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ēngwù)B.瘫痪(tānhuàn)C.侮辱(wǔrǔ)D.倔强(juéjiàng)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纷纷泪如泉涌。B.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仍然不尽人意。C.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D.在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责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B.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老师要求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D.他穿着一件蓝色衬衫,戴着一条红领带,看起来非常帅气。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的情景。B.《春》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C.《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散文,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风光。D.《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的一篇散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历史和特色。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窗明几净(净:干净)B.风和日丽(丽:美丽)C.海阔天空(阔:宽广)D.喜出望外(望:希望)6.下列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也开始闪烁。B.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C.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D.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8.下列句子中,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故园无此声,宁静的夜晚,只有明月清风作伴。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9.下列句子中,表现了人物坚强意志的一项是()A.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依然坚持每天锻炼。B.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C.他为了实现梦想,勇敢地放弃了一份稳定的工作。D.她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10.下列句子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一项是()A.山水相依,美不胜收。B.雪花飘飘,北风萧萧。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春江水暖鸭先知,碧水浮萍任逍遥。二、判断题:1.《三峡》一文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2.《答司马谏议书》中“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中的“以”是介词,跟“谓”组成固定结构,可译为“认为”。()3.《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的“奔”是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4.《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句首发语词,不译。()5.《富贵不能淫》中“丈夫之冠也”中的“丈夫”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意思。()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市”中的“士”指狱官。()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的“喻”是明白的意思。()8.《愚公移三、填空题:1.《三峡》一文中,描写三峡山水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而下,__________,__________。”2.《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表达的。3.《春》这篇文章中,描述春天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5.《苏州园林》中,描述园林特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达作者坚定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7.《与朱元思书》中,描绘山水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8.《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9.《富贵不能淫》中,强调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孟子二章》中,讲述君臣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3.《庄子二则》中,表达庄子哲学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5.《离骚》中,表达屈原忧国忧民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6.《楚辞》中,描绘神话传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7.《左传》中,讲述战争策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8.《国语》中,反映古代民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礼记》中,讲述礼仪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0.《论语》中,表达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三峡》一文的主要内容。2.请简述《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3.请分析《春》一文中,作者如何描绘春天的美好。4.请谈谈你对《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理解。5.请简述《苏州园林》中,作者对园林的评价。6.请分析《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7.请简述《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8.请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情感变化。9.请谈谈你对《富贵不能淫》一文的理解。10.请简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阐述。三、填空题答案: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我的眼泪又来了。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5.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旋曲折的小径,当然也没有;又因为遍地梅花的缘故,没有租花贩草的市集,只有为穿越梅花而来的游客。6.然而纷纷者天下皆是也,而渊独不取;Regretfulitistosay,buttheworldisfullofsuchpeople,yetonlyYanYuanchoosesnottofollow.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6.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1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8.夫民,风也;民之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四、简答题答案:1.《三峡》一文主要内容是描写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四季变化,以及三峡地区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2.父亲的形象特点是慈爱、坚强、无私、深沉。3.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花草、树木、风、雨等自然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4.《济南的冬天》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5.作者认为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6.作者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达了自己坚持道义、不畏权势的立场。7.作者在《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8.作者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9.《富贵不能淫》一文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无论贫富都要保持高尚的品德。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了人生哲理,认为人在忧患中成长,在安乐中衰亡。1.文学作品的内容理解与分析:《三峡》、《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等文选的理解与分析。2.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手法:《苏州园林》中园林特色的描绘,《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态度的表达。3.文学常识:对《孟子二章》、《庄子二则》、《诗经二首》、《离骚》、《楚辞》、《左传》、《国语》、《礼记》、《论语》等作品的了解。4.词语解释: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5.句子理解: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和示例: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词语注音、成语使用、句子语法、文学修辞等方面的掌握。示例: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需要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感情色彩。2.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成分、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示例:判断文中句子的修辞手法,需要学生识别并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3.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记忆和理解。示例:填写《三峡》中描写山水的句子,需要学生熟记课文内容。4.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把握等方面的能力。示例: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需要学生从文中具体情节出发,概括人物形象。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ēngwù)B.瘫痪(tānhuàn)C.侮辱(wǔrǔ)D.倔强(juéjiàng)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纷纷泪如泉涌。B.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仍然不尽人意。C.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D.在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责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B.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不能有丝毫马虎。D.他穿着一件蓝色外套,戴着一顶红色帽子,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4.下列诗句中,出自《春望》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庐山的云雾》是苏轼的诗歌。B.《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为郦道元。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D.《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B.山水秀丽,风景如画。C.雪花飘飘,北风萧萧。D.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毫不畏惧。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B.小草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C.月亮悄悄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D.雨滴落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一天能跑一百里,真是个飞毛腿。B.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C.这个西瓜有十斤重,像个大南瓜。D.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9.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一项是()A.虚伪B.勤奋C.懒惰D.胆小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B.他喜欢读书,画画,唱歌。C.这本书很好看,我想借来看看。D.老师问:“你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二、判断题:1.《三峡》一文中,作者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背影》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回忆,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3.《春望》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国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4.《孟子》一书中,主要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展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5.成语“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7.拟人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8.夸张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或效果,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9.褒义词是表示赞美、肯定意义的词语。()10.在汉语中,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三、填空题:1.《三峡》一文中,描写三峡山水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________而皆溶溶乎在下。”2.《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是:“我看见他戴着________,穿着一件________的大衣。”3.《春望》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心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________。”4.《孟子》一书中,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_”的思想。5.成语“________”是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6.修辞手法中,对偶是指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7.拟人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8.夸张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或效果,对事物进行________渲染。9.褒义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意义的词语。10.在汉语中,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________,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11.《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云雾的________。12.《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用“水中________,镜中花”来形容美景。13.《孟子》一书中,提出“得道多助,________”的观点。14.成语“________”意指不分昼夜地勤奋学习或工作。15.修辞手法中,排比是指将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连用,增强语势。16.《三峡》一文中,描述夏天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17.《背影》中,作者因父亲送行而感慨地说:“________,我什么时候再能与他相见呢?”18.《春望》中,描绘战争残酷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生民百遗一。”19.《孟子》一书中,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________”。20.成语“________”是指形容人非常勤奋,努力不懈。四、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背影》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2.请简述《三峡》一文中,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色的描绘。3.请解释《春望》中“国破山河在”这句诗的意义。4.请简述《孟子》一书中,孟子关于“仁政”的主张。5.请举例说明对偶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6.请举例说明拟人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7.请举例说明夸张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8.请简述褒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9.请说明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重要性。10.请谈谈你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三、填空题答案:1.《三峡》一文中,描写三峡山水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________而皆溶溶乎在下。”(答案:重岩叠嶂)2.《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是:“我看见他戴着________,穿着一件________的大衣。”(答案:黑布小帽,深青布)3.《春望》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心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________。”(答案:城春草木深)4.《孟子》一书中,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_”的思想。(答案:君为轻)5.成语“________”是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答案:因地制宜)7.拟人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答案:情感,行为,特征)8.夸张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或效果,对事物进行________渲染。(答案:过分)9.褒义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意义的词语。(答案:赞美,肯定)10.在汉语中,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________,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答案:辅助工具)11.《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云雾的________。(答案:变化多端)12.《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用“水中________,镜中花”来形容美景。(答案:月)13.《孟子》一书中,提出“得道多助,________”的观点。(答案:失道寡助)14.成语“________”意指不分昼夜地勤奋学习或工作。(答案:夜以继日)15.修辞手法中,排比是指将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连用,增强语势。(答案:结构相同,意义相关)16.《三峡》一文中,描述夏天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答案:沿溯阻绝)17.《背影》中,作者因父亲送行而感慨地说:“________,我什么时候再能与他相见呢?”(答案:不知何时再能与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