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 古诗三首 《墨梅》_第1页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 古诗三首 《墨梅》_第2页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 古诗三首 《墨梅》_第3页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 古诗三首 《墨梅》_第4页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 古诗三首 《墨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2古诗三首《墨梅》22古诗三首之《墨梅》

【教材分析】

《墨梅》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课《古诗三首》的第三首古诗,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作。诗人表面上是在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高洁、淡泊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砚"乾坤”三个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语的意思;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3.能联系诗人生平,感受诗人借画梅、咏梅来表达自己高洁、淡泊的人格追求。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诗意。

【教学难点】

能联系诗人生平,感受诗人借画梅、咏梅来表达自己高洁、淡泊的人格追求。

【教学过程】

赏画导入,认识题画诗

出示《墨梅图》(配乐展开画卷),仔细看,画上有什么?

简介:这是一幅中国画,由元代画家王冕所作,在空白处,王冕题了一首诗。这样的诗,我们就叫它题画诗。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题画诗——《墨梅》。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题画诗,可以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和情感基调。】

整体感知,读通读懂

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读通古诗,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认识诗句中出现的两个新词:砚:(图片标注)古代文房四宝之一,用来磨墨。现在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乾坤:乾坤这个词也很有文化渊源,它来自《周易》,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就是天地。小结:词语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着对词语的理解,齐读古诗。(二)读好停顿,读出节奏1.指名读,随机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预设:有停顿,但不要太明显。

(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看注释,自行了解意思。

2.交流:(1)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树上的朵朵梅花盛开了,画在纸上显现出淡淡的墨痕。(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它不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好看,只要在天地间留下清香。(3)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紧扣古诗的特点,充分引导学生读通古诗、读出节奏、读懂诗意。】

细读诗句,感悟品质

借助典故,品“勤奋”

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读了这句诗,你想问什么?预设:(1)从注释中看到洗砚池是王羲之的,为什么说是我家?(2)为什么种梅花,不种别的花?以上问题可交流解决。(3)为别家的梅花都是种在庭院里,房前屋后,为什么我家的梅花要种在洗砚池头呢?自读资料一“临池学书"的典故。一分钟默读,谈谈读懂了什么。再来回答刚才同学提的问题。为什么我家的梅花要种在洗砚池头呢?指导学生思考:练画是辛苦枯燥的,当王冕累得腰酸背痛时,他看见洗砚池,心里会想——当儿童急走追黄蝶时,当别的孩子忙趁东风放纸鸢时,他看见洗砚池,心里会想——根据学生是回答提升并指导朗读:原来,王冕把梅花种在洗砚池旁边,是想时刻提醒和激励自己向王羲之学习,勤学苦练。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洗砚池背后的那一份精神与力量。

小结:借助王羲之临池学书的小典故,我们读懂了诗人王冕的勤奋自律。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引用王羲之临池学书的典故,学生借助引入的资料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从而感受到家中梅所暗藏的精神力量。】

了解生平,品“淡泊”指名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图片演示“朵朵花开淡墨痕”。

2.谈谈自己见过什么颜色的梅花?

3.想一想为什么王冕舍弃了这些美丽的颜色,要画成淡墨色?

4.读资料二,帮助寻找答案。(1)说说知道了什么。预设:朋友李孝光想推荐王冕去做府吏,被他拒绝了。达官贵人花费重金向王冕求画,他拒绝了。明朝开国皇帝想重用王冕,他以出家为由拒绝了。(2)王冕为什么要拒绝?预设:王冕想保持自己的高洁,不想蹚官场的浑水。朝廷腐败,当官的欺压百姓。王冕不愿与他们为伍,独善其身。(3)王冕的志向不在富贵,不在为官,而在于清清白白地做人。他把这样的人生志向画在墨梅中,让我们再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5.结合王冕的为人和性格,给“淡"字组一个词。预设:淡雅清淡淡定淡泊平淡......随机板书:淡泊总结提升:原来诗人把梅花画成这淡墨色,是要表白自己淡泊名利的内心。我们再读诗句——朵朵花开淡墨痕。

小结:了解了王冕的生平,我们渐渐走进了他淡泊名利的内心。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图片带给学生一种水墨梅花的即视感,而生活中绚丽梅花与水墨梅花的对比更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将王冕的淡泊高洁跃然纸上。王冕生平的资料运用,让学生走进了王冕淡泊名利的内心。】

诗文比较,品“清气”

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读以前学过的写梅花的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数点梅花满院香。——[宋]钱时《睡起即事》梅花至老香犹在。——[宋]胡仲弓《寄适安》

谈谈发现了什么一起读,感受一下梅花的香气。

4.同样是梅花,那么多诗人写香气,而王冕独独写清气,有什么不一样呢?预设:(1)香气写的是梅花,清气写的是诗人;(2)香气是是一种味道,清气是一种品质。(3)引读:所以当那些达官贵人拿着重金购买他的画作时,王冕用这样的诗句回应他们——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当他的老友一再劝他出来做官,一身清气的王冕用这样的诗回应他们——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一生穷困潦倒,过着非常清贫的日子,朱元璋要重用他,他仍然拒绝,有人说他傻,说他怪,王冕告诉他们——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结:梅花诗句与《墨梅》比较着读,我们感悟到王冕的一身清气。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充分运用写梅花的诗句与墨梅比较,感受香气写的是花,清气表现的是人,从而感悟到王冕的一身清气,突破了难点。】

托物言志,传承“梅文化”

托物言志

读到这里,如果你是王冕笔下的墨梅,你想对他说什么?同学们应该明白了,这墨梅就是——王冕,王冕就是——墨梅。诗人以墨梅比喻自己,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淡泊的品格和一身清气。

读读历史上名人托物言志的句子。

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创编。说说为什么喜欢。

背诵积累

漏词背诵。2.背诵全诗。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借助典故,了解诗人的生平,诗文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