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

课标要求素养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制法,学习物质分

离、检验和制备等实验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习氯气的制备

与基本方法,能利用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

课方法,以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

标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

索,建立含氯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

读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氯气的发现

2.深入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从

史,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及勤于钻研、

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转化路径。

3.了解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氯气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化学方程式:①MnO?+4HCl(浓)

---^MnC12+2HQ+CL1

离子方程式:②MnO2+4H.+2Cl

NaOHftM

△2.

*2

===Mn+2H,0+Cl2t

2.NaOH溶液的作用:③吸收多余的Ch,以防污染环境。

“判一判

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可验证氯气是否收集满(J)

2.MnOz与稀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也可制得氯气(X)

知识点二氯离子的检验

1.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Q;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溶液,

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

滴入几滴AgNQ,溶液加入少量稀硝酸

稀盐酸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沉淀不溶解

NaCl溶液③有白色沉淀生成④沉淀不溶解

NazCQ,溶液⑤有白色沉淀生成⑥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

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⑦适量稀硝酸,再加⑧AgNCX溶液。

(2)现象:产生⑨白色沉淀o

(3)原理:⑩Ag'+Cl'=YlgCl1o

(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⑪」0/—等的干扰。

衅IJ-判

1.溶液中加入AgNOs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Cl(X)

2.NaC10中含有氯元素,向NaClO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s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

(X)

3.检验C1时,要加稀硝酸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J)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点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已知HC1极易溶于水,CL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问题1:用高锦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也可制备CL,且该反应无需加热,你能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吗?浓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2KMnCh+16HCl(浓)===2KCl+2MnCl2+5Cl2t+8H20o浓盐酸体现还原性和酸性。

问题2:用该装置制得的CL中可能混有什么气体杂质?请说明上述流程图中除杂试剂的目的。

M提示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所以制得的Cl2中会含有HC1和水蒸气;因为Ch在水中有一定

的溶解度,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HC1极易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1,再

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问题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能否颠倒位置?为什么?

上提示不能。若颠倒位置浓硫酸将水蒸气吸收后,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又会混入水蒸气。

问题4:如何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提示①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表明已收集满。②将

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已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探究归纳

1.反应原理

△△

2

化学方程式:MnO?+4HCl(浓)^MnCk+C12T+2HzO,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H20+

Cl2to

2.实验装置

⑴发生装置([部分)

①特点:固体+液体—>气体。

②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③试剂:A中盛放浓盐酸,B中盛放二氧化镒。

(2)除杂(净化)装置(H部分)

装置盛放试剂试剂的作用

C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浓硫酸干燥氯气

(3)收集装置(HI部分)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尾气处理装置(IV部分)

①导气管要伸入液面以下;

②F中盛放的试剂一般为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易错提醒(1)注意盐酸浓度的变化。本实验中浓盐酸要过量,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

度减小,MnO?与稀盐酸不反应。(2)实验中要缓缓加热,以减少HC1的挥发。

原理拓展因为高铸酸钾、重铭酸钾、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故

可以用高锦酸钾、重铭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代替二氧化锦制取氯气,且反应在常温下就能

发生,不需要加热,如2KMn(V16HCl(浓)===2KCl+2MnCl2+5Cl2t+8H20o

3.以氯气的制备为例探究实验室气体制备思路

⑴设计气体制备装置的基本思路

(2)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

I条装置IT气体收集或性I

I质检验装置l^7诬

液体+液体一*气体(如图b),

固体+液体一*气体(如图b、c),

固体+液体与气体(如图d、e),

液体+液体一*气体(如图d、e)o

②除杂净化和干燥仪器的装置

a.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入新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b.净化装置

气体

一苗一

In

装置I(洗气瓶):盛液体除杂试剂,气流方向是长管进,短管出。

装置II(干燥管):盛固体除杂试剂,气流方向是粗口进,细口出。

⑶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性质决定。

①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2、乩等。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2、CO,、CL等。

方寸

③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等。

(4)吸收尾气仪器的组装

尾气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有毒尾气污染空气或使人中毒以及尾气在有限空间内达到爆炸

极限而发生爆炸。不同的方法应选用不同的装置。

常用方法:

①点燃法:如CO、也、CH,等易燃性气体,可用此法。

②吸收法:如Cb、SO?、HC1、H2s等可用碱液吸收。

③转化法:采用一定的方法,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后再排放,如NO、N0?转化为电即可

排放。

④导出室外法:如此是无毒气体,可将其导出室外,以防在实验室内达到爆炸极限。

探究应用

例(2021河北唐山高一期中)实验室制备Ck通常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氧化剂

是,还原剂是。

(2)仪器a的名称是0

(3)B装置中所盛的试剂是C装置的作用是o

(4)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将下图装置代替D和E装置,可进行“氯气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o

N»浸有碱液的棉花球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玻璃管中,钠燃烧时会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KI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答案(l)Mn()2+4HCl(浓)^MnCk+C12t+2HaMn02HC1

(2)分液漏斗

(3)饱和食盐水干燥CL

;

(4)2NaOH+CLNaCl+NaC10+H20

(5)ABD

*解析(1)A装置中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共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锌、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MnO#4HCl(浓)^MnCh+C12t+2HQMnOz中Mn元素由+4价降为+2价,MnO,为氧

化剂,HC1中氯元素由-1价升为0价,作为还原剂。(2)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3)B装置

中所盛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装置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干

燥Cl20(4)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E装置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NaOH+CL-NaCl+NaC10+H#。(5)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反应生成的大量

白烟是氯化钠晶体,A正确;碱液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其污染空气,B正确;钠燃烧产生黄色

火焰,C错误;碘离子可以被氯气氧化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根据浸有淀粉-KI溶液

的棉球的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D正确。

解题感悟Mn。?与浓盐酸反应,MnO2是氧化剂被还原,而HC1既是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制备氯气时要注意尾气处理。

五移应用I

1.(2021河北衡水高一月考)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h,仪器连接顺序

正确的是()

A.a-b-c-d-e-f-g-hB.a-e-d-c-b-h-i-g

C.a-d-e-c-b-h-i-gD.a-c-b-d-e-h-i-f

*答案B

2.已知KMnO,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可生成CL,下图是用KMnO,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的简

B.用试管①收集CL,试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到试管①中

C.③用于吸收多余的CL,防止污染环境

D.用该装置收集到的CL中会混有HC1和水蒸气

度答案A试管①用于收集Ck,试管②用于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①中,NaOH溶液吸收多余

的CL,防止污染环境,①中收集到的Ck不纯,混有HC1和水蒸气。

探究点二探究卤素离子的检验

盾境探究

材料一:自来水一般是用Ch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蒸得水出售。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家中有一碗水,姐姐说是蒸储水,弟弟说是盐水。

问题1:可用什么试剂鉴别自来水和蒸储水?

♦提示自来水用C12杀菌、消毒后会含有C1,可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来鉴别。

问题2:如何用化学方法证明材料二中的水中含有NaCl?

*提示利用焰色试验证明Na的存在;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C1

的存在。

问题3:若被检验的溶液中含有SOf,应如何检验是否含有C1?

・提示因为AgzSO,微溶于水,SOf的存在会干扰C1的检验,故先加入Ba(N0:;)2溶液除去溶液

中的SO于,然后加入硝酸酸化的AgNQ;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检验是否含有Clo

,探究归纳

C1的检验

检验溶液中的C1要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

⑴若被检液中有cor、P。:存在(它们的银盐沉淀溶于稀硝酸),一般先在被测液中加入稀硝

酸酸化,以排除干扰离子。加入AgNQ,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I(白色),AgCl沉淀是不

溶于稀硝酸的。若在Na2c溶液中加入AgN()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的Ag2c沉淀,此沉淀可溶

于稀硝酸;发生的反应为2Ag+COr—Ag2C034,Ag2CO3+2HNO;i—2AgN03+H20+C02t0P01也能

与Ag.发生反应生成Ag3P0,黄色沉淀,此沉淀也可溶于稀硝酸。

(2)若被检液中有SO才存在,需先用Ba(N0j2溶液除去SOf,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03溶液检验

C1的存在。

今呆究应用

例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有CQ2-

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f

C.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钢溶液既无沉淀生成也无气体生成,再加AgNO:,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

淀,一定有C1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A项,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

气体为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不一定含有CO|-;B项,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

有Ag*,不一定含有SOi;C项,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钢溶液既无沉淀也无气体生成,排除了

SOf的干扰,再加入AgNO,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该沉淀是氯化银,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1;D项,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沉淀可能为碳酸钙,原溶液中不一定

含有Ba?,,也可能含Ca2\

解题感悟注意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气体。检验C1时,注意排除

SOf和CO/的干扰。注意掌握SOf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

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SOfo

五移应用I

1.(2021宁夏中卫高一期中)能够用来鉴别BaCb、NaCl、&CQ,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s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稀硝酸

♦答案CA项,加入AgNO:,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B项,加入NaOH溶液都

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项,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k,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

K2c0:,,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项,加入稀硝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

K2c0.但BaCh和NaCl都无明显现象,故用稀硝酸不能鉴别BaCL和NaCE

2.在未知液中加入AgNQ,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

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未知液中一定含有()

A.Cl、SO?"B.Q-、N03

2-

C.Cl\co3D.Cl\OH

・答案C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无色、无味气体,则原溶液中存在CO『和C1。

评价检测•素养提升

课堂检测

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铳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

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方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答案C

2.(2021湖南株洲高一期中)检验C1时所用试剂HNO3的作用是()

A.防止CO1的干扰

B.防止C1的干扰

C.生成AgOL沉淀

D.防止NO3的干扰

*答案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SOf的试剂是氯化钢和盐酸

C.检验co孩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

D.向溶液中加入BaCk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Q2-

*答案D

4.(2021湖南长沙高一期中)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Ch,其中合理的装置是(气体流向从左到

右)()

每浓盐酸

B.净化CL

C.收集C1,D.尾气处理

e答案C

5.(2021山东临沂高一月考)%、Yz、Z2三种气体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丫2-

,・点燃fXJ(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

点燃•XZ(产生苍白色火焰)

Z,—

A.X2为5

B.X2Y为Na20

C.X2、Y2、4分别为4、0八Cl2

D.Z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NaOH^NaC10+NaC1+H20

・答案C

6.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铳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所示。

.浓盐酸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接;接;接;接。

(2)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产生。如果有Ck产生,可观察

到,化学方程式为o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0

♦答案(1)ECDABHGF

(2)试纸变蓝2KI+Ck^2KCl+l2

(3)(l)Mn02+4HCl(^)^MnCl2+Cl2t+2H20

②2NaOH+Ch^NaC1+NaC10+H20

素养视角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时发现:向过量FeSO」溶液中滴入几滴

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反应还原产物的探究。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b;乙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

产物为o

(2)你认为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请用简要的文字

或离子方程式说明理

o根据乙同学的推测,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答案(1)C1

(2)不正确因为FeSO」过量,反应中有剩余,而CL与Fe"不能共存,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

2++

Cl22Fe+C10~+2H===2Fe"+Cl+也0

士解析(1)向过量FeSOi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氯元素的化合价有降低的趋势,降为0价产生氯气或者是降为T价产

生氯离子。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要求写出实

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答案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A中,滴加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

Ba(N0»2溶液,静置

步骤2:取试管A中的上层清

液于试管B中,滴几滴稀硝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正确;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

酸和几滴AgNQJ容液

«解析检验c「需用HNO3、AgN03溶液,但溶液中存在sof与Ag也会产生沉淀,故检验c「之

前应先除去sof。

N课时评价作业

6基础达标练

1.氯仿(CHCL)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b(光气)和氯化

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B.AgN()3溶液

C.NaOH溶液D.KI溶液

*答案B

2.(2021浙江金华高一月考)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NaHCO,

饱和溶液

A.制取少量氯气B.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fit氯化氢

C.制取氯气D.干燥氯气

・答案D

3.(2021江苏无锡高一期中)下列检验C1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1

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s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1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Q溶液,再滴加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1

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出@酸化的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1

金答案DA项中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1,故A错误;先

滴加盐酸,引入C1,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1,故B错误;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1的干扰,故C错

误;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酸化的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

有故D正确。

4.向盛有Ck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①AgNQ,溶液、②NaOH

溶液、③水,振荡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3-无色无色黄绿色

无曙寻白色浑说三斗浅黄绿色

申7,丙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答案BC1?为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因为溶解Ch显浅黄绿色,三

个集气瓶中只有丙中溶液颜色为浅黄绿色,所以丙中注入液体为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

和次氯酸,盐酸与AgNOs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甲和乙中,只有乙出现了白色沉淀,所

以乙中注入液体为AgNOs溶液;氯气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溶液

为无色,故甲中注入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

5.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

A氯水中的ClAgNQ,溶液、稀硝酸

B未知溶液中的HCO3BaCl?溶液

C未知溶液中的SOf稀盐酸、BaCk溶液

D钠与水反应有0H生成酚酷溶液

♦答案BBaCL溶液与HCC)3不反应,无法达到检验的目的,故B错误。

6.现有盐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

A.AgNOs溶液B.酚酷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

・答案C题给四种溶液与AgNQ;溶液混合,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盐酸、

NaCl溶液和新制氯水遇酚酗溶液均为无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盐酸、NaCl溶液、NaOH溶

液和新制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溶液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

红后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正确;题给四种溶液与饱和食盐水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

鉴别,故D错误。

7.(2021河南郑州高一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锌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

氯气,装置如卜: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原剂是。

(2)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之后,用弹簧夹夹住

(填“A”或"B”)处胶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

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

错误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C.浓硫酸

♦答案(1加1102+4万+2。上虫4+021+240HC1(2)B水不能进入烧瓶(3)C

M解析(1)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氯化锦、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Mn0z+4H*+2ClK=Mn"+C12t+2HQ;反应时,HC1中C1元素的化合价由变为0,失电子,作还原

剂。(2)连接好装置之后,用弹簧夹夹住B处胶皮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注入一定量的水,若

分液漏斗中的水不能再进入烧瓶,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A能吸收氯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

氯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能吸收氯气;氯气与浓硫酸不反应,C不能吸收氯气。

6素养提升练

8(A).(2021辽宁大连高一期中)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I中:如果MnO,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图II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条件相同)

C.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雾,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色

D.图IV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h有漂白性

♦答案B题图I中反应过程中浓盐酸不断变稀,稀盐酸不与MnO?反应,A错误;题图HI中生

成棕黄色的烟,C错误;题图IV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k与

HQ反应生成的HC10有漂白性,不能说明C1,有漂白性,D错误。

8(B).(不定项)(2021辽宁大连高一期中)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图I中:如果MnO?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图II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条件相同)

C.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色

D.图IV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有漂白性

・答案BC题图I中反应过程中浓盐酸不断变稀,稀盐酸不与MnO?反应,A错误;题图IV中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与H20反应生成的HC10有漂白性,

不能说明Ck有漂白性,D错误。

9.(2021浙江绍兴高一期中)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锌加热制得的气体

却有异常的气味,将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通入蒸储水中,然后滴加含硝酸的硝酸银溶液,产

生了白色沉淀。根据上述事实,得出下列结论:

①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②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中含有氯元素;

③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氯元素的物质;

④这种方法制氧气的实验中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仅①②

C.仅①②③D.仅①③

・答案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镐加热制得的气体却有异常的气

味,说明得到的气体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故①正确;制得的气体通入蒸储水中,然后滴加

含硝酸的硝酸银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中含有氯元素,故②正确;根

据②的分析可知制得的气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氯元素的物质,故③正确;题述实验中发生了一

个制氧气的反应和一个制含氯元素的物质的反应,因此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故④正确。

10.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z反应;②用

8.7gMnOz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

C.一样多D.无法比较

*答案B浓盐酸与MnO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z+4HCl(浓)-MnCb+ZHzO+Cbt,稀盐酸

和MnO?不反应,①用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反应,HC1不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

HC1的质量小于14.6g,生成氯气的质量小于7.1g;②用8.7gMnO?与足量浓盐酸反应,MnOz能

完全反应,生成氯气的质量等于7.1g,得到的氯气②比①多,故选Bo

11(A).实验室既可用MnO?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CL,也可用KMnO,与浓盐酸在常温

下反应制备CL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12+2KCl+5CkT+8Ho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A.KMnO)的氧化性比MnO?的强

B.上述两个反应中,浓盐酸均只体现还原性

C.制备等质量Ch,消耗MnO?的质量比KMnOi的质量多

D.用足量MnOz与含有146gHe1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彳导到C1?的质量小于71g

・答案B由题可知:①MnO?+4HCl(浓)一MnCk+Ckt+ZHQ;②2KMnO,+16HCl(浓)^=

2MnCl2+2KCl+5Cl2t+8H20oKMnO,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而MnO?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因

此KMnO,的氧化性比MnO?的强,故A正确;由①②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在反应中均体现

了酸性和还原性,故B错误;由反应①可知,制备71g氯气消耗Mn0287g,由反应②可知,制备

71g氯气消耗KMnO..63.2g,因此制备等质量CL,消耗MnO2的质量比KMnOi的质量多,故C正确;

由反应①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稀盐酸与MnOz不反应,所以得到CL的质量

小于71g,故D正确。

11(B).(不定项)实验室既可用MnO?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CL,也可用KMnO”与浓盐

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化学方程式为2KMnO,+16HCl(浓)^2MnC12+2KCl+5CLT+8H2。,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MnO,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

B.上述两个反应中,浓盐酸均只体现还原性

C.制备等质量Ch,消耗MnO?的质量比KMnOi的质量少

D.用足量MnOz与含有146g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彳导到CL的质量小于71g

*答案BC由题可知:①Mn(V4HCl(浓)^MnCk+C12t+2HQ;②2KMnO,+16HCl(浓)==

2MnCl2+2KCl+5Cl2t+8H2OoKMnO”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而MnO?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因

此KMnO,的氧化性比Mn02的强,故A正确;由①②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在反应中均体现

了酸性和还原性,故B错误;由反应①可知,制备71g氯气消耗Mn0z87g,由反应②可知,制备

71g氯气消耗KMnO.,63.2g,因此制备等质量Ch,消耗MnO?的质量比KMnO4的质量多,故C错误;

由反应①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稀盐酸与MnO?不反应,所以得到CL的质量

小于71g,故D正确。

12.(2021云南玉溪高一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并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

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①A中反应为KCIO3+6HCI(浓)-KC1+3c3H2O;

②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卜,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⑴装置A中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2)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结束后,

立即将装置B中溶液滴几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因此装置C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的

物质正确的是(填编号)o

编号1IIIII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浓硫酸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干燥的有色布条

(4)待装置E中物质完全反应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得到漂白粉样品,其有效成分为

(填化学式)。

(5)装置F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⑹为测定(4)中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含量。称取ag漂白粉样品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通入

C0,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恒,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6的式子表示)。

+

*答案(1)5:1(2)C12+H2O—=H+Cr+HC10先变红后褪色(3)C(4)Ca(C10)2

⑸5+20万^=€1+C10+40⑹鬻X100%

金解析(DKCIO3+6HCI(浓)-KC1+3C14+3H2。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不交叉”

原则可知,KC10,中C1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至0生成CL.HC1中部分C1元素化合价由T升

高至0生成CL,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及变价C1原子数目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

质量之比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