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 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C.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 D.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2.中共在南方八省建立的苏维埃地方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后来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则采取了参议会的形式,组成人员包括根据地内拥护抗日和民主政治的各阶级、阶层人士,这一变化A.标志着中共摆脱了教条主义 B.遭到了国民党政府明确反对C.扩大了抗日政权的社会基础 D.适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需要3.有学者认为:“雅典社会不允许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这位学者意在强调雅典民主政治A.有利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B.追求公民集体利益至上C.是奴隶制专政的工具D.完全忽略了公民个人利益4.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的最准确的信息是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5.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6.“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7.如下图是1984年创作的漫画《做实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A.实现国家统一B.推进改革C.调整外交政策D.筹建经济特区8.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9.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A.法国人对儒家思想非常崇拜B.知识精英希望加大中西方文化交流C.启蒙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D.先秦时期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10.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11.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图)。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劳动力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发生,逃避斩获D.国民经济崩溃,学业难继1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13.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下列项中属于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有①颁“挟书律”②置刺史③建“中朝”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表明学术界力图摆脱唯物史观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学术现状C.得益于新时期的文化指导方针 D.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15.“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解放战争时期16.在1987年的《中葡联合声明》之外,葡萄牙备忘录声明,具有葡萄牙公民资格而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居民,可在澳门回归后继续使用;而中国备忘录则声明,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中葡备忘录表明A.葡萄牙在澳门的领事裁判权将被中国收回B.“一国两制”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保证C.澳门回归结束中国国土被列强占领的历史D.中国政府不承认澳门居民可享受双重国籍17.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它是最坏的统治形式,它违背了理性和自然法,注定不会长久。”这里的“统治形式”是A.直接民主制 B.君主专制 C.开明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18.下列资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原始农耕的一手材料是A.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 B.魏国墓葬中的铁制农具C.殷墟遗址中的青铜器具 D.秦砖汉瓦中的画像石刻19.如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云纹漆案,是古人盛放食物的家具,它反映了两千多年前贵族宴饮进餐时分餐制的生活状况。后来,考古学家们又在距今约4500年以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说明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分餐制。由此可知,分餐制的出现A.说明古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B.源于氏族公社共享劳动成果C.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礼仪规范 D.反映了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20.中国古人常用“膏腴”一词形容华美高贵的家族门第。少数民族王朝北魏沿袭魏、晋惯例,特别是在士族化风潮狂飙疾进的洛阳时代(494年至534年),“膏腴”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这一现象A.稳固了当时的统治秩序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C.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整合21.1949年,法国公共舆论机构就欧洲发展计划在法国人中做了大量调查,当问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时,只有18%的人认为美国真心帮助欧洲。到1950年,“90%的人开始了解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向欧洲提供援助。”材料反映了A.美国的真诚援助感动了欧洲 B.马歇尔计划实现了欧洲的复兴C.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力在加强 D.马歇尔计划遏制了苏联的扩张22.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其中属于二战及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3.1902年的某一天,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他们聊天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甲:“当年我曾经和康有为一起参加公车上书。”B.乙:“我和义和团一起在廊坊打过八国联军。”C.丙:“我家住在东交民巷,那里有洋人保护着."D.丁:“我读过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24.明朝人陈确针对士人增多而科举录取名额不变的社会现实,主张士人经商以解决家庭的生养问题;徽商吴长公因父早亡遵从父命外出经商,认为名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A.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变化 B.职业选择以家庭利益为中心C.民间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 D.中央政府改变了“抑商”的政策25.华盛顿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受到尊重。下列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是A.具有不屈不扰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恋权位B.被称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C.主持编篡的《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D.为美国的独立和民主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26.南南合作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阵地,但是由于国际发展合作话语权一直受西方主导,南南合作在其后的30多年中进展缓慢,直到以中国为首的南方国家崛起,南南合作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开始进入新南南合作阶段。材料反映A.南南合作极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B.中国是南南合作的绝对主导力量C.国际经济新秩序阻碍了全球治理D.国际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南南合作27.《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C.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D.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8.20世纪初年,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描绘过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作用,他说:“中国是一个奇异的国家,那里银行家能变外交家,外交家又能变为劫掠家。”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银行业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B.外国银行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重要工具C.外国银行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D.中国经济环境恶劣阻碍近代金融业发展29.下面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A.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B.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C.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D.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30.(题文)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明朝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思想。晚清时期西医大规模输入中国,有人比照西医对中医提出批评,甚至提出“废止中医”。面对尖锐的质疑,医学家唐宗海(1846年~?)说:“君以为西法千古所无,医用剖割,亦华元化(华佗)之流派。”他也认为,中医学在唐宋之后对气化理论传承不足,西医又过分重视人体解剖而不了解气化,以致医学发展“得粗遣精”。唐宗海早年完成《血证论》一书,堪称“集血证诊治之大成”,其医术亦扬名于沪。他后来撰写了《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系列医书,援引西医知识阐释传统医学经典,用西方科学知识解释阴阳气化学说,力证中医理论之不谬。唐宗海关于中西医汇通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影响颇深。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创造中国的新医药学闯出一条道路。——摘编自马伯英《中西医汇通史概》等(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历史价值。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华盛顿时代,美国一贯奉行中立政策,其基本含义是美国不卷入欧洲事务,也避免对世界安全作出集体保证的任何承诺。大萧条后美国中立情绪日益高涨,在1935年到1937年美国先后通过了三个中立法案,均规定禁止美国向交战国贸易军火。随着德国法西斯扩张日益猖獗,美国于1939年批准了第四个中立法案,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美国共援助500多亿美元,其中苏联获得109亿美元,中国获得8亿美元。杜鲁门说:“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一个俄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变化的影响。33.“冲击——反应”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华文明是……内向型大陆文明。……由于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中华文明缺乏内在动力去突破传统框架,它只能在巨大的冲击下,被迫对西方作出反应,这就是费正清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一在充满‘不平等条约’的整整一个世纪中,中国这一古老社会和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断扩张的西欧与美国接触日益频繁,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这种接触对古老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沉重的影响,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古老的秩序进行挑战,⋯⋯中国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摘编自费正清、邓嗣禹《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材料二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是西方规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20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摘编自《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1)列举出中国近代一个世纪以来不平等条约四例?(2)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人仿效西方的重要史实有哪些?(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冲击——反应”模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诸多信息说明其是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时间比较早,丰富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内容和特征,这也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早,但并不能说明世界早期文明源头一致,故选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从中国早期整体生产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体现,排除A;良渚文化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故选C。2、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参议会形式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通过吸引拥护抗日和民主政治的各阶级、阶层人士进入参议会,可以调动社会各阶级、阶层抗战积极性,扩大了抗日政权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国民政府对参议会形式的态度,排除B项;抗战时期敌后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并未进行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A。3、B【解析】
材料“雅典社会不允许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追求公民的集体利益,B选项符合题意;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而材料是对个人利益的忽视,因此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C选项排除;D项中的完全表述太绝对,排除。4、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说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A项正确;B项从图中体现不出,故错误;C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错误;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有了,故D项错误。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渗透,B正确。6、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建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D项正确;政党制度、确立议会主权是英国,排除AC两项;民族独立不能说明创造“新及不同类型”的国家,排除B项。故选D。7、A【解析】时间是1984年,注意漫画上的文字“、香港”,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关于国家统一问题的“一国两制”,所以A项正确。8、C【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共根据地建设。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或者汪伪政权相比,抗战时期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故C项符合题意;“普遍”表述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并非都加入了中共,故B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9、D【解析】
材料体现了孔子思想在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体现,表明了中西方学者对自由道德原则的认可,故选D。但材料无法体现法国人对儒家思想的“崇拜”态度,A项错误,C项启蒙思想是古希腊人文精神在近代的发展,C项错误,B项材料无体现。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文明中心共存的特点,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考点:中华文明的起源点评: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在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和不断向前发展的独立文明体系,这一早就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明特征。11、B【解析】
根据题干“1919年5月”、“上海许多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荒废学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学生通过罢课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因此出现题干中的现象,由此可以知道,引发题干中现象的原因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A选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1919年5月”“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荒废学业”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五四运动,而不是国民经济崩溃,学业难继,故D选项错误。12、B【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李沆将皇帝的手诏烧掉”“韩琦对宋神宗的谈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官员对政治行为的态度,说明士大夫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B正确;宋代加强了皇权,皇权并未受到威胁,排除A;题干主旨是对官僚对皇权的限制,而非士大夫参与决策,排除C;重文轻武与题无关,排除D。13、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均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故选D;“挟书律”是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排除①,故排除AC;B项不全面,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词是:汉武帝推行的措施。14、C【解析】
联系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双百方针的恢复,故答案为C项;我国史学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排除A项;百花齐放是在文艺领域,不是学术领域,排除B项;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将使史学研究更加全面和立体,排除D项。1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条约榨取中国,使中国社会改道变形的情况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故选A项;BCD项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不符合“最早”说法,排除。故选A。16、D【解析】
葡萄牙政府强调澳门人可以具有双重国籍,既是澳门公民,又是葡萄牙公民,中国政府则不承认任何澳门居民有双重国籍,故选D;1947年中国废除葡萄牙在华领事裁判权,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作用,排除B;1999年澳门回归,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7、B【解析】
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主义为武器,猛烈批判天主教神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认为最坏的统治形式是君主专制,故B;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但毕竟是民主政治,故A不符合题意;启蒙思想们认为开明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是相对合理的政体,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A【解析】
原始农耕开始于新石器时代,而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的显著特点,A正确;铁器是传统农业的特点,B不符题意;原始农耕的主要工具是木器、石器、而青铜农具极少,C错误;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时期,D错误。19、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饮食木案体现的分餐制反映了氏族公社群体共享劳动成果的画面,故B项正确;分餐制与古人卫生意识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分餐制中并未体现长幼与贵贱的礼仪规范和等级秩序,排除CD两项。故选B。20、C【解析】
由材料“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等信息可知,在北魏时期,士族化风潮继续发展,社会分化继续存在并发展,这一现象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C项;随着阶层固化,士族与下层民众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不利于当时统治秩序的稳固,排A项;对社会阶层的划分与民族融合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北魏的这一做法并不是一项文化举措,不会推动多元文化的整合,排除D项。21、C【解析】
1949年只有18%的人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真心帮助欧洲,到1950年已经有了90%的人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真心帮助欧洲。材料反映出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故C正确;马歇尔计划实质是对西欧的控制,故A错误;1950年的欧洲,还没有实现复兴,故B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马歇尔计划遏制了苏联的扩张,故D错误。2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是核电站,图②是电灯,图③是原子弹,图④是互联网。其中属于二战及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是①③④,故C正确;图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BD错误。23、C【解析】
根据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规定“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民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C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ABD均符合史实,排除。24、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朝时期部分士人认可商人与商业的社会价值,体现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A选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家庭利益成为职业选择的中心,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轻义的风气,C选项错误;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5、D【解析】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不恋权位,为美国的独立和民主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故答案为D项;A、B项是对华盛顿的评价,但不符合题干中“最有说服力”的要求,排除;C项是拿破仑的成就,排除。26、D【解析】
材料反映了南南合作从“进展缓慢”到“进入新南南合作阶段”的变化,原因是“以中国为首的南方国家崛起”,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国际经济格局,故选D;材料关注南南合作,没有直接体现全球化,也没有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故不选A;B项和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7、A【解析】
根据材料“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可知,所有受害人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报复行为,说明《十二铜表法》对侵权行为制裁的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制定法律主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主导地位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平民和贵族的政治诉求,并且并非日趋一致,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作用”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2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开设银行,外国银行在中国变成外交家、劫掠家,说明外国银行实际上是列强对华侵略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开办银行是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不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动力,A项错误;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作用是进行经济侵略,不能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C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外国银行的作用,不是近代金融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D项错误。29、A【解析】
据材料中的“1953年”可知当时我国实行“一化三改”活动,也就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运动。漫画中的文字“合作社养猪”“男女老幼其劳动”“爱国增产真光荣”等信息则反映当时人民群众建设祖国高昂的热情,故选A项,排除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材料中“1953年”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合作社养猪”,不是家庭副业,故排除C项。30、C【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明清时期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晚清时期中医遭遇西医的强烈挑战;中体西用思想的流行;传统医学理论深厚、医术精湛;善于吸纳融通中西医的长处。(2)发掘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推动中医的改进;兼采西医之长,体现开放包容精神(辩证看待中西医长短处);有利于中医学的近代化;对现代中国(后世)的中西医结合具有借鉴作用。【解析】
(1)据“明朝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思想”得出明清时期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据“有人比照西医对中医提出批评,甚至提出‘废止中医’”得出晚清时期中医遭遇西医的强烈挑战;据“其医术亦扬名于沪”得出医术精湛;据“援引西医知识阐释传统医学经典,用西方科学知识解释阴阳气化学说”得出善于吸纳融通中西医的长处。结合所学还可从当时中体西用思想的流行进行阐述。(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发掘中国传统医学价值、推动中医改进发展、促进中医近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探讨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历史价值。32、(1)变化:开始禁止向交战国出售武器;1939年允许出售,但有条件限制;1941年转向全面援助反法西斯国家。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危及美国利益。(2)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密切了反法西斯国家问的联系;相对减轻了美国在二战中的压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均规定禁止美国向交战国贸易军火”可得出开始禁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628-202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
- 农村个人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买卖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出租钢琴合同范例
- 倒板合同范本
- 出口经营合同范本
- 个人租车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借用合同范本
- 制做安装合同范本
- 别墅门订购合同范本
- 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网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烹饪专业英语课件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课件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晨读课件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
- 河南大学版(2020)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法律方法阶梯实用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