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_第1页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_第2页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_第3页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_第4页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与管理规范TOC\o"1-2"\h\u18098第一章总则 4174491.1编制依据 4144051.1.1法律依据 417561.1.2政策依据 423061.1.3企业规章制度 4114541.1.4行业标准 4100401.1.5合法性原则 467031.1.6客观性原则 581361.1.7有效性原则 588151.1.8严谨性原则 549451.1.9适时性原则 5318961.1.10保密性原则 522959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 520881第三章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6283281.1.11概述 6129591.1.12设计原则 6227071.1.13概述 714051.1.14设计内容 78271.1.15概述 766851.1.16设计标准 74054第四章结构设计审核 832638第五章建筑设计审核 932318第六章设备设计审核 1162121.1.17设计原则与标准 11187081.1.18设计内容审核 11135501.1.19施工图审核 11178421.1.20设计原则与标准 12268471.1.21设计内容审核 12183281.1.22施工图审核 12144911.1.23设计原则与标准 12195131.1.24设计内容审核 12294031.1.25施工图审核 1323088第七章绿色建筑设计审核 13213601.1.26节能设计概述 13223131.1.27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审核 13179271.1.28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审核 13291831.1.29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审核 1341771.1.30节水设计概述 13273591.1.31给水系统节水设计审核 1497521.1.32排水系统节水设计审核 1444661.1.33雨水收集利用节水设计审核 14161981.1.34环境保护设计概述 14208221.1.35建筑材料环境保护设计审核 14181601.1.36施工过程环境保护设计审核 14101011.1.37建筑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设计审核 1413276第八章工程概预算审核 15284081.1.38概算编制的意义与作用 1577121.1.39概算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15109821.1.40概算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15170961.1.41预算审核的意义与作用 15229631.1.42预算审核的依据与内容 16280751.1.43预算审核的方法与步骤 1626331.1.44成本控制的意义与作用 16171021.1.45成本控制的依据与原则 16261921.1.46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步骤 1627661第九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核 17173421.1.47施工方案审核内容 1753451.1审核施工方案选择的合理性 1781921.2审核施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 17116431.3审核技术组织措施的合理性 17146411.4审核施工方案与投标承诺的一致性 17306041.4.1施工方案审核要点 17241202.1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17129092.2审核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施工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 1753292.3审核施工方案是否包含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 17106402.4审核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是否齐全,包括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 17278392.4.1施工进度审核内容 17162182.1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7209312.2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1781432.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17312382.4审核施工进度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7250262.4.1施工进度审核要点 17156392.1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17210962.2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与施工方案相匹配 17163112.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7180342.4审核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是否合理,并对进度延误进行原因分析 177632.4.1施工安全审核内容 17258923.1审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及责任落实 1765443.2审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与防范措施 18176683.3审核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实施 1872143.4审核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制度 18120493.4.1施工安全审核要点 18323703.1审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否责任到人,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18175733.2审核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否准确,防范措施是否到位 18122163.3审核应急预案是否满足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具备可操作性 18259643.4审核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184021第十章工程质量与验收 18240913.4.1质量控制原则 18155771.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循全面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8281001.2建立健全项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 18129911.2.1质量控制措施 18243262.1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1885112.2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1870052.3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8268372.3.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847091.1工程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合同、国家和地方现行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 18203471.2工程质量等级应达到合格标准。 18235071.2.1验收依据 18228322.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18292772.2国家和地方现行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 19188702.3工程合同及补充协议。 1958872.3.1预验收 19167241.1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应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检,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9100381.2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预验收申请。 19134721.2.1正式验收 19179502.1建设单位收到预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正式验收。 19162852.2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发放验收合格证书。 19306312.2.1验收备案 1958023.1施工单位在验收合格后,应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915843.2备案完成后,工程可正式投入使用。 19112913.2.1验收整改 1936674.1验收过程中发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施工单位应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 1960054.2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1910655第十一章设计变更与调整 19296004.2.1政治因素 19144834.2.2法律因素 19213864.2.3技术因素 1933614.2.4市场因素 20105184.2.5发起变更请求 206304.2.6分析影响 2062194.2.7制定备选方案 20132794.2.8提交变更至CCB批准 20166624.2.9更新项目管理计划 20215104.2.10沟通干系人 2072104.2.11执行变更 20283754.2.12检查变更效果 20111914.2.13变更管理的目标 21296454.2.14变更管理的原则 2118164.2.15变更管理的职责 2149914.2.16变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2116548第十二章管理与监督 2147604.2.17机构设置 21243844.2.18机构职责 2114514.2.19监督体系 22126584.2.20监督内容 22175314.2.21责任追究原则 22117664.2.22责任追究范围 2263204.2.23责任追究措施 22第一章总则1.1编制依据1.1.1法律依据本手册的编制,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条款,以保证各项内容合法合规。1.1.2政策依据本手册的编制,参照我国相关政策的指导,如国家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行业政策等,以符合国家政策导向。1.1.3企业规章制度本手册的编制,结合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章程、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以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有序进行。1.1.4行业标准本手册的编制,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如ISO管理体系、国家质量标准等,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节审核原则1.1.5合法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合法合规。1.1.6客观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情况。1.1.7有效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注重审核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审核结果能够为企业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1.1.8严谨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1.9适时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关注企业发展的适时性,及时调整审核策略,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1.1.10保密性原则在审核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企业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到有效保护。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本项目旨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以下是本项目的背景介绍:(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迅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空间。(3)产业升级转型:项目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有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链水平。(4)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将带动就业,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二节项目规模本项目为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具体规模如下:(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约为亿元,其中包括建设投资、设备购置、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费用。(2)工程面积:项目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包括主体工程、辅助设施、绿化工程等。(3)工程量:项目涉及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多个方面,工程量巨大。(4)设施规模:项目主要包括座建筑物、条生产线、个配套设施等。第三节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证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2)提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项目实施将显著提升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促进产业升级转型:项目将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我国产业升级转型。(4)改善民生:项目实施将带动就业,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改善民生。(5)保障工程质量:项目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6)创新项目管理:项目将摸索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经验。第三章设计方案编制要求第一节设计原则1.1.11概述设计方案编制是项目实施的基础,为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节将阐述设计方案编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以下原则旨在指导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能够充分考虑到项目需求、技术特点、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1.1.12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法规:设计方案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保证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满足用户需求:设计应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以提高项目实施后的使用价值。同时关注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3)技术先进: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4)经济合理: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性,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5)安全可靠:设计应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环保节能:设计应关注环保和节能要求,降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设计内容1.1.13概述设计方案编制要求明确设计内容,本节将详细阐述设计内容的构成,包括项目设计的主要方面和关键要素。1.1.14设计内容(1)项目背景及目标:阐述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和价值。(2)设计依据:列出项目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等。(3)设计范围:明确项目设计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子系统和关键设备。(4)设计方案: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布局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等。(5)设计参数:列出项目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指标。(6)设计预算:估算项目设计所需的投资预算,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费用。(7)设计周期:明确项目设计的时间节点和周期。(8)设计风险:分析项目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三节设计标准1.1.15概述设计标准是保证项目设计质量的重要依据,本节将阐述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指导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遵循相应的标准。1.1.16设计标准(1)国家标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2)行业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制定。(3)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4)技术规范:包括设备选型、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5)质量标准:保证项目设计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6)安全标准:遵循国家及行业安全规定,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7)环保标准:遵循国家及行业环保要求,降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8)节能标准:遵循国家及行业节能要求,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第四章结构设计审核第一节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建筑物的骨架,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及使用寿命。在结构设计审核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结构体系的选择。(1)结构体系特点分析在结构体系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类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结构体系特点:(1)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但整体侧向刚度较小,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2)剪力墙结构体系:整体侧向刚度较大,但建筑平面布置相对固定。(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介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之间,可根据建筑需求进行灵活布置。(2)结构体系选择因素(1)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2)建筑高度和高宽比:考虑建筑物的层数、高度和高宽比,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3)抗震设防类别和烈度:根据抗震设防类别和烈度,选择满足抗震要求的结构体系。(4)场地条件:考虑场地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结构体系。第二节结构计算结构计算是结构设计审核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保证结构体系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结构计算内容(1)内力分析:分析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2)位移分析:计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包括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3)稳定性分析:评估结构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包括临界荷载和稳定性安全系数。(2)结构计算方法(1)弹性分析:基于弹性理论,采用矩阵位移法、矩阵力法等方法进行计算。(2)塑性分析:考虑材料非线性,采用有限元法等方法进行计算。(3)非线性分析:考虑结构非线性,采用迭代法、增量法等方法进行计算。第三节结构安全结构安全是建筑物的最基本要求,结构设计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强度:保证结构所用材料的强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2)构造措施: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功能。(3)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设防类别和烈度,进行抗震设计,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4)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结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5)检查与监测: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结构安全隐患。第五章建筑设计审核第一节建筑布局建筑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在进行建筑设计审核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布局:保证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使用需求。例如,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应明确划分,避免相互干扰;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要便捷,提高使用效率。(2)交通组织:建筑内部交通流线应清晰,避免交叉和拥堵。要充分考虑垂直交通(楼梯、电梯)和水平交通(走廊、门厅)的设置,保证人员流动顺畅。(3)空间尺度: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空间尺寸。过大或过小的空间都会影响使用效果,应遵循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设计。(4)采光与通风:充分考虑建筑朝向、开窗位置和大小,保证室内采光充足、通风良好。这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5)环境景观:建筑布局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要关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如遮阳、避风等。第二节建筑形态建筑形态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它体现了建筑的功能、审美和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审核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1)形体构成:建筑形态应具有明确的构成元素,如几何图形、线条、面等。这些元素应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2)比例与尺度:建筑形态的比例和尺度应遵循美学原则,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过高、过大的建筑形态容易产生压抑感,而过低、过小的建筑形态则显得单调乏味。(3)造型特点:建筑形态应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体现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同时要注重创新,避免盲目模仿和抄袭。(4)结构与构造:建筑形态应与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相适应,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建筑形态应有利于施工和后期维护。(5)环境适应性:建筑形态应考虑地域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等,以实现与环境和谐共生。第三节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美观和耐久性。在建筑设计审核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1)材料选择:根据建筑功能、审美需求和预算,合理选择建筑材料。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功能、价格和地域特色。(2)材料搭配:不同材料的搭配应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同时要关注材料之间的相容性,避免产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3)材料功能: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物理功能,如强度、耐久性、保温隔热性等。材料还应具备环保功能,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4)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应合理,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5)后期维护:建筑材料应易于维护,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要关注材料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第六章设备设计审核第一节供暖通风1.1.17设计原则与标准在设计供暖通风系统时,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与高效。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以及用户对室内环境的需求。1.1.18设计内容审核(1)审核供暖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供暖负荷、通风量、空气处理方式等,保证其符合规范要求。(2)检查供暖通风系统的设备选择,包括锅炉、风机、空气处理机组等,验证其功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审核系统布局,包括风管走向、设备安装位置、管道布置等,保证布局合理、便于维护。(4)审核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包括温度、湿度控制,保证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满足室内环境需求。1.1.19施工图审核(1)审核供暖通风系统的施工图纸,保证图纸内容完整、清晰,符合设计意图。(2)检查施工图中供暖通风系统的安装细节,包括管道连接、设备安装方法等,保证施工可行性。第二节给排水1.1.20设计原则与标准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给水充足、排水畅通,同时考虑节水、环保等因素。1.1.21设计内容审核(1)审核给水系统的设计,包括给水压力、管材选择、管道走向等,保证给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审核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排水管径、排水方式、污水处理等,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环保要求。(3)审核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包括节水设备的选择、雨水收集利用等,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1.1.22施工图审核(1)审核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图纸,保证图纸内容准确、全面,与设计要求相符。(2)检查施工图中给排水系统的安装细节,包括管道连接、阀门安装等,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三节电气设计1.1.23设计原则与标准电气设计应遵循国家电气规范,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同时考虑节能和智能化。1.1.24设计内容审核(1)审核电气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保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2)审核电气设备的选型,包括变压器、配电箱、电缆等,验证其功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审核电气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4)审核电气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包括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1.1.25施工图审核(1)审核电气系统的施工图纸,保证图纸内容详细、清晰,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施工图中电气系统的安装细节,包括线路布局、设备安装方法等,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七章绿色建筑设计审核第一节节能设计1.1.26节能设计概述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节主要从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阐述节能设计的要求和审核要点。1.1.27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审核(1)建筑保温隔热功能:审核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面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保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2)窗户设计:审核窗户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和配置,提高窗户的节能功能。(3)外墙保温材料:审核外墙保温材料的种类、厚度、施工工艺等,保证保温效果和施工质量。1.1.28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审核(1)冷热源设备选型:审核冷热源设备的能效比,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2)系统设计:审核空调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保证系统运行高效、节能。(3)自动控制系统:审核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实现空调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的智能化运行。1.1.29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审核(1)灯具选型:审核灯具的能效等级,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2)照明设计:审核照明设计,合理布置灯具,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耗。第二节节水设计1.1.30节水设计概述绿色建筑的节水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降低建筑用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节主要从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阐述节水设计的要求和审核要点。1.1.31给水系统节水设计审核(1)给水设备选型:审核给水设备的节水功能,选择节水型设备。(2)给水管道设计:审核给水管道的布局、管径等,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水效果。(3)水表设置:审核水表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保证用水计量准确。1.1.32排水系统节水设计审核(1)排水设备选型:审核排水设备的节水功能,选择节水型设备。(2)排水管道设计:审核排水管道的布局、管径等,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水效果。1.1.33雨水收集利用节水设计审核(1)雨水收集设施:审核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和设计,保证收集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雨水利用方案:审核雨水利用方案,保证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节环境保护1.1.34环境保护设计概述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节主要从建筑材料、施工过程、建筑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阐述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和审核要点。1.1.35建筑材料环境保护设计审核(1)建筑材料选择:审核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优先选择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2)建筑材料生产:审核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保证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1.1.36施工过程环境保护设计审核(1)施工工艺:审核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2)施工现场管理:审核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1.1.37建筑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设计审核(1)废弃物分类处理:审核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措施,保证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理和利用。(2)废弃物减量化:审核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措施,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第八章工程概预算审核第一节概算编制1.1.38概算编制的意义与作用工程概算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等资料,对工程项目投资总额进行初步预测和计算的一种经济文件。概算编制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的投资决策、融资安排、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等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1.39概算编制的依据与原则(1)依据:主要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现行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施工组织设计等。(2)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可靠安全的原则,保证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1.1.40概算编制的方法与步骤(1)方法:采用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各项费用进行预测和计算。(2)步骤:(1)收集资料:收集与工程有关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等资料。(2)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各项费用,确定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3)编制概算: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工程概算书。第二节预算审核1.1.41预算审核的意义与作用预算审核是对工程预算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活动。预算审核对于保证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1.42预算审核的依据与内容(1)依据:主要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现行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施工组织设计等。(2)内容:(1)审查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2)审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3)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经济性。(4)审查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安全性。1.1.43预算审核的方法与步骤(1)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现场核实法、专家评审法等。(2)步骤:(1)收集资料:收集与预算审核有关的各项资料。(2)分析研究:分析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3)提出意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算审核意见。第三节成本控制1.1.44成本控制的意义与作用成本控制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1.45成本控制的依据与原则(1)依据:主要包括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现行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施工组织设计等。(2)原则:遵循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动态调整、全面管理的原则。1.1.46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步骤(1)方法:采用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方法。(2)步骤:(1)成本预测:预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2)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明确成本控制措施。(3)成本核算:对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4)成本分析: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5)成本考核: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落实奖惩措施。第九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第一节施工方案1.1.47施工方案审核内容1.1审核施工方案选择的合理性1.2审核施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1.3审核技术组织措施的合理性1.4审核施工方案与投标承诺的一致性1.4.1施工方案审核要点2.1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2.2审核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施工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2.3审核施工方案是否包含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2.4审核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是否齐全,包括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第二节施工进度2.4.1施工进度审核内容2.1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2.2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2.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2.4审核施工进度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4.1施工进度审核要点2.1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2.2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与施工方案相匹配2.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是否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2.4审核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是否合理,并对进度延误进行原因分析第三节施工安全2.4.1施工安全审核内容3.1审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及责任落实3.2审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与防范措施3.3审核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实施3.4审核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制度3.4.1施工安全审核要点3.1审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否责任到人,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3.2审核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否准确,防范措施是否到位3.3审核应急预案是否满足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具备可操作性3.4审核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第十章工程质量与验收第一节质量控制3.4.1质量控制原则1.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循全面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1.2建立健全项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1.2.1质量控制措施2.1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2.2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2.3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第二节验收标准2.3.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1工程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合同、国家和地方现行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1.2工程质量等级应达到合格标准。1.2.1验收依据2.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2.2国家和地方现行质量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2.3工程合同及补充协议。第三节验收程序2.3.1预验收1.1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应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检,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1.2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预验收申请。1.2.1正式验收2.1建设单位收到预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正式验收。2.2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发放验收合格证书。2.2.1验收备案3.1施工单位在验收合格后,应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2备案完成后,工程可正式投入使用。3.2.1验收整改4.1验收过程中发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施工单位应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4.2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达到验收标准。第十一章设计变更与调整第一节变更原因4.2.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设计变更的一个重要原因。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项目的设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政策要求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导致项目设计中的某些部分需要修改以满足新的要求。4.2.2法律因素法律因素也是导致设计变更的原因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法律法规,或者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这些都可能影响到项目设计的合法性和可行性。4.2.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设计变更的常见原因。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材料或工艺可能会出现,使得原有的设计方案变得过时或不经济。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觉设计缺陷,也需要通过变更来纠正。4.2.4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也可能导致设计变更。例如,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设计,进而影响到项目的设计。第二节变更程序4.2.5发起变更请求变更请求通常由项目团队或干系人提出。在提出变更请求时,需要明确变更的原因、影响以及预期的效果。4.2.6分析影响在接收到变更请求后,需要对变更的影响进行分析。这包括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