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辖区(新)小学语文部编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市市辖区(新)小学语文部编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市市辖区(新)小学语文部编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市市辖区(新)小学语文部编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市市辖区(新)小学语文部编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市辖区(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看拼音,写词语。

dènɡyǎnpiānpìkǒnɡbùkěnshífénshāo

nuóyònɡpáihuáizhēnɡrónɡɡuànɡjiēbiānpào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下面是我们平常容易写错的几个形近字,请你分别组词写在括号里。

峰(

)愉(

)绳(

)伟(

)

锋(

)偷(

)蝇(

)违(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词语补充完整。

(

)(

)不入上(

)入(

)

鸦雀(

)(

)神通(

)(

)

(

)崩(

)裂(

)疲(

)竭

(

)云(

)雾(

)隐(

)现

(1)写出两个描写神仙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和“()隐()现”格式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A.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

B.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列诗句中,没有动态描写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下列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八仙——治水B.后羿——逐日C.神农——尝百草3).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序号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熟:①程度深;②因常见而知道得很清楚。

味道:③气味;④比喻某种感受、情趣和滋味。

(1)屋子里难闻的味道()丝毫没有打扰熟睡()的弟弟。

(2)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我已经对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了。A.④③①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②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读一读、连一连。

鸡、棋、字、词U

他、爸、打、画A

路、不、数、句I

鹅、车、个、课E2).阅读书考查,请用连线把《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连起来。

误入白虎堂时迁

大闹飞云浦林冲

火烧翠云楼鲁达

智赚玉麒麟吴用

拳打镇关西武松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上午,第三节体育课,老师教我们拍球。

()我拍了35个,是全班最多的。

()我心里非常高兴。

()老师表扬了我。

()大家都会拍了,我们就举行了一分钟拍球比赛。2).根据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按照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填序号)

①光②游隼③火箭④猎豹⑤人⑥流星体⑦鸵鸟⑧喷气式飞机

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喻句。()

3.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就会激烈地搏斗,每次都会蹦出水面。()

4.《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夜书所见宿新市徐公店[宋]叶绍翁[宋]杨万里萧萧梧叶送寒声,篱落疏疏一径深,江上秋风动客情。树头新绿未成阴。知有儿童挑促织,儿童急走追黄蝶,夜深篱落一灯明。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萧萧:形容风的声音。②客情:旅客思乡的心情。③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方也叫蛐蛐。④篱落:围在院子外面的竹篱笆。⑤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⑥急走:奔跑着,快追。走,就是跑的意思。

1.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做成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首古诗中,都有对儿童活动的描写。你还读过其他描写儿童的诗句吗?试着再写出一两句,并说一说诗句表现了儿童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习作展示台。

生活中有多种体验:酸、甜、苦……不管怎样,这些体验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次体验,把题目“这种味道真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请另附纸张)。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古文,完成练习。画龙点睛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③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④诞⑤,因⑥点其一。须臾⑦,雷电破⑧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晴者皆⑨在。注释:①张僧繇(yóu):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③每:常常,每每。④以为:认为。⑤诞:虚妄,荒唐。⑥因:因此,就。⑦须臾:一会儿。⑧破:击。⑨皆:都,全都。1.结合注释,解释句子的意思。

(1)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

(2)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我们知道张僧繇不点睛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点睛后的结果是_______(用原文回答)。从中看出张僧繇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画龙点睛”词语本意是________,联系实际,你认为这个词语多用来指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龙点睛”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2.神奇的克隆①《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②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③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④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⑤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⑥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A.马铃薯B.柳树C.仙人掌D.玫瑰花(2)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马铃薯做成粉末叫作A.面粉B.奶粉C.淀粉(3)短文第2、5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它们起了什么作用?

A.总领全段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段

(4)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不包括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B.培植人体器官。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D.使恐龙重生。(5)“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克隆”这样的新兴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呢?请列举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老黄牛领头羊纸老虎千里马

(1)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

(2)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3)借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

(4)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恰当选项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①《少年中国说》——(

)②《己亥杂诗》——(

)

③《示儿》——(

)④《题临安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