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A.培养能力B.依法执教C.教书育人D.传授知识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洁净的水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C.澄清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

3、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4、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5、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C.内部强化D.负强化

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C.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D.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9、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

10、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

12、下列关于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A.使溺水者仰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B.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C.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13、()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

14、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

15、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的个人特点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

1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

17、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是()。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设计

18、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维果茨基C.杜威D.夸美纽斯

19、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D.教学氛围

20、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A.方向B.范围C.方向和范围D.纪律约束

21、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作()。A.并列结合学习B.上位学习C.相关类属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2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四个等级D.三个等级

23、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24、刘老师在导人《三国演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先给同学出一个谜语:“凿壁借光,打一人名。”再由谜底“孔明”引入三国历史的学习。刘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A.悬念导入B.情境导入C.直接导入D.引趣导入

25、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赵老师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尝试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且把授课过程录制下来,便于自己课下分析、总结,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种方法属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A.微格教学B.教学反思C.观摩教学D.说课

26、20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大众化B.公立化C.公平化D.现代化

27、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论B.伦理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28、()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29、“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A.选择B.传播C.传承D.创新

30、在一个阴湿山洼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

3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长效性C.创造性D.示范性

32、小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权威,喜欢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付紧急情况,他的这种性格类型属于()。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情感型D.外倾型

33、皮亚杰认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是在()A.五六岁以前B.六七岁以前C.十岁以后D.十一二岁以前

34、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教育是教之以礼、育之以德,而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5、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人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为()。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

36、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教师常用的反思方法?()A.详细描述B.写反思日记C.交流讨论D.行为模仿

37、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38、班级活动是指()。A.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活动B.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C.建设班集体为中心的活动D.晨会等常规活动

39、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长期性B.示范性C.主体性D.创造性

40、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布鲁纳

41、小学儿童的品德的发展具存明显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42、(2020年真题)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A.个别教学B.课堂教学C.混合教学D.复式教学

43、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无目的地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

44、“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的特征。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5、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46、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4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

48、“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的学习效果

49、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

50、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A.已有的知识经验B.问题特征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二、多选题

51、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惩罚服从取向B.寻求认可取向C.社会契约取向D.普遍伦理取向

52、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教师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好课本

53、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示范法D.行为塑造法

54、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知识的拓展C.专业能力的发展D.专业方向的形成

55、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A.高效教学?B.因材施教?C.教师主导?D.集体活动

5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记忆品质()A.敏捷性B.持久性C.模糊性D.准备性

57、马斯洛把较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命攸关的需要称为()。A.生长需要B.获得性需要C.缺失需要D.基础性需要

58、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方案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目标

59、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

60、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客观事实、研究课题、方法技术B.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C.研究课题、科学理论、研究手段D.研究对象、方法技术、研究成果

61、“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育方法的创造者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6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所决定的。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规律

63、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6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辐射对峙惦记恶贯满盈浮想联翩B.书籍装潢诤友一泄千里诡计多端C.爆竹元宵嘹亮断张取义苦心孤诣D.告诫侧隐凋零大势所趋沧海一粟

6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学讲授纲要》

66、“教育:从摇篮到坟墓。”这是()的典型观点。A.成人教育B.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

67、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A.无须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

68、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倾听心事B.端正态度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

69、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情操

70、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组织开展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A.创造性B.趣味性C.自主性D.组织性

71、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理解,这一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B.思维与创新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2、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73、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这属于()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

74、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巴甫洛夫

75、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

76、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A.滞后性B.长期性C.隐蔽性D.复杂性

7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雄辩术原理》D.《民主主义与教育》

7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

79、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的职能部门是()。A.教务处B.政教处C.总务处D.校长办公室

80、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这遵循的是()A.启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81、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创造学习D.认知学习

82、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

83、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

84、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85、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桑代克

8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

87、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A.知、情、意、行B.导、学、习、行C.闻、行、忠、信D.学、思、习、行

88、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A.《美诺篇》B.《金言》C.《政治学》D.《理想国》

89、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作()的出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学讲授纲要》

90、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91、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思想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92、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A.广阔性B.灵活性C.逻辑性D.深刻性

93、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不属于教师的成长阶段的是()。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94、“5+2=0”的现象,表明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95、7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

96、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

97、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她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她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她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她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性训练D.强化法

98、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A.注意B.感知觉C.思维D.记忆

99、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

100、我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开端是()。A.阅微草堂B.三等公学C.上海正蒙书院D.南洋公学三、问答题

101、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及优点。

10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0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104、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分)

105、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06、简述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107、王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发现小漩与同桌低声说话,王老师停顿了一下,看看小漩,小漩察觉后,就不与同桌说话了。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做作业。这时小阳看到前座小伟刚剪完头发,头发很短,小阳站起来拍了一下小伟的头,说道:“光头强!”全班哄堂大笑。王老师走到小阳面前,严厉而平缓地说:“小阳,站起来,给小伟道歉!”小阳顿了一下,走到小伟面前:“小伟,对不起!”王老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小阳,请回吧!”小阳回到座位上坐好。班级又恢复了原有的安静。考试中,小刚偷偷抄袭同桌的卷子,王老师看了小刚一眼,但是,小刚仍然继续抄袭,王老师说:“小刚,自己做。”小刚不再抄袭了。问题:(1)王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分别运用了哪些方式?(2)课堂轻度问题行为的处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8、教师运用竞争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09、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2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8分)

110、简述操行评定的含义及一般步骤。

111、材料:小红同学原来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游,虽然比较内向,但一直比较认真努力。从这学期开始班主任老师就发现,小红变得比之前更内向了,话更少了,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独自哭泣,学习成绩也急速下降。班主任老师经过了解发现,原来小红的父母离异了。小刚同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10名,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但因为一次数学课被老师当众指责之后开始上课睡觉,学习态度开始变得不认真,成绩也大不如前。班主任针对小红和小刚学习成绩下降的事件很苦恼。问题:(1)请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小红和小刚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2)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请针对小红和小刚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112、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

113、材料:小学生小亮很想学好数学,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多方面努力都没有起色。近期,班主任发现小亮上课变得不听讲,还时不时扰乱课堂秩序,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数学老师催促也不见效,之后连续几次数学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班主任通过与小亮谈话了解到,在经历了多次数学考试失败体验后,小亮发现学习努力的程度与数学考试成绩之间没有关系。对提高数学成绩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他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也不再愿意下功夫学数学了。问题:(1)你认为小亮在学习上是否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并说明理由。(10分)(2)如果你是小亮的班主任,该如何培养他的学习动机?(10分)

114、材料:刚参加工作不久,我被学校推上了班主任的岗位,由于第一次当班主任,我想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才能管好学生。于是,我在班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调整班干部,换上我信任得力的助手;二是每天尽可能待在班上监视学生的行为;三是平时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尽量保持严肃的面孔,让学生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四是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组织的活动,我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参加;五是在课堂上我以“严”字当头,对学生批评得多,表扬得少。当班主任一个学期了,我认为我对班主任工作是尽职尽责了,对学生也做到了仁至义尽,但学生并不喜欢我,学生表面上好像“怕”我,但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却不高,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问题:上面是一位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时的感受,请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15、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剪纸的装饰纹样?请列出6种剪纸的装饰纹样。(10分)(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作业评价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116、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

117、某学校把某年级的差生全部分到了一个班级,学生都非常不满,但该班的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对他们失去信心。相反,该班主任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段时间后,该班的成绩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试用所学理论,论述该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

118、吴老师的专制管理班级的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造反,吴老师对此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一些改变:首先,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再次,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最后,增强双方沟通。渐渐地班级中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2)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19、简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策略。

12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下面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试简述平面构成中“重复排列”的含义。(10分)(2)如何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四、问答题

12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122、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分)

12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依据《义务教肓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1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打开顶棚的那辆车当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问题1][简答题]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问题2][简答题]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

125、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26、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127、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1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2)若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1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130、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教学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用英文作答)(1)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有哪些(2)为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操练和运用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用中文注明设计意图。

131、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听得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当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132、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3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134、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运算能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说一说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理由。

135、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小刚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小刚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老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

136、简述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137、(2021年下半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节拍、风格、节奏特点及情绪情感。(4分)(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曲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

138、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139、材料: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周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地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问题:(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请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

14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什么是版画?版画按颜色分类大致有那几种?(2)如何中学段指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对印版画的作画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答案:A本题解析:选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jin

3、答案:C本题解析:重力性休克,指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而引起的晕厥症状。因突然停止运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时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使血液大量积聚在下肢血管中而导致暂时性脑贫血。

4、答案:D本题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5、答案:D本题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且教科书不等同于教材,教科书与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AC项错误。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故B项错误。

6、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是对替代强化的解释。

7、答案:B本题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8、答案:B本题解析:B.暗换主语。“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9、答案:D本题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10、答案:C本题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1、答案:A本题解析: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故选A。

12、答案:A本题解析:A项采用的急救措施是错误的,应为: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

13、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答案:A本题解析: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点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紧密联系。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故选A。

15、答案:B本题解析:意志对活动具有调节支配作用,包括对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

16、答案:B本题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17、答案:B本题解析: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jinkaodian

18、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答案:C本题解析: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20、答案:C本题解析: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方向和范围。

21、答案:D本题解析: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和相关类属学习。派生类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且仅是这个观念的一个特例或是先前学过的命题中的一个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并不扩充、限制或改变原有知识的内涵。相关类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jinkaodian

22、答案:B本题解析: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23、答案:D本题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24、答案:D本题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引趣导人,能巧设疑难,唤起欲望,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题干中的老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一种引趣式导入。@jin

25、答案:A本题解析: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

26、答案:D本题解析:当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27、答案:A本题解析:凯兴斯泰纳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主张,他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基本适应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劳动力的要求。##jinkaodian

28、答案:A本题解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29、答案:A本题解析: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取其精华”是对文化吸收,“去其糟粕”是对文化的舍弃,故这句话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作用。

30、答案:A本题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猶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阴湿山洼中堆放着长满苔藓的腐木,并生活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31、答案:D本题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32、答案:B本题解析:场依存型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

33、答案:C本题解析: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34、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教学的任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5、答案:D本题解析: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项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的评定,也指对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些测验无法反映的深层学习指标的评定,它不仅仅得出学生学习成绩的结论,而且还指出学生的其他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36、答案:D本题解析:行为模仿不属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37、答案:B本题解析: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课程计划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2)设置了综合课程。(3)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jin

38、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习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即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活动。

39、答案:D本题解析: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40、答案:A本题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桑代克、伍德沃斯提出了共同要素理论。

41、答案:A本题解析:A。小学儿童的品德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三年级。##jinkaodian

42、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复式教学的定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43、答案:D本题解析: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情况下,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

44、答案:C本题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①思维的具体性。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如果只用言语叙述问题,则儿童推理就感到困难。②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45、答案:D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46、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所讲的学习是概念学习中的概念同化,指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47、答案:A本题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指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48、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即预期的学习效果。@jinkaodian

49、答案:B本题解析:测验法是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50、答案:C本题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题干中描述的阻碍因素即为功能固着。

51、答案:D本题解析:柯尔伯格根据儿童不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特点的不同,把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普遍伦理道德阶段是最高层次,指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历年考试中的重点考查内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进行了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柯尔伯格则采取两难故事法,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2、答案:B本题解析:教学目标是最主要的教学依据。要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53、答案:A本题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54、答案:D本题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55、答案:B本题解析:班级授课制,通常称为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缺点有忽视个性发展,最不利于因材施教。

56、答案:C本题解析:小学生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

57、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失需要,也叫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58、答案:C本题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9、答案:B本题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0、答案:B本题解析:教育科学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61、答案:B本题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62、答案:A本题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由此决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

63、答案:B本题解析:眼保健操,是一种眼睛的保健体操,主要是通过按摩眼部穴位,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的目的。其包括:挤按晴明穴;揉按四百穴;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按揉风池穴;闭目干洗脸。

64、答案:A本题解析:B项“泄”应为“泻”;C项“张”应为“章”;D项“侧”应为“恻”。

65、答案:A本题解析:《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赫尔巴特后期的作品,是对其教育理论的进一步阐释。@jin

66、答案:D本题解析: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是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从摇篮到坟墓。”正是终身教育的观点。

67、答案:B本题解析:“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属于“设计教学法”的缺点。

68、答案:D本题解析: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成长中的人,对于倔强、不听话的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正确引导,不可体罚、打骂。

69、答案:B本题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70、答案:C本题解析: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把学生看成有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主张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其自主性。题干中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组织开展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

71、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题干中学生通过学习对伽利略不迷信追求科学的精神有更深了解,达成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故本题选D。

72、答案:D本题解析: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73、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记录。在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所闻。

74、答案:A本题解析: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jinkaodian

75、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76、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及时显露出来,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隐蔽性。

77、答案:C本题解析:古罗马的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8、答案:D本题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79、答案:D本题解析: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的是校长办公室,主要负责协助校长处理学校的事务。

80、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贯彻量力性原则的要求。

81、答案:A本题解析: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发现学习。教师要让小学生尽可能地直接观察概念所指的对象,促进对规则学习的具体化。

82、答案:B本题解析:17世纪夸美纽斯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地总结。

83、答案:B本题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正强化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喜欢的事物或奖赏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强化是行为主义学派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强化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正强化和负强化。考生可以简单记忆: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同时,考生还要能够正确区分负强化和惩罚,负强化与正强化一样,都是使行为的概率增加,而惩罚则是使行为的概率降低。

84、答案:A本题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检查假设。

85、答案:C本题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是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86、答案:A本题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期(0—1.5岁);(2)儿童期(1.5—3岁);(3)学龄初期(3—6岁);(4)学龄期(6—12岁);(5)青春期(12—18岁);(6)成年早期(18—40岁);(7)成年期(40~65岁);(8)成熟期(65岁以上)。其中,6—12岁是处于学龄期的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A项正确。

87、答案:D本题解析:孔子主张的学习过程包括学、思、习、行,内容为文、行、忠、信。##jinkaodian

88、答案:D本题解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89、答案:A本题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90、答案:C本题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善于激发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真理,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91、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属于学科基本知识。

92、答案:B本题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品质。

93、答案:B本题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94、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德育原则“5+2=0”意思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等于零教育,体现了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应该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95、答案:B本题解析: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96、答案:B本题解析:目标导向模式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美国的课程论专家泰勒创立的。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97、答案:B本题解析: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98、答案:B本题解析:感知觉是儿童心理发展最早也是速度最快的方面。

99、答案:B本题解析:古德莱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他认为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故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正式的课程。

100、答案:D本题解析:盛怀宣的南洋公学是最早师范学校学生轮流到学校教学,开创了师范学校附小的先河。三等公学是由钟天伟创立的,重视课内外相结合,经文与外语相结合;张焕纶的上海正蒙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小学的先河;阅微草堂是纪晓岚的书房。

101、答案:本题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102、答案:本题解析: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共青团活动,这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开展活动来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4)劳动,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5)班主任工作。

103、答案:本题解析:(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4)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104、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答案:本题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识记者的态度。(7)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106、答案:本题解析:(1)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2)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4)小学阶段的道德发展表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存在“关键年龄”。

107、答案:本题解析:(1)王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分别运用了非语言手段、合理的惩罚与积极的言语手段。首先,王老师在处理小漩与同桌偷偷说话问题时采用了非语言手段。材料中,王老师发现小漩偷偷说话后及时用眼神示意小漩,小漩领会后及时停止说话。其次,王老师在处理小阳嘲弄小伟问题行为时采用了合理的惩罚手段。材料中,王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让小阳起立向小伟道歉,并教导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最后,王老师在处理小刚抄袭问题时采取了积极的言语手段。材料中,王老师发现小刚抄袭,先是用眼神示意小刚,在小刚没有领会的前提下用语言及时制止了小刚的问题行为。(2)课堂轻度问题行为处理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避免下列误解:以为学生愈安静,学习效果愈好;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教师命令的服从上;以为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其次,教师应确认,处理的对象是学生所表现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教师只是不喜欢他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这个人。再次,教师在处理问题行为时,不宜伤其自尊,以避免新的问题行为。最后,注意方法的运用,如发现原先使用的方法经一段时间后仍无效果,则应转换方法,以免错失良机。

108、答案:本题解析:(1)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手段;(2)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3)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4)提倡团体竞争;(5)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109、答案:本题解析:略

110、答案:本题解析:(1)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它主要由班主任负责。(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如下:①学生自评。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计编写测试题,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文化学习、遵守纪律、劳动态度、体育锻炼等方面。学生对照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填好测试题。②小组评议。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个评议小组对每个学生的自评结果进行复议。③班主任评价。小组评议后,班主任根据小组评议和班级工作记录,综合分析,给每个学生写出切合实际的评语,并给定等级。④信息反馈。班主任把评定的结果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必要时,作出解释。

111、答案:本题解析:(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7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大多数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部分满足之后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材料中小红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归属和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小刚因为老师的批评,导致其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位同学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认知需要,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2)如果我是班主任老师,我会去帮助小红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一方面我会自己并且号召班级同学给予小红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我也会和小红的家长取得沟通,让其家长给予小红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我会帮助小刚满足尊重的需要。我会通过和小刚谈话让小刚认识到数学老师并非故意要批评他,而是希望小刚取得更大的进步,并肯定小刚过往的成绩,让小刚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112、答案:本题解析:(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113、答案:本题解析:(1)材料中小亮对于学习的表现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是由于学生个体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所导致。题目中,小亮在经历多次数学考试失败后,发现成绩和自己的努力没有关系,对于提高数学成绩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是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导致的习得性无助状态。(2)结合材料中小亮的情况,作为小亮的班主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亮的学习动机:①了解和满足小亮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班主任应当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小亮目前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小亮进行成就动机训练。班主任可以通过激励、暗示等方法,增强小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启发小亮自觉、勤奋地学习,打破心中唯分数论的思想。③帮助小亮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班主任应创造条件使小亮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小亮树立成功的榜样,提高小亮的自我效能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④培养小亮努力才能成功的归因观。纠正小亮目前的归因倾向和错误的归因方式,引导小亮进行积极的归因,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归因体验。

114、答案:本题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等,但这种了解应建立在平时点滴的观察中,而不是整天待在教室监视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的班主任就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任何活动都亲自过问,完全不相信学生的能力。(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材料中的班主任经常批评学生,却极少表扬学生就是不热爱学生的表现。(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材料巾的班主任平时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尽量保持严肃的面孔,让学生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这就是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表现。(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班主任要想使师生关系和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学习和研究;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

115、答案:本题解析:1.剪纸的装饰纹样是剪纸艺人在长期的剪纸时间中总结出来的对特定事物、美化事物块面的装饰纹样,表达积极乐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端纹、流涡纹、云纹、太阳纹等。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与特征,能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用对称的方法剪出鱼的形状。(3分)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启发引得导,学生通过观家与思考讨论,能够拿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出有特点的剪纸作品。(3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型鱼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通过剪纸实践,学生能够加强动手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4分)3.(1)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同学们欣堂《海底总动员》在学生欣赏影片之前教师提出问题:这段影片中一共有多少种鱼类?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完影片,观看完半后回答。(5分)理由: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中来,集中注意力。《海底总动员》影片中有各种不同的鱼类,开阔同学的视野,教师总结完毕后能够顺利进入课堂新授环节。(5分)(2)作业评价环节:教师请同学们将课堂作业全部贴到黑板上来变成一张“海底世界”。请同学自告奋勇的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从外形和花纹方面来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在全班投票中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与鼓励,对全班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5分)理由:《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学生在多种评价方式中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能够有效吸取其他同学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