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_第1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_第2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_第3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_第4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二)(一)1.史籍记载,周朝在其八百多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四百多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大量开垦土地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保护环境D.秦汉时期不重视对天人关系的探究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C.“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4.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5.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一大片”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6.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流传的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里洋教与传教士比较集中D.城市里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7.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8.“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采取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9.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弊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B.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C.资助了社会弱势群体D.救济思想转变为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10.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苏俄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是1918~1921年发行的纸币,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24年末,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并于1925年停发。关于该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发动社会革命需要而发行B.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遭排挤C.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D.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11.法国1964年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受到了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从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国家出于摆脱冷战思维的考虑,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这反映出()A.戴高乐主义主导中法建交B.世界格局步入多极化时代C.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12.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创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A.西方社会精神世界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二)1.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贵族政治解体和官僚政治形成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3.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4.古代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被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二者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5.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6.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听信诬告,判苏格拉底死刑。临死之前,他拒绝了学生和朋友要他逃跑的建议,因为他认为逃跑是卑鄙可耻的,且有违他所遵循的治国理念。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张()A.依法治国 B.真知治国C.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D.言论自由7.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8.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9.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材料揭示了美国()A.提出马歇尔计划的用意B.实现全球霸权的前提C.是经济全球化的中心D.充分利用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0.列宁主张的“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和“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一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C.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D.严峻的国内战争形势逼出来的11.学者文安立说,“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A.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全方位较量C.美苏霸权遭到第三世界抵制D.美苏冷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12.爱因斯坦羡慕一位集实验者与理论家于一身的科学家能够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三)1.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2.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入宋之后,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的社会地位迅速得到提高。这反映出()A.理学整合社会上的价值观念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C.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D.民族融合推动民间信仰变革3.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认为“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孟子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降低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4.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B.小农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5.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市场取得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混战的局面。这反映了()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6.中共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如果你作为一名记者要报道这一事件,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A.《评“左”比右好》 B.《真理标准只有一个》C.《扭住中心不放松》 D.《敢与火箭争速度》7.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对美国社会了解越深入,我就越意识到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滋生的基本事实,也是我所有观察所抵达的核心要点。”作者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美国()A.实现了民主的最大化 B.建立了现代宪政体制C.建立了纯粹的民主制 D.充分体现了精英政治8.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结果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准备9.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场所的出现()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10.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罩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装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C.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1.下面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处于弱势地位 B.美苏双方势均力敌C.虽经努力终未解决 D.美苏出现武装冲突12.美国画家巴尼特·纽曼说:“人们‘正在通过完全否认艺术和美具有任何关系,否认究竟在哪里才能找到美这类问题去寻找答案’。”下列符合纽曼所说的“答案”的作品是()A.《大卫》B.《自由引导人民》C.《拾穗者》D.《格尔尼卡》(四)1.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私人部属)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据此可知当时()A.分封制为太子仇自立创造了条件B.晋国宗法制受到挑战C.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开始遭到破坏D.私斗决定王位的归属2.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资、行政费用的需要;当时有人一次就买丝25公斤、金0.5公斤,也有人一次买香料286公斤。这一记载反映出唐朝时的吐鲁番()A.成为西域军资、行政中心B.盛产丝、金、香料等物品C.成为东西方商业交流中心D.收税成为行政事务的中心3.明朝中期后,政府在福建漳州征收加增饷,“加增饷者,东洋吕宋(即菲律宾),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船税与货物税)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追银百五十两,谓之加征”。加增饷的征收反映了当时()A.赋役货币化政策成效日益显著B.朝贡贸易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C.西方对华货物销售呈滞销状态D.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4.清朝前期,对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建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这一做法()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5.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扩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6.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A.此时中华民族面临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B.“一系列的运动”包括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的发展相互促进7.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材料反映出雅典()A.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C.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8.“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9.希波战争时代的希罗多德在记述几场重大战斗时始终未提神的干预和帮助,同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恰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历史变化体现了()A.人文精神的兴起 B.工商贸易的繁荣C.民主政治的形成 D.历史叙述的科学10.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A.颁布了《航海条例》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11.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投票方式的变化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确立B.人大代表名额由城乡平等转变为偏向大城市C.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D.选举法的修改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12.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其时代背景是()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五)1.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张的解释合理的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尊尊”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2.董仲舒认为商鞅之法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司马迁则认为商鞅变法使“家给人足”“乡邑大治”。虽然两人的结论大相径庭,但都还是站在同一个标准上评价商鞅的。该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巩固B.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C.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3.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它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A.励志入世救民 B.批判重利轻义C.固守儒学传统 D.倡行经世致用4.梁启超曾说:“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曾文正……创制造局,首以译西书为第一义……同文馆,及西士之设教会于中国者,相继译录。至今二十余年……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这反映了当时()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B.民族觉醒促进变革意识发展C.多读西书是宣传革命的手段D.国人传统知识结构根本动摇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上有所恢复D.传统手工业已完全被大机器工业取代6.“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的局面被打破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7.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何云?……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8.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9.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次年获得专利。1897年5月2日《时务报》刊文介绍。1899年初,中国购买了几部马可尼旧火花式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马口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各舰艇上。这说明()A.清政府开始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B.科技在国家间传播的速度加快C.当时中国主要将无线电报用于军事D.“师夷长技”始终是救亡图存的首选10.1500年,欧洲出现了一千多家印刷厂,出版了大约4万册书。其中一半是宗教类书籍,其他的主要是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经典作品、法律手册、哲学著作以及大众读物等。这一现象说明()A.大众对知识的渴望 B.罗马法开始在欧洲复兴C.只有一半欧洲人关心宗教 D.意大利文艺复兴走向高潮11.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C.分权与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12.2014年5月,德国有媒体发表文章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B.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权地位C.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六)1.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据此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A.政治决策的民主化 B.宰相参与决策C.决策程序的简化 D.加强中央集权2.西汉初年实行抑商政策,规定:第一,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为官;第二,商人不能拥有土地;第三,商人不能乘车、骑马、携带武器。由此可见,该政策()A.贬低了商人的社会地位B.是打击不法商人的权宜之计C.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D.规范了商人的从业行为3.据《梦粱录》记载:“(宋代)临安府点检所,管城内外诸酒库,每岁清明前开煮……择日开沽呈样,各库预颁告示,官私妓女,新丽妆着,差雇社队鼓乐,以荣迎引。至期侵晨,各库排列整肃……最是风流少年,沿途劝酒,或送点心。”该活动是()A.官营酒肆的开张典礼 B.征收酒税的动员活动C.新酒上市之前的宣传 D.鼓励民间饮酒的活动4.苏轼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赞扬颜太初的诗文:“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这表明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倡导()A.浪漫主义笔法 B.现实主义文风C.音节和谐 D.奇特幻想5.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由此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上述现象发端于()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6.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两百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D.武汉国民政府7.“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这种观点()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 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9.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该学派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成是以这样的方式(优胜劣汰)进化的有机体,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据此可推断出这一观点()A.违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B.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济C.认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D.是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10.西方专家和技工的数量超过2万人,其中美国人约翰·考尔德担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因贡献突出被授予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外籍技术人员获得了党员称号。这种现象发生在苏俄(联)()A.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D.二战后经济改革时期11.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反抗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12.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将赶上或超过美国。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七)1.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2.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由服务统治者到服务民众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3.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头枕三河(主要指关中地区),面向西北(草原地区)”,而到了唐(安史之乱后)宋则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因为()A.政治中心的南移 B.经济政策的改变C.四大发明的应用 D.经济重心的南移4.“在清廷推行的新政中,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是一项重要举措,本该使全社会欢呼雀跃。但是,欢呼雀跃者,大多是上层社会的绅士们,贫苦百姓却恨之入骨。原因很简单:办学堂就要加捐。乡民们不但把怨气发泄于官府衙门,而且无一例外地将学堂捣毁。”该材料反映出()A.政府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B.吏治腐败阻碍了改革进程C.上层绅士引导了社会潮流D.乡民的思想尚未得到解放5.屈文生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译本整理成下面表格英文官本中文官本中译本cede给予割让tobepossessedinperpetuity常远据守主掌永久占有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A.中英两国君主的政治地位不同B.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C.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针锋相对D.清朝否认英国对香港拥有主权6.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蒋介石的这次印度之行()A.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促使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7.毛泽东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8.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和执行9.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10.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出()A.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C.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D.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看法11.一名叫沙博夫斯基的东德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错误地发布了一项关于放宽出国旅游限制的草案,误导大批东德人涌向柏林墙,迫使当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不久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的倒塌()A.是沙博夫斯基的失误所致B.是北约东扩的结果C.标志着冷战局面结束D.加速了德国统一的进程12.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表格。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年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八)1.周武王伐商,是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而取得胜利的。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A.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 B.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2.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政治文明生态学研究述评》中说:孟德斯鸠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认为政体和法律的形成及其精神取决于一国人民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技艺与贸易等生产条件、智力与道德的气质和倾向以及民族性格等。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为例,下列结论与材料中的观点不符的是()A.小国寡民B.人神同形同性的宗教观念C.神化君权的思想意识D.工商业发达4.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学术辩论会,是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正面交锋。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双方争论的焦点是()A.善恶论 B.道统论C.理气论 D.方法论5.严复在《原强》中论述道,“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下列选项中属于“鼓民力”的是()A.禁食鸦片 B.废除科举制C.实行君主立宪 D.“打倒孔家店”6.清末维新派代表人士樊锥(1872—1905年)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个有血脉、有神经的人体。而近代的交通、电邮则有调神养血的功能。这反映出维新派()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7.下图反映的是1960~1969年中苏贸易总额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较(单位:万美元)。据此可以推知()A.两大阵营对峙导致中苏贸易锐减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于停滞C.苏联并未成为中国外贸的垄断者D.中国国内经济调整促进外贸发展8.下图所示白柱、黑柱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电影观众与电视观众之比9.现代法学概念中的“国际私法”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的()A.习惯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成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A.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C.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11.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发展浪潮。这一时期的“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奉行的经济理论()A.是凯恩斯主义的继续发展B.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经济C.与自由放任政策保持一致D.属于“新经济”的胜利12.21世纪以来,“选举政治”在许多国家盛行,给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平添了复杂因素,世界格局正经历战略性调整。这种局面导致()A.政治保守化、民粹主义上升B.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不景气C.各国由相互合作走向牵制竞争D.国际规则主导权的均等化(九)1.“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最根本的原因是()A.纸价昂贵,与金属货币价值相当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2.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科举出身者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门第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普及3.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的统治地位动摇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4.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②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③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④“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5.古代中国在行政区划划分时,有“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两个原则,“山川形便”指的是以自然地理中的山川形势为行政区划的边界,“犬牙交错”就是打破自然地理格局,使行政区划形成交叉形态,防止地方割据。观察下面元代疆域图判断,元代行省划分运用的原则及其目的是()A.犬牙交错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B.山川形便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C.犬牙交错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D.山川形便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6.对下面1912~1936年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单位:百万海关两)情况表解读正确的是()净进口净出口入超1912年4733711021916年516482341920年7625422201928年11969912051936年604453151A.1916年入超减少的原因在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1920年入超增加的原因在于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C.1928年进出口总额的激增使中华民国贸易出现了短暂的“出超”D.1936年各种数据急剧减少的原因在于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影响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强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据此可知,此时的毛泽东十分重视()A.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B.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党的群众路线建设 D.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8.20世纪30年代日本某法学家在研究古代中国法律后说:“耶林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然而,大体上可以说,中国亦是一以武力,二以儒教,三以法律支配东部亚细亚的(包括日本)。”该法学家旨在揭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A.都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B.具有相同的历史命运C.都促进了近代日本发展 D.都包含自然法的理念9.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和骑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好在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A.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B.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D.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10.下面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世俗王权的演变 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教会势力的演变 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11.美国学者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战争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的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了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12.著名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人心目中总是存留着一个帝国,哪怕它已萎缩成一个影子。出于这种心态……英国在明显处于最优越的地位上时,却拱手让出这一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这里的“良机”指()A.加入“欧共体” B.第三次科技革命C.与德国合作 D.推行全面改革(十)1.《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2.“封建”与“郡县”之争作为中国传统统治文化中的重大议题延续两千多年。下列属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的是()A.“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B.“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为之敝可以复振”C.“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D.“自天子以外无尺寸之权,一尊京师而威服天下,不旋踵而败亡”3.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角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了他们的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4.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5.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与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