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2/24/wKhkGWa0vRKAKAQbAAL4R9MFfGM318.jpg)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2/24/wKhkGWa0vRKAKAQbAAL4R9MFfGM3182.jpg)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2/24/wKhkGWa0vRKAKAQbAAL4R9MFfGM3183.jpg)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2/24/wKhkGWa0vRKAKAQbAAL4R9MFfGM3184.jpg)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2/24/wKhkGWa0vRKAKAQbAAL4R9MFfGM318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中)PAGE1-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规范练第31页
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的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实行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批判利用其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权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济支持,故D项错误。2.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营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苏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没有重视日用品生产,故D项错误。3.1921年3月,得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A.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B.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D.促进生产关系根本变革〖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故C项正确。4.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退却已经一年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配置力量。”这一论断()A.符合苏俄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B.突破了新经济政策的制约C.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做准备D.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列宁坚持的新经济政策是适合国情的正确决策,故A项正确;材料提出“重新配置力量”,而非改变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此时尚未实行计划经济,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5.“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施新经济政策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答案〗:A〖解析〗: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A项正确;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结构不平衡,故C项错误;相比较而言,引进西方技术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6.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A.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B.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C.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D.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并非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故A项错误;“抛开意识形态分歧”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工程师和各国专家不属于过剩产能,故C项错误;1929年至1933年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工业生产力下降,“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表明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机遇发展本国经济,故D项正确。7.近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和不一样的结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00年,(新)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5%~20%,1780年则达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100~2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数有3200个,500~9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摘编自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材料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营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数量多,规模大,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高。原因:政府颁布“圈地令”,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2)影响:集中农业资源和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制约了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和苏联在农业方面的改革。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新)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可知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数量多,规模大,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1700—1851年”这一时间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并结合所学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作用和弊端回答即可。考点规范练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规范练第31页
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的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实行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批判利用其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权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济支持,故D项错误。2.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营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苏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没有重视日用品生产,故D项错误。3.1921年3月,得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A.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B.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D.促进生产关系根本变革〖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故C项正确。4.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退却已经一年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配置力量。”这一论断()A.符合苏俄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B.突破了新经济政策的制约C.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做准备D.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列宁坚持的新经济政策是适合国情的正确决策,故A项正确;材料提出“重新配置力量”,而非改变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此时尚未实行计划经济,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5.“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施新经济政策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答案〗:A〖解析〗: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A项正确;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结构不平衡,故C项错误;相比较而言,引进西方技术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6.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A.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B.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C.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D.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并非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故A项错误;“抛开意识形态分歧”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工程师和各国专家不属于过剩产能,故C项错误;1929年至1933年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工业生产力下降,“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表明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机遇发展本国经济,故D项正确。7.近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和不一样的结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00年,(新)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5%~20%,1780年则达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100~2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数有3200个,500~9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摘编自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材料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营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数量多,规模大,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高。原因:政府颁布“圈地令”,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2)影响:集中农业资源和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H-5儿童各年龄期保健课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缆索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压有载分接开关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见光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墙磨机开关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打印贴标机和耗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PTFE密封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超高频RFID一次性腕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手持式光谱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除湿白带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企业成功转型》课件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建设银行对账单英文翻译模板【英国签证】
- 法医解剖室管理制度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及耐药性研究
- 2023数联网(DSSN)白皮书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东南大学宣讲介绍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题库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速查速记(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