境污染中,以燃烧矿物燃料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是()A.燃烧汽油B.燃烧天然气C.燃烧煤炭D.燃烧柴油【参考答案】1.ACD2.D3.C4.D5.D6.B7.A8.A9.D10.B11.A12.B13.C14.A.B、D15.A.D16.C二、非选择题一、电池污染环境后,重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农村回迁房买卖合同(含税费处理)
- 2025年度养猪场养殖环境优化与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借调人员工作培训与职业成长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机构教师聘用与教学质量监控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对父母赡养与老年旅游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养猪场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劳动合同解除与员工离职经济补偿及离职证明协议3篇
- 2025年度口腔医院与医疗器械制造商战略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美国大学本科预科班入学合同3篇
- 医疗废物转移实施方案
- 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
- GB 17353-20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 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
- 房租收条格式(3篇)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红色简约中国英雄人物李大钊课件
- 小学师德考评细则
- 软件定义网络(SDN)实战教程课件
-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