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课件(共51张)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5课《故乡》课件(共51张)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5课《故乡》课件(共51张)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5课《故乡》课件(共51张)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5课《故乡》课件(共51张)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故乡,是漂泊的游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故乡,更是你我他黯然销魂的伤心之所。鲁迅抓变化,探主旨(1)

——于人物变化中读《故乡》学习目标01从细节入手分析闰土的外貌、行动、语言之“变”,探究闰土的形象。02分析闰土变化的原因,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鲁迅作品风格。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呐喊》《彷徨》《野草》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背景简介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他目睹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人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字词积累阴晦:阴沉,昏暗。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祭祀(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伶俐:形容瘦弱或细长。愕(è)然:形容吃惊。鄙夷:鄙视。嗤(chī)笑:讥笑。应(yìnɡ)酬:交际往来。世面: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惘(wǎnɡ)然:迷糊不清的样子。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恣睢(zìsuī):任意胡为。潮汛:一年中定期上涨的潮水。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抖动。整体感知1.文中的“我”因处理家事与母亲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他经历了什么呢?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故事的线索,梳理故事的情节。2.“我”悲哀的情感主要受到

两方面的影响。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开端(1-5)发展、高潮(6-77)结局(78-88)故乡之人故乡之景变人景鲁迅创作小说的初衷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极具变化的人物:闰土、杨二嫂研读闰土闰土少年成年外貌语言行动性格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小银圈,红活圆实的手(小英雄)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木偶人)滔滔不绝地说新鲜事(口齿伶俐)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麻木迟钝)怕羞——和我说话,亲切热情——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带给我一包贝壳和鸟毛。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浑身瑟缩着,手提着一个纸包——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谈话过程只是摇头、沉默、默默地吸烟——拣了好几件东西。天真活泼、纯真善良、勇收机灵因循守旧、淳朴善良、麻木、迟钝研读闰土少年闰土:1.生活丰富、有趣、令人神往,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2.活泼淳朴、热爱生活。3.与迅哥儿关系密切,无话不谈。成年闰土:1.迟钝麻木,内心苦痛,毕恭毕敬,缺少活力。2.与迅哥儿有了很深的隔膜。研读闰土1.迅哥儿与闰土之间已经有了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可爱的少年怎么就沦为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原文有答案吗?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71段)写作背景

1919年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哀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十分悲痛,一年后,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研读闰土2.闰土的变化在那句“老爷”中体现出来了,还有哪个细节读出来了呢?

“一副香炉和烛台”(75、87段)3.鲁迅赞同这样的做法吗?你还能从文中哪些细节处读出鲁迅的态度?

研读闰土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86段)宏儿和水生研读闰土

把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和祷告上,空怀希望却不去追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闰土——木偶人探究主旨麻木,被封建礼教观念毒害之深的农民群体的生存状态。为谁而呐喊?闰土的变化小说中的人物:“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典型人物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畸形社会的最底层,是病态社会中的不幸者。探究主旨鲁迅写作“为人生”,就是要改良他们的人生。

鲁迅写作始终关注“农民”群体,与他们交往时,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他们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抓变化,探主旨(2)

——于人物变化中读《故乡》学习目标01对比杨二嫂画像,品读刻画杨二嫂的语句,从细节入手研读杨二嫂前后形象的变化。02对比闰土、杨二嫂的特点,分析杨二嫂变化的原因,理解故乡的主旨内涵。研读杨二嫂请你跳读刻画杨二嫂的部分,在关键处圈画刻画杨二嫂形象语句,并旁批记录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杨二嫂形象。谁是杨二嫂?研读杨二嫂“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40段)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40段)凸颧骨——严厉、刻板薄嘴唇——尖酸、刻薄细脚伶仃——又单薄又轻浮研读杨二嫂有人说,从杨二嫂的身上读出了作者的厌恶与鄙视,也读出了同情与悲悯,为什么这样说?请你结合文中刻画杨二嫂形象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我赞同他的说法。杨二嫂令作者厌恶、鄙视,因为她刚一出场就让“我”吃了一下,她的语言中无中生有,比如她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就是八抬大轿”,让人感觉很不舒服,非常刻薄的评论“我”。作者对她同情是因为她年轻时并不是这样,她的转变像闰土一样让人悲哀。

我不赞同他的说法。杨二嫂就是很让作者厌恶、鄙视,她离开时的动作是"一面愤愤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她一面趾高气昂地说着话,一面顺手牵羊地拿东西,还表现的理直气壮。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小便宜的人。作者对她很厌恶、鄙视。研读杨二嫂出场:“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39段)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42段)杨二嫂独特的语言我吃了一下我愕然了,我愈加愕然了攀谈:“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46段)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吓,什么都瞒不过我。”(50段)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有钱……”(52段)我惶恐着放纵、泼辣、刻薄、自私令人无比厌恶的女人研读杨二嫂杨二嫂独特的行动离场:“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52段)自私自利,贪小便宜的女人研读杨二嫂杨二嫂的青春“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那么高,嘴唇也没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45段)十分貌美,讨人喜欢,端庄文静的女孩子研读杨二嫂作者的情感态度

厌恶与都视、同情与悲悯并存。她的外貌表现出她尖酸、刻薄、轻浮;她的语言、"我"的反映表现她的放纵、泼辣、自私;她离开时的细节表现她自私自利、贪小便宜。她不同时期的样貌、气质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出她的可怜与可悲,读出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悲悯。小结小说人物分析的方法1.从细节入手,多角度展开分析。2.比较文本前后的内容,对人物形象展开分析。3.借助小说中"我"的态度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比较文中杨二嫂与闰土在鲁迅笔下都是变化极大的人物,那么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呢?请你思考,填下面表格。对比杨二嫂闰土相同点不同点具体身份记忆里的模样现实的模样作者的情感文末的评价社会底层百姓,遭遇破产困顿的命运城镇小市民乡村农民貌美端庄健康博识尖酸刻薄、贪小便宜麻木守旧厌恶、讽刺同情、无奈辛苦恣睢的人辛苦麻木的人研读杨二嫂这样一个温柔美好的女子怎么最后却变得如此让人厌恶?她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呢?"迅哥"房子卖了,肯定是好东西不少,一点无所谓,反正是当面拿的不叫偷。进城的少爷自然是姨太太不老少,变卖房产也不会全部带走,总归会送一点的,作为邻居、拿也是正常的和气生财。杨二嫂的内心是病态的这都是旧社会常见的现象,所以她觉得都是理所应当的。研读杨二嫂杨二嫂的“辛苦恣睢”“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惟利是图,只要有利可图,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课堂小结

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的小说《呐喊》,有一个情节模式被解读为"离去——归来——再离去",也被文学界称为"归乡"模式。鲁迅抓变化,探主旨(3)

——于人物变化中读《故乡》学习目标01通过朗读语句、抓关键词等,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02通过分析议论抒情句,阅读助读资料,深入理解小说主题,从而理解作者的深沉情怀。“画”环境1.快速默读小说,圈点勾画描写故乡自然环境的语句,分别用两三个词来概括环境的特点,并完成下表。环境描写语句概括环境特点观察视角现实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未来的故乡“画”环境环境描写语句概括环境特点观察视角现实中的故乡1.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鸣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衰败萧条没有生机成人“画”环境环境描写语句概括环境特点观察视角回忆中的故乡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猫尽力的刺去,那猛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腾下逃走了。神异美丽静谧安详充满生机孩子“画”环境环境描写语句概括环境特点观察视角未来的故乡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神异美丽静谧安详成人“画”环境2.“我”看到的现实中故乡的环境与回忆中及未来故乡的环境不同,而后两者是基本是相同的,作者这样构思三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鸣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死气沉沉萧条凋零沉郁凄凉反差对比“画”环境2.“我”看到的现实中故乡的环境与回忆中及未来故乡的环境不同,而后两者是基本是相同的,作者这样构思三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猫尽力的刺去,那猛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腾下逃走了。神异美丽充满生机愉悦心情“画”环境现实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未来的故乡深化辛亥革命后农村衰败的主题“我”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画”环境环境描写表现主题析景物特点析人物心理多处比较抓关键词“画”环境3.“我”见到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创作背景,结合文章内容,从中找找故乡变化的原因。

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瓜分中国,"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先生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他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那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当时连年混战,对老百姓的盘剥十分严重。儿时的伙伴章运水专程从海边农村来看他,鲁迅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儿时伙伴、乡邻同自己的巨大隔膜,引起他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同时激起了他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画”环境71段:"非常难……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种出来的东西,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74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农村破产、农民贫困人变得麻木、恣睢“感”心绪1.“我”从回到故乡,到离开故乡,面对变了的景和人,“我”的心绪也发生了变化。快速默读小说,圈点勾画体现“我”心绪的语句,用你喜欢的图示标出“我”心绪变化的过程。

时间心情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悲凉、悲哀愉悦(回忆儿时故乡)悲哀(见到旧友乡邻)不留恋、气闷、悲哀充满希望渐近

悲哀回忆

愉悦见到

杨二嫂、闰土愕然、悲哀离开

压抑、悲哀憧憬“感”心绪景色无生机人麻木恣睢人与人隔膜充满希望悲哀憧憬2.这两句话如何理解。(1)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2)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感”心绪希望路“我”的愿望普天下的人都要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比喻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和相信希望必定实现的信心。这句话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希望是人们“走”出来的。人们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生活“走”、探索实践“读”作者

以“我”从北京回故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对故乡景色和人物前后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揭示了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及坚定信念。主题“读”作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读懂小说主题的方法有哪些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创作背景探究人物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