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文化比较教材:《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李新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邓晓芒,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阐释》,舒也,上海三联书店,2008。
4、《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聂振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5、《中国文化的出路》,陈序经,岳麓书社,2010。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导论“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章学诚在全球化的文化开展态势中,已经无法在单一的文化背景下去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审视、开展和价值判定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随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长期处于边缘的文明纷纷崛起,向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发起挑战,形成了要求平等和对话的时代潮流。在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交流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比较文化学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无疑将被加以凸显。而对这一学科的开展必然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现代复兴提供新的视域与契机。一、文化与比较文化学1、文化的定义方式:(1)对于文化一词的词义和语义学解释,也就是训诂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从历史来源理解文化的含义,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往往失之于泛泛而论,不能对文化的具体特性、它的实际形态等做出严格划分。比方,从西方语义学角度来说,与文化〔culture〕这个词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o,cultura,原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为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由此可见,culture一词源自农业生产,注重人的内在修炼和精神方面的教化。而中国最早论及“文化”是《易经》中的一段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其实是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段话,它涉及中国文化的天人关系。首先,此文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虽包含了“文”、“化”二字,成为最早的文化范畴的根源,但中国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这一概念。其次,中国的文化与文明中,都有一种天文与人文合一的观念。相比之下,西方根本上没有天文的概念,文化只是人文的创造,表达出一种对于人文创造的崇尚。就这一层面而言,人文主义精神从古希腊开始就有相当深厚的根底,而天文与人文的互为观照,“天人融合”与天人之间互为辩证的观念在中国那么有一定的渊源。〔2〕不同学科的文化定义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定义,如哲学、历史、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都有大量不同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适用于某一学科的,但是受学科视域的限制,仍然有一定的针对性。〔3〕比较文化学的定义或跨学科、跨民族的文化定义。这里指的是跨越通常的学科界限,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在比较文化学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第三种方式,即跨越不同民族与学科,结合不同方法,来确定文化的定义。2、什么是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化学是对于不同类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所谓不同类型的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传统、文化特性、文化开展史与文化形态等。比较文化学的特性是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同一性和各自的差异性的辩证认识,到达发现和掌握文化开展规律的目的。比较文化学是以比较意识、比较思维方式和比较方法为特征的研究学科,而不是简单的形式比照或比附,这就是比较文化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二、比较文化学的特性1、整体性比较文化学具有自身的特性,从本质上而言,首先是它作为综合性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比较文化学可以包括比较宗教学、比较哲学、比较文学等,但又不是这些学科之和。因为这些学科在被归为比较文化学时,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它们的特殊性正是表达了作为比较文化学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比较文化学的整体性最实际的表现为它的研究内容和涵盖范围之大,它可以包括不同的民族文化比较研究,也可以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结合起来,比较文化学实际上就是世界文化学研究。它不只是从范围上包括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如果只是那样,就会成为对各民族文化、各类型文化的罗列与分述,缺乏互相之间的比较与有机联系。比较文化学作为世界文化研究的特点就是通过比较来建立联系,到达全面展现世界文化开展规律性特征,区分不同民族文化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目的2、跨越性比较文化学的跨越性首先是指跨越民族文化的、文化类型的界限,即所谓的crossculture〔跨文化〕。这种文化才是比较文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只有通过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比较,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客观评价自我与主题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比较文化学也是跨学科性的,它可以是不同民族的不同学科的互相交叉研究。3、代表性和典型性比较文化的类型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性。这就是说所有比较研究的文化类型不只是某种文化的特有形式,而且是具有世界文化类型的代表性意义,这种意义代表人类的局部特性,或者说代表了人类特性中的具有共同性的局部。作为一种代表性和典型性,各民族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异并不是对立,更不是对抗。这是因为在的开展中,局部与全体是辨证的,局部之间相互激发,形成了全体的统一性。比方中西文化内在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互补与辨证开展。三、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1、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与世界文化;2、文化的历史开展和规律性;3、文化的形态学。1、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与世界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与传统民族文化研究的区别在于,传统民族文化研究一本民族的文化、外乡文化为研究对象,而比较文化学那么以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至少是以多种文化研究为对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它相当于是世界文化的研究。虽然广义的世界文化是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但这只是大范围的界定,要具体标准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需对民族、国家、世界文化三者进行辨析。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所独具的文化创造的集合体,也包括了它的各种组成,它表现的民族象征性。国家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概念不同,国家文化是以行政区划为主的文化形态,一个国家之中可以有多种文化形态,如中国、印度。也有的国家是单一的民族文化,如朝鲜就是以单一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他们的文化类型也是比较单一的。但是从国家文化总体来说,多民族的国家居多数,而且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们把对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研究称为世界文化研究,比较文化的主要任务不是对世界每一民族、每一个种族、每一国家的文化进行逐一的研究,但是,每一民族、种族、国家的文化又都在比较文化的研究范围中。也就是,比较文化学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比较为对象,而不是一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为直接对象。2、文化的历史开展和规律性。人类文化开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有对本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一个组成局部有清醒的认识,明白本民族是与其他文化共同存在与开展的。这也是民族文化成熟的表现,如同个体的人从儿童心理开展为成人心理一样,这种转化的最早标志是对于他人的成认,放弃自我中心主义。17——18世纪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为比较文化研究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准备。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海上冒险、殖民扩张、传教士远涉重洋的布道、神奇的异域风情的吸引、大量舶来品的出现……这一切全都成为外来文化与外乡文化比较研究的催化剂。19——20世纪,关于比较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认识到,世界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类型,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如果要了解异己文化,就应当有一种比较文化的研究,在与本体文化的比较中,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比较文化学产生的原因:首先,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开展使当代比较文化研究成为时代的要求。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方法也为比较文化学产生提供了条件。3、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文化形态,就是对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依据其历史与文明的根源、它的主要文化特征、它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构成文化的根本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形态也就是人类创造的重要表达形式。文化形态学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划分法是——东西方文化二分法。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亚洲的东亚国家经济的崛起,东方文化开始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局部学者由于各种原因也提出了文化关系的讨论,如美国的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萨义德的东方学研究等,都使东方——西方的典型文化形态关系受到普遍关注。从东方——西方、中国——西方等不同文化形态关系的比较研究中,特别是它们的历史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方是两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们的典型意义在于:把人类文化不同形态的主要特征以两极性表现出来,这种两极性,本身就是事物开展中不同阶段性与不同特性的典型形式,比较正是通过这种两极的形式,到达对于文化的本质的认识。文化的本质是通过不同的典型来表达的,所以东西方文化形态的比较,是比较文化的目的,是认识文化现象的本质,以及它的整体性、规律性的必然途径。四、世界文化史的分期与类型世界文化史的开展可以描述为不同的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1〕社会生产模式即把人类的文明历史作为一种不断开展进步的历史进程,而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以其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等作为标准,划分为不同时期。这种划分中,最常见的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帝国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时期。这种理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根深蒂固,并且影响到文化史的研究。〔2〕文明与文化的历史形态模式:这种模式以人类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包括社会生产形态、意识形态、宗教政治或其他文化因素为标准,对于不同文化的社会形态进行特有的分析。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可以有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不同文化类型划分。也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机械时代、信息时代等,也有分为采集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等。〔3〕综合性划分:这种划分是以全球历史文化的统一性为依据,以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标准所建立的一种划分。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世界文化可以分为海洋性文明与大陆性文明;有的那么认为技术革命的进步如同浪潮一样席卷全球,因此可以根据技术的革新浪潮加以划分。以上几种划分方式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完全适合于比较文化史的研究。如果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来划分,不但要对世界文化作统一的考察,而且要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影响和相互的激发这一历史过程做出描述。更重要的是,这种描述的根本单位不是个别的、单一的文化种类,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特别是东方与西方的主要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因此,应根据比较文化学研究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划分模式:〔1〕世界上古文化类型:从上古时代文明与文化的出现为起点,到公元前10世纪为止。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根本形成,并且出现了主要的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中国良渚文化等上古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10世纪之前,这是世界主要的史前文明和早期文明的滥觞时代。从大的范围来说,在亚洲、非洲主要有几种重要的文明相继产生: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其中最主要的是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2〕世界经典文化类型: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1600年,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界的重要文化类型如古希腊——西方、古代印度、波斯——阿拉伯、中国等相继形成或进入一个新的开展阶段,这是一个兴旺文明出现的时期。它的主要表现是,完整的语言文字系统形成、国家社会制度完善、科学技术兴旺、人类学术思想与人文艺术成就斐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产物——文化经典形成。如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中国的诸子百家、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这些经典是文化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的成熟,也突出了这种文化的精神价值与意义。直到17世纪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扩张、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进入新高潮,其主要表现使17——18世纪,基督教向东方传播,东西方交流持续开展,欧洲开始重新认识东方和中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开始了直接交往的新阶段。〔3〕近现代文化交流与转型:从17——18世纪,经历了中世纪的长期隔绝之后,东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但这一时期也恰好是西方科学飞速开展的时代。迅速强大起来的欧美国家立即把古老而落后的东方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作为殖民对象。正是在这种殖民主义的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开展起来。在这种交流中,不可防止地产生了文化转型与混融。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都互相影响,它们已经不再是原有的文化类型。〔4〕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20世纪到21世纪,全球化的开展进入高潮,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开展,标志着世界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将比较文化史分为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其实是以不同文化类型的开展为特征的,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分期。这是一种宏大视域的划分,它有利于我们认识世界主要文化类型的特点和历史。黄与蓝的交响公元前6—前5世纪,在辽阔的欧亚大陆遥相对应的东西两端,在阡陌纵横的黄河流域和波光帆影的地中海沿岸,同时产生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开端——中华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与其特定的地理、历史环境相关,因此中西文化的比照也被称作“黄与蓝的交响”。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世界上四个起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中,她是最远离入海口和海岸线的。在远古时代,由大陆腹地繁衍起来的炎黄子孙们对于海洋是相当陌生的。据考证,《山海经》中被称为世界“东极”的“扶桑”国,最初不过是指鲁南苏北一带〔即山东曲阜地区〕,至南北朝时才被推至“东海之东岸”,而与日本混为一谈。无论此说是否如实,起码可以说明在初民眼中,海洋是属于“中国”的边界,乃至中国之外的领域。他们生于内陆,对一片汪洋的海上景象抱有本能的恐惧。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远古流传下来的神话给我们留下强烈的恐水、治水、与水视作敌对物的印象。反之,初民们对于“土”却自古以来怀着一种信赖和眷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地是坚实可靠,人生于土而归于土,土是全民族孕育生命的母亲。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对土地神的崇拜绵延不绝,祭祀最盛。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整个世界都以土地为中心,“天圆地方”,地的东南西北等长。《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为民之本,帝王的权力首先是对土地的权力。如果说中华民族是“大地之子”的话,那么古代希腊民族那么是“海的女儿”。从地理上看,希腊半岛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全地区除北部以外,没有一处距离海五十公里以上。环抱希腊半岛的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二者都属于地中海的一局部〕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总数在四百八十个以上。加之希腊半岛具有世界上最为曲折的海岸线,这就形成了无数避风和停泊的天然良港,成为早期希腊人海上生涯的定居所。在古希腊神话中充满了人、神和海之间的密切联系。除了宙斯、阿波罗、雅典娜之外,最重要的神就是海神〔波塞冬〕,以及据说是从海水泡沫中诞生出来的爱和丰产女神〔阿芙洛狄忒〕。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以海洋为背景而展开,海洋就是希腊人的安身之所。反之,希腊人对陆地却有一种疏远得多的态度。不管是对小亚细亚、埃及、意大利还是色雷斯,希腊人对这些陆地的占领和殖民都只限于各大港口,而对于深入内陆毫无兴趣。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华民族和古希腊民族对海洋和陆地的不同态度和心理感受,也使得两个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不同色彩和特点。第一章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一、中国文化的源流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所谓“夏夷之分”。而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开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文化源流之间形成了一个根本的关系模式,这就是“以夏变夷”,即以华夏的文化来改造、同化蛮夷的文化。中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中下游形成了华夏文化圈,四周那么为蛮夷居住的化外之地,东边称为夷,西边称为戎,北方称为狄,南方称为蛮。中国文化自夏商周三代依赖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夏夷之分”的二元对立观念,中国文化根本上是循着一条所谓“以夏变夷”的路线开展下来的。数千年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外来民族或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就必须以华夏文化或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柱,必须在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中脱胎换骨,融入到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这种“以夏变夷”的根本模式,导致了中国文化形态的超稳定结构,培育了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可以说,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异质文化的能力。二、西方文化的源流传统西方文化也有很多源流传统,西方文化的各种源流传统之间的关系,与中国的“夏夷之分”及“以夏变夷”的根本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至少可以说有三种源流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一种是基督教的。希腊文化带有一种和谐的特点,它就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具有一种天然的和谐性。在灵与肉、此岸与现世、理想与现实之间,希腊文化力求保持一种和谐状态。所以希腊文化是古典与优雅的,它表现出一种矛盾尚未绽开的原始和谐。相较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却呈现出一种片面性的开展。对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的狂热追求是罗马文化的最明显特征。而这也是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社会风俗败坏、堕落的主要诱因。当然,罗马文化也曾一度推动了世俗生活的开展,创造了帝国文明的辉煌,如建立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确立较为标准的财产法权关系。到了基督教时代,西方文化又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如果说罗马文化是物质主义的,那么基督教文化就是唯灵主义的。基督教文化教导人们一味地沉迷于虚幻的此岸世界,这样就导致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普遍的人性异化。这种人性的异化,使得人们把正常的物质享受和感性现实生活当做一种邪恶的东西加以唾弃,人性的一切正常欲望都被视为魔鬼的诱惑,每个虔诚的基督教徒都只把目光投向于虚无缥缈的天国,从而导致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经济落后和文化愚昧。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出现的新的融合。它以一种扬弃的方式把希腊的、罗马的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相融合。因此在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中,既有希腊文化中的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文化的那种对功利的向往、对世俗国家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文化的那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天国”理想的向往。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源流传统之间,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模式,一种是“以夏变夷”的模式,其结果导致了一种文化上的超稳定结构,形成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另一种那么恰恰相反,它呈现为一种融合更新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不同文化的“杂交”和相互否认而产生出新的文化性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和自我超越,形成了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三、中西文化精神的形成“轴心时代”:20世纪上半叶,德国的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概念,叫“轴心时代”。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雅斯贝尔斯具体解释了“轴心时代”的含义。他认为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这几百年间,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大文明地区,不约而同地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文化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结果,导致了三大世界宗教的产生,即儒教、佛教和基督教。雅斯贝尔斯强调,“轴心时代”所发生的重大精神变革及其所开创的精神资源,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重要精神根基。1、首先来考察一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经历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革,可以将之分为两步来分析。第一步,从殷商时代的尊神事鬼的巫觋精神向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精神的转化。巫觋精神是整个殷商时代非常浓郁的一种主流精神,其特点是鬼神崇拜。人们崇拜的对象非常多,从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直到先祖先妣、先王先公,人们求神问卜,诸事均须先卜而后行。周人取代殷商的政权以后,他们不仅进行了一次政治权利的转换,而且更重要是进行了一场宗教革命。周代人非常崇拜“天”、“天命”。但是与殷人的鬼神崇拜不同,周人眼中的“天”或“天命”不再具有血缘崇拜的特点和民族祖神的形象,而是一种“无亲无常”的抽象道德主宰。抽象的“天”或“天命”取决于人德,即“以德配天”,所谓“皇天无亲,为德是辅”。而人德又表现为对具体而严苛的礼法制度的遵从。第二步,到了春秋时代,面对着周王朝“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又用内在的“仁”来充实和改造外在的“礼”,并将“仁”解释为内在于人性之中的爱人之心和忠恕之道。孟子那么进一步将与生俱来的人性善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将向内开掘仁义礼智等善端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根本根据,从而将周代尊礼敬德的宗法精神改造成为儒家内在自觉的伦理精神。经过上述文化变革过程,先秦儒家开创了一条道德内敛的进路,从此以后,中国文化专注于对人的内在道德良知的开掘,说到底,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文化的主体精神或根本精神,即协调的现实精神。这种根本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 企业环境的应急预案
-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春节安全的应急预案范文(35篇)
- 老师工作计划11篇
- 高中体育述职报告5篇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1特征(点)描述类含答案
- 第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综合检测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东街小学等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糖尿病肾病护理PPT课件
- 斗首奥语精解
- 海康威视视频车位诱导与反向寻车系统解决方案
- 双机热备RoseHA8.9+oracle1164位配置方法
- 物业公司小区业主满意度调查表(共5页)
- 小学生日常卫生小常识(课堂PPT)
- 施工工期计算器
- 幼儿园大班《风筝飞上天》教案
- 移动公司活动策划
- 寄宿生防火、防盗、人身防护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